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濒死体验研究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论述了被科学界一直视为神秘现象的濒死体验,认为濒死体验就是指那些已经被判断为临床死亡的人被救活后所报告的他们死亡时的主观体验.介绍了典型濒死体验的特征和濒死体验的研究历史,特别是介绍了库布勒·罗斯和雷蒙德·穆迪的研究,最后探讨了濒死体验给人类的重要启示,并建议在我国开展濒死体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濒死体验研究中,有两条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导致科学医学,唯心主义导致灵学医学。前者研究其组成和机制,分析其文化、生物学特点及心理动力学。后者则陷入对人死复生的证明,美其名为生命之后的生命。  相似文献   

3.
濒死体验研究的认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濒死体验研究中,有两条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导致科学医学,唯心主义导致灵学医学.前者研究其组成和机制,分析其文化、生物学特点及心理动力学.后者则陷入对人死复生的证明,美其名为生命之后的生命.  相似文献   

4.
濒死体验是科学现象而不是灵学现象,有初步问卷和最终量表可供筛查和诊断;是心理疾病而不是精神病。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定为“宗教—鬼神问题”。除非获得适当的心理治疗与社会心理康复,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城市和乡村基督教徒关于死亡和濒死态度的比较研究,探索城市和乡村基督教信徒对死亡和濒死态度的差异性及形成原因,为死亡教育和临终关怀服务的开展进行理论探索。本文认为城市教徒在对死亡和濒死的理解和态度方面比张庄地区教徒更现实、更世俗化,在思想与行为方面发生一定程度的异化。而乡村教徒对于基督教教义中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论述认可程度较高,在思想和行为上更接近于基督教关于死亡和濒死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濒死体验是科学现象而不是灵学现象,有初步问卷和最终量表可供筛查和诊断;是心理疾病而不是精神病.美国精神病学学会《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定为"宗教-鬼神问题".除非获得适当的心理治疗与社会心理康复,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天津市安定医院(300074)刘建勋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关系,人类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有所不同;不同的国家、地域、民族,由于其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的不同步,其人群对死亡和濒死的态度亦有所差异。从历史上看,人类...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评述的《科学与宗教:它们可以调和吗?》"超自然现象声称的科学调查"部分文章观点,阐述了超自然声称的基本概念及其近期流行状况,针对"后世""濒死体验""祈祷效果""都灵裹尸布""灵魂存在"等声称所进行的科学性调查,揭露了这些所谓的"超自然"声称,都是禁不起真正的科学质疑与检验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所评述的《科学与宗教:它们可以调和吗?》"超自然现象声称的科学调查"部分文章观点,阐述了超自然声称的基本概念及其近期流行状况,针对"后世""濒死体验""祈祷效果""都灵裹尸布""灵魂存在"等声称所进行的科学性调查,揭露了这些所谓的"超自然"声称,都是禁不起真正的科学质疑与检验的。  相似文献   

10.
死亡是一切生命的自然现象。但对于有关“死亡”与心理学关系的研究在国内目前还是一个开头。既往,临床抢救治疗方面往往只顾及“救活”这一普遍的心理要求,而忽视了对濒死者心理的了解,这就给抢救的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时甚至是适得其反。如何让濒死者在临终前减少痛苦,心理上能够坦然处之,创造理想的死亡状态,这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医务工作者当前所面临的又一职责和需要掌握的技能。让濒死者温和地,较少痛苦地死去的方式称为安乐死。自七十年代初期,英国、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