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生家庭环境与家庭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谭千保  钟毅平 《心理科学》2003,26(6):1117-1118
1 引言家庭环境量表 (FES)是MOSS等于 1981年编制 ,在西方国家已广泛用于描述不同家庭环境与家庭生活的特征和危机状态的家庭 ,经过我国学者多次修订后 ,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目前 ,关于家庭环境及其影响研究颇为丰富 ,例如家庭环境对儿童行为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和创造个性等方面影响的研究。而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对家庭成员的功能和效能 ,或者是指家庭对家庭成员生存与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以往的研究表明 ,家庭功能与家庭系统中的相互作用和系统性质有关。那么 ,哪些因素影响着家庭环境与家庭功能呢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庭…  相似文献   

2.
基于国内外家庭对幼儿心理理论影响的研究,可将家庭微系统分成三个子系统:家庭基本环境子系统(包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兄弟姐妹数量类型)、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包含依恋类型、教养方式、情绪表达和亲子游戏)和兄弟姐妹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包含合作冲突和假装游戏)。家庭微系统对幼儿心理理论的影响机制模型可假设为:家庭基本环境子系统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影响着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兄弟姐妹数量类型影响着兄弟姐妹与儿童互动子系统。父母与儿童互动子系统、兄弟姐妹与儿童互动子系统中的各变量均通过心理状态术语使用这一中介变量进而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该模型需要实证研究加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3.
家庭文化环境对幼儿语音意识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幼儿家庭文化环境的结构及其与语音意识的关系。结果证实:家庭文化环境包括家庭文化资源和家庭文化活动,其中家庭文化活动又可以划分为,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及非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家庭文化资源通过家庭文化活动影响幼儿的语音意识,只有非正式的家庭文化活动对语音意识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幼儿被拒绝社交地位的矫正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问题的提出随着早期心理研究和社会性发展研究的日益展开,幼儿同伴交往研究越来越受到各国儿童心理学家和幼儿教育家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前沿研究课题.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同伴交往对其心理发展起着成人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对幼儿的社会化、个性与品德的形成、情绪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心理健康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影响的现场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但菲 《心理科学》2001,24(5):616-617
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是个体自觉地选择目标,在没有外部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保证目标的实现。研究表明幼儿期是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抓住这一时机培养幼儿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幼儿个性、社会性的发展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从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游戏人手。研究不同类型的游戏对幼儿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寻找促进幼儿自控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社区"问题家庭"的家庭环境质量,本研究以问卷的形式对上海某社区20户"问题家庭"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这些家庭存在大量的心理问题,与常模均值相比较,亲密度、情感表达均偏低,成功性、文化性和组织性均显著偏低,而矛盾性则显著偏高.说明"问题家庭"没有为其成员创造一个轻松、自由、快乐的生活空阃,更没有对成员构成强大的支持系统,这一切将会造成其成员心理适应能力的不断受损;2、本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环境对家庭成员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可能存在长久影响.  相似文献   

7.
黄瑾  程祁 《心理科学》2011,34(6):1385-1389
本研究对来自上海市的590个中、大班幼儿家庭进行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家庭文化资本对幼儿数学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家庭客体化文化资本的家庭文化环境和作为家庭身体化文化资本的幼儿家长数学教导信念对幼儿的家庭数学学习经验有直接的影响作用;作为家庭制度化文化资本的家庭教育背景则通过家庭文化环境和幼儿家长的数学教导信念对幼儿家庭数学学习经验有间接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是一组由家庭环境因素、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等多种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疾病。家庭是一个系统,对儿童和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存在影响。家庭环境和个性因素是以认知倾向为中介产生对情绪的影响,家庭环境因素又影响了认知倾向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者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是一组由家庭环境因素、认知倾向和个性心理等多种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的疾病.家庭是一个系统,对儿童和少年的心理和行为的塑造存在影响.家庭环境和个性因素是以认知倾向为中介产生对情绪的影响,家庭环境因素又影响了认知倾向的形成和个性的发展.从以上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者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记忆在幼儿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知识的掌握,语言的学习,技巧的培养,以至个性的形成,都与记忆活动密切联系。国内外关于幼儿记忆的研究,主要限于有意与无意识记,机械与意义识记,形象与语词记忆等方面,很少从不同感觉道输入信息来进行比较。有的实验虽然涉及到不同感觉道的记忆,但被试者都是7岁以上的儿童,如斯梅德利(Smedley)和三岛、横尾等人的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幼儿的记忆发展水平,我们设计了关于幼儿不同感觉道记忆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对幼儿各个感觉道输入信息来全面测查幼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动觉和触摸党的记忆水平,了解其发展规律及特点,以便为幼儿记忆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为幼儿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4—6岁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近年来,我国离婚率有所上升。据1986年统计,全国离婚夫妇达70万对,80年代我国每年离婚占结婚总数的0.8%。这样,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成为离异家庭的儿童。离异家庭的儿童与完整家庭的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有何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离异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2.
该研究对赣州监狱成年男性服刑人员进行父母教养方式(EMBU)问卷的测试。结果表明,家庭教方式是犯罪倾向性获得的心理机制,影响着个体认知图式的形成,对犯罪性获得产生普遍性的影响;影响犯罪的严重程度;父亲因子更多在一般犯罪性层面发挥作用,而母亲因子会影响犯罪的特殊倾向;家庭结构因素要通过家庭功能因素对犯罪发生作用。结论是:不良的教养方式对犯罪性的获得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家庭与儿童发展: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研究领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个体从呱呱坠地到去世,整个一生都是在家庭的伴随下而成长、发展的。尽管在个体不同的发展阶段,家庭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不同,但是个体始终不会,也不可能脱离家庭的影响而成长和发展。这是吸引研究者关注家庭在儿童发展中重要作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短期跟踪57名新进入幼儿园的幼儿,测查他们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和社会行为的发展水平.结果表明,幼儿心理理论的发展差异确实与他们的社会行为发展存在某种密切关系,但其与社会行为发展的不同方面似乎存在不同的关系模式.对这些不同的关系模式,文中分别从幼儿的心理状态认识、执行性控制能力发展和个性倾向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个性的塑造是自然、社会和心理多种因素整合作用的结果.学生个性形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他们逐渐形成男性化、女性化的心理特征.在心理学上,这称为第三性征,或叫性度.性度发展的个体深层心理机制受到个体心目中理想的性别角色形象的作用.个体心目中的这一形象有个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一,实验目的记忆在幼儿心理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知识的掌握,语言的学习,技能、技巧的培养,以至个性的形成,都与记忆活动密切联系。国内外关于幼儿记忆的研究,主要限于有意与无意识记,机械与意义识记,形象与语词记忆等方面,很少从不同感觉道输入信息来进行比较。有的实验虽然涉及到不同感觉道的记忆,但被试者都是7岁以上的儿童,如斯梅德利(Smedley(和三岛:横尾等人的研究。为了全面了解幼儿的记忆发展水平,我们设计了关于幼儿不同感觉道记忆的实验研究,试图通过对幼儿各个感觉道输入信息来全面测查幼儿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动觉和触摸觉的记忆水平,了解其发展规律及特点。以便为幼儿记忆的理论研究提供实验数据,为幼儿教育提供心理学依据。本研究是整个实验的第一部分,即幼儿视感觉道记忆和听感觉道记忆及其比较。  相似文献   

17.
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早执行者和基本执行者,它对儿童社会化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文献法,全面论述家庭诸要素如家庭结构及类型、家庭生活及心理气氛、家庭的教育方式及态度、家庭职业、父母家长的期望以及儿童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等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与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陈会昌  叶子 《心理科学》1998,21(3):264-265
1问题儿童发展研究领域中一种传统看法是,家庭因素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首要因素。但近期,美国心理学者JR.Harris(1995)综述了大量研究资料,提出了“群体社会化发展理论”(GrouPsocializatlontheoryofdevolopment),认为家庭环境对儿童心理特征没有长期影响,对儿童个性留下明显长远影响的环境是他们与同伴的共事环境。儿童在家庭中习得的行为并不总能迁移到家庭之外的环境中去,儿童是独立地习得如何在家庭中和家庭外的行为的。儿童参加并认同于一个社会群体.以此来学习如何在家庭外行事。社会文化的传递也主要是通过群体,而…  相似文献   

19.
宗教关系是新疆社会问题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宗教关系是否稳定直接关系着新疆地区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文章对新疆维吾尔民族与汉族现阶段家庭结构中的宗教文化进行了研究,这种以家庭为单位、从家庭结构分析出发,结合社会学、宗教学等学科知识的研究不仅对认识维汉两族宗教文化观念的形成、差异的产生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新疆社会和谐的构建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幼儿心理健康评估现状和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幼儿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的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未来的心理发展起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本文主要介绍国内外在幼儿心理健康评估方面的研究历史、现状,并做一个对比,比较国内外在幼儿心理健康评估方面研究的差异,指出国内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并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