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唯物史观的人学意蕴: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传统观点存在这样一种理论倾向,即为了维护历史的客观性形象,对生产力、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等社会存在的基础性构成因素做了物化的非主体性的理解,历史规律也被视为纯客观的、脱离主体而孤立存在的东西。这种历史观念,缺乏人学底蕴。实际上,马克思自创立唯物史观之初,就是立足于人本身来理解历史的。他曾明确指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是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本质的基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内在蕴含着人的主观性和主体性。唯物史观的真正前提…  相似文献   

2.
关于主体性和主体性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也就是人在自觉活动中的自主性、自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实际上就是主观性,是人作为某种活动的主体发挥出来的功能、影响、作用等等。被打上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烙印的东西也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主体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很窄,它适用于人和人类社会、人的一切认识及人化自然,但不适用于非人化自然。它不是一个本体论原则。  相似文献   

3.
关于主体、主体结构和主体功能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规定性,即主体所具有的特殊本质及其外部表现。因此,要正确理解主体性,首先就要正确把握主体这个范畴。主体,作为与客体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的范畴,其内涵是指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秘作用者。在哲学史上,从与客体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的意义来理解主体是自康德开始的。自康德到黑格尔,所有唯心主义的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都把人理解为有理性的理论活动和有道德的实践活动的主体,强调作为主体的人的主体性。但是,由于他们不懂得感性活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不少论著简单地根据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人的本质的解释,把人性仅仅理解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样,唯物史观与科学人性观便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人性发展中的生产力因素便在人们的理论视野中消失了。唯物史观直接就是科学人性观,不能离  相似文献   

5.
道德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的一个基础性的根本问题。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对道德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解和规定,制约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甚至制约着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新的道德观念的形成。目前,学术界的一些争论,比如围绕道德的主体性问题,道德的规范、约束、调节职能与道德对主体个性自由发展的肯定激励职能问题,以及群体道德与个体道德的关系问题等等的争论,其实质都归结于对道德本质的理解问题。这些争论主要反映在下列同志的文章中:肖雪慧:《人的主体性是一切道德活动的原动力》(载《光明日报》1986年2月3日;夏伟东:《略论  相似文献   

6.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存在。文化是内含为人取向的人为程序,首先呈现为技术-经济、政治-法律、社会生活和意识形态中的基本程序。文化的程序需要不断更新和优化。文化的描述性程序与规范性取向内在地统一在一起,人类的行为、感觉和思想通过符号的中介,在文化上形成层层表里的关系。文化的主体性是在个体主体性基础上的群体主体性、民族主体性、人类主体性。文化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文化的普遍性也就是文化的公共性。唯物史观对自然、人类、社会、文化的系统动态关系及其发展趋向的揭示,具有恒久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内哲学界围绕着主体性、主观性、客观性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种观点认为,主体性即主观性,无客观性可言,否则就是“六经注我”。另一种观点认为,主体性虽然表现为主观性,但不排斥客观性,否则就是“只知有秦,不知有汉”。双方争论的焦点似乎集中在对主体性的不同理解上,但究其底蕴,实质是对客观性片面理解的分歧。他们都没  相似文献   

8.
对于美的探讨,中国古代哲学家、思想家作了种种思考,历来不乏大家。归结起来,无非是把精神、客观理想、人的意识、心理作为美的本质;或者从物质的自然形式、属性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和规律;或者把人的意识与物质自然形式、属性相结合,作为美的本质;或者  相似文献   

9.
从本质上讲以邻里单位为原型的小区模式忽视了人对居住空间的主体性,单纯注重物质形体美学及其物质形体的功能结构。在西方,从上世纪60年代以后,邻里单位模式逐步被社区理论所代替。建立在社会科学领域成果的基础上,社区理论强调社会整体关怀,把居住置于社会网络的整体中。社区理论把人与居住的环境视为一个整体,并强调人的主体性,重视人的生活与物质环境的对应,追求多层次的物质环境与多元化的生活方式相符合,激发居住者对所居住环境的心理和情感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性视域内,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建构意在克服资本主义所导致的社会共同性缺失和私人社会的兴起。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理论本义是"共同性",它是实现人之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个性存在与类存在相统一的共同生活。在思想渊源上,"共同性"奠基于启蒙所建构的内在性。马克思以唯物史观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双重维度上深化了启蒙。第一个维度是批判性的,即坚持内在论立场,彻底终结现代性的内在与外在、政治与自然的辩证法,把启蒙的核心价值推进到解放的层面;第二个维度是建构性的,即从内在性生成主体性,以主体性(无产阶级)作为共产主义的存在论前提,把资本主义现代性扬弃为全球自由联合体。  相似文献   

11.
1991年4月26日,《人文杂志》编辑部召集西安地区40多位专家、学者讨论主体性问题。这次会是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的,会议讨论了如下几个问题。 一、主体性问题争论的焦点和实质 有的同志在会上发言指出,目前,主体性问题争论的焦点,是对主体、主体性、主体性原则的界定问题。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规定主体性,忽视客体对主体的制约,强调主观性的方面,把主体性等同于主观性。持这种观点的同志,肯定主体性。其二,主体性等于主观性,由此否定主体性,不同意过多地强调主体性。其三,从实践的角度,从对象性关系的角度,从主体对客体的掌握和客体对主体的制约来理解主体性,这是国内的主流。其四,在与主体性相关的问题上发生争论:a.主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与“原则同格”是什么关系;b.现代物理学中的测不准定理与认识中的主体性问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1 什么是主体性?笔者认为,主体性是与主体紧密联系的一个概念。研究主体性不能同主体这个概念相分开。这是首先必须明确的一个问题。 关于主体性概念,目前有多种不同的规定。有一点则是相通的,都从活动的主体出发来定义,这是共同的合理性。但似乎均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认为主体性就是主体人的特性或属性,除指明主体是人之外,别的什么也没说;又比如,把主体性理解为实践的特性,实际上就把主体性与实践的特性混作一谈了;第三种观点则突出了主体性的观念性,忽视了主体性的物质性,认为主观性是主体性的集中体现,类似于某些文学评论家所说的“内宇宙”,“内心世界”,这也令人难于同意;夏甄陶教授比较准确地道出了主体性的本质。他认为,主体性就是主体在同客体发生关系的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功能表现,即主体势作用(所谓主体势,是指主体相对于客体所具有的一种主动的,能动的、自觉自为的态势、状态)。但这个界定似乎着重于活动过程,未曾涉及活动结果,似应补充回答,主体性能否对象化在客体上,以对象化的形式标示在作为产品的存在物中?因此,主体性的内涵规定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唯物史观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总范畴和总概念.它是以唯物史观为其哲学基础的.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这种"现实的人"或者说"以人为本"的实践,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在唯物史观的"现实的人"上出现盲区,往往会在发展观上陷入误区;偏离科学发展观,必然会导致错误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实践唯物主义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纯客观性和唯心主义的纯主观性,用实践范畴实现了主观性与客观性、自然尺度和社会历史尺度的统一。实践唯物主义立足于唯物史观,达到了自然、社会、人的三位一体,构成了包括历史观和自然观在内的完整的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关于主体性的争论在多层次上展开,而解决各种争论的关键,往往要回到主体性是什么这一基本问题。 尽管人们可以在各种引申和派生的意义上使用主体和主体性概念,尽管主体性原则的意义贯穿于认识论、人本学、本体论等领域,但主体性首先是人本学范畴,换言之,我们所讨论的主体性总是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涉及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性的存在方式或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一种本质规定性。正因如此,许多讨论者正确地将人的主体性同人的本质活动——实践统一起来加以把握。在这种意义上,我们的认识不应停留于人的主体性在认识活动、实践操作、审美评论等方面的具体表现,而应上升到对人的主体性的总体把握。  相似文献   

16.
唯物史观若干热点问题研究综述魏小萍长期以来,唯物史观在我国传统教科书中存在着一种明显的倾向,即把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看作一种脱离人的有意识活动的自然历史进程,忽视了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因素。自80年代初左右,这一问题便逐渐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最初,人们...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唯物史观提出的新课题张维久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课题,特别是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课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唯物史观提出了多方面问题,主要有:(一)关于市场经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其中包括: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不可超越性;市场经济对推动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与意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等等。(二)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关系问题。其中包括: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它如何与社会主义国有制实现内在结合;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基本矛盾带来那些新变化;根本变革我国的经济体制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等等。(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问题。其中包括: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的主体性;市场经济对实现人的主体性的意义以及对人的主体性的要求;如何实现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人翁地位;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与人的发展理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唯物史观作为开创性的社会历史观 ,不仅提出了系统的社会历史宏观解释框架 ,还确立了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价值取向。揭示唯物史观科学认识和价值取向的统一 ,确定人的发展作为唯物史观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 ,在唯物史观框架中探讨人的发展问题并以人的发展理念诠释唯物史观 ,有助于提升人的发展理论的研究层面 ,建构人的发展理论的当代形态 ,丰富唯物史观的理论内涵 ,扩展和深化对唯物史观当代性特别是当代价值的理解。一对于唯物史观的内容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做过精炼的概括。恩格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 ,作为马克思的第…  相似文献   

19.
“人的需要”和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人的需要”范畴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占有确定的地位,研究需要的问题无疑是有意义的。为了对需要范畴在唯物史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出全面的、准确的说明,必须把它放在唯物史观诸范畴的相互联系中加以考察,不应片面夸大“需要”的重要性,把本来是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因素的需要或消费,看作是决定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决定历史发展,决定人的本质的“最深层次”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论人的主体性与主体性教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于科学技术革命所引起的社会巨变 ,人的“主体性问题”成了当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一个生长点 ,弘扬人的主体性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呼声 ,这就要求担负着“培育人”的重任的教育界把高扬主体性作为当今教育倡导的基础和核心。但是 ,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 ,长期以来 ,在我国教育界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之为“主体性缺位”的现象 ,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一现象及其成因的剖析 ,把哲学理论所探讨的主体性问题与当今教育理论相结合 ,认为应在当今教育中贯彻“主体性教育”的理念 ,这既是教育理论的发展所趋 ,也是当今社会实践状况的要求。一、主体性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