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12月10日到12月13日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这是继1995年在台湾大学举办的首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之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心理学家的又一次大规模的聚会。这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心理系主办,与会华人心理学家近250人,参会最高峰时有近300人。在4天的会议,以不同的形式交流了210篇论文.这些论文涉及到实验与认知心理学,社会与人格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和工业与理论心理学.这次会议是对近年来华人心理学界的研究成果的一次很好的回顾,与第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心理学在战后有了很快的发展,成立了很多心理学组织,据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编辑出版的第三版“国际心理学家名录”中材料,在日本心理学家们所参加的心理学组织或与心理学相邻近的学术组织现有70多个之多。这些组织在加强心理学家之间联系,促进心理科学发展方面起了很好的作用。在这些组织中棣属于日本学术会议的有8个,它们是日本心理学会、日本应用心理学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心理学组织目前有好几个心理学家的国际组织,其宗旨都是促进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心理学及其应用。重要的国际心理学组织有: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IUPS)、国际应用心理学协会(IAAP)和国际心理学家协会(ICP)。还有其他一些使用“国际”一词的团体,但  相似文献   

4.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98,31(2):121-128
该文系作者在中国心理学会第稚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作的工作报告,总结了中国心理学会第六届理事会1993-1997年的工作,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积极开展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学术活动,促进我国心理科学巽;2.加强心理科学宣传,办好学术和科刊物,出版《中国心理科学》;3.加强与国际交往,我国心理科学开始走向世界;4.坚持民主办会原则,健全学会的组织机构,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5.
杨文登  叶浩生 《心理学报》2009,41(9):902-910
荆其诚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心理学家, 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心理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言人。他视野开阔, 是颇具造诣的实验心理学家, 也是功底深厚的理论心理学家。文章没有涉及他在认知与发展心理学方面所做的贡献, 只从理论方面分析他的国际心理学思想及实践, 找寻他对心理学研究所持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追求。文章认为荆其诚在宏观把握心理学的发展逻辑后, 以“两个阵营的心理学”来界定心理学的现状, 坚信心理学的未来是一种国际的心理学。为了达成这一学术理想, 荆其诚不仅撰文将国外心理学介绍到中国、将中国心理学推介到国外, 还积极投身于国际心理学组织与实践, 长期担任国际心联的领导职务, 组织并主持召开了2004年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荆其诚的一生为彰显心理学的国际维度、促进国际心理学交流、将中国心理学推上世界舞台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管心   《心理科学进展》1986,4(2):78-80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pplied Psychology)于1920年在瑞士日内瓦成立,开始时称国际心理技术学会,从1955年起改为现名,现有90多个国家5000名会员,是世界上最大的吸收心理学家个人为会员的学术组织。根据会章,该组织的宗旨是加强各个国家从事应用心理学工作的心理学家们的联系和交  相似文献   

7.
美国学校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未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述了美国学校心理学的诞生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全面介绍了美国学校心理学家的训练模式和课程设置情况;阐述了学校心理学家的角色功能及其发展历程。对过去和当前学校心理学家的职责范围和工作性质进行了分析和说明。作者认为,学校心理学是心理学家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社会实践的结果,它不是一门科学或学科.而是一种职业、行业或专业.学校心理学必将有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国际应用心理学会(IAAP)旨在加强应用心理学家的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促进心理学各应用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其管理工作由执委会负责,学术工作由17个专业委员会负责;成员分会员、学生会员、名誉会员及会士。IAAP每4年召开一次国际应用心理学大会(ICAP),并举办一些专题性、国际性以及地区性应用心理学会议;会刊为《国际应用心理学评论(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SSCI收录)》。中国心理学家自1984年加入IAAP并积极支持相关学术交流与管理活动。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塔林举行了苏联学校心理学服务讨论会。会议是根据事先印好的两本材料以专题讨论会的形式进行的。讨论会讨论的主要问题有:1)组织苏联学校心理学服务的方法论和理论问题;2)组织学校心理学服务的社会心理学问题;3)学校心理学家在制定、采取和实现教育决策中的作用。第一部分发言强调指出了解决整个一系列方法论问题的原则意义,这些问题涉及学校心理学服务的目的、职能和合理的组织形式,也涉及学校心理学家的专业训练、职责和权  相似文献   

10.
学校心理学发展的国际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群 《心理学探新》2009,29(2):52-56
该文系统考察了学校心理学发展的国际现状。具体探究了学校心理学的国际背景、起源及现状;国际上学校心理学的组织和认证、学校心理学家的培养;揭示了当前国际上学校心理学遇到的一些问题;最后,指出了学校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国际趋势。  相似文献   

11.
学校心理学在某些国家的发展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学校心理学这一学科在某些国家的发展与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其内容有:学校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学校心理学的专业教育;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对象和内容;学校心理学服务机构的设置;学校心理学家的组织管理;学校心理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校心理学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由我国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教授主编,国内十几位中青年心理学后起之秀分别撰写的《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系列丛书,近期已由湖北教育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我国理论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界作为一个研究集体,系统研究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心理学大师思想的一套学术力作,是各位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学术成果的系列展示。《20世纪西方心理学大师述评》系列丛书共15本著作,它们是:彭运石的《走向生命的颠峰———马斯洛的人本心理学》;葛鲁嘉、陈若莉的《文化困境与内心挣扎———霍妮的文化心理病理学》;熊哲宏的《心灵深处的王国———弗洛伊德的…  相似文献   

13.
韩布新 《心理科学》2002,25(5):598-600
近几年笔者因工作关系结识了一些欧美知名心理学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著述颇丰,在学术界有相当的成就和地位。分析几位欧美心理学家的履历,追溯他们科研领域的变动与学术成就,比较他们在治学历程中表现出来的共性和个性,将可为我国心理学人才培养、学术队伍建设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西方心理学家在相对稳定的学术环境中的成长轨迹,对当代中国年轻心理学工作者们如何确定自己的努力目标与治学步骤,并投身于发展中国心理科学事业应该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9月16日~18日由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黑龙江省社会心理学会主办,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黑龙江省社会工作学会协办的第十届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成功举办。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学者和学生以及新西兰、新加坡、日本等地区的华人心理学家400余人出席会议。自1995年起,"华人心理学家学术研讨会"在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的分裂与心理学的统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叶浩生 《心理科学》1997,20(5):469-470
心理学的分裂首先是一种思想上的分裂。不同的心理学家由于其哲学世界观的不同,对心理的本质、意识的特性等问题的看法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因而选择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美国心理学家金布尔(kimble,G.A)曾作过一项调查,发现可依照六个对立的维度把心理学家划分为两大阵营,即:1.强调科学价值对强调人的价值;2.决定论与非决定论;3.客观主义与内省主义;4.实验室的研究对场的研究与个案研究;5强调规律的一般性对强调规律的特殊性;6.元素论对整体论。持对立维度中第一序列观点的心理学家属于科学主义阵营,除决定论和非…  相似文献   

16.
自从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 提出元记忆(metamemory)这一概念以来,对元记忆的研究成了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儿童记忆组织的发展问题也为心理学家们所关注。有关这一研究领域的文献迅速增加,我们在参考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拟对国外有关儿童记忆组织发展的研究作一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张耀翔是中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他把西方先进科学知识与中国古代文化相结合,为科学心理学在中国的确立、发展与普及做出了卓越贡献。他自幼对心理游戏感兴趣,早年赴美学习心理学,归国后从事心理学教学与研究,创建了中国较早的心理实验室,并成为远近闻名的教学名师。他担任了中国最早的心理学学术组织中华心理学会的首任会长,并创办了我国乃至东方第一本心理学专业杂志《心理》。他的研究兴趣广泛,除在民意测验、中国古人变态心理和中国心理学史等领域做出开拓贡献外,还对心理学入门介绍、感觉与情绪心理以及儿童语言与思想等有精到研究。我们应充分认识张耀翔的学术贡献,恢复他在中国现代心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潘菽教授的巨著《心理学简札》(以下简称《简札》)问世了。这不仅是我国理论心理学界的喜事,而且也是整个心理学界的喜事。这部著作是潘老几十年来研究心理学基本理论的总结;是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改造旧心理学,建立具有中国特点的心理学体系的重大尝试;是促使我国心理学实现现代化的战略性思考。它必将对我国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它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又对我国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吴世煌   《心理科学进展》1992,10(1):75-75
本会在各项学术活动中,注重提倡心理学工作要研究和解决心理学为我国社会发展服务的总方向。 91年3月5日,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在北京举行“体育运动心理学学术报告会”。心理学工作者、教练员和体育教师共150多人参加会议。运动心理学家马启伟教授作论文报告:《关于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几个理论问题》。还有论文报告:《运动心理训练与心理咨询问题》、《运动竞赛心理》等。  相似文献   

20.
陈永明  张侃  李扬  韩布新 《心理科学》2001,24(6):718-720
二十世纪心理学在我国从无到有,蓬勃发展。特别是近20余年来.心理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心理学科研、教育和临床应用工作以及组织机构建设等各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就,心理学从业人员队伍也在不断壮大。我国心理学家与国际同行的交流、合作以及在国际心理学界的影响不断增加。为了总结历史,展望未来,值此人类刚刚跨入新世纪之际,中国心理学会组织全国理事和国内各高校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