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袁世国 《天风》2005,(12):5-6
在马利亚的圣诞颂歌里,她敬虔的心灵最大的表现在赞美上帝的字里行间中。圣诞节是基督教会已经遵守了一千多年的一个重要节日,为的是纪念主耶稣的诞生。在圣诞节之前的四个主日,根据教会的传统称之为救主降临日。降临节的意义是让我们每一位基督徒都预备好自己的心灵,迎接救主的降生(这也包含着基督将来还要第二次降  相似文献   

2.
只有将孔子的孝义放在其仁学思想的背景中进行考察,我们才可以得出符合孔子本意的结论:“孝”是“仁”情之端,是行“礼”之始,而“仁”是“孝”行之果。用今天的话说,“孝”既是人们道德情感的本源,又贯穿了人们道德情感发展的全过程,因而影响着人们所有的道德行为。这种认识可以帮助我们结合时代的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传统孝文化灌注新意,对当前的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孝道小议     
当今已进入二十一世纪,但落后、腐朽的陋习还很多,它表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占卜、算卦、求签算命等。与千家万户都有关的丧事处理问题,也有许多腐朽陋习。 比如:把灵棚设在人口稠密之地,丧事要大办几  相似文献   

4.
5.
6.
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态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坤  张文新 《心理科学》2004,27(6):1317-1321
本研究采用传统孝道态度问卷对885名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城乡青少年的传统孝道态度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1)青少年对传统孝道四个方面的态度存在极其显着的差异;(2)来自不同年级、城乡背景不同以及独生非独生男女青少年他们对传统孝道的态度存住显着差异;(3)父母对荣亲留后、抑己顺亲、敬爱祭念三个方面的赞同程度显着高于青少年,而青少年对随侍奉养的赞同程度显著高于其父母。  相似文献   

7.
道教将出世解脱与入世修行相结合,具有重视现实伦理的特点。道教孝道观总体上吸收借鉴儒家孝道伦理,既有善事父母的基本要求也由孝推忠,将孝道泛化。但因道教宗教目标与儒家入世理想的差异,道教孝道观又有自身一些特征,主要体现为将宗教目标贯注于养亲荣亲的孝道内涵中、将孝道发展为保养身心的修炼操作技术以及在孝道观中推尊母亲的地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孝道的心理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孝道是中国家庭文化的核心,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心理学家才开始对其进行实证研究。本研究简要论述了孝道的内涵及其社会心理学观,在综述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评述了目前孝道的心理研究在方法及内容上的不足,指出孝道是我国心理学中丞待加强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管子论"孝"道内容广泛,其"九惠之教"、社会教育、选贤任能、会盟诸侯等方面,均有涉及。其论"孝"道总与国家大政方针联为一体,这是他推行德政的必然反映。这对今天发扬尊老、敬老、养老、孝老传统,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被古人视为至孝、尊为“宗圣”的曾子,是春秋末战国初儒家孝治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观,将孝视为道德核心、法制基础、治世大计,是人类对天道自然的仿效,更是个人人格修养的目标。其孝道伦理思想博大精深。  相似文献   

11.
顾丽玲 《现代哲学》2007,(3):127-132
由苏格拉底之死而引发的苏格拉底敬神之探讨,迄今为止仍为许多研究者孜孜以求。文章试图以柏拉图这篇专门探讨敬神主题的对话《游叙弗伦》为切入点,来考察苏格拉底的敬神。前三节逐一分析该篇对话所探讨的关于敬神的三种定义:1.敬神即做神所做;2.凡神所喜即敬神;3.敬神即在于侍奉神。一则考察习俗敬神观的根据,以及游叙弗伦对这种敬神观的立场,二则从苏格拉底对游叙弗伦的回应来看苏格拉底对这种习俗敬神观的态度。最后一节试图考察苏格拉底自身的敬神态度,以及这种态度与其作为哲人的智慧之间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12.
配对调查了591户家庭的亲子被试,考察了文化刻板印象、父母孝道相似性对孝道代际传递的影响。结果显示:(1)假定父子女和假定母子女两种孝道的皮尔逊相关(r)和轮廓相似性(q)都不显著,真实父子女和母子女之间都显著正相关,假定亲子两种孝道绝对差异分数(d)处于中等水平,但假定亲子的绝对差异分数显著高于真实亲子;(2)控制了文化刻板印象影响的条件下,父亲和母亲的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能分别正向预测子女的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3)控制了文化刻板印象影响的条件下,父母互惠性孝道相似性仅能正向预测子女互惠性孝道,但父母权威性孝道相似性对子女的权威性孝道和互惠性孝道预测都不显著。据此研究结果,文化刻板印象对亲子孝道相似性的影响效应较小,但亲子真实的孝道代际传递效应较高,以及父母互惠性孝道相似性有利于子女互惠性孝道形成。  相似文献   

13.
"文化密码"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得以代代相传而成为"传统"的内在奥秘.解开"密码"才能把握和自觉地弘扬"传统".中华民族传统"慈孝文化"的文化密码,就是血缘亲情、"亲子之爱"以及内在于其中的亲情"双向交往"伦理关系的心理机制."慈孝文化"是父母与子女血缘真情("本")与道德规范("末")的统一;不要"弃其本而适其末",而应"崇本以举其末".要建设"和谐家庭",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为人父母和为人子女都应该自觉这种基于血缘关系的人类"亲情"之爱,和基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真情的"双向交往"机制的亲情关系.  相似文献   

14.
15.
论周公之孝道伦理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公重孝,姬周克殷后,周公曾以强制的法律手段来推行孝道,这对维护当时的宗法制社会结构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内容上,除孝养父母外,对先人事业的继承和发扬是他的孝道思想中最重要的部分.周公所推行的孝道伦理思想,对以后几千年的历史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Qur'anic recitation and azan (the call to prayer) are heard everywhere on the Muslim–Arabian Peninsula. Even those outside the Islamic tradition find Qur'anic recitation (tilawa) very beautiful. This article is an attempt to work out some of the puzzles—aesthetic and moral—of appreciating tilawa from outside the tradition. I defend an appreciation of tilawa that is aware and admiring of its piety, but appreciates it as an object of beauty. I further attempt to show how this does not violate Islamic precepts on the “art” of tilawa.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孝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对传统孝德进行祛除糟粕 ,存扬精华的分析 ,从传统孝德所包含的尊老、养老、敬老、送老、祭祀等基本要求中 ,发掘出孝德在当今道德建设中的积极意义 ,提出应该发扬孝德中平等博爱、教人从善、珍爱生命的道德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19.
McPherson  David 《Philosophia》2021,49(3):923-931
Philosophia - Following the Introduction, the second section of this essay lays out Tom Cavanaugh’s helpful and convincing account of the enduring significance of the Hippocratic Oath in...  相似文献   

20.
孝文化与代际公正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孝文化的批判停留在宏大叙事层面 ,未能深入孝文化的载体——亲子关系内部 ,因此 ,对孝文化的批判只能处于半解构状态 ;自然亲情关系是父子关系的本质特征 ;中国人发现的孝 ,是所有人文精神中最具本质性的最重要的人文资源 ;五四运动及其以后的革命在批判孝文化时集中力量批判家长制 ,形成亲子关系中子代的单边解放和新的代际不公 ;现实中存在父代义务自我强化倾向 ;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父代自我牺牲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贡献于现代化的东西 ,但现代化不能牺牲代际公正 ,应该追求公正合理的现代亲子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