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湖北两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纪念王船山逝世二百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至廿六日在长沙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知名学者及两湖地区的哲学、史学、文学工作者九十余人。会议贯彻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船山的哲学、史学、社会政治思想、阶级属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不少新问题,作了较深的探索。茲将讨论会提出争论的主要问题,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2.
在王船山逝世295周年之际,湖南省船山学社等单位,于1987年10月20日至22日,在衡阳市召开船山政治、伦理思想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54人,提供论文24篇。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船山伦理价值观。以“六经责  相似文献   

3.
为了纪念王船山逝世290周年,湖南、湖北、河南三省社联联合发起,1982年将在长沙召开全国第二次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湖南省还专门成立了讨论会筹备领导小组。1981年9月,省委宣传部批准恢复船山学社,并成立了船山学社筹备小组。省委宣传部和省社会科学院曾先后邀请全国著名学者张舜徽、石竣、肖箑父、邱汉生和省内研究王船山学术思想的专家、学者及部分中国哲学史工作者举行了两次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加强王船山学术思想研究的意见和建议。省社联所属有关学会、研究会对开展船山思想研究作了专门部署。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把这项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先后举办了王船山哲学和佛学著作讲座,加强了国  相似文献   

4.
在纪念伟大的唯物主义者王船山逝世二百九十周年之际,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于1982年11月9日至16日,在湖南省衡阳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  相似文献   

5.
4月12日天津市中国哲学史学会和南开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纪念王船山逝世290周年学术报告会。会上南开大学哲学系付教授方克立作了题为《船山学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天津社全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杨柳桥同志作了题为《船山的易学方法》的报告。方克立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船山学作为一门以王船山的学术思想和生平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追溯其源,可以说这门学问从1692年王船山逝世以后就开始了。至今已有290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易学通信     
(一) 大钧教授伟鉴: 接奉本年五月二十九日手书、又收到《周易研究》杂志,无任感激。光年老力衰自辅仁大学校长退休,只读书教书、不理外事。唯对于学术研究,仍与各方学者联系。多年来因教授中国哲学(仅在博士硕士班开课),对易经研究亦曾用功。现因本年纪念王船山逝世三百周年,以同乡之谊,欲写船山哲学思想小书。现正研究船山易学。十年前,因同乡学人之情,与陈立夫先生发起易经学会与易经研究班。负责办理者偏于易经杂学,讲算命,针炙,天文,数学,却不讲易经哲学,故乃不再参加此易学会。光研究哲学,以形上本体论与宇宙论为主。易经即中国哲学,儒家之形上宇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我国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王阳明先生逝世470周年。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和绍兴市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纪念王阳明逝世47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最近在阳明故乡绍兴市召开。海内外专家、学者70余人参加了会议,其中来自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代表有30余人。会议上学者们全方位地研讨了阳明学的各个方面,提出了不少新颖、深刻的见解。一、阳明学的历史地位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张岱年先生在贺信中指出:王阳明是明代“心学”的宗师,他提出“知行言一”,具有肯定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8.
王玉峰 《世界哲学》2009,(4):158-160
2009年4月18日在北京大学举行了以“主体与自我”为主题的纪念胡塞尔诞辰150周年哲学讨论会。围绕大会的主题,学者们对胡塞尔的现象学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1991年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泰州学派”的创始人王艮逝世450周年.王艮是江苏泰州安丰场人(今属东台市).为纪念这位先哲,也为弘扬优秀的文化传统、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盐城市社科联、东台市社科联等单位联合发起,于11月29日在东台市召开了纪念王艮逝世450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40余人,收到专题论文30篇.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金岳霖诞生九十周年和逝世一周年。为了纪念金岳霖同志,推动我国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经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大学哲学系、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等单位协商,决定于今年十月在北京举行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讨论会的主题是:(1)实事求是地评价金岳霖在我国近现代哲学、逻辑学领域里的地位和贡献;(2)联系金岳霖学本思想讨论当代哲学、逻辑学的新进展和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出版200周年和黑格尔逝世150周年,云南外国哲学史学会、云南美学学会筹备会和云南大学中文系美学研究会,于1981年12月14日至17日在云南大学联合举行学术讨论会,约有80人参加。这种学术讨论会在云南还是第一次。讨论会传达了全国的和西南地区的纪念会情况,还传达了中外哲学史比较学会议和现代  相似文献   

12.
上海举办恩格斯的伟大贡献研讨会朱少华(空军政治学院哲学教研室)日前,上海市哲学学会举行了“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暨恩格斯对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学术研讨会”,来自上海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恩格斯是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十七世纪我国思想家傅山逝世三百周年,于8月13日至21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了“傅山学术讨论会”。这个会议是由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和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黑龙江、陕西、河北、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浙江、广东和山西等十几个省、市的有关哲学、史学、文学、医学、书法、美术等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一百二十多人出席了会议。与会者对傅山在哲学、史学、文学、  相似文献   

14.
1995年9月27日至30日在法国巴黎召开了以纪念恩格斯逝世100周年为契机和以“马克思主义一百年──回顾与探索”为主题的大型国际研讨会。该会由从属于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政治经济社会哲学中心的《当代马克思》杂志率先发起,与法国的《思想》、《现时代》、《现实理性》、《人与社会》、《共产主义评论》等十几个与马克思主义相关的刊物共同协议,并联系国际上近百家同类杂志和研究机构一起举办的。大会吸引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近千人参加(学者近五百人),其中有许多是当代国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著名学者,如“依…  相似文献   

15.
今年十月七日至十日,在纽约召开了纪念美国建国二百周年哲学讨论会。举办单位是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院,会场在纽约市联合国大厦西侧的饭店。讨论会的总题目是:“一个国民的生活中的哲学”,即讨论哲学在美国国民生活中过去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将来怎样。虽然是“国际性的”讨论会,但是只有英国、瑞士、德国等国家的少数学者来参加,日本方面有奈良教育大学的阿部先生等二、三人到会。会议的安排是:上午召开一次全体会,下午开  相似文献   

16.
由中华日本哲学学会主办的日本哲学学术研讨会于今年8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该会的主要议题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和“纪念日本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户坂润逝世五十周年”。现将会议的讨论简述如下。 会议首先就战后日本,特别是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歪曲历史事实,试图为侵略战争翻案,以及产生这些谬论的原因、条件和历史教训等展开了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追溯日本历史和战后情况,可以看出,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在历史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传统,特别与日本近代以来  相似文献   

17.
金岳霖同志是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他对我国近现代哲学、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年是他诞生九十周年和逝世一周年。为了纪念金岳霖同志,推动我国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和清华大学社会科学系决定于今年十月在北京联合举办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会的主题是:(1)实事求是地评价金岳霖在我国近现代哲学、逻辑学领域里的地位和贡献;(2)联系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当代哲学、逻辑学的新进展和新问题。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筹备组已经成立,热烈欢迎广大专家、学者积极为金岳霖学术思想讨论会撰写学术论文。届时筹备组将根据论文邀请作者参加讨论会,请撰写论文的同志及时与筹备组取得联系(筹备组办公地点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的王船山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位有特殊重要地位的人物。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后半期以来,以船山的生平和思想为研究对象的船山学逐渐兴起并成为一大“显学”。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台海外,船山学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陆主要是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学派,这可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嵇文甫,之后有侯外庐、张岱年、萧箑父等众多学者,推出了大量船山学研究成果。港台海外主要是现代新儒家学派,也可追溯到20世纪20、30年代,以熊十力为代表,1949年后主要是熊十力移居港台的弟子及其后学,也普遍关注船山学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后…  相似文献   

19.
纪念潘梓年诞辰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晓玻1993年1月12日──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新闻所联合召开了纪念潘梓年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对潘梓年的学术思想、为人道德作了较为全面的评价,这对我们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逻辑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借鉴作用。潘梓年(1893年1月11日—1972年4月10日),江苏宜兴人。他是我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宣传家、著名学者。生前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分党组书记兼哲学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一级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委员会召集人,全国人大第一、二、三届代表。潘梓年1927年入党,从30年代开始就十分重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及和研究。1937年他出版了《逻辑与逻辑学》一书,较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范畴,其中对于矛盾普遍性、内因与外因的关系以及主要矛盾方面的论述,是他在狱中独立探索的“心得”。书中对“质量互变律”和“否定之否定律”的见解在当时也是相当精辟和新颖的。1938年,他担任《新华日报》社社长,致力于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潘样年一贯主张把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1959年国庆十周年前夕,他亲自组织指导几位同志查阅大量文献  相似文献   

20.
编者的话     
《世界哲学》2001,(1):1-1
新纪元伊始 ,本刊谨以“百年哲学话题”供奉于读者的思想祭坛。它体现在本期的三个版块中 :纪念索洛维约夫逝世 1 0 0周年 ,纪念尼采逝世 1 0 0周年 ,回顾 2 0世纪中国哲学翻译。我们向读者推荐索洛维约夫哲学 ,是本着“匮乏即需求”的原则。 1 90 0年去世的索洛维约夫日益被视为俄罗斯现代哲学的奠基者 ,但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 ,在 2 0世纪的漫长时期中 ,他的思想、声名似乎连同其肉体一道化为无形。今日重新发现索洛维约夫 ,不单为了增广哲学知识 ,也为重新检讨俄罗斯哲学传统———它在 2 0世纪基本上被苏联哲学的巨大影响所覆盖。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