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厌恶是人类的基本情绪之一,也是情绪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以进化论为指导的进化心理学对厌恶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视角,认为人类厌恶情绪源于抵御寄生物和保持种群规模的需要。现代人类的多种复杂的道德厌恶感与生理厌恶感有着同样的进化根源,人类的道德心理系统有部分是建立在更为古老的进化适应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2.
基本情绪理论(basic emotion theory)是情绪科学领域最具代表性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情绪是由有限的几种基本情绪组成的, 如恐惧、愤怒、喜悦、悲伤等。基本情绪是为了完成基本生命任务(fundamental life task)进化而来的, 每一种基本情绪都有独特的神经结构和生理基础。尽管基本情绪理论被广泛接受, 但是对于基本情绪的种类却莫衷一是。近几十年来, 许多fMRI研究试图确定各种基本情绪的独特神经结构基础, 而且取得了许多重要发现, 比如厌恶和脑岛有关, 悲伤和前扣带回有关, 杏仁核是与恐惧有关的重要边缘结构等。但是, 最近有人进行了元分析研究, 发现许多基本情绪存在混淆的大脑区域, 因此对基本情绪的特定脑区理论提出质疑, 甚至否定基本情绪理论。通过对基本情绪及其神经基础的探讨, 以及对基本情绪理论的最新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进行梳理分析, 提出有关基本情绪理论的争论来源于基本情绪种类的确定, 因为许多所谓的不同基本情绪实际上是同一种基本情绪, 提出人类可能只有3种基本情绪。未来研究可以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进一步推动基本情绪脑影像研究。  相似文献   

3.
Porges基于自主神经进化观点提出的多迷走神经理论, 区分了无髓鞘迷走神经与髓鞘迷走神经的不同功能。认为对心脏等起调控作用的髓鞘迷走神经, 经由进化逐渐与调控头面部肌肉的脑神经之间产生了神经上的联系, 成为情绪和社会行为的神经基础。已有的相关实证研究表明, 髓鞘迷走神经与个体的情绪表达与调节、社会行为以及情绪与社会行为障碍密切相关。较低的迷走神经张力、较低的迷走抑制与较低的情绪调节能力相关; 迷走抑制较高的学前儿童有较少的行为问题以及较好的社交技能; 焦虑障碍的个体表现出较低的基线迷走张力以及较低的迷走抑制水平等。多迷走神经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结果, 对于推动情绪和社会行为的自主神经基础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抑郁症的进化机制。由进化机制支配的依恋和社会地位行为可能是某些严重抑郁症的基础,尤其是与长期压力相关的抑郁症。虽然抑郁症有不同的性质,但某些核心症状是为了调节行为、情绪以及传达对威胁的敏感性而进化形成的,如行为退缩、低自尊、快感丧失等。  相似文献   

5.
进化心理学认为,厌恶是人类在疾病、资源缺乏等适应性压力情境下,为抵御有害物质入侵通过自然选择而形成的进化心理机制。根据进化的观点,道德厌恶是由生理厌恶进化而来。道德厌恶有利于避免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厌恶的激活会使道德判断更加苛刻,由此提出厌恶在法律判断中的几点启示:(1)避免直觉情绪对判断的干扰;(2)保持审议厅清洁,避免外在环境引起的厌恶情绪干扰法律判断;(3)对陪审团成员进行个体意识性和厌恶敏感性测量,避免道德过度警觉的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领域的道德判断中,情绪可能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一种特定情绪对应一种核心评价;一种情绪只影响某一道德领域的判断,不同情绪的影响是特异性的;进化心理学和具身认知对道德判断中存在的评价倾向和特异性效应进行了解释。未来研究需要探索评价倾向与特异性效应的内在心理机制。以及进一步探讨文化等第三变量对不同情绪与特定领域道德判断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赵晶 《社会心理科学》2009,(5):12-14,22
进化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朴素知识和学术知识之间关系的交叉学科。文章阐述了进化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产生的基础,介绍了进化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学习动机、初级知识与次级知识之间的关系、教育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8.
损失规避是指由损失引发的负效用大于由等量收益引发的正效用的现象, 其产生根源能够从神经经济学和进化心理学两个方向进行解释。损失规避的脑机制分为两个系统:主观价值评价系统主要包括纹状体和前额皮层, 与主观价值的评估有关; 情绪唤醒系统主要包括杏仁核和脑岛, 与厌恶等消极情绪有关。在进化心理学的视角下, 通过回顾有关动物决策行为的研究来探索损失规避行为的进化历史, 并结合相关进化理论总结该行为产生的进化原因。未来可探索与行为损失规避相关的神经递质, 进一步研究损失规避的产生根源。  相似文献   

9.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大脑反应差异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绪的产生通常伴随着相应的生理变化。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进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适应意义,形成了不同的生理反应。该文综述了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大脑中的反应差异,归纳了相关的研究结论和存在的争论,并指出寻找敏感情绪指标、脑功能定位、情绪调节等三个方向可能会在未来几年显著的推动情绪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基本情绪理论认为人类的情绪是由有限的几种基本的情绪组成,如快乐、愤怒、恐惧、悲伤等。使用脑功能成像技术来探讨基本情绪的独特神经结构所得出的结果很复杂,不能支持基本情绪理论;原因之一可能是情绪具有短暂性和易变性的特点,而EEG因高时间分辨率或许有助于解决该问题。本文探讨了基本情绪及其诱发方法、EEG的应用价值,对基本情绪相关的几种ERP成分及其特征进行归纳,提出用EEG结合人工智能来为基本情绪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