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研究中的重要理论问题。比较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在研究恩路、自我观念、人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重视人际关系的和谐、重视对自我和现实的认识、重视对人生意义的探索等方面有相似之处。整合中西方心理健康标准应重视探讨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标准;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塑造具有独立性与创造性的现代社会人格。  相似文献   

2.
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争鸣综述及其进一步的思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综述了近五年来教育心理学界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讨论的十余篇文章的观点。进而进一步阐述了自己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的主张。文章认为,心理健康标准应分为卫生学标准和教育学标准;精英的理想发展标准和大众的现实适应标准,形成一个二维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探讨及对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所作的探讨,提出了适应与发展应是心理健康考察的基本对象,对心理健康的评估应是对心理机能的评估,我国在制定心理健康标准时应借鉴西方的有关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标准的多学科理论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中,应区分现有的生理学一卫生学的心理健康标准和教育学一伦理学的心理素质标准,心理学角度的构建应坚持现实/理想和精英/大众两个维度,分别建立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标准,从而为两种测验量表的编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描述性定义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曾为心理健康下过一个定义:“所渭心理健康足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显然,这一定义,过分突出了个人经验,而且“最佳”状态的标准,也难以掌握。  相似文献   

6.
王岩 《社会心理科学》2009,(5):96-100,124
做好青年官兵的心理健康工作,是保证部队强大战斗力,提高训练水平的基本保证。笔者从明确军人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明确加强青年军人心理健康的必要性,分析青年官兵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加强青年官兵心理健康的培育与引导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元分析方法分别探讨了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的积极指标和消极指标的关系。共有106项研究满足了元分析的标准,涉及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的研究有70项,包括83个独立样本(N=30627);涉及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的研究有75项,包括105个独立样本(N=39064)。元分析结果发现:(1)整体上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积极指标有显著正相关(r=0.41),与心理健康消极指标有显著负相关(r=-0.41)。(2)气质性乐观与不同心理健康指标的相关有显著差异,积极指标中,与自尊的相关最高;消极指标中,与抑郁的相关最高。(3)气质性乐观测量工具的差异对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4)不同年龄阶段群体中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没有显著差异。(5)文化背景差异对两者的关系有显著影响,西方文化中气质性乐观与心理健康的相关高于东方文化中的相关。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诸多研究中存在很大分歧, 未能为心理健康政策制定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充分依据。为明确心理健康问题的整体检出率并澄清其影响因素, 对2010~2020年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 初中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中焦虑、抑郁和自我伤害检出率排在前三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随年代发展呈恶化趋势, 其中焦虑和自杀企图尤为明显;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饱受测量工具、检出标准和检出时间不统一的影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整体上随年级而增加, 其中焦虑尤为明显; 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 自杀尤为明显; 中西部地区的初中生比东北和东部地区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尤其是焦虑和自我伤害。未来应立足中国大地研制科学的测量工具和筛查标准并建立心理健康动态监测体系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责任意识及其培养:从心理健康的视角来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心理健康的视角出发,认为责任意识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在要求,是构成心理健康标准的重要维度;强调责任意识的培养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基本主题,它具体包括责任行为、责任认知和责任情感的培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讨论了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它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文章还阐述了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最后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旨在根据《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量表》的结构绘制其剖面图,并对其作出分型与解释;例举几种典型的核心心理健康素质剖面图,说明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人才选拔的实用价值。剖面图的绘制方法为,首先将受测者《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量表》五个分量表的原始分转换为标准T分,再根据其标准T分绘制各受测者的核心心理健康素质直方图。《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量表》的受测者测评结果剖面图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加以分型。依据标准T分数的高低,可以分为极高度发展型、高度发展型、中度发展型、低度发展型和极低度发展型五种类型。依据各个分量表得分的均衡程度,可以分为均衡发展型和不均衡发展型两大类型,其中,均衡发展型被分成均衡高发展型、均衡中度发展型和均衡低发展型;不均衡发展型可分出大量的子型,典型的子型有自我概念与人际健康素质不均衡发展型、高和低抗压型以及低情绪性低自我概念型等。通过《中国成年人核心心理健康素质量表》的剖面图,可以直观地显示受测者的核心心理健康素质的结构和五种健康素质的负载量,对于特殊职业的人才选拔和国民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金勇  郭力平 《心理科学》1998,21(5):465-466
1我国传统文化涉及到心理健康及其相关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各派系的观点虽然颇有差异,但关于理想的健康心理的宗旨则大多可以归结为一个“和”字。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对于人生的直观在整体上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健康心理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要求从个人身心阴阳的平衡、形神统一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这个标准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就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这个标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理论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文…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冯正直  戴琴 《心理学报》2008,40(3):358-367
研究的目的在于深入探讨军人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文献查阅收集了77篇用SCL-90作为测评工具的关于军人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样本量为56164人,根据被试情况把这些研究分为两组,一组为军事应激条件下的军人,另一组为非军事应激条件下的军人,分别对两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研究发现非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军人常模差不多;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应激前高于军人常模,应激中低于军人常模,应激后与军人常模差不多。其中城镇驻军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高原驻军,高于边防驻军;应激中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应激后,低于应激前;地域、人员类别以及应激水平等因素对军人SCL-90得分有显著影响。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显示本研究的稳定性较好,没有发表偏倚。表明中国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非很差;与金华等的地方成人常模和蔡心培的国家军用标准相比,王焕林19662人的军人常模更适合于做军人的比较标准;地域、人员类别以及应激水平等因素对SCL-90得分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社会认知理论指出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但两者的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尚不一致。当前研究采用元分析技术分析自我效能感对心理健康影响的主效应,并重点考察各调节变量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效应。通过文献检索和筛查,最终符合元分析纳入标准的文献有117篇。结果表明,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积极因素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心理健康消极因素呈显著负相关。此外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受自我效能感层级、社会发展和性别的调节;而年龄阶段仅调节了自我效能感与心理健康积极因素的关系。以上结果说明,高自我效能感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更高,同时还要考虑年龄阶段、自我效能感层级、社会发展和性别在两者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据悉,刚刚颁布的《天津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评估方案(试行)》对本市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规定了一个最基本的“达标标准”,以确保教师的心理安全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6.
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访谈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心理学专家、大学教师、中学教师、小学教师、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为被试,采用访谈法,研究他们对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问题的看法。结果发现:多数人都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心理素质;心理健康素质是健康的人的心理素质;认为心理健康素质就是在思想、情绪、认识和行为方式上符合正常标准;是维护人的心理健康所需要的内在心理特点。人们普遍认为能力和性格是心理健康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估计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 能够为心理健康政策完善和教育活动开展提供证据支持。对2010~2020年我国大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元分析, 结果表明, 睡眠问题、抑郁、自我伤害在大学生中较为突出; 近10年, 大学生焦虑、抑郁、睡眠问题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显著上升, 自我伤害的检出率显著下降; 测量工具、检出标准和检出时间是导致检出率大小不一的关键因素; 整体而言, 东北和中部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优于西部和东部大学生; 性别、生源地、独生与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影响均不显著。未来应重视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并确定检出标准, 同时据此积极开展心理行为问题的筛查与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上海公众心理健康观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桑标  宋志虹 《心理科学》1998,21(5):407-411
本研究初步调查了上海公众的心理健康观,发现①上海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总体上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一致,多数人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②公众对心理健康内容及心理异常表现的认识与心理学家的标准近似;③“早期教育和家庭环境”、“生活事件与环境变迁”及“心理冲突”等三项是影响上海公众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④公众对目前心理医生的认可率不高;⑤约三分之二的公众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⑥提出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一世纪改革的重点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但仍有不少学校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甚至以此来调整教师的工作岗位,从而导致不少教师只注重当好“教书匠”,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从“化学史的丰富内涵”、“化学实验的潜移默化”、“化学家的风范熏陶”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化学课堂上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期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公众观的调查和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李凌  缪小春 《心理科学》2000,23(5):537-541
本研究调查分析了家长、教师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的认识.因素分析表明,家长主要强调四个因素"精神和神经病症"、"良好品行"、"健康人格"和"循环性";教师则强调五个因素"精神分裂症状"、"神经质"、"好学生标准"、"不良人格"和"不良品行".公众对于情、意、个性及社会适应等同心理健康的关系认识较为清楚,但对认知、品行及体征与之的关系认识则片面和模糊."好学生标准"对判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