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南佳丽地,六朝古都南京繁华竞富的市中心,有一极清净的去处,这便是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金陵刻经处。看云起潮落,红尘扰攘之中,金陵刻经处闹中取静,历140年风雨历程,一路走到了今天。2006年9月22日,秋风劲爽度江天,海会云集聚金陵,各方大德长老、檀越信施来到金陵刻经处,共同纪念金陵刻经处创立140周年,庆祝金陵刻经处传统木刻雕版印刷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祝祷赞颂,法喜充满。光风霁月,天欢地喜之中,金陵刻经处140年风雨历程,一幕一幕,一点一点,都在向我们演音说法……  相似文献   

2.
金陵刻经处坐落于古城南京市中心新街口淮海路,这里仍然保护和传承着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印刷术——雕版印刷术,通过金陵刻经印刷技艺原生态活态传承下来。2006年5月,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79)。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金陵刻经处、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和四川德格印经院三处传承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萌青是这一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相似文献   

3.
图片报道     
《法音》2006,(10):F0003-F0003
1、2006年9月22日上午,南京金陵刻经处隆重举行创建140周年暨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庆祝大会。  相似文献   

4.
深柳堂及其后院(又称塔院)中的杨仁山居士墓塔,就在金陵刻经处内。在国外享有盛誉的金陵刻经处,位置在南京城内东南,现址为淮海路35号,是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金陵刻经处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它创建于清同治五年(1866)。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刻经处,也是近代第一家私人创办的融经书雕刻、印刷、流通及佛学研究于一体的佛经出版机构。金陵刻经处成立以后,如皋、杭  相似文献   

5.
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佛诞日),南京金陵刻经处举行成立120周年纪念大会。南京市政府严家焜秘书长和中国佛教协会周绍良副会长为“金陵刻经处”新匾揭幕。此匾由刻经处继业人欧阳竟无于民国初年所书,字体苍劲有力,别具风格。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7,(1)
<正>本刊讯2016年12月27日,国家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金陵刻经处传习所揭牌仪式在金陵刻经处举行,南京图书馆馆长徐小跃,南京图书馆副馆长、江苏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全勤,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雁行,南京市民宗局副局长纪勤为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金陵刻经处传习所揭牌。  相似文献   

7.
2006年9月22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金陵刻经处创建140周年暨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庆祝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副会长圣辉、学诚、明学、觉醒,副秘书长陈文尧,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徐远杰、江苏省委副书记张连珍、省人大民宗委主任黄翠玉、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顾传勇、南京市委副书记杨植、南京市人大副主任黄煌、南京市副市长许慧玲、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吕庆继、南京市宗教局局长朱淮宁、金陵刻经处副主任徐卫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南京市学术界、书画界的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近600多人出席了庆典大会。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著名美籍语言学家赵元任教授是南京金陵刻经处创建人杨仁山居士的孙婿。今年赵老以九十高龄应邀回国讲学,并于五月二十六日专程前往金陵刻经处拜谒杨仁山居士墓塔,访问刻经处。他在那里参观了刻字、印刷、装订等车间,看到经过十年动乱保存下来的十多万块经板正在清理、整修,一些年逾古稀的老刻工把雕板技术传授给年轻的一代,在人民政府支持下刻经处的印刷流通事业得到恢复。赵教授对此表示欢喜和感谢。  相似文献   

9.
简讯一束     
《法音》2017,(12)
<正>11月25日上午,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传承人走进南京市博物馆,开展"金陵刻经印刷技艺进市博"活动,为40余名南京日报小记者展演雕版印刷技艺,并现场教学,让每一位小记者都体验了一次"刷印"。为筹备本次活动,金陵刻经处还专门制作了以市博馆标为素材的雕刻版,历时半月完成,供互动使用。今年适逢杨仁山居士诞辰180周年,金陵刻经处与南京市博物馆合作,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80年代初,“文革”浩劫之后,金陵刻经处也得以劫后重生。在赵朴初居士的关心安排下,我来到了金陵刻经处,主持恢复工作。由于“文革”后中国佛教协会的工作尚未完全走上正轨,金陵刻经处的现状及第二年的工作安排,需要到国务院宗教局汇报。那时我才上任不久,对北京的情况并不熟悉,所以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领导特意派办公室主任陈琼英陪同我,于1980年12月中旬前往北京汇报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宗教》2006,(10):66-67
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视察金陵协和神学院;首届“中国西藏文化论坛”在北京举行;金陵刻经处创立140周年庆典大会在南京举行;中国天主教“一会一团”常委联席会议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2.
桑吉扎西 《法音》2006,(10):32-32
本刊讯9月22日上午,中国佛教协会金陵刻经处创建140周年暨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念大会在南京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副会长圣辉、学诚、明学、觉醒,副秘书长陈文尧,国家宗教局一司司长徐远杰、江苏省委副书记张连珍、省人大民宗委主任黄翠玉、江苏省宗教事务局副局长顾传勇、南京市委副书记杨植、南京市人大副主任黄煌、南京市副市长许慧玲、南京市政协副主席吕庆继、南京市宗教局局长朱淮宁、金陵刻经处副主任徐卫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及南京市学术界、书画界的专家学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近600多人出席了庆祝大会。庆祝大…  相似文献   

13.
金陵刻经处创办一百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吕建福金陵刻经处是我国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由杨仁山居士于清同治五年(1866)创办。作为居士道场及刻印流通经籍之场所,金陵刻经处曾为中国近代佛教的复兴作出巨大贡献。金陵刻经处以佛学研究为基础,以印经、讲学为事业...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7,(12)
<正>本刊讯11月18日,金陵刻经处代表应邀参加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揭牌仪式,并接受校外实训基地授牌。当天,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在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挂牌成立,这是全国首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校。灵活的教育方式、丰富的技艺课程,相信其未来会真正实现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的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非遗传承高级技能型人才。南京作为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极  相似文献   

15.
<正>金陵刻经处是海内外著名的佛教文化机构,由被誉为"近代佛教复兴之父"的杨仁山居士创办于清朝同治五年(1866),欧阳竟无、吕澂等佛学大师薪火相传,传承发展至今,已有150年历史。金陵刻经处是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发源地、佛教法宝流通中心,也是近现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7月5日,中国佛教协会和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金陵刻经处成立150周年纪念活动在南京举行。  相似文献   

16.
吕建福(金陵刻经处): 金陵刻经处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佛教经书出版机构和佛学研究机构,现在创办《佛教图书评论》,是继承了金陵刻经处的优良传 优良传统,也是适应时代的需要。杨仁山老居士当年创办金陵刻经处,不只是为了印行经书,更主要的是,他目睹当时佛教的衰颓之状及对佛教振兴能对当时社会大众作出贡献的信念而发下这个愿来,创下了这份事业,可以说是艰苦创业,惨淡经营,后来舍宅为“处”,使金陵  相似文献   

17.
2003 年12 月19 日至21 日,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南昌大学江右哲学研究中心与宜黄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全国欧阳竟无学术思想研讨会”。参加这次大会的有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南京金陵刻经处、复旦大学、南昌大学  相似文献   

18.
金陵刻经处与方册本藏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陵刻经处与方册本藏经方广在1997年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3O周年的学术讨论会上,我递交过一篇名为《杨文会的编藏思想》的论文,其中谈到金陵刻经处所刻经书的装帧。但限于篇幅,仅寥寥数语,称:“杨文会评论《嘉兴藏》说:‘明紫柏尊者以方册代梵荚①,阅者便之...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6,(7)
正(2016年7月5日)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金陵刻经处成立15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向出席今天纪念会的各位领导、嘉宾,致以热烈欢迎和良好祝愿。一个半世纪前,杨仁山居士联合佛教界有识之士发起刻印《净土四经》。这一今天看来普通的经典刻印行动,就如一缕希望的曙光,刺破民族危机与佛教衰颓的暗夜,标志着金陵刻经处的成立,揭开了近现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序幕。金陵刻经处是近现代中国佛教复兴的策源  相似文献   

20.
上海佛学书局是中国近代规模最大的一所专门编辑、刻印、流通佛学典籍的出版机构。1929年(一说1930年)创办于上海。在此之前,虽有1866年杨仁山居士在南京创立的金陵刻经处和郑学川(出家后名妙空)在扬州设立的江北刻经处。此后又有北京、天津、重庆、常州、苏州、杭州、广州、福州等地相继建立的刻经处和佛经流通处。1927年起,在南京支那内学院,还有欧阳竟无、吕澂等发起刻印《藏要》。但是,这些刻经处和佛经流通处,大都采用木版刻印,而且除金陵刻经处外,规模都比较小。此外,一些出版机构,如上海商务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