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哲学的使命决不仅仅是认识和把握形上之理(所谓知“道”),更重要的还在于把形上之理转化为人的内在之性(所谓成“道”),并在此基础上把掌握于人的形上之理对象化于人的实践活动中(所谓行“道”)。因此,知“道”、成“道”、行“道”,是哲学认识和把握世界的三个基本环节。但是,并不是所有哲学都能自觉地意识到和处理好这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郭店楚墓竹简》儒家诸篇对这三个环节的处理和把握,对我们颇具启发意义。《郭店楚墓竹简》儒家的著作分别是《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  相似文献   

2.
郭店简与《礼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出土的大批典籍竹简①,近日已成为海内外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不少学者发表了很好的论文,就其考古学、古文字学以及学术史的意义深入探索。郭店简包含儒、道两家文献,在《老子》以外,主要为儒家著作多篇,对认识儒学的早期状况至关重要,大家特别关心这些著作的性质内容,是当然的。从郭店简发现的讯息见于报端起,即传闻其间有《礼记》。最近我们读到陈来先生的大文②,指出:“荆门郭店楚墓所出土的竹简中,《缝衣》等十四篇为战国时儒家所传文献。以现存文献与荆门竹简十四篇相比照,最接近者为《礼记}),这在内…  相似文献   

3.
从郭店竹简看屈原对儒家思想的承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泽强 《学海》2002,(5):159-162
1993年 10月在楚国故都郢附近的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竹简 ,其中有 11种 14篇儒家作品 ,这些作品与屈原的楚辞在思想内容上有着内在的关联。由于墓主是与屈原同时代且都生活于郢都的楚国贵族 ,所以这批竹简直接表明屈原的儒家思想来源于他对北方思想家著作的学习  相似文献   

4.
《郭店楚墓竹简》中的儒家人性言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荆门市的郭店发现一批战国中期偏晚时代的竹简,其中包括《老子》与一些属于儒家的著作。这些竹简最近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定名为《郭店楚墓竹简》。①这批儒、道典籍的发现与出版为我们研究先秦思想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资料。其中有一些关于人性的言论颇具特色,不但为我们揭示了当时儒家人性论的一些内容,而且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孟子性善论的思想背景。本文将讨论这些特点及其与孟子论点的异同。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疏解有关章节的文字,第二部分做综合的分析。一、《郭店》有关章节文义的初步解释郭店儒书中,…  相似文献   

5.
郭店楚墓竹简《性自命出》是介于孔孟之间的先秦儒家著作,在先秦儒家性情思想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研究孔孟之间儒家情感哲学的重要来源。从情感的来源上讲,"情生于性",将人的情感真正纳入人性当中,从根源处论证了情感存在的合理性和正当性。从情感的特征来看,强调真情、美情,以哀乐论情,最早提出至情必悲,开启了以悲为美的审美风尚。从情感的善恶来看,人情可悦,人情为美,情感有向善的趋向,情善导致性善,为孟子的性善论,起到了一个重要的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6.
今年五月,文物出版社发表了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墓所出竹简的照片和释文,在国内外学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应。人们已注意到这些竹筒中的《老子》三种与儒书多篇的重要性,就此展开了讨论。而对这些竹简与《庄子》的关系,罕见有人注意。其实,由这些竹简引述《庄子》而引出的问题,是应当首先加以探讨的,因为迄今尚未考定的郭店楚墓下葬时代问题以及郭店楚简的抄写时间问题,有望通过研究这些竹简与《庄子》的关系而获得澄清。而至关重要的《庄子》内外杂篇的撰作时代问题,亦可由此获得更为圆满的解决。我们知道,郭店一号墓所出竹简及其他…  相似文献   

7.
郭店楚简与《曾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近出土的郭店楚墓竹简, 其中的儒家类著作,虽然不能断定其必然出于曾子一系儒家,但是却从一个侧面为研究曾子的著述提供了依据。基于楚简的儒家类文献, 我们认为, 保存在 《大戴礼记》一书中的 《曾子》十篇就是曾子及其弟子思想学说的汇编  相似文献   

8.
郭店竹简中的儒家乐论重视音乐的社会功用,强调音乐教德养心的作用,强调礼乐配合治人治国的功用,反映了儒家乐论共有的特性。这些乐论在儒家乐论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就所论及的方面而言,其思想是孔孟思想的发挥与补充,但不如《中庸》、《荀子·乐论》、《乐记》、《孔子闲居》那样深入。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学术界存在这样一种看法,认为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是以天人合一为基本特征的,天人之分到战国末期才由荀子提出。然而1993年出土的郭店竹简中有《穷达以时》一篇,其中明确提到天人之分。据发掘报告,竹简的年代在荀子以前。这样看来,天人之分并非始于荀子,而可能是早期儒家的一个基本看法。那么,竹简天人之分的内容如何?与孟子、荀子是一种什么关系?在思想史上具有何种地位?透过竹简,我们将对儒家天人关系产生哪些新的认识?这些无疑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一、《穷达以时》“天人之分”的基本思想《穷达以时》的内容可能与…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郭店楚墓的年代,利用郭店楚墓竹简<唐虞之道>篇中出现的"性命"以及传世文献的材料,指出刘笑敢先生以"道德、性命、精神这三个复合词"判定<庄子>内篇早于外、杂篇之说,存在问题.因而以刘先生之说为根据的种种关于<易传>年代的结论均不可靠.  相似文献   

11.
梁涛先生十年磨一剑,对郭店竹简与作为早期儒学核心问题的思孟学派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主张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不可偏废,考据与义理并重,对文献记载的"子曰"、"慎独"、"仁内义外"等问题提出新的看法,重新检讨了儒家道统论,主张回到子思去,以求儒学的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后孔子时代儒家面临思想与实践的双重困境,子思承接孔子思想,创立五行说,试图解决外在之行缺乏内心之德约束的问题。郭店竹简《五行》篇"形于内"是外在之行与内心之德贯通的桥梁。子思对仁义礼智圣"形于内"的论述,主要在仁、智、圣上用力。子思论证五行"形于内"的同时,同样重视外在之"行"的意义。"行"与"德"并重,体现了子思的中庸思想。此后,孟子与荀子各偏于一隅,皆不得中庸。  相似文献   

13.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简(以下简称郭店竹简),自出土问世以来,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围绕它的研究业已发表了许多论文、专著。在郭店竹简的十余篇思想著作中,《唐虞之道》(以下简称《唐》篇)是以专论尧舜禅让而著称的。尧舜禅让是事  相似文献   

14.
与康德不同,牟宗三肯定人有智的直觉,并以孟子本心为根基,借鉴康德形上学之架构,沟通道德与存在,试图构建儒家的道德形上学。在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架构中,乃以道德涵摄存在,进而以德摄福,其构建形上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哲学上的一个终极话题,即康德意义上的圆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陶磊 《周易研究》2004,(4):66-70
孔子老而好易,思想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子思受孔子晚年之教,他的思想中也有受易学影响的痕迹.郭店楚基竹简中的儒家著作,学界一般认为是子思学派的著作,这批竹简中也有深受易学影响的痕迹.从这些事实来看,<史记>所载孔子与<易>关系的事迹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16.
本竹书并见于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分别被命名为《性自命出》和《性情论》,是一部失传两千余年的重要先秦文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郭店、上博二本,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有关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义并参之以上博本的墨节,将全篇分为上篇十一章、下篇七章,进而对全文进行了认真的校订、注释与译述,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相似文献   

17.
郭沂 《管子学刊》2014,(4):98-113
本竹书并见于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分别被命名为《性自命出》和《性情论》,是一部失传两千余年的重要先秦文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郭店、上博二本,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有关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义并参之以上博本的墨节,将全篇分为上篇十一章、下篇七章,进而对全文进行了认真的校订、注释与译述,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相似文献   

18.
自 1 998年 5月《郭店楚墓竹简》一书出版以来 ,各种相关的学术研讨会、专题报告会层出不穷 ,大批研究论文、学术专著相继问世 ,内容涉及考古、文字、历史、哲学等众多领域 ,为中外学术界对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到今天 ,这场历时两年多的轰轰烈烈的学术研讨活动高潮已过 ,大多数学者已转入更深层次的研究和反思。在这种情况下 ,总结这次郭店楚墓竹简研究的成果 ,揭示它对中国学术思想史研究的巨大影响和意义 ,反映有关研究中存在的争议和问题 ,无疑是极为必要的。当然 ,由于这次郭店楚墓竹简研究涉及范围极广 ,进行全…  相似文献   

19.
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楚简”自 1 998年公布以来 ,引起了海内外学术界的特别关注 ,《郭店楚简》研究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显学。为了推动《郭店楚简》研究在西北地区的深入开展 ,2 0 0 0年 1月 1 5日 ,在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召开了研究《郭店楚简》的学术座谈会 ,赵吉惠教授主持了会议 ,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政法学院、西安联合大学、西安社会科学院等单位 30余位学者参加了座谈会。会上学者们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就墓葬和竹简的断代、《唐虞之道》的历史理念、“性自命出”与儒家人性论、“楚简”与子思之学等 ,进行了广泛、…  相似文献   

20.
郭店战国简书《性自命出》等儒家早期著作的发现,使我们获得了对于早期儒家思想发展情况的新认识。将《性自命出》的思想内容与《中庸》这部儒家的形上学著作进行沟通解读,我们可以发现,《中庸》包含了一些重要的性情思想方面的论题,这主要表现在性、情、道、诚、和、中节等问题上的思考上。这些伦理思想与哲学思考构成了早期儒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