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哲学语法"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一直以来,这个概念都让人困惑.本文通过对语法任意性、语言自治性、规则、语词用法等概念的分析,澄清"哲学语法"概念的内容,指出它在哪些方面优于"逻辑",哪些方面又有所误导.  相似文献   

2.
在老子哲学中"物"扮演着重要角色.老子所言"物"的语义比较多样,在以现象事物为基本义的同时,也包括其他多种义项,这和此词在用法上的灵活性有关.老子论"物"常在道物关系中展开,此关系是老子世界观的基本结构.从通行本来看,"道"有时也在"物"的范围内,二者的界限并不严明,结合简帛本来看,这种情形可能是不存在的,老子应是贯彻...  相似文献   

3.
《周易》《老子》《庄子》号称"三玄",三者共同创立了中国古代"伦理学之后"的形而上学.《易传》展示了形而上学超越于儒家伦理之上的实践哲学本质;《老子》的"道论"将实践哲学纳入类似于康德的实践"模型"的隐喻之中,建立起天之道、圣人之道和处世之道三者上下贯通的"无为而无不为"的模型;《庄子》的"至人"理想则通过诗意和寓言的方式在高悬的天道与日常生活之间建立起某种可以凭想象来把握的纽带,为道家的"伦理学之后"开辟了 一个看起来充满"至乐"和"天乐"而值得追求的审美维度,但也终究没有摆脱自欺和自我麻醉的幻觉.  相似文献   

4.
哲学本质上就是诠释学。对概念的理解与解释,构成了哲学工作的核心。作为一个哲学概念,"interpretation"通常与诠释学关联在一起,有时甚至就被看作"诠释学"的同义词。然而,在哲学文献中,这个词往往是不同语词的翻译,比如"hermeneutics"、"Interpretation"、"Auffassung"或"Auslegung"。虽然作为翻译的结果,这些词都有一个统一的形式"interpretation",但其意义或用法不尽相同,甚至完全对立。从诠释学的视角对"interpretation"这一术语的考察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维特根斯坦意义理论的呼应和补充:语词的意义不仅在于其用法,也在于对其用法的理解与解释。  相似文献   

5.
管仁福 《学海》2006,(2):178-182
在韩愈的作品中,"气"和以"气"构成的语词频频出现,可以说这些有关"气"的语词是他表情达意的关键词.从韩愈作品中所写"气"的内涵看,大体可分为自然物质之气、生命生理之气和人文精神之气三个维面,而人文精神之气蕴涵最为丰富,对此又可从哲学、道德人格、文学艺术等层面进行审视.在韩愈诸多"气"的表述和阐释中,"气盛言宜"说最具创新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历史上任何思想家的思想,都必须首先掌握相关的史料,特别是第一手史料,这是常识;同时,要辨别和利用史料,准确阐发和评价思想家的思想,又必须采取相应的方法,这也是常识.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哲学的研究也是如此,即必须处理好史料与方法的关系.史料,本文称之为"文本依据";方法包括的内容很多,本文重点考察研究者的"问题视域",它们都关系到对马克思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罗仲祥 《学海》2007,(6):58-62
庄子"内七"篇的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解读庄子思想的钥匙.《齐物论》中,在三处最关键的问题上,庄子罕见地高频率使用了"以明"一词."以明"一词,本源于老子的"知和曰明"一语.庄子在"明"前冠以"以"字,使"明"被提升为一种原则,同时具备了方法论意义.由于"明"的内容是"知和",庄子把"和"引入了对矛盾是非的解决,因此,庄子用"以明"解决诸如"矛盾""是非"等问题的时候,其典型格式就是"和之以是非"、"和之以矛盾"."和"是庄子内七篇的哲学基础,庄子把老子的只具雏型的"和"理论,精辟地演绎成了一个完善细统的理论.这个理论,不仅对道家哲学的意义是重大的,而且对中国思想史的发展意义也是重大的.  相似文献   

8.
萧无陂 《孔子研究》2012,(3):101-111
近三十年来,随着帛书和竹简《老子》的先后出土,《老子》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在文本考证上,学界考察了简帛《老子》的文本性质、结构,校勘了文本;其次,在文体考辨与老子身世考证上,学界分析了《老子》等先秦文本的句式、韵脚、修辞手法、体裁,为《老子》文本形成时代提供了新证据。对于竹简与今本《老子》的作者,学界存在老聃与太史儋之争。关于老子故里,河南学者和安徽学者之间争论不止;关于老子的姓氏,学界亦聚讼不已。最后,在《老子》研究方法上,学界历经三个阶段的方法论反思,当前正在自觉探索中国哲学的诠释学。  相似文献   

9.
“哲学研究”第六期刊载了关锋、林聿时两同志“论老子哲学体系的唯心主义本质”一文,意在论证老子哲学是唯心主义体系,文章中主要论点是对我和冯景远在光明日报“哲学”副刊刊载的“老子的研究“一文而发。最近又读到人民日报汉友兰先生和关锋、林聿时两同志的关于老子的文章。对于老子的时代问题上,我和关、林的意见一致;对于老子哲学问题上,我和关、林的意见对立。冯先生的结论虽与我相同,但采用的方法我不完全同意。  相似文献   

10.
侯才 《哲学动态》2005,(6):17-20
政治哲学研究首先遇到的棘手问题直接涉及该学科研究对象的"政治哲学"概念本身的界定,其核心是如何理解政治与哲学的关系.对此,本文拟从下述两个方面来加以考察. 一政治与哲学的双重变奏 施特劳斯对政治哲学的核心定义正是基于对政治与哲学的关系的分析和揭示.在他看来,政治与哲学具有两种关系,据此,可以相应地对政治哲学做出两种理解和界定.  相似文献   

11.
喻中 《管子学刊》2020,(1):66-75
老子其人,作为春秋晚期的"周守藏室之史",对于春秋时期盛行的诸侯政治的理解,既有饱满的现实感,也有历史的纵深感。《老子》其书,作为诸侯政治背景下的理论表达,可以视为规训君主之书。梳理老子创设的君主行为规范,"二十二条君规"逐一浮现。这些君主行为规范,都可以归属于义务规范。进一步考察,这些义务规范又可以分为消极的义务规范、积极的义务规范,以及"消极-积极"复合型的义务规范。"二十二条君规"体现了老子对诸侯政治的哲学回应,代表了作为哲学家的老子对于中国古典法哲学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正>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12月,170万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最终成果。全书从现当代出土的有关易学方面的文物考古资料中,来考察、探讨、论证和厘清以下五个重大学术前沿问题:1.探讨《易经》中卦画符号的来源、演变及其发展问题;2.考察、探讨和厘清千载之谜中的"殷易"与"归藏易"问题;3.追溯和考证变卦之说的产生、形成、演变及其发展问题;4.考察和总结占卜  相似文献   

13.
楚简《老子》"大成若诎"发微 --兼说老子不非礼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楚简<老子>"大成若诎"加以考释讨论,认为是古本<老子>重要文句,老子对礼坏乐崩进行了深刻反思,将古乐传统提升到新的境界.文中考辨了老子不非毁礼乐.  相似文献   

14.
《老子》道论的形上学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的道论哲学兼有本原论和本体论的双重含义,还体现着中国哲学特有的"体用一原"的思维方式.老子尚未完全摆脱上古宗教神话意识的影响,他需要从理论上寻求一种"最古老"、"最神圣"的"母性"存在,导致了他的道论包含了本原论的内容;另一方面,老子时代已经发展出来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他本人那超越常人的智慧又将他的哲学带入了高度抽象的理性世界,使得他的道论具备了本体论的特征.老子的哲学是"哲学"的,但不一定是完全"逻辑"的,但对于已经习惯于用概念和逻辑把握世界的现代人来说,则不得不用清晰的概念与逻辑去接近老子那终极性的"道".  相似文献   

15.
关于查尔默斯“语词之争”的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期,西方哲学发生了语言转向,很多哲学家在不同深度上意识到应当把实质研究与概念考察区分开来.在语言转向过程中,很多哲学家把概念考察理解为:所谓哲学问题,其实是语义问题.这样一来,大量甚至所有哲学问题,可以靠查字典加以解决,或最多是要求我们编一本更完备的字典.查尔默斯所引的威廉·詹姆斯就是一例.本文通过分析进一步指出,查尔默斯本人也仍然是在这个方向上来处理语词之争与实质之争的.本文则主张,我们应当把概念考察理解为反省、考察、延伸论理词所体现的一般道理.  相似文献   

16.
问题的提出 老子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哲学家。《老子》一书在中国古代哲学史(和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不但影响先秦哲学,还对两汉哲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老子其人和《老子》一书引起了历代学者的重视。从古至今,研究《老子》一书和老子思想  相似文献   

17.
<正>道通千古,异彩纷呈。"道"作为中华文化精神最为核心的观念源远流长,蕴意玄奥,给人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及穿越时空的可能。自老子留下《道德经》五千言而遁隐以来,就不仅有了对老子生平的种种猜测,而且还一直延续着对《道德经》的不同解读。这一发展加深了中国人对中华文化之本真的自我反思,也呈现出世界文明对中国智慧的关注和认知。因此,要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悟透华夏精神的睿哲深邃,则必须回归至道;而要对中国哲学及信仰有精准的把握,也需要越儒归道,由孔子回溯到老子,获致一种关联性领悟。所以,  相似文献   

18.
<正>《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论丛》是中国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存光先生主编的,国内首套专门就历史上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传统进行历史考察和义理阐释的丛书。该套丛书由我国知名学者方克立先生和刘泽华先生担任学术顾问,丛书的前四册已由学习出版社于2017年8月出版。这是林先生及其研究团队近二十年来潜心研究儒家政治哲学与政治文化的智慧结晶,对儒家视域中的核心政治价值理念、历史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实践智慧"(phronesis)的语词传统 随着实践哲学的复兴,"实践智慧" (phronesis)逐渐成为哲学话语的一个关键词.对于这一词语,学者们已经有了许多考证和说明.在汉语读物中,考证较为详尽的是汪子嵩等著的<希腊哲学史>.在讲到巴门尼德时,该书对巴门尼德所用过的跟"思想"有关的几个词做了比较分析,它们是:noema、nous、phronein和logos.其中,phronein的词根是phren,phronesis的词根也是这个.  相似文献   

20.
<正> 学术界对王弼贵“无”论哲学的研究,往往比较注重他对《老子》“道”根的改造,相对忽略了他对《周易》“太极”思想的发挥,而后者对其玄学体系的形成,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剖析王弼的“太极”观,可以帮助我们从一个侧面窥见这位玄学奠基人宇宙哲学的内在结构以及在中国本体论发展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