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竹书并见于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分别被命名为《性自命出》和《性情论》,是一部失传两千余年的重要先秦文献,受到海内外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依据郭店、上博二本,在广泛吸收学术界有关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文义并参之以上博本的墨节,将全篇分为上篇十一章、下篇七章,进而对全文进行了认真的校订、注释与译述,并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相似文献   

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周易>具有多重文化学术意义.它的发表,立刻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一年来,对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考释、文本解读、楚竹书<周易>特殊符号以及卦序问题上.其中又以文字考释和特殊符号问题的讨论最多.  相似文献   

3.
由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一书,载有“《周易》图版”和濮茅左先生对“《周易》图版”的“释文考释”和附录一:“竹书《周易》、帛书《周易》、今本《周易》文字比较表”以及附录二:“关于符号的说明”(马承源),读后深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当然不一定成熟,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我认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并不是《周易》,而很可能是《连山易》。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易》”简称为“上博战国竹书《易》”。上博战国竹书《易》存简共58枚(…  相似文献   

4.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恒先>作为一部出土文献,其内容与传世道家著作既相关又不同,学术价值极高,短时间内已有大量研究成果问世.但因其文意古奥,学者的解读歧义纷呈,很难统一.本文对研究过程中趋于一致的观点及存在分岐的意见加以整理和概述,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应从<恒先>内部出发、整体出发考虑问题,避免将其和任何一种道家类文献作简单的比附或趋同.  相似文献   

5.
奉普慈特慈的真主之名 各位朵斯提:赛俩目! 真主安拉在尊大的<古兰经>中说:"为世人而创设的最古的清真寺,确是在麦加的那所吉祥的天房,全世界的向导.其中有许多明证,如易卜拉欣的立足地;凡入其中的人都得安宁.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3:97-97)朝觐是伊斯兰教五项功课之一,也是各项功课中最...  相似文献   

6.
常新 《孔子研究》2011,(2):96-104
作为明清之际理学大家,李二曲融摄了朱子理学和阳明心学.其关于"性"之论述既有朱子"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义涵,又与阳明"心之本体即是性"、"心即性"的思想相契.其"性"之思想表述内容丰富,既有道德本体之义,又有宇宙论事实叙述.作为道德本体之"性",未发之时它无善无恶,湛然虚明;已发之时便产生情.为保证性情同一,李二...  相似文献   

7.
楚竹书《周易》中的特殊符号与卦序问题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濮茅左先生通过对战国楚竹书<周易>中出现的独特红、黑符号的分析,提出了竹书<周易>卦序是一种与今本、帛本等都不相同的另一种卦序.其分析虽然不无道理,可以作为竹书卦序的一种可能的方案,但其分析也有致命的弱点,就是他不能合理解释竹书中的红、黑符号在今本卦序中为什么具有如此强的规律性,甚至具有比其确立的所谓竹书卦序更有对称性.为此,我们通过分析认为,竹书卦序运用的很可能就是今本卦序,是运用今本卦序来表达宇宙天地、万物与人类的演化与发展阶段.如果这一分析成立,那么,我们将会进一步发现一种前所未见的在阴阳学说统摄下的包含"三段论""四段论"和"七段论"为一体的丰富、系统而又独特的事物发晨阶段论.  相似文献   

8.
新出竹书与《论语》成书问题再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学术界十分关心《论语》的成书问题 ,而充分利用新近发现的儒家竹书文献可以进一步细化这一研究。竹书材料证明《论语》有一定的思想主旨 ,有内在的严密逻辑 ,有“正实而切事”的突出特征。该书材料来自孔门众多弟子 ,而由子思具体纂辑完成。  相似文献   

9.
"孝"观念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文明阶段的产物,但它产生、形成的语义基础却是本于高级动物的"动物依存"关系.在人类社会中,它所体现的最突出的社会特征是人际秩序,因此,它又是人类社会延续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伦理定律.我们从<尚书·虞书>的相关记载中看到,原始社会晚期华夏人类已经把以"孝"为中心的人际伦序作了规定性的界说——"孝...  相似文献   

10.
"行者"王征     
痴心无悔的"情缘" 现任教于新疆师范大学并任中亚美术研究所主任的王征,以极大的艺术热情,在克孜尔千佛洞面壁九年,对龟兹壁画艺术进行了全面的临摹、整理、编纂和研究. 2003年至2007年期间,他独立完成<新疆古代佛教石窟美术风格技法研究>,首次把龟兹壁画风格细分为八至十种类型,比德国学者的风格分类分期更为细致而合理,并...  相似文献   

11.
刘彬 《孔子研究》2011,(2):80-85
孔子与易学的关系历来是中国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但由于传世文献太少,对此问题的研究一直难以取得进展.帛书<要>篇有"夫子老而好<易>"一段,详细记载了孔子论<易>之言.通过对此段的疏解可以发现,孔子"好<易>",其实质是基于古代筮占文化,创造一种新质的易学文化;其意义是突破了古代筮占文化两个基本原则,一方面把筮占...  相似文献   

12.
佛教自诞生之日起就确立了其实践性的功能--以方便智慧度众生,它是在传法的过程中,以"心灵对话"的方式得以实现的.在浩瀚的佛教经典中,均有一个典型的表现特征--心灵对话,那是为众生答疑解惑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对话,也是佛教独有的特色之一.原始的经典为后世的人们留下了无数生动而精彩的心灵对话的案例,众多的佛弟子们因闻法而悟道...  相似文献   

13.
哲学视域中战国楚竹书《周易》的文献价值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竹书<周易>见证了数字式爻题的早已存在,与其他传本的<周易>爻题一样,充分蕴示了卦所潜涵的繁复无尽的变动不居之流变情状及卦与卦间所潜涵的同样繁复无尽的流变互通情状,由此而充分符示了宇宙人生中两大类势力互动格局繁复无尽的变动不居之流变图景与诸格局间同样繁复无尽的流变互通图景.楚竹书<周易>的卦爻画已是完全符号化了的卦爻画,但符号化的卦爻画于西周时期<周易>古经成书时当已存在,这种卦爻画乃是易学成为具有自身特有话语系统的高度哲学性的天人之学的根基.残存的楚竹书<周易>卦名后与上爻之辞终了后的奇特符号标识,昭示了卦与物事的极而必反、覆而相通之理,但尚难解读出经文分篇方面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最近面世的上海博物馆藏楚竹书<周易>的初步研究成果.本文认为:1.从"数图形卦"分析楚竹书<周易>的卦符,由于这卦符纯以一与八这两数来表达,体现了与长沙马王堆帛书本<周易>同类的历史、人文水平,而稍晚于阜阳简本<周易>;2.楚竹书<周易>所以有"经"无"传",是因为尊"经"贬"传"的缘故;3.楚竹书<周易>的"同卦同类符号"即首符、尾符相同的文本现象,并不能证明"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法思想,符号匚也不是楚竹书<周易>具有"上、下部分"的证明.本文对以上见解进行了有据有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悲观",在现代汉语中与"乐观"相对,意指"消极、失望".人人都有"悲观"的时刻,作为一种情绪,它触物即生,旋灭旋生,化身千万,挥之不去.春花烂漫,转瞬即逝,使人"伤春".草木摇落,万物衰歇,令人"悲秋".  相似文献   

16.
丁四新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42万字,559页,是丁先生在学界现有研究成果之上对帛书《周易》和楚竹书《周易》所做的校注。在版本采用上,楚竹书《周易》以濮茅  相似文献   

17.
张毅 《孔子研究》2020,(1):129-139
《左传》中的十三则筮例是传世文献中最早且成系统的早期易学史资料,自古以来即受到周易研究者的重视。近几十年出土的竹书文献中包含数量可观的筮占记录和数字卦卦画,可以填补《左传》筮例与今本《周易》经传流行之间一段漫长的缺失环节。本文对近三四十年出土的竹书筮占材料详加梳理,胪列了其中对《左传》筮例研究具有较大参考价值的材料,并评介了它们当前的整理、考释、研究状况。通过对这些材料的初步研究,认为新出土的竹书数字卦筮占资料对《左传》筮例研究可以有三方面启发意义:推求今本《周易》文辞的写定过程、搜集古卦象和总结观象玩辞的方法、探索运算成卦的程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朱熹的理本论体系是在对"性之本体"问题的思考中逐步充实和完善起来的.朱熹主张"性之本体"与"性"的"二性"和"继之者善"与"人性善"的"二善"说.性之本体是先天完具的仁义礼智,是实理,性兼理气而善专指理.弄清性之本体为何并由此去构筑其理论,是朱熹理学基本的考虑.  相似文献   

19.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由马承源先生等整理、命名,发表于<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与今本的对比可以看出,在马王堆帛书<周易>和战国楚竹书<周易>中,作享祀或致贡之意的"亨,,与其它意的"亨"是有严格区别的.这些其它意的"亨"应是宴饗的意思.战国楚竹书中作"鄉",正用其本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