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终于决定要给父亲买一部手机了。父亲是个生意人,每天不是忙着担烟游乡,就是贩菜去市里卖。因为回来得很晚,家里有什么事,每次都通知不到他。  相似文献   

2.
我和父亲     
正父亲看着我长大,我守着父亲老去,二者的心情是绝然相反的。父亲给我童年和少年,我则把青年和中年捡起来送到父亲那里,看他不断地惊诧。儿童时代,父亲是一座山,吃饱喝足就为了不断向前向上;少年时代,父亲是一台不停运转的机器,我努力学习拼命用功就是为了给他加油;长大了,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叫詹姆斯的年轻人,想进入美国当时最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维斯卡亚公司工作,但这个公司因为高级技术人员人满为患,所以不再招人了。詹姆斯没有灰心,他想了一个办法,假装自己一无所长,来到这家公司的人事部,提出只要让他进入公司工作,给多少报酬都可以,做什么工作都可以。人事部就分派他到车间打扫废铁屑,而且开的工资很少。  相似文献   

4.
正刘蟾是著名画家刘海粟的小女儿,她小时并未学画,到了51岁时才开始系统地学画。一天,母亲对她说:“那么多学生大老远跑来请教你父亲,你就在父亲边上,怎么不学点画?”刘蟾从小怕父亲,就对母亲说:“我怕画不好,会被爸爸骂。”母亲说:“你怕什么?他是你父亲,还能把你吃了?”刘蟾就想:“母亲说得是,画坏了也就是一张纸的事。”于是就开始学画,先是整天看画册,后来当有学生来请教父亲,她就在一旁听。  相似文献   

5.
那年,他只15岁,父亲与人合伙开办不久的工厂不幸倒闭。为了重振家业,他便一个人出外闯荡天下。似乎上苍特别眷顾他,没几年,他就积累了一定的资本,于是与人合资开了一家肥皂公司。公司经营得还不错。不久,合资人去世,按照遗嘱,那份财产全部转让给了他。公司为独资企业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企业所得十分之  相似文献   

6.
父亲是一名木匠,在十里八乡很有名气,找父亲打家具的人很多。童年时,每当父亲要出去给人家打家具的时候,总是带着我。我的童年就是在刨花的馨香中长大的,简单而快乐。我喜欢拿起父亲锯下的各种小木头,当积木搭着玩。有时找到像小手枪、小动物这样的木头,更是喜不自禁。看到父亲打出一件件精美的家具,我就想跟父亲学木匠。可父亲总是说,你现在还小,要好好上学,等你长大了,我会教你木匠手艺的。17岁中学毕业的时候,我又一次对父亲说起我想跟他学  相似文献   

7.
风中的木桶     
一个小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将一个个木桶擦干净,然后整齐地摆放好。但令他生气的是,往往一夜之间,风就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父亲看到小男孩委屈地哭,便摸着男孩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们可以想办法征服风。”于是小男孩擦干眼泪坐在木桶边想啊想,想了半天,他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去井上挑来一桶一桶的清水,把它们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然后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觉了。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朋友,非常优秀,大学毕业找工作,却四处碰壁。面试了几十次,都以失败告终。朋友很不解,他成绩好,特长多,是个全才,可就是没有单位看上他。屡战屡败的他想弄个明白,在一次面试后,他大胆地问考官为什么自己会被淘汰。他得到的回答竟是:你会得太多。会得太多,竟成了他失败的原因。我想,你会得太多,恰好给  相似文献   

9.
袋里的父爱     
正母亲去世后,她想把父亲接到自己家,可父亲不想麻烦她,拒绝了,她就和哥哥轮流照顾父亲的生活。一天,她去看父亲,陪父亲吃完饭她才离开。可刚发动汽车手机就响了,是父亲打来的,问她什么时候来看自己。她说不是刚刚来过吗,父亲恍然大悟,忙说看我这记性,真是老糊涂了。她哭笑不得,但心里又掠过一抹凄凉,她发觉父亲真的是老了。父亲的记性越来越差,还经常迷路。有一次,她接到哥哥的电话,说父亲不见了。她急匆匆开车去寻找,刚开出没多远,竟然在路口看到了父亲。  相似文献   

10.
祝福的包装     
艾弗斯就要大学毕业了,他在一个车展上看到了一辆最新款最漂亮的跑车,就梦寐以求地想拥有这辆车。艾弗斯的父亲在底特律市经营着一家大型工业公司,艾弗斯知道这辆跑车对于父亲而言是微不足道的,于是他向父亲表  相似文献   

11.
正有一段时间,常去一家公司办事。与我相关的业务部门,有两个人印象很深,老谢和老罗。老谢为人热情,未开言,声先笑。为了客户可以跑前跑后忙上忙下,是公司里出名的热心肠。某位客户因是否在他手上签单犹豫良久,后来,凑巧那位客户的父亲生病住院,老谢天天让老婆在家做好晚饭,自己给病人送去,坚持了半个多月,直到客户的父亲出院。后来,这位客户感动得不行,不仅将那笔生意签给他,之后一年的业务也都签给他。  相似文献   

12.
正那年他只有17岁,父亲生意失败,他毅然接过压在父亲身上的负债。就在他拍第一部片子《古惑仔》系列电影时,有一个镜头需要他和许多人打打杀杀,因为太过入戏,他不小心踢到了废钢,脚上顿时鲜血直流。导演望着疼得直冒冷汗、面色惨白的他立刻喊停,要送他去医院。可是他很明白:这一去医院,势必要换演员,自己的"星路"也许从此就断了。此时此刻,他仿佛看到了父亲为无力偿还债务而紧锁的眉头,便咬着牙对导演说:"我能坚持。"  相似文献   

13.
小张在北京某工厂工作。他在上海的大哥不久前来信说:他们的父亲想到北京来一趟,但因父亲年事已高,因此想等到有同志到北京出差时,请人陪同来京。具体时间请等电报。过了一些日子,电报来了。只见电报上写着: “父(17)日乘(22)次来京”看着电报,小张犯难了。父亲到底是哪一天到北京呢?按这份电报上的文字,可以理解为“父亲17日乘22次离开上海来京”,也可理解为“父亲17日乘22次到达北京。”如果是前者,那么明天就不用请假去车站接人;如果是后者,那么明天就必须请假去车站接人。为了保险一些,小  相似文献   

14.
敲门的勇气     
表弟今年大专函授刚一毕业,就兴匆匆的来到人才市场上求职。整个会场人如潮涌,他转了一圈,发现惟有澳柯玛公司的展台前冷冷清清的,这与场面的热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百思不解的表弟走过去看了一下,不禁倒抽一口冷气。原来,招聘启事上写得很明白,所招的几名业务员点名只要名牌大学毕业生,还必须有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条件这么苛刻,难怪大家望而却步。表弟转身想走,可又一想,这工作挺有吸引力的,他们不就是招聘员工嘛。于是,表弟心一横,决定去试一试。他直接来到应聘桌前。那个主管指了指招聘启事:“看过了吗?”“看过了。不过有点遗憾,我既…  相似文献   

15.
自行车打气筒漏气,查出是气嘴的垫片老化了。去维修铺买了个垫片回来想自己装上,不料忙了一个多小时,不仅没装上,反将小小的垫片弄坏了。拎着气筒找到马路旁边的修车师傅,他看也没看,就从旧车胎上剪下一小块胶皮,没到3分钟问题就解决了。我把这事告诉父亲,父亲说:"一门不到一门黑。"我觉得父亲的话形象,经典,也很有哲理。如今,父亲虽然  相似文献   

16.
陈德群 《天风》2008,(4):34-36
一、保罗.西拉到特庇和路司得,遇见提摩太,就有意拣选他同行,一同事奉主 16章1-5节:"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50年代,他出生于古吉拉特邦德瓦拉嘎镇的一户贫寒人家。他的父亲是个小商贩,为了贴补家用,他从小就跟随父亲一起做小生意,经常一起去镇里的火车站附近卖奶茶。但是这个“卖茶小子”却有着一个非同一般的梦想:他想当总理,他想借此来改变更多贫苦人的命运。但是他的这个梦想却常常遭到很多人的讥笑。  相似文献   

18.
丁光训 《天风》2007,(13):6-8
弟兄姊妹们,今天让我们来认识神的一个青年仆人,就是对神忠心耿耿的约瑟。约瑟一家共有弟兄十二人,他是第十一。他是一位有理想、有大志的青年,为人正直,对哥哥们不太严肃的生活很看不惯,常去告诉父亲。这当然就导致了哥哥们长期对他的不满。当约瑟十七岁那年,哥哥们远出放羊,约瑟奉父亲的命给他们送饭。哥哥们对他怀恨在心,就暗暗把他卖给一批商贩,对父亲  相似文献   

19.
正我有个朋友,住在价值上亿的豪宅里,找了日本著名的设计师来装潢。有一次,我去他家,发现尽管他已经在这儿住了两年,可厨房里进口厨具的胶膜竟都没有撕掉。他的房子就像是一个展厅,可家原本应该是温馨的私人空间。如果主人只想告诉别人,他买的是从意大利进口的最贵的床,那就是作秀给别人看。你到底想要什么,如果自己都不知道,找再有名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20.
正父亲生病住院了,手术后,只能或躺或坐,病痛与失去自由让他不时叹息,也让守护在身边的我心疼不已。晚上,打来热水,为父亲脱去鞋子,将他的双脚深泡在盆子里,第一次为他洗脚。父亲的脚掌宽大,茧子很厚,脚上的污垢和汗泥也不少。唉,一辈子与土坷垃打交道的父亲总也爱不上清洁。记得有许多次,我给他端来洗脚水或放好洗澡水,他就是不情愿去洗,还总嘟囔:"我又不下煤窑了,三天两头,洗啥呢,尽浪费水!"就连每次我让他换洗衣服也要费尽口舌,因为他的理由很充分:"穿再干净的衣服只要去农田或猪圈里转一圈,回来立马脏,一个农民,又不出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