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个人,急匆匆地去找到上帝,他说:"上帝,你是无所不能的主,我有一个难题,希望你能帮我解答!"上帝说:"你说吧,我尽力而为。"这个人说:"我看到每个人都对别人笑,可对我就是没有一点笑容,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2.
有一次,魏书生老师到台湾去讲观摩课,事先没来得及作任何准备。走进教室,他对学生们说:"大家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学生们说:"不知道。"他说:"我是祖国内地来的。  相似文献   

3.
有一天,我六岁的儿子问了我一个问题:爸爸,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鬼.我没有立即告诉他,反问了他一句:你说呢?儿子摇了摇头,说:不知道.我立刻觉得这是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使我不得不说说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4.
正吕蒙正刚入朝为官时,朝廷中有官员指着他说:"这小子也配参与商议政事吗?"这无疑是当面羞辱,但吕蒙正装作没听见,若无其事地走开了。和他一起的人为他抱不平,就要去问问那个人的姓名,什么官职,为何如此目中无人。吕蒙正制止他说:"如果知道他的姓名,就一生都忘不掉了,还不如不知道的好。"被人当面羞辱,吕蒙正装作没听见,这看起来有些太软弱了。是不是他官还不够大?羽翼未丰,实力不够,不得不低头呢?  相似文献   

5.
<正>奉普慈特慈真主之名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喻示:"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你的主的确知道谁是背离他的正道的,他的确知道谁是遵循他的正道的。"(16:125)先知穆圣教导我们说:"宽容是美德之首"。  相似文献   

6.
选谁合适     
正战国时魏文侯与李克有这样一段对话。魏文侯对李克说:"‘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现在魏国需要在魏成和翟璜二人中选一为相,请问谁更合适?"李克对魏文侯说:"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五者足以定之矣。"这段话用今天的白话说就是:平常观察他亲近什么人,他富贵时观察跟从他的是什么人,他居高官时观察他举荐什么人,他困窘时观察他不做什么,他贫穷时观察他不索取什么,根  相似文献   

7.
教堂幽默     
《天风》2020,(6)
正何时黎明有一位圣徒问他的门徒:"我们怎样知道黑夜已过,黎明将至?"一门徒答:"当我在远处看到一棵树,看得出是榆树还是杜松,那就是天亮了。"另一门徒答:"当我看到一动物,分得清它是狐狸还是狼,那就是黎明了。"圣徒说:"都不对!只有当你看到其他的人,知道他是你的弟兄时,黎明才到了。不然,无论在何时,我们都仍在黑暗之中。"  相似文献   

8.
叩问人生     
以前读爱因斯坦的传记,看到有人问他,人为什么而活?爱因斯坦回答:"追问人生的意义是毫无意义的。"当时对此深感疑惑,不知道这位大科学家为啥这么说。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稀里糊涂地来,稀里糊涂地去,那  相似文献   

9.
正提及李时珍,大家都知道他是《本草纲目》的作者。据说李时珍的妻子年少时就热爱琴棋书画,还能吟诗作对。夫妻二人感情甚笃。突然有一天,朝廷要征召李时珍入太医院。夫妻不得已两地分居。李时珍一去就好几个月,其妻对他甚是想念,便修书一封,托人带进宫去。正在太医院小心翼翼工作的李时珍,突然听人说他有一封家书,便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拆看家书。  相似文献   

10.
1987年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召开成立会议那天,95岁高龄的梁漱溟先生最早到会,第一个发言.他说:"我是一个佛教徒.人都有前生、有今生、有来生.我前生是一个和尚,一个禅宗的和尚."人们只知道他是学术界的泰  相似文献   

11.
景健美 《天风》2022,(5):12-13
《诗篇》和《以赛亚书》的这两处经文都强调了一个重要内容:"他的智慧无法测度.""无法测度"意味着"无法数算",神是无限智慧的,这是他重要的属性.人往往自以为有智慧,但人的智慧是有限的.有句话说:"无限智慧的神做事的方式是有限的受造之物不可能加以改进的."面对无限智慧的神,我们祈求主将那赐人智慧和启示的灵赏给我们,使我们真知道他(参弗 1:17).  相似文献   

12.
卷首圣言     
《中国天主教》2007,(5):1-1
种子自长的比喻"天主的国好比一个人把种子撒在地里,他黑夜白天或睡或起,那种子发芽生长,至于怎样,他却不知道,因为土地自然生长果实:先发苗,后吐穗,最后穗上满了麦粒。当果实成熟的时候,便立刻派人以镰刀收割,因为到了收获的时期。"(谷4:26-29)  相似文献   

13.
低调与教养     
正著名作家博尔赫斯长期在图书馆任职。他说:"那时我已经是一个有名的作家,只是图书馆的人还不知道。我记得有一次,一位同事在一本百科全书上看到了‘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这个名字,发现那个人的名字及生辰跟我的完全相同,他感到很惊讶。"同事之孤陋寡闻反衬出博尔赫斯"真人不露相"的低调和沉潜。陈丹青在一次演讲中说:"国外很牛的人站在你面前,害羞得要命。明明弄了四五十年这个专业,  相似文献   

14.
正老家的人要表扬谁,不会说他"品质很好""胸襟开阔""出类拔萃""才华横溢"之类,而会说:他的做人(做事、作风)"筷子夹得上水"。大家知道,筷子其实就是两根刨滑的竹棍,是不能夹水的,讲某人"筷子夹得上水",就是指这个人非常优秀,能做常人不愿做、不能做的事。仔细想来,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天生"筷子夹得上水"。有个朋友记忆力特好,一本人文理论  相似文献   

15.
打鱼去     
经文:约21:1-14西门彼得对他们说:"我打鱼去。"他们说:"我们也和你同去。"耶稣基督复活以后,因为耶稣与他的门徒共事了三年,他知道他的门徒有一个缺点,就是信心时常陷入软弱中。耶稣知道这一切,就在他复活之后,在他的门徒中间行了很多的神迹。《约翰福音》21章1节至14节就记载了耶稣基督在他们中间所行的神迹,他再一次来到他们中间,为的是坚固他们的信心,叫他们知道,耶稣基督是充满能力的;在  相似文献   

16.
正1903年,有一位名叫科尔的学者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风头占尽,因为他破解了一道世界性的难题。当人们都对他取得的成绩赞许不已的时候,有一个人提高声调对科尔说:"先生,您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有智慧的人!"面对这样的夸赞,科尔只是微微一笑,回答说:"我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样智慧,我只是比一般人更加勤奋努力罢了。""你知道我破解这道难题,花了多长时间吗?"那人回  相似文献   

17.
李世峥 《天风》2012,(1):53
"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麻风,看见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麻风立刻就离了他的身。"这是记载在《路加福音》5章的一个神迹,《马太福音》和《马可福音》也有记载。近日再读这个神迹时,我被其中的一个细节深深地吸引,这个细节就是大  相似文献   

18.
《古兰经》说:"我确已把智慧赏赐鲁格曼,[我说]:‘你当感谢真主。感谢的人,只为自己而感谢,辜负的人,须知真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可颂的。’"(31:12)经文告诉我们,真主赐予鲁格曼贤哲的智慧中,就有感恩一项,而且,要知道感恩对自己有好处;而不知道感恩的人,则对自己有伤害,会导致贫穷和声誉受损。《古兰经》还反复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感谢者,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感谢;辜负者[须知]我的主确是无求的、确是尊荣的。’"(27:40)经文中说此话的人是苏莱曼圣人,他同样告诉我们感恩能带来利益和荣耀。  相似文献   

19.
说“无非”     
正我有一个朋友,只要别人说点什么,他好像都已经知道在前,露出一种不屑的神态,常挂着句口头话:"无非如此……"意思是说,这玩意儿没什么了不起,没别的,不外乎就是这些。 本来别人想继续把话说完,但这样一"窒",便不想再说了。有一次,这个说"无非"的朋友过后突然想起还得弄清别人说的某个问题,便反过来追问,而说话的人已经索然无趣了:"别说了,无非如此。我也忘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碰到一个人,开始还说得我抑制不住地想笑——他说“你还真有才华呀,到处都能看到你的文章啊”,但是接下来就说得我的那些还没来得及钻出脸皮的笑,立刻僵死在脸皮里面了。他说什么呢?他说他真正希望看到的还是我能写出砖头厚的长篇小说来,说那才是真正有份量的东西,是一个作家真正应该拿出来给人看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