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医疗进入市场后,一些临床医生对医学的特征与属性认识不足,医学的行为与目的产生矛盾,提出了医生的人文精神就体现在医疗过程的言行之中.在中国目前的卫生状况下,实现医学的目的,医生们可以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2.
完善的临床治疗手段与医学人文相结合是临床医学的趋势。人性化医疗是临床治疗的最高层次,也是临床实践追求的最终目标。在人性化医疗的临床实践中仍然存在医学技术异化、医疗个体化不足的问题。医疗人性化应当是双向的人性化,需要多方努力。人性化医疗首先建立在临床医生精湛的临床技术与善心之上,其次要求医生与患者进行合理有效的医患沟通。在人性化医疗中,患者是整个临床治疗的中心,临床决策应当综合患者实际情况做出。除此之外,人性化医疗的实现更需要医生敢冒风险、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3.
循证医学的诞生促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医学的新的医疗伦理模式,增进了医疗的"善"与研究的"真"、医生的自律与他律、医生自主与病人价值观之间的统一,让参与各方共同承当医疗道德责任,更为合理地配置了有限的医疗资源.但是,循证医学又存在着研究的"真"不一定导致医疗的"善"、医疗结局难以测量、合乎科学与伦理双重规范的试验难以执行、管理者权力失去制衡、补充与替代医疗及某些特殊群体受到不公正待遇等医学伦理问题.对此,应该采取一种更为开放、多元的态度,公平地对待各种来源的证据、包容其它的医学实践方式、艺术化地实施循证医学,不断完善这一新的医疗伦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必须守住医学伦理底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医学伦理底线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在医学界 ,医学伦理道德受到了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医学道德在许多方面退守到了伦理底线 ,而伦理底线并未被有效守住。病人应当享受医疗权、知情权、不受伤害权、不被欺诈权和隐私权等。保护和实现病人的这些权利 ,是医学道德的伦理底线。这些医学伦理底线是不能被突破的 ,否则 ,医疗行为将完全被利益驱动 ,最终将远离医学目的 ,导致医疗行为与医学目的的背离。1 1 市场经济利益驱动使医学伦理底线受到冲击社会各方面在批评不良医德现象时 ,常常把矛头对准第一线的医生。其实 ,不…  相似文献   

5.
医学教育是贯穿医疗职业生涯全过程的行为,是伴随医学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工程.医学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医疗的质量和医学人才的素质,尤其是外科学领域,是以有创性的手段、方法治疗疾病.医生的职业素养、医疗水平均取决于医学教育的结果.医疗质量不能简单地用医生的学历衡量,学历教育是载体,其中应充实培养能力的教育项目、内容,以适应未来就职、就业的社会需求.医疗质量、医疗水平对医院而言是生命线,是生产力.同时,医生的教育及教育的质量是医疗质量的基础与保障.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医学模式的改变,构建新的医疗环境下的医学教育体系,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医学科学作为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在医疗实践中的能力有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用建构观而非真理观看待医学科学的局限性,用质疑并不断进取的眼光规避对医学科学的盲目崇拜,合理定位医者与医疗的实际价值。用归属真理的常识守住医生与患者各自判断与行为的底线。患者避免过度就医,医者避免过度行医。并用叙事的方式呈现医疗,用康复的方式实践医疗,用人性的关爱温暖医疗,重建医患互信,让医疗不再冷漠。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以势不可挡的浪潮席卷了所有行业,"互联网+医疗"打破了传统医疗格局,开拓出崭新的巨大空间。然而,互联网医疗要想实现医学的全面发展,期待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的救赎,必须克服商业精神与医学本质、医疗效率与医疗质量、资源整合与医患互信之间的矛盾,同时,坚持医生与患者"面对面"交流与沟通,端正医学人才成才方向,构建和谐互联网医患关系,重塑医学人文精神,丰富互联网医疗内涵,为互联网医疗注入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手术作为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而术前准备是整个流程质量的基础。目前,在做出手术决定之前,医生通常只注重对患者生物学指标的评估,很少结合患者的心理、经济、社会等因素认真考虑患者对医疗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医生必须谨记,生命的价值不只是在脏器层面,人文的关心与帮助仍是医学与医生存在的根基。医疗行为应当基于患者的需要,而不能一厢情愿地强加一些治疗意愿给患者。叙事医学能够让医生真正进入到患者的心理世界,这样才能把握到患者对医疗的真正需求。  相似文献   

9.
过度医疗是当今医学的主要特征之一,由此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困扰着现代医学。从过度医疗的侧面,人们发现一个耐人寻味的异常现象,即临床医疗中存在双重标准。很多情况下,过度医疗干预具有普遍性,但在医生自身得病时却是有节制地选择治疗方式。虽然过度医疗源于多方面因素,但究其根源与资本的诱惑密不可分。现代医学务必转变观念,摆脱过度干预的恶性循环,在资本利益与医学道德之间建立平衡,坚定医学仁学宗旨,守住资本道德底线,让医学资本在道德化方向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人文医学精神缺失的今天,人们又想起了爱德华·特鲁多墓志铭上面的一句话: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试图以此唤醒人文医学关怀。然而,现如今我们不能再简单地引用特鲁多的墓志铭,不能忘记特鲁多生长和行医的时代背景,特别是那时行医的环境以及医生的处境和地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医学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他们要求医生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单单去安慰患者肯定无法解决当代的一系列医患矛盾和纠纷,也无助于医疗水平的提高,背离了现代医学的目的。医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努力治疗和预防各种疾病,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As medical care continues to move outside the hospitals, clients with spiritual needs are more often to be found in clinics and doctors' offices than inpatient settings. Chaplains in partnership with physicians can contribute to healing in outpatient centers. A study of one group of clinic patients indicates that an outpatient setting may be a better place to address spiritual needs than a hospital setting. Pastoral interventions are acceptable to many clients, who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re already using alternative therapies to augment traditional medical care. Paul A. Mandziuk, M. Div., a priest of the Missionaries of La Salette, is a chaplain at Saint Louis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s Center in St. Louis, MO, and serves on the leadership council of 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atholic Chaplains.  相似文献   

12.
侵华日军的人体实验及其对当代医学伦理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际(包括中国和日本的)学术界一直忽视了侵华日军战时人体实验及其相关伦理、社会政治问题,这一历史一直被认为与当代医学和医学伦理学没有什么直接关系.综述了日本医生战时在东亚地区(主要在中国)所进行的人体实验和战后被抵赖被掩盖被忽略被遗忘的历史,并特别探讨了这段令人心悸的历史所引出的种种伦理问题及其对当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Many adolescent patients with 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 do not manage their illnesses very closely and often put themselves at risk for serious health complications. Setting aside cases of nonadherence that are due to practical difficulties involv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management plan, a deeply problematic question remains. How should health care providers respond to adolescent patients who express a conscious and value-driven decision to pursue other goals and interests that are incompatible with their doctors' recommended directives? Using two guiding ethical principles, the "relevant difference principle" and the "principle of noninterference," as well as available empirical data on adolescent decision making and risk perception,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most adolescents ages 14 and older should be allowed to make self-determining decisions regarding the management of their chronic medical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生医学素养结构的哲学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临床医学实践模式的解析,提出医学素养的内涵是由医学知识结构、医学能力结构和医学人格品质所构成的三维结构。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将外在医学知识体系转化为个体内在的医学知识结构,在临床实践中内化形成医学的能力结构,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构建中,尤其是在医疗实践过程中,形成临床医生特有的人格品质。  相似文献   

15.
医生抑郁症的国内外研究概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抑郁是常见的心理障碍,医生抑郁不仅影响其健康和工作绩效,更是医疗安全隐患,因此已引起各国关注。研究医生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成因和防治方案,对维护医生健康、提高医疗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根据自卫医学行为产生的原因,减少自卫医学行为有两个思路,一个是减轻医师的法律责任,另一个是化解医师在法律责任下所面临的风险。根据第二个思路,应该采取下面的措施:建立医师责任保险制度;建立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实施医疗风险管理;提高医师个人的执业素养。  相似文献   

17.
医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是由社会对医德的认同度差等原因造成的。医生要学会自我宣泄和解压;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医患双方要相互沟通和理解;政府应为医者创造良好的医者心理健康氛围。  相似文献   

18.
传教士在中国近代的医疗活动促进了西医的传播和发展,培养了医学人才;借鉴了国外管理体制,提供了医学教育模式;发扬了医生职业道德,解除了人民疾苦;建立了乡村医疗网,揭开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自我保护性医疗是近年来医方为应对医患关系重构而采取的一种行为模式,其本身和影响具有全新特点,充满价值冲突;这种行为模式,客观上是对应医疗风险尤其是重大医疗风险的;主观上同医方免责期待的张扬以及对知情同意的解读直接相关;因而,正当的自我保护性医疗既取决于医方合理的免责期待,以及改变对知情同意的误读,更依赖于自身的医学伦理综合素质的打造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正确、合理的临床决策为病人提供理想的诊疗方案。在急诊室濒死病人的诊治过程中,急诊医生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抓住重点进行紧急处理。其中,病人疾病的性质与预后、疾病严重程度、医生技术水平、医院护理水平、医院的医疗设备与管理水平、诊治费用、医患关系、家属对待诊治的态度、医德医风、政策法规等对医生的临床诊治决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