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样例和问题解决建立产生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们对学生通过例题和问题学习学科知识的问题作了一些实验研究。本文介绍了其中的一项研究结果。结果表明:学生以这种形式进行学习,只要例题和问题安排得合适,学生能较快地和较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学生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而且能从中总结出某些解题策略和启发式规则,并能调用新建立的启发式规则指导解题,从而加速了解题的进程。 本文还讨论了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的学习过程。依据本实验所揭示的人对符号产生式建立的一般过程和有效的训练示例,为计算机摸拟人的学习提供了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问题解决策略的基本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实验通过人—机界面,对中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策略的基本特征进行探讨。对学习成绩优、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程序上和解决问题结果的正确与错误上的差异比较后显示:学习成绩优、差学生在解决问题的程序上,尤其在问题解决的思考推理方向上没有类似专家和新手之间的显著差异;学习成绩的优、差对解决问题结果的正确与错误上具有直接的影响;问题解决规则的选择对问题解决过程具有间接影响;对问题解决规则的掌握对问题解决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快速节俭启发式——相关争议与简短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限理性和生态理性假设基础上,Gigerenzer教授和在他指导下的“ABC研究组”发现并提出了再认启发式、采纳最佳启发式、优先启发式、道德启发式等一系列“快速节俭启发式”。大量研究表明这些简单决策规则是节省信息的合理而高效的认知策略,但也有一些研究者对它们表示怀疑。在本文中,作者对近期关于快速节俭启发式的一般争议及围绕采纳最佳启发式、优先启发式、道德启发式展开的具体争议进行了回顾与总结,给出了简短的评论。快速节俭启发式是一个富有前景、却又布满荆棘的研究领域。要想实现宏伟的研究目标,ABC研究组尚需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4.
数学等值概念获得的过渡性学习者认知发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沛 《心理学报》2000,32(4):409-415
就数学等值概念获得而言,一般地,过渡性学习者在解决简单问题作业时趋向于使用一种正确策略,而当题目较难时则使用几种不同的错误策略。经过针对性的指导(或输入适当信息)后极易掌握此概念,表现为使用一种正确且充分的策略。同时,“言语一手势失匹配”可能不是过渡性学习者的必然的认知特征。  相似文献   

5.
专家和新手问题解决认知活动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梁宁建 《心理科学》1997,20(5):406-409
采用口语报告技术对专家和新手解决同类问题的认知活动差异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专家和新手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不同的编码程序.专家贮存信息以组块化(chunking)方式进行,并能熟练地运用手段─目的分析策略,利用课题中的信息向前解,能正确表征产生式,最大特点是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新手贮存信息的形式和数量与专家存在着差异,在解决问题时较多进行盲目搜索,一般根据课题中的问题往回解,其内部表征较零乱,具体细节多,解题速度较慢。  相似文献   

6.
假设检验思维过程中的启发式策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研究运用自编的一个关于规则发现的计算机程序研究了大学生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假设、设计实验、实施检验三个阶段上的“假设———检验”的思维过程。结果发现,规则差别对规则发现有显著影响,反馈方式在本实验条件下没有主效应,启发式是假设检验过程中的重要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7.
根据问题差距说,目标、矛盾、挑战和困难都意指问题。问题是行为主体渴望消除的认知初始状态和设想或认定的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重大问题具有一般问题所具有的一切性质,也具有一般问题所不具备的权威性、战略性、复杂性和特异性。社会进步伴随着重大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伴随着问题性质的积极转换,将那些在理论和实践上未解决的问题转化为正解决问题或已解决问题,将规避型问题转化为引导型问题。解决重大问题的必要的、积极的逻辑策略是分解问题,逐级解决,对重大问题在思维中进行历时性或共时性分解,直至问题求解在实践中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发展研究所”以Gerd Gigerenzer教授为代表的“适应行为与认知中心”简称“ABC研究中心(组)”关于判断、推理和决策制定简单启发式研究的理论背景、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着重介绍了该研究中心在有限理性和生态理性假设基础上提出的一系列极富创意的快速节俭启发式规则,并对围绕这些简单决策规则开展的研究活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9.
去年5月,美国IBM公司的计算机“深蓝”与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的对奔引起全世界无数棋迷、计算机爱好者、哲学家以至普通人的热切关注。“深蓝”最终以35比25的总比分取胜,媒体对此大加宣传,人们也从各种角度对人机大战进行分析和思考。本文拟就四个问题进行探讨。一、为何“深蓝”获胜会引起世人如此关注。人机对养并非新闻。1956年,IBM公司的塞缨尔(Samuel)利用对策论和启发式搜索技术编制出跳棋程序。这个程序能够自适应、自学习,能不断积累经验。装备这个程序的计算机曾于1959年击败了它的设计者,于1962年击败了美国一…  相似文献   

10.
梦笔生花“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幻可以激发人的创造,这已不再是神话了。心理学与医学的共同研究指出:人在梦幻中并没有停止大脑的思维活动。当一个人思考问题焦点清晰、解决问题的意识极为迫切时,即使进入睡眠状态,部分脑细胞还在活动着。这时主管语言与抽象思维的左半脑将有待解决的课题作为“指令性信息”,传给主管音乐与形象思维的右半脑。右脑围绕指令对所储存的形象性材料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让少数几种有选择的刺激信息通向左脑。左脑于是对这些形象性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从而完成了创造,即完美地解决问题。梦…  相似文献   

11.
一、目的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形与数、具体形象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在学生掌握几何知识中显得尤为突出。本研究的目的是考察小学儿童识别几何图形,初步掌握几何概念的心理特点和存在问题。小学生掌握几何知识,大体上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识别简单的几何图形,掌握若干基本的几何形体的特征和概念,学会初步绘制简单几何图形的方法,逐步学会在复杂几何图形中识别简单几何图形,熟悉图形的变化与改组,学会求几种简单的几何形体的长度、面积和  相似文献   

12.
婴儿问题解决行为的特点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标准化的实验室测验法 ,考察了 8~ 11个月婴儿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与策略特点、注意力集中水平及其与问题解决成效的关系。结果表明 :(1)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婴儿的尝试行为及方法的有效性水平都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初次面临问题情境时 ,所有 8个月组婴儿不能有效解决问题 ,但到 11个月时 ,6 1 5 %的婴儿已能正确解决问题 ;(2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 ,婴儿的注意力集中水平在 8~ 11个月间显著提高 ;(3)婴儿注意集中水平与其解决问题的成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杜建政  杨治良 《心理科学》2000,23(3):289-292
本研究采用加工分离程序,对外显学习指导语的作用重新加以探讨.结果发现在外显学习指导语条件下,被试的作业成绩虽然较差,但并非由于外显指导语干扰了被试对规则的掌握.事实上,外显指导语促进了被试对规则的掌握.以往有关研究之所以出现不一致的结果,是由于它们采用任务分离范式,未能有效分离外显与内隐加工,以及记忆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振华  万发贯 《心理学报》1995,28(3):268-273
通过总结人类问题求解的特点,我们提出了问题求解的一种中转站系统框架。本文采用口语报告分析所进行的研究表明该框架是一种问题求解方面的知识结构和有效的启发式求解策略。实验证明了次序性、熟悉性、类似性和系统控制性是决定求解能力和效率的关键因素。说明了中转站及其排序、强规则和弱规则及其相互配合、以及中转站系统的控制策略在较大程度上反映和模拟了人在求解复杂的专门问题时的知识结构和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5.
姚夏倩  皮连生  宋颖文  张计蕾 《心理科学》2001,24(2):188-190,201
本研究以语文分段能力为例,初步探索以策略性知识为目标的教学过程和方法。实验发现:1.在小学四年级集中一段时间教授某种分段能力的启发式规则(策略)是可以获得成功的。2.“按时间顺序”的教学对其它例文结构的分段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分段规则这种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对中等学生的收益较大。  相似文献   

16.
如何培养学生的几何推理证明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只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绎、推理往往是让学生“程序输入”式的呆板接受,其效果是如何呢?不言而喻,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时往往受到阻碍,解决不了困难,因为教师只是“授之以鱼”而并未“授之以渔”。  相似文献   

17.
规则策略和样例策略在归类过程中的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莫雷  陈战胜 《心理学报》2003,35(1):29-36
探讨人们在归类过程中对规则策略和样例策略的运用。包括3个实验,被试为华南师范大学110名本科生。用计算机呈现类别学习材料,被试学习后立即进行归类迁移测试,考察被试的归类策略倾向。实验1提高了Erickson和Kruchke研究中例外类别规则的清晰性,考察当学习材料中潜在规则易于掌握时,被试是否会倾向于运用规则策略进行归类;实验2探讨当学习材料中的潜在规则较难掌握时,被试是否会倾向于运用样例策略进行归类;实验3探讨人们在运用规则进行归类时对不同规则选用的特点。结果表明:当学习情境中潜在规则易于掌握时,被试倾向于运用规则策略进行归类;当潜在规则难以掌握时,被试则倾向于运用样例策略进行归类;当同时可以运用不同规则时,被试会选用更概括、更有普遍性的规则而弃用较具体、适用范围较限定的规则。据此,研究初步认为,人们在归类中首选的是规则策略,只有当学习情境中潜在规则难以掌握时,才转而采用样例策略;当有多种规则可以选择时,则倾向于选择更概括、更有普遍意义的规则  相似文献   

18.
Web模式下三维装箱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Web模式下多约束三维装箱问题对求解时间和效率的要求,针对混合遗传算法中交叉算子的模式干扰带来的求解速度较慢问题,从优化搜索策略方面入手,引入克隆选择算法(SCA),利用克隆扩增、克隆选择算子完成种群进化,并结合六空间启发式策略对SCA算法加以改进,使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受益。实验表明:本算法对提高Web模式下三维装箱的速度成效显著,且算法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群体讨论过程中信息策略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进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4,27(1):39-42
启发式是人类决策的重要特征,然而对于群体分布式加工条件下的启发式研究却是一个困难的任务。本研究利用多特征多选择决策任务与过程跟踪技术,对群体讨论条件下的启发式决策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群体讨论情景下,决策者的信息呈现策略要更加完全,但决策者的信息搜索负荷并没有因此而增加,群体的各成员之间形成了信息策略上的分布式加工,所以在群体工作情景中的表现出相互依赖性与内隐加工机制。  相似文献   

20.
学习策略的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策略是在信息加工活动中个体根据一定要求和情况的发展而采用的一些解决问题的方式。现代心理学则把策略看成是有助于获得、贮存和利用信息的加工步骤。策略的优劣,反映着思维方法的有效程度,因为策略也就是思维能力的使用。所以,灵活有效地使用策略、可以使问题得以解决。许多研究发现,专家与新手在解决问题中的思维模式。的差异主要也是策略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