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初,范仲淹的后裔范文从曾官拜御史。后因事忤旨入狱,还判了死罪。一次,明太祖朱元璋看视狱案,见到他的姓名、籍贯,心里一动。就问他:“你是范仲淹的后人吗?”范文从奏道:“臣是仲淹的十二世孙。”朱元璋听了以后,点了点头,马上叫左右取了五块帛布来,御笔分别大书范  相似文献   

2.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喜爱钓鱼。一天,他命才子解缙和自己一块到御花园中的池塘里钓鱼。解缙一连钓了好几条,而朱元璋的鱼竿却纹丝不动,朱元璋顿时面带怒色。解缙心想,皇上是乘兴而来,如果一尾鱼也钓不到,万一他恼羞成怒,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得想个办法让皇上高兴。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笑着对皇上说:“启奏万岁,那小小的鱼儿是个非常机灵、识礼的小东西。”朱元璋一时不解其意,问道:“此话怎讲。”解缙稍加思索,便吟了一首《钓鱼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皇上一条鱼也没钓到,正在烦恼之中,一听此诗,顿觉自己至  相似文献   

3.
一日,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巡探访,到一古庙忽觉口渴,一农夫奉上一杯茶,明太祖感激之余, 赐农夫为县令。当地一名书生听说后,心里极为不平,便于古庙作一对联:“十年寒窗下,不如一杯茶。”翌年,明太祖重游此庙,见此对联,知道是针对自己而题,遂提笔写道:“他才不如你,你缘不如他。”懂得广结善缘,才会有人  相似文献   

4.
佛言祖语     
《法音》1992,(7)
……如来举金色臂,屈五轮指,语阿难言:“汝今见否?”阿难言:“见!”佛言:“汝何所见?”阿难言:“我见如来举臂屈指,为光明拳,耀我心目。”佛言:“汝将谁见?”阿难言:“我与大众,同将眼见。”佛告阿难:“汝今答我。如来屈指为光明拳,耀汝心目,汝目可见,以何为心,当我拳耀?”阿难言:“如来现今微心所在,而我以心推穷寻逐,即能推者,我将为  相似文献   

5.
一天,路过一家商店,见许多人都围在一个柜台旁,原来刚才这儿卖过一批“热门货”,样品还挂在一旁。我凑过去问:“师傅,还有吗?”营业员回答:“今天不卖了”。我还想问,营业员走开了。起先,我有些纳闷:我问营业员“货还有吗?”然而营业员却回答,“今天不卖了”。岂不是答非所问?仔细想一下,我明白了其中的隐含判断:货是有的;以后再卖。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青年社交宴会上,见一个青年人的《自传》上只有3个标点符号。一个破折号“——”,一个惊叹号“!”,一个句号“。”,他解释说:“一阵子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巴尔肯见他如此消沉,立即拿起笔在他的自传上加了3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一个问号“?”巴尔肯鼓励这  相似文献   

7.
一、胖和尚:“某日,我在一地,见几位居士愁眉不展。上前问其何故?”  相似文献   

8.
童言趣语     
小弟弟见了小老鼠和小花猫,便向它们鞠了一躬,响亮地叫了声爷爷.姐姐忙说:“你傻了吗?”小弟弟嘟着嘴说:“妈妈说过,好孩子要懂礼貌,见有胡子的,都要恭恭敬敬地叫声爷爷.它们的胡子不是比爸爸的胡子还要长吗?”  相似文献   

9.
空瓶出酒     
主人不给一文钱,却叫仆人去买酒。仆人莫名奇妙地问道:“老爷,没有钱怎能买到酒呢?”“花钱买酒谁不会?”主人生气地说:“不用钱便买到酒,才算有本事呢!”仆人只得拿着瓶子走了出去。转眼间,又拿着空瓶回来说:“酒买来了,老爷请美美地喝上两盅吧!”主人一见是空瓶,大发雷霆地骂道:“岂有此理,酒瓶空空如也,叫我喝什么?”  相似文献   

10.
读中学时,在一堂生物课上,老师问我们:“树什么地方最硬?”“树结。”我们回答说。老师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问:“树什么地方最容易折断呢?”老师见我们回答不上来,便替我们回答说:“也是树结。”也是树结?最硬的地方怎幺最容易折断呢?老师解释说: “暴风雨过后,你拣起一些折断的树枝看一看,就会发现,大多数树枝折断的地方,正是有节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正> 宋濂(1310——1381年),字景濂,浙江金华人,学者称潜溪先生。早在元末,他即已“藉然著闻”,“知名于时”。元至正二十一年,他正式应朱元璋之聘,由山林步入廓庙。从此,日受崇信,不断升迁,历任赞善大夫、翰林院学士、知制诏、《元史》修撰总裁等。他虽为文学侍从,但朱元璋常向他垂询国是,尊同太师。朱元璋常对宋濂说:“朕以布衣为天子,卿亦起草莱列侍从,为开国文臣之首。俾世世与国同体,不亦美乎?”令取子孙官之,宋濂屡辞谢,不敢奉诏。(郑楷:《行状》,《宋文宪公全集》卷首二)《明史》本传称“一代礼乐制度,濂所裁定者居多。”全祖望谓其“以开国巨公,首唱有明三百年钟吕之音。”(《宋文宪公画像记》,《宋元学案·北山四先生学案》)  相似文献   

12.
一日,清凉文益禅师指竹问僧:“还见么?”僧答:“见”。文益便提了一个古怪问题:“竹来眼里?眼到竹边?”(《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 切莫以光线、反映、视觉成像之类概念科学地回答,禅家这一问,其实属于另一领域的问题。按佛教的说法,既非竹来,亦非眼去,“竹”不过是“眼根”与“色尘”因缘和合而成的幻相,《三藏法数》卷二十一云:“眼根由对色尘,即生其识,此识生时,但能见色,是名眼识”,若说“竹来眼底”,则“竹”为实有,那为何盲者不见竹?若说“眼到竹边”,则“眼”可出外见,那为何黑时不见竹?所以《楞严经》卷三佛陀说道:  相似文献   

13.
孔子与瞽者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见齐衰、瞽者 ,虽童子必变。”这一记载本之《论语》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 ,见之 ,虽少必作 ;过之必趋。”(《论语·子罕》)“(孔子 )见齐衰者 ,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 ,虽亵必以貌。”(《论语·乡党》)何谓“瞽” ?为什么孔子特别尊敬“瞽者” ?《论语》郑笺云 :“无目眸谓之‘瞽’ ,有目无眸子谓之‘瞍’ ,有目眸而无见谓之‘蒙’。”“蒙”、“瞽”、“瞍”统称为“瞽” ,即今所谓盲人。注疏曰 :“齐衰者 ,穿着孝服的人 ;冕衣裳者 ,大夫 ;瞽者 ,盲人。夫子见此三种人 ,虽少 ,坐则必起 ,行则必趋 ;…  相似文献   

14.
默数九十九     
星期天丈夫陪妻子逛商店,一路上,妻子有说有笑,兴致勃勃。正当妻子一遍又一遍地在商店里试穿衣服时,丈夫身上的呼机响了。他低头一看,呼机上清楚地显着:“饭做好了,快来我家。柳小姐。”柳小姐是何许人?丈夫怎么也记不起来。正当他纳闷的时候,妻子过来凑热闹了:“谁在呼你啊?”见丈夫神色迟疑,她一把抢来呼机。糟了!妻子脸色顿时  相似文献   

15.
我看见了主——显现给玛达肋纳(若20:1—18) 那一周第一天的清晨,玛利亚玛达肋纳去上坟,见墓门大开、墓内已空。因主的遗体不见了,她就站在坟外哭啼。当她又俯身向坟内看时,见里面有两位天使。天使问:“女人!为什么哭?”她答说:“因为有人拿走了我的主,我却不知道把他放在哪里?”说完,她忧虑地转过身来,见耶稣立着,却没有认出,反而  相似文献   

16.
儒家“亚圣”孟轲曾于《孟子·尽心》下倡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语一出,万世千秋毁誉参半。誉之者捧上三十三层天,毁之者恨不置之于死地。据说,明太祖朱元璋读《孟子》,这位出身草莽、叱咤风云的开国皇帝,本来自社会最低层,竟也怪罪孟轲的“重民”,大为光火。他勃然大怒地指斥“亚圣”,说:“使此老(孟轲)在今日,宁得免耶?”(译文:假使这个老头儿活在今天,他能保得住脑袋瓜吗?)毕竟是死去了两千年的古圣哲,无法满门抄斩,于是就尽量发挥皇帝的权力,“时将丁祭,遂  相似文献   

17.
且苟且     
正朱元璋突然之间想吴琳了,干吗想他呀?不晓得,反正是想他了。朱元璋便派了个锦衣卫,千里迢迢,从南京到武汉,一路寻来。吴琳是湖北黄冈人,乡下的。官路好走,路在车上,一站接一站,都是驿站;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牧童的歌声在荡漾,路在哪里?官路在车上,乡路在嘴上。官路是,一间店子都能导航;乡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乐透彩券乐透了全台湾人的心,人人见面的问候语都变成了:“你买了吗?”有一天,国小五年级的女儿看我紧盯着电视上公益彩券抽奖节目,问我:“妈,你买了吗?”见我点头,她竟皱起了眉头质问我:“你为什么要买?你已经很幸福了呀,干嘛还买?”她这一句话让我感到惊讶,  相似文献   

19.
城外荒郊,后生李新正急急忙忙赶路,见一老翁迎面缓缓走来。后生见老翁须发皆白,仙容道貌,立即驻足施礼问道:“请问老丈,您这是往何处去?”  相似文献   

20.
(一) 出差的那些天,我特别忙, 一直没有给家里打电话。有一次在电话里让妻子给我邮寄快件, 说完就匆忙把电话挂了。3岁的儿子在我们通话时就站在妻子旁边,见妻子放下电话,便问:“妈妈,是爸爸的电话吗?”妻子顺口说了句:“是爸爸打的。”儿子一听,泪水立刻涌出了眼眶,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