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兵僧辩     
河南嵩山少林寺以“武”和尚而著称,山西五台山以“文”和尚而享誉。在四大佛山居首的五台山(人称僧人山)的五郎庙下面有一条小溪,常年流着清澈的泉水。小溪的东边是一个叫红泉寺的庙,由于营房未建好,我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兵就驻扎在里面。小溪的西边是一座在东方享有盛誉的庙叫广济茅蓬(在佛教界是旅馆的意思),里面生活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和尚,其中有十来个与我们年龄相仿。大家常在溪边汲水闲聊,兵僧相处也属军民关,我们住他们的房子,他们看我们放的电影、用我们发的电,大家同饮一条小溪的水,同吸一个山脉的空气,彼此相安无…  相似文献   

2.
理诤 《佛教文化》1994,(2):14-16
常听人介绍说:“这里原来有××寺、”“那边是座××庙。”可是放眼看去在那原是××寺的地方现在是一个工厂,在那××庙的旧址上只有断壁残垣。同时,在日常工作中我也常接触到某地要求修复××古刹的来信,或听说某地为了一座寺庙的归属扯皮打官司的事。 寺庙的废与兴包含着多种因缘,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黄龙溪古镇正街由北向南,依次建造了镇江寺、潮音寺和古龙寺,三座寺庙都是明清时期建筑,紧邻锦江,镇江寺在北面尽头与南面尽头的古龙寺遥相对立,潮音寺居中,与街道融为一体。这种一条狭小街道上同时坐落着三座寺庙的建筑模式是相当独特的景观,根据目前的资料显示,中国仅此一处。这种独特的建筑模式和当地的自然原因、风水学说、历史人文等都是息息相关的,其三庙及街道之间的微妙关系还有选址、朝向等也具有相当大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北京通教寺     
孔勤 《法音》1988,(10)
通教寺是北京有名的尼众丛林,它座落在东直门内的一条小街深巷中。山门外不远处有一座遍地苍松翠柏,奇花异草的公园。进寺即见几年前修葺一新的大雄宝殿。殿中,莲花座上的阿弥陀佛相好庄严,使人们肃然起敬。大殿两侧为僧舍,左前方是五观堂;右前方是念佛堂。两通石碑,几株果树,一条甬道,数丛花木,使整个院落分外雅静幽美;堪称都市中的一块清净佛地。相传通教寺始建于明,重修于清,是一座殿宇几楹,僧房数间的小庙。因无寺志,明清之际的北京史籍又均无记载,此寺究竟创建何时已不可考。据说清末民初,这座小庙已殿堂残破,佛像毁坏,只有一位老比丘尼印和住寺清修苦行。现在的通教寺是1942年重建。如是功德,寺碑有记。寺中老比丘尼告知,解放前从福建来的  相似文献   

5.
净业寺巡礼     
初秋的一天,我与几位师友相约去终南山凤凰山净业寺参访考察。数年前我曾单独到过那里,断壁残垣,一片败落,只见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僧,一座年久失修的大雄宝殿,全然没有庄严雄伟的气象,也根本想不到这里曾是历史上有名的律宗祖庭。 几年已逝,今日的净业寺可安好? 凤凰山在终南山的北麓。沿着盘山公路,伴着山谷里的叮咚泉水,缓行二十分钟就到了山脚。凤凰山形若其名,山形如凤,地脉绵龙,树木葱郁,秀色满目。山脚下,寺院的简介木牌依然如故,一道崭新笔直的石阶却代替了原来坎坷的羊肠小道。拾阶而上,心中默数,恰好是108!都…  相似文献   

6.
姑 苏 城 外 寒 山 寺 , 因 张 继 一 统 文 化 资 源 , 也 为 古 城 增 添 了 一 1956年 10月 , 苏 州 城 隍 庙首 《枫 桥 夜 泊 》而 闻 名 中 外 。 而 姑 处 宗 教 旅 游 景 点 。被 列 为 江 苏 省 重 点 文 物 保 护 单苏 城 内 城 隍 庙 , 名 声 和 历 史 虽 不 城 隍 庙 的 历 史 变 迁 位 。及 寒 山 寺 , 却 也 别 具 意 味 , 苏 州 城 隍 庙 , 座 落 在 姑 苏 城 内 繁 …  相似文献   

7.
罗睺寺与十方堂李史明罗寺与十方堂是毗邻的两座黄庙。在历史上,这两座庙为一庙,称罗寺。十方堂原是罗寺的马坊院。明永乐年间(1403——1424),黄教传入五台山,五台山才有了黄庙,但为数不多。到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清圣祖任命罗藏胆巴为菩萨...  相似文献   

8.
面对负担     
在一座寺庙里,住着一个老和尚和两个一胖一瘦的小和尚。老和尚每天都叫两个小和尚到附近的镇上去化缘。从寺庙到镇里有两条路。一条是近路,要经过一片浅溪和一座独木桥;一条是远路,之所以远,是因为要绕过一座山。胖和尚每次都走近路,总是稳重地过独木桥,小心翼翼地淌过小溪,然后到镇上化了缘,也不逗留,便沿着原路早早地回到庙里;而瘦和尚每次都走远路,  相似文献   

9.
在大别山南麓,流淌着一条小河,河流经一个小镇。小镇的历史,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那时,有一云游僧人,因迷恋于这里的美丽风光,在河边建起了一座廨院寺,河因而得名寺前河,镇也因而得名寺前镇。那里就是我的家乡,让我无限爱恋,还让我感到骄傲的是,我们敬爱的赵朴初老先生,也就生长在这个地方。  相似文献   

10.
站在对岸的山间小路上,回望着这座令我梦回萦绕的寺院──平兴寺,犹如流浪多年的游子见到故乡那一刹那,心中充满着感动。两座小山如两只手将它轻轻地环抱住,它就如婴儿在母亲的怀抱中静静地仰躺着,一条涓涓小溪轻轻地为它哼着催眠曲,缓缓地流向远方。远处群山层叠,隐约可见;青竹翠林,给这座小寺带来清净离尘的胜境。它很小,只有一座大雄宝殿依山而立,然后围着大殿的左右及前面,建有僧房三幢。大殿巍峨雄伟,透出古老佛法的庄严与凝重;僧房是现代民房建筑,外面涂着黄色的油漆,映现出佛法的活泼与适应时代的特征。佛法就是这样…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不知去过多少次了,可总也看不够、观不烦,每次都有不少新的感受,每次都会学到不少新的知识。这是因为,五台山不仅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而且还有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它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究不透的大百科全书。光是那众多的寺庙,就够你做许多文章了。下面就来看看近来复兴的又一座尼寺——白云寺。  相似文献   

12.
山上有个庙     
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和尚。而且只有一个和尚。和尚老人 ,八十多岁了 ,高高瘦瘦 ,沉默寡言 ,每天就那么孤零零一动也不动地坐在门前的地坪里 ,不念经 ,不敲钟 ,不烧香 ,也不上供 ,看花了眼 ,还以为是谁把十八罗汉中的某一尊搬在外面晒太阳呢。我老家对面的飞云岭上 ,原先有座最早建于唐开元十二年的飞云寺 ,庙虽不大 ,但古树参天 ,宝相庄严 ,且高僧辈出 ,不说佛家经典 ,仅他们自己的论述 ,就堆了满满一屋 ;然而到了七几年有海外侨胞回来朝拜时 ,发现山上早已片瓦无存。先是大办钢铁砍光了岭上的林木 ,砸碎了庙里的铁钟 ,后是红卫兵推倒了菩…  相似文献   

13.
有一条青鱼决定周游世界。“北海的生活我早已过腻了,”它说,“我想到世界上其他的地方去见识一下。”它向南游去,游向大西洋深处。它曾差点被一条鲨鱼吞食,也险些被一条电鳗击死,还有一次,它几乎被一条黄貂鱼刺伤。  相似文献   

14.
我认识刘国才居士是1990年初夏,正逢去和县做基督教情况的调研,便顺路去了鼓山。我们沿着荒坡山道向上走,差不多一刻钟的路程便来到了一个平台,平台前有一眼活水,叫“乌龙泉”,泉边立一碑,碑两边有联曰:“施甘露布云雨调和万物,宿石池献玉液众生乐饮。”泉水流动处有一小池,池中有几朵莲花,显现出生机。水是生命之源,这便是山泉的绝妙处。过乌龙泉,前面有一座庙,青砖黛瓦,一派皖南古建筑特色,这便是佛隐禅寺,寺前站着一位瘦老头儿,一身布衣装扮,面带微笑,似是立地生辉迎远客,不用问这便是刘国才居士了。刘国才居士,巢城北小宋村人,幼年家贫,…  相似文献   

15.
最近《法音》编辑部要出一期“福建佛教专号”,约我写一篇介绍福建丛林生活的文章。作为生于福建、出家于福建、并长期在福建从事佛学院教学工作的我,实在没有理由开口拒绝,只得根据自己长期在福建几座寺院的生活经历为线索,按居住时间的先后,谈谈福建的丛林生活风范。一、农禅并重的支提寺提起支提寺,许多人可能会很陌生。在过去是因为地理位置比较偏僻,交通又不方便,去的人少,所以不为人所知。据说现在公路已经通车了,但因为它不是国家重要的风景名胜,也很难引来远方的游客。所以支提寺还能保有它的清净、纯朴。支提寺,这是人…  相似文献   

16.
出尘因缘     
故乡位于华山、秦岭和终南山之间。这地方民风淳朴,山水明丽,自古是出家修道的好地方。民间就流传着很多关于出家人的奇闻轶事。上小学的时候,学校就在一座叫金尊寺的寺庙里,所以学校也叫金尊寺小学。现在只模糊记得,到学校去要穿过一片竹林,一进校门,迎面便是一对毗牙咧嘴的金刚,膀大腰圆,手中举着一把利剑。大人说,金刚眼若铜铃,小孩如果干了善事,他便在罐中丢一粒红豆,做了坏事便丢一粒黑豆,红豆子先装满的人,可以升官发财。黑豆先装满的人,他便把你领到黑洞口,一脚揣进去,所以,刚出生的小孩屁股上都有核桃大一块紫点…  相似文献   

17.
北京的清真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的清真寺北京是我国城市中清真寺最多的城市。在这古老美丽而富有文化的城市中,聚居着八万余穆斯林,共有八十三座男女清真寺。全市八十三座清真寺中,有許多已經无法考据它们建筑年代了。根据各寺现存的修建或重建时立的碑文記载,至少有三十四座清真寺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其中的十四座已有三百年以上的历史。这八十三座寺中,有十四座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建的。它們是大紅庙清真寺,沙子口清真寺,赦孤堂清真寺,石景山清真寺,五里店清真寺,门头沟城子村  相似文献   

18.
远方     
《天风》2020,(7)
正学校的后山有一座可以爬的高塔,据说登上它便能望见山峦的那一边。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和室友们匆匆吃过了早饭就开始商量一天的计划,来到神学院这么久,学校后山的高塔还没有去过,有人提议我们可以去一趟,一来避暑,二来可以领略周遭景色。于是我们几个东北糙汉简单地收拾了背包,直奔后山。通往后山的路,初始是一条偏僻的水泥路,再往后就是山间林户们踩过的小径,闲适地走过前一段,剩下的路就要披荆斩棘  相似文献   

19.
“外八庙”建筑与藏传佛教●李海涛公元1713至1780年,清政府先后在承德避暑山庄周围建造了溥仁寺、溥善寺、普宁寺、普佑寺、安远庙、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罗汉堂、殊像寺、广安寺、须弥福寿之庙及广缘寺十二座规模宏伟的皇家寺庙群。据《热河庭园则例》记载:...  相似文献   

20.
兔子的优势     
兔子有事要到森林那边的大山去。它不熟悉路,就向去过那儿的乌龟打听情况。“那边的景色美极了。要说路嘛,确实不太好走,特别是要过一条深沟——上次,我被它拦住了去路,只好拼命搬来一块木头架在沟上,好不容易才爬过去。“乌龟诚恳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