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欧阳康,1953年生,四川资阳人。1975年至1954年在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学习,先后获哲学学士、哲学硕士学位。1988年元月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副教授。参与《认识发生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等书编写,著有《社会认识论》(待出),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译文五十多篇。  相似文献   

2.
张异宾(笔名张一兵),男,祖籍山东茌平,1956年3月生于南京市,1981年8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原理教研室主任。主要学术成果有:《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折断的理性翅膀》、《西方人学第五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第三卷,合作)等8部论著,以及130余篇学术论文。  相似文献   

3.
(1981年4月26日至同年5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根本分歧李英 《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第3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党风的思想牛甲 英等《人民日报》1981年6月8日论马克思和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关系 〔东德〕W·毕雅拉斯等《哲学译 丛》1981年第3期马克思思想的形成〔英〕R·博尔基 《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6期论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关士勋《学 习与探索》1981年第3期再谈马克思的不断革命论—答徐经泽同 志辛仲勤等《文史哲》1981年第 3期也谈马克思论“人化了的自然”张帆 《哲学研究》1981年第4期毛…  相似文献   

4.
(1981年2月26日至同年3月25日)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发生危机了吗?〔法〕L· 塞弗《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第2 期恩格斯在创建历史唯物主义中所起的作用 〔法〕A·科尔纽《哲学译丛》 195一年第2期马克思主义和儒家论人性及其实践〔美〕 窦宗仪《哲学译丛》1981年第2期关于马恩著作中的“集体所有制”“合作 社占有制”和“社会所有制”问题余 学本《教学与研究》1981年第2期葛兰西的马克思主义〔美〕卡尔·波格 斯《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 3期科尔施对革命马克思主义的贡献〔美〕 保罗·马蒂克《国外社会科学动态》 195…  相似文献   

5.
(1981年5月26日至同年6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现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东德〕G.迈斯涅尔《文摘》 1981年第5期马克思恩格斯与民族运动—多样性问题 〔澳〕伊恩·卡明斯《文摘》1981 年第5期论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结 构〔苏〕阿·弗.契尔丹采夫《文 摘》1981年第5期卡尔·马克思与异化〔美〕伊格纳斯· 费尔利希特《文摘》]981年第5期 “异化劳动”理论初探—读《经济学 —哲学手稿》胡福明《群众论 丛》1981年第3期马克思的异化及人道主义思想探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何新 《人文杂志…  相似文献   

6.
丰子义 ,1 955年生 ,山西应县人。 1 98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 ,1 984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副秘书长。主要著作有《主体论》 (合著 ,1 994年 )、《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 1 995年 )、《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 ( 1 999年 )等 ,发表论文百余篇。问 :从以往发表的研究成果看 ,您一直关注发展理论的研究 ,而您的研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 ,就是在研究一般发展理论的基础上 ,更为突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能否请您谈谈选择…  相似文献   

7.
(1981年3月26日至同年4月25日)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研究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李 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 第1期拉丁美洲的马克思主义〔英〕休·托乌 斯《文摘》1981年第3期马克思主义和新史学〔法〕居伊·布瓦 《国外社会科学动态》1981年第4期恩格斯是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完成者武 宏志《延安大学学报》1981年第1 期南斯拉夫学术界讨论《马克思主义与社会 主义》一书《国外社会科学动态》 1981年第i期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读马克思《关于 费尔巴哈的提纲》任吉J涕《安徽大 学学报》1981年第1期马克思《资本论》中从…  相似文献   

8.
В.Ж.凯列和М.Я.科瓦尔宗教授是苏联著名的哲学家,两人合作近30年,卓有成就。本刊1981年第1期译载了他们的《社会-哲学研究的方法论的几个重要方面》一文(原载苏联《哲学问题》杂志1980年第7期),该文在苏联哲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和热烈讨论,同时也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重视。1985年,该文被收进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苏联哲学家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问题》(马立实主编)一书。此次,本刊编辑有幸在苏联见到两位作者,并请他们就有关的哲学问题作了书面回答,现将这篇问答译载干下,以飨本刊读者。  相似文献   

9.
<正>《陶富源文集》(十卷本,共390余万字)于2016年5月由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各卷的书名分别是《形上智慧论》、《实践主导论》、《终极关怀论》、《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青年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唯物辩证论与实践智慧》、《唯物史观在当代》、《政治文明的哲学观照》、《精神家园的哲学守望》、《学术论文写作通鉴》。该文集汇集了陶富源先生的重要著述,分别以哲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人学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辩证论、历  相似文献   

10.
陈熵 《中国宗教》2006,(7):27-30
杨曾文先生1939年12月7日生于山东即墨,1959年至1964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学习,1964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1978年改建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历任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中国社科院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现为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长。杨曾文先生从事佛学研究40多年,笔耕不辍,著述宏富,学术造诣精湛,尤以历史考辨见长。其代表作有:专著《佛教的起源》(1991)、《日本佛教史》(1995)、《唐五代禅宗史》(1999)等;合著《中国佛教史》(任继愈主编,已出版第一、二、三卷,1981-1988);主编并参与编写《佛教文化面面观》(1989)、《日本近现代佛教史》(1996)、“中国禅宗典籍丛刊”(始于2001年)等;合编《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宗教卷》(1996);校勘《敦煌新本六祖坛经》(1993)、《新版敦煌新本六祖坛经》(2001年)、《临济录》(2001);另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40篇。日前,杨先生在百忙之中接受了本刊专访。  相似文献   

11.
万俊人,男,1958年7月生,湖南岳阳人。198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伦理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87年、1990年、1992年分别破格晋升为讲师、副教授、教授,2000年清华大学哲学系复建任哲学系主任。1993-1994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基金,为哈佛大学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2002年获教育部教育基金,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高级访问学者;2005-2006年获美国"福布赖特基金",哈佛大学福布赖特访问教授。2009年为英国剑桥大学人文研究中心(CRASSH)访问学者。曾经先后荣获"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1991年),"北京大学首批跨世纪学术骨干人才"(1994年),北京市首批"理论百人工程"入选者(1996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科研类,2003年)。研究成果先后两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6,2004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996年),首届"505中国文化奖"(1996年),金岳霖学术奖二等奖(1996年),教育部全国首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1996年)等奖励和荣誉。现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大学"楚天学者讲座教授",国家"马工程"《伦理学》首席专家兼召集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主任,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基础文科组组长,校教授提名委员会委员。现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评委(哲学组),中国伦理学学会会长。迄今已出版学术专著《现代西方伦理学史》、《道德之维——现代经济伦理导论》、《寻求普世伦理》、《弗罗姆》等20余部;译著《自为的人》、《主体性的黄昏》、《道德语言》、《政治自由主义》、《20世纪西方伦理学经典》等20余部;用中英文在海内外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目前学术研究方向主要集中于政治哲学、伦理学、应用伦理学、西方伦理学史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正>王伟光,1950年出生于辽宁丹东,祖籍山东海阳。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82年考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部,获哲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会长。担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哲学一级学科学术带头人,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198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国家有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实践问题的研究与教学,特别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动力、正确处理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利益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利益关系及利益矛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出版学术著作30余部,主要有:《社会主义矛盾、动力与改革》、《经济利益、政治秩序、社会稳定》、《谈谈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利益论》、《科学发展观的研究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基本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基本问题》、《效率、公平、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党校工作规律研究》、《王伟光自选集》、《王伟光讲习录》。主编的著作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科学发展观概论》、《社会主义通史》(八卷本)。译著主要有:《历史与阶级意识》、《西方政治思想概论》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多篇论文为《新华文摘》转载。  相似文献   

13.
倪梁康 ,江苏南京人。 1 95 6年生。 1 98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 ;1 985年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硕士学位 ;1 985年赴德国弗莱堡大学留学并于 1 99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任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 :《现象学及其效应———胡塞尔与当代德国哲学》 (三联书店 ,1 994年 )、《胡塞尔现象学中的存在信仰》 (德文版 ,克鲁威尔国际学术出版社 ,1 999年 )、《胡塞尔现象学概念通释》(三联书店 ,1 999年 ) ;主要译著有 :《现象学的观念》 (上海译文出版社 ,1 986年 )、《逻辑研究 (两卷三册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 994- 1 9…  相似文献   

14.
党中央决定1982年在干部中开展哲学学习。为干部学习哲学作准备,四川省党校系统于1981年12月20日至29日在成都召开毛泽东哲学著作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三十四个单位。会议收到论文、教学提纲二十三篇。会议着重讨论中央关于1982年学习哲学的通知所列举的毛泽东八篇哲学著作。同时还讨论了毛泽东同志在建国后写作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三篇哲学著作。通过对十一篇著作的学习和讨论,分别写出教学提纲,作为1982年全省党校哲学教学的教材。  相似文献   

15.
李伯聪 ,1 94 1年生 ,河南省禹州人。1 96 2年就读于河南大学 ,1 978年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研究生 ,1 981年获硕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 ;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学术工作委员会主任 ,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著作有 :《人工论提纲》 (陕西科技出版社 ,1 988年 )、《扁鹊和扁鹊学派研究》 (陕西科技出版社 ,1 990年 )、《高科技时代的符号世界》 (天津科技出版社 ,1 999年 )、《工程哲学引论》 (大象出版社 ,2 0 0 2年 )、《透视知识》(福建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 ;另有学术论文数十篇在国内学…  相似文献   

16.
1979年5月29日上午,法国著名哲学家米歇尔·塞里博士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哲学工作者进行了座谈。塞里博士是法国巴黎大学教授,兼美国约翰·霍浦金斯、芝加哥、加利福尼亚等大学的客座教授。他的主要著作有《莱布尼兹的体系和教学模型》(1968)、《论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教程>》(1975)《论卡帕齐奥的美学》(1975)、《论大拉》(1975)、《论儒勒·凡尔纳》(1977)等。  相似文献   

17.
世界哲学大会按规定每五年举行一次。上一届于1983年8月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召开。下一届即第十八届,决定于1988年在英国的布赖顿召开。《今日哲学》杂志除在每次大会召开的当年,刊专文介绍大会外,习惯上在两次大会之间发专稿介绍世界哲学大会的情况。本文是 V.科希(Cauchy)和 J.古齐恩斯基(Kuczynski)的两次谈话记录。一次是在十七届大会之前,一次是在大会之后。提问者古齐恩斯基是波兰哲学季刊《辩证法和人道主义》的编辑。回答者科希是十七届蒙特利尔大会的主席,以后被推选为“世界哲学学会联合会”(FISP)主席。他还是蒙特利尔大学哲学系主任、加拿大哲学刊物《对话》的创办人。(他于今年6月应中国社科院邀  相似文献   

18.
刘永川同志的《一个辩证命题的形式化》(简称《化》文,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6期),对我的《“矛盾”命题的无矛盾形式》(简称《矛》文,载《哲学研究》1981年第1期)进行商榷。《矛》、《化》二文均以将辩证命题“物体在同一瞬间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Ω)”形式化为宗旨。围绕此宗  相似文献   

19.
<正>赵汀阳,1961年出生,广东汕头人。1988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长城学者、欧洲国际跨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曾任哈佛燕京访问学者和哈佛东亚系客座教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高校客座研究员。主要研究存在论、政治哲学和伦理学。个人专著10多部,主要包括:《论可能生活》、《天下体系》、《坏世界研究》、《每个人的政治》、《第一哲学的支点》等,合著有Du Ciel Ala Terre(与Regis Debray合著,法国)。发表论文近百篇,主要包括:《共在存在论:人际与心际》、《作为创世论的存在论》、  相似文献   

20.
童天湘,1931年生,安徽省无为县人、1960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物理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完员、自然辫证法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自然辫证法百科全书》编委兼系统、信息、控制科学哲学分支学科主编,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著有《控制论与哲学的发展》、《人工智能与第N代计算机》、《论智能革命-高技术发展的社会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