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23年发生的“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亦叫“科学与玄学”之争),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营垒中不同派别之间的论争,也是中国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想发展史上的极其重大的事件。在这场论战中,张君劢以西方生命哲学特别是柏格森哲学为武器,宣传自己的“人生观”思想,建立了援洋入儒的文化思想体系,为他以后成为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奠定了基础。研究中国现代新儒家就不能不考虑当时西方思潮的影响,同样,研究“科学与人生观论战”中的张君劢就必须注重考察柏格森哲学在其思想中的地位。如果从广阔的文化背景来探讨张君劢在“科学与玄学”之争的“人生观”,便可发现张君劢的“人生观”与柏格森哲学有着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董蕊  彭凯平  喻丰  郑若乔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869-1878
自由意志是哲学史上最古老、最持久和最艰难的问题之一,并且一直是哲学,包括实证主义哲学和人文主义哲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心理学家开始尝试用实证科学的方法探索自由意志的心理机制、影响及表达.研究发现虽然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但人们仍然相信它的存在,并受到它的影响.自由意志与道德责任、道德行为、创造力、自尊和幸福等概念有密切关系.未来研究应在自由意志的概念界定、产生机制、作用功能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并从实证、理论和常识三种水平上综合考察、理解自由意志问题.  相似文献   

3.
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决定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推断没有自由意志和恒定不变的自我.而传统生命伦理学中我们对其它生命体的伦理义务乃是基于这个生命体具备自由意志,即有自我的精神生活.神经科学技术对自由意志和自我的挑战不会对我们的伦理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在实践生活中人们采用了科学研究结论,从神经科学的发现到影响我们伦理实践的范式转换才会发生.从相容性与非相容性、物理系统自身的识别、神经科学的其它证据等方面探讨了怀疑的内在原因,认为不会因为神经科学家的新发现而否认自由意志和恒定自我.  相似文献   

4.
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决定论提供了科学依据,由此推断没有自由意志和恒定不变的自我。而传统生命伦理学中我们对其它生命体的伦理义务乃是基于这个生命体具备自由意志,即有自我的精神生活。神经科学技术对自由意志和自我的挑战不会对我们的伦理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只有在实践生活中人们采用了科学研究结论,从神经科学的发现到影响我们伦理实践的范式转换才会发生。从相容性与非相容性、物理系统自身的识别、神经科学的其它证据等方面探讨了怀疑的内在原因,认为不会因为神经科学家的新发现而否认自由意志和恒定自我。  相似文献   

5.
在企业何以具有社会责任的价值理由的分析中,学界多从经济学和法学的视阈进行论证,缺乏伦理学独立性的价值分析。从人性的精神特质、经济活动的人本目的性、经济活动方式的人道归属性、意志自由与责任的对应性出发,伦理学可以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物质文明的日渐昌盛,人们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的诉求正在凸显。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思想意识形态的理论核心,除了在语言和内容上较为精辟、严谨、超拔和智慧外,还是诸多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方法,更是启蒙人们思想、指导人们行为的"宝典"——我们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哲学光辉的照耀。但是哲学思想、哲学著作、哲学言论庞大繁多,除非哲学工作者、哲学研究者,大  相似文献   

7.
需要的系统观与自我社会价值实现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冠生 《心理学报》1995,28(3):274-280
自我实现是马斯洛需要理论的一个关键概念。此文探究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说、阿德勒的社会情感说及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需要说,建议用系统理论研究需要问题,并进一步提出需要的自我社会价值实现说。  相似文献   

8.
如何规划自我以应对构建良好社会与正义政府之需求,是儒家哲学始终关切的重心。"自我"概念蕴含时间的与超越的、参与的与反思的两个面向,中国语境下的"自己",其中"自"与"己"则分别指代这两个不同的面向。但"自己"并非意味着自我的二分,相反,它充分展现了自我是如何动态地、充满活力地在"自"与"己"的相互调适和相互转化中变化着自身的,而这正是儒家心、性观念的题中之义。可以说,儒家以"尽心(心智)"为核心的修己,端赖其对于人心和人性的体察;儒家独特的被人性自觉接纳的自由意志,是其自我理念中道德成立的根基。因此,我们可以把儒家的自由意志观称为"自由意志的自我决定论",以区别于以"软决定论"为基本特征的"自由意志的非自我决定论"。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心灵哲学是当代西方学术界的“第一哲学”,那么,以“客观决定性VS.意志自由”为核心问题的行动哲学研究,则是这种哲学研究在当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发展趋势,因而只有在研究客观决定性和意志自由的相互关系方面取得了根本性突破,行动哲学和心灵哲学研究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不过,由于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没有通过对惟理智主义研究方法论的深刻批判反思而达到方法论的自觉,所以,只有真正实现了对由基本倾向、思维方式和研究模式构成的研究方法论的彻底变革,这样的突破才是可能的;本文认为,以社会个体生成论彻底扬弃和取代基于抽象个体的预成论,是实现这种变革的富有建设性意义的学术理路。  相似文献   

10.
知情同意原则在精神医学领域存在严重的泛化现象.医学技术与疾病治疗之间的不同步性表明,单纯依靠技术理性探寻知情同意原则泛化的根源必将陷入困境,解读该原则本身的伦理涵义为其伦理根源的追溯提供了除反思经验判断与医学技术局限性外的破冰之旅.人类意志自由与生命价值在精神医学领域里的尖锐对峙是这种泛化的伦理根源.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考察了怀旧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及其边界条件。研究1对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2以12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实验法操纵怀旧(VS.非怀旧),两个分研究得到了一致的结果:(1)生命意义在怀旧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2)心理需要满足调节了怀旧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该研究丰富了怀旧和亲社会行为的文献,并对心理咨询行业具有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传统哲学观认为,自由意志是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没有自由意志就没有道德责任。但对二者的概念分析却表明,在某些情境下,自由意志并非道德责任的必要条件,实验哲学研究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提供了佐证,而道德演化论则阐释了自由意志不足以成为道德责任之必要条件的缘由。  相似文献   

13.
王巍 《哲学动态》2012,(11):83-88
当我们提到法国哲学时,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是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生命哲学或萨特(Jean Paul Sartre)的存在主义。在科学哲学领域,我们比较熟知的也往往是福柯(Michel Foucault)的后现代主义或拉图尔(Bruno Latour)的实验室研究。但是法国科学哲学也有很强的分析传统,并能很  相似文献   

14.
This book is the fourth volume of a series on moral psychology edited by philosopher Walter Sinnott-Armstrong. Each of these volumes is organized in debate format, with ten or so main essays each followed by responses from two critics, with an opportunity for the author of the main essay to make a final reply.The present volume takes on the question of free will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and addresses the question of what implications recent discoveries in neuroscience and social psychology have for our traditional notions of moral and legal responsibility, as well as for popular and philosophical notions of free will. Given the constant barrage of media coverage of scientists declaring that science has now proven that free will is an illusion, and even that morality itself is an illusion, this volume covers a topic that is timely, relevant, and important.  相似文献   

15.
自我决定理论:一个积极的人格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决定理论是有关人格和动机的理论。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的动机是一个在自主性或自我决定维度上的连续体,三种基本需要和个人的因果定向影响外在动机的内化和自主性动机的形成,人格整合和成长的过程,就是自我决定的过程。自我决定理论在教育、医疗、体育和组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最后,文章回顾了自我决定理论在中国的研究情况,并对该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体育是人的实践活动的身体性(生命性)与文化性的融合统一。体育蕴含着丰富的伦理意蕴。在生命伦理的主体形态中,体育是人身体自由的表现形式,是自我存在的行为展示,是全面发展的实践要求,是生命意义自我实现的根本途径。身体的自由是通过生命的积极活动对外在的与内在的、物质的与精神的束缚的克服而得以展开和实现的。从生命伦理的视角来看,体育包含了人的生理自在、生物自知、生存自我、生活自觉与存在自由的不同层面,它们构成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底层到高端的递进提升的紧密结构。人作为体育的主体,其生命伦理价值的维系主要体现在生理自在的身体属性、生物自知的存在基础、生存自我的本性解释、生活自觉的文化关怀和生命自由的本质实现中。  相似文献   

17.
一笛卡尔与康德不同:康德把知识与自由意志区分开,认为自由意志超越了人的理解能力。这是康德哲学的最杰出的思想,也是他超出笛卡尔哲学的最关键之处。笛卡尔则并没有像康德那样在思想内部清晰地划定理解与自由意志之间的界限,更没有从自由意志方面来理解康德所说的“自在之物”。后一个思路引出了叔本华和尼采,乃至现当代的欧洲大陆哲学。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篇将笔者的文章、麦克尼尔教授的回应与我的再回应的合集。首先,笔者论证了中国先秦思想乃是一种现代(政治)哲学。因此,在反思现代性问题上,我们应该做的是,比较先秦思想家与西方现代思想家给出的答案,而不是盲目地学习后者。在先秦思想家中,韩非子最清晰地意识到其时代问题的本质,因此对他思想的研究也最有助于我们反思现代性诸问题。在麦克尼尔(McNeill),教授的回应中,他认为韩非子的著作是有关智慧的,缺乏理论与反思。并且,他的智慧有一种内在矛盾,这使得他的思想更应该被描述成一种厚黑学。笔者在回应麦克尼尔教授的挑战的同时,正面阐发了韩非子哲学体系的要旨,并进一步指出它的真正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正在迈向富裕的小康社会,生活质量的问题必然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生活质量的问题涉及物质生活的标准、价值观以及社会条件等各个方面.玛莎·努斯鲍姆和阿玛蒂亚·森主编的<生活质量>(龚群、聂敏星、王文东、肖美,唐震煊译,龚群审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思考的一个范本.  相似文献   

20.
P.坎普(P.Kemp)是国际哲学团体联合会主席、丹麦教育大学伦理与法律中心教授。他于2008年7月30日在首尔大学召开的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发表了关于反思哲学的主旨演讲。他认为,哲学家拥有的力量是言语的力量。经济的、技术的和军事的力量并不能拥有独占世界的力量。哲学的论证和反思用言语建立非经济的、非技术的和非军事的力量,能够挑战其他力量,揭露谎言和幻觉,提出建立人类生活更美好的世界的思想。反思当今哲学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反思哲学的语言行为,尤其是语效行为。哲学不仅能起启蒙和解放的作用,也能起诱惑和操纵的作用;非理性的言论自由、羞辱和伤害的言语可以变成暴力和战争行为。面临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间共存等重大问题.哲学要引导人们学会和平地用言语去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