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后,历史在民众心理上定会积淀下很深的印迹,这种印迹往往是很难人为地加以磨灭的,并且会在潜移默化中对人们生活的各方面造成影响。从历史上看,中国一直是个农业社会,在历经几千年的沧桑之后,逐渐形成了国人独特的传统文化心理,这种传统文化心理对国人教育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从分析我国历史对传统文化心理的影响入手,重在讨论传统文化心理对国人教育产生的利与弊的影响,并对如何利用这种心理折射优化我国教育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人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时,往往忽视二者的中介环节,这就是衔接着中国古代文化和正在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化的,在中国近代以来历时百年之久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本文称之为“近代文化”。在这个艰难曲折的长期实践中,发生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批判性审视,发生了对于东渐的西方文化的既“拿来”又“扬弃”的关系,发生了对于新文化的伟大创造运动。对于社会主义的现代新文化说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必须继承的,而近代以来实践中产生的文化则是同样具有传统的意…  相似文献   

3.
作家的创作往往受到其民族传统文化和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立个体人格小说大师,在他的作品中构筑了一个神秘奇幻的"湘西世界";在沈从文的"湘西世界"里,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沈从文对传统文化中的湘楚文化、道家文化的精神体认和审美趋向。  相似文献   

4.
刘然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176-176
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成员的行为取向或心理因素,它以社会心理层面上的政治态度为研究对象。政治文化具有历史继承性,因此,传统政治文化成为影响当前民主政治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研究,探讨了传统政治文化对参与型政治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在东西文化深层比较的大背景下,对传统文化展开了又一次全面的反思。以新的角度和方法对传统文化的特点、命运、前景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其中传统文化落后的原因,仍然是讨论的重点之一。当历史在另一个层面的同一点上出现回旋滑坡的时候,所出现的问题也往往与以往十分相似,也正是因为历史的这种重复性,才使我们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看得更为清楚,理解得更为透彻。但令人不无遗憾的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和文化创造的基础和依据。研究传统文化需要用历史的观点和视角,没有科学的继承,就谈不上科学的发展和创新;继承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在未来世界的文化竞争中保持独特的民族文化风貌,是所有文化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7.
在直观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支配人们行为和意识的传统法文化心理定势,这是一种独特的东方法文化心理折射。本文从文化心理的角度剖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心理,对解释社会现象、了解国人法律心理有着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着三个理论突破:在利益关系认识上的突破、在借鉴世界文明优秀传统上的突破和在历史观上的突破。只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理论突破放到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大背景中,才能真正理解其深厚的历史意蕴和实践品格。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就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重新审视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这就是:以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教训为背景,以西方优秀文化传统为参照,重新反思和总结中华民族在其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文明遗产。  相似文献   

9.
文化与心理--研究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果茨基文化历史理论对当今研究文化与心理关系问题的启示在于:坚持唯物的辨证方法论是研究文化与心理关系问题的基础;创造性地以符号为中介,以符号作为高级心理机能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的基础,使文化与心理之间有了联系的桥梁;“实验发生法”为当今实验的生态有效性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从文化的维度来解释人的心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西方心理学的文化转向;强调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作用,为心理学的后现代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华传统文化所体现的“重人”、“重德”、追求和谐的人文精神,是心理健康运动的思想基础,中华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一些为人处世哲学和态度有维持心理平衡的作用。但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也含有可能导致心理疾患和阻碍心理健康运动的固有缺陷。造成这种利弊并存的原因,主要是传统文化的作用存在着时代差、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均衡性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矛盾。  相似文献   

11.
张天慈 《美与时代》2014,(11):31-31
苏州素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现有69座古典园林,为世界文化遗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州古典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个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道家文化占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谈点粗浅意见,以供讨论。一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指精神文化)有个特点,就是往往与政治哲学和道德伦理思想紧密相连。我国是个东方大国,在很早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广大  相似文献   

13.
一、时代的课题——重视和加强国民心理的研究国民心理是社会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综合作用于国民的精神世界,所产生和形成的具有普遍性的文化积淀。这种沉淀随着历史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一种比较稳定的模式,世代相传,便构成了国民心理,笼而统之曰传统国民心理。它是人类文化、文明中最深层的东西。一方面,受制约于  相似文献   

14.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它自己的特殊价值,这已是国际学术界所公认的。所以,一直到现在,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许多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研究,并在发掘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科学价值方面作出了贡献,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敬重的。对于中华民族每一个成员来说,对自己的祖国文化传统,不仅应该引以自豪,而且更应该熟悉它、掌握它、积极发掘其科学价值,从而使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此,在我国各种文化领域里,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革命传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上,目前学界产生了新的争论。有人在批判继承与复古倒退的问题上,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此文对上述问题也有所涉及,特予发表,以飨读者。长期以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问题,在我国学界一直充满了争论,否定的声音往往占据上风。值得称道的是,近年来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多了,刊物多了,会议与交流活动也多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越来越强了。这是一种进步。因为在世界现代化的成功范例中,没有哪一个民族不从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宗教》2015,(3):22-23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重要意义,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基因,根植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习近平提出,"要讲清楚中华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图形几千年来得以继承,不仅仅因为它是历史图腾,而是一种传统文化的灵魂传承,串连着历史与将来,并且折射出人们生活上的审美趣味及求安心理,久而久之无形中成为全体华人共赏共通的视觉符号。现代视觉设计时应顺应潮流,自觉与世界现代艺术相融合,与时俱进,传承传统图形文化之精华去其糟粕,这将会开拓现代视觉设计的艺术视野,提升自己的创新设计能力,现代视觉设计只有充分借鉴先辈们的智慧,才能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芒,产生出不可估量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 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客观环境,人们对于自然的观照和参与,是社会文化的无尽源泉。现代哲学认为,人作为自然物生存于“自然世界”,但同时人又能超越自然,生存于其自身创造的“文化世界”当中。于是,哲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以人的活动为中介而扔弃了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的抽象对立,并把社会存在本身作为哲学所追寻的本体。  相似文献   

19.
正座谈会大致达成了几点共识:一是道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中华文化的复兴作出重要贡献。二是道教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时要找好定位,增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三是道教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只有固本培元,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推动全国道教界人士更好地学习、领会习近平主席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系列讲话精神,更加明确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传承和弘扬道教文化,并深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价值,对道教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道教  相似文献   

20.
辩证思维与中国传统文化王树人人类的思维活动,按照其本性,总是辩证的,因为外在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人必须如此,否则便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所以说辩证思维是人在解决认识问题,进而能正确解决实践问题的历史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造就出来的。但是,我们现在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