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岁那年,我平生第一次和母亲吵架,也是唯一的一次吵架,吵得很凶,吵得天翻地覆。我歇斯底里地对母亲大喊:“我知道您不爱我,我知道他们都比我优  相似文献   

2.
有一首流行歌曲唱道:“我的眼中只有你,只有你让我无法忘记。”这是爱情的真挚表白,爱到深处,“你”成了“我”的唯一。于是,满心满眼都是“你”——“我的眼中只有你”。  相似文献   

3.
小棉袄     
正妈只生了我一个闺女,她很满足。她常说:"闺女好,闺女是娘的贴身小棉袄。"而我这唯一的小棉袄却并不暖和,长大后越走越远,远到几乎只成了妈心里的一个念想。然而提及我这个唯一的小棉袄,妈还是很满足,总乐呵呵地说:"闺女好,虽不能贴身,但是贴心啊,走得再远心里都有娘。"如我这般的好闺女、小棉袄,"远、忙、孩子小……"却都成了不能经常回家看看的冠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基督教牧师,也是中国宗教代表团中唯一的妇女。我们妇女最关心世界和平。因为如果发生冲突、战争,妇女和儿童总是首先受害。我愿意以自己的体会来谈谈宗教信徒应该促进人间的和  相似文献   

5.
我认为,所谓美是审美的唯一特性这一观点值得考虑。持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是H.奥斯本(Ha-rold Osborne,著有《美论:美学、批评和美学史》)。他的这一观点发轫于G.E.穆尔。笔者这里想辩明的是,唯一的审美特性不能成为一般审美判  相似文献   

6.
我没有上过真正的表演大学,我上的是表演训练班和学习班。在上海的表演学校毕业后,就去了北京。那时候的我,跟现在的北漂一族是一样的。我是一个来自烟台的姑娘,却到了一个人都不认识的北京。我坚信,如果我要做艺术,要演戏,要演电影,我唯一的目标就是去北京,因为那是一个有艺术气  相似文献   

7.
站在一个少有人走的小巷子里,我开始等待第一百个经过的人。对于我为何会选择这样的方式,日记上没有记载。如今看来,当时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他是一个男生。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基督教牧师,也是中国宗教代表团中唯一的妇女。我愿意以自己的体会来谈谈宗教信徒应该促进人间的和平与彼此谅解。 我常听见周围不信宗教的人,以赞赏的口吻说:“宗教是劝人为善的。”他们认为信宗教的人都善意待人。然而事实上世界上还有人以宗教的名义制造不和,甚至进行战争,把宗教与恶行联系了起来。这是对宗教的亵读,也是我们宗教信徒的耻辱。 以宗教名义煽起敌意的人,总是把自己所信奉的宗教,连同自己对某些教义的理解,视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唯一准则,认为与它不合的就不能容忍,这是很危险的极端的态度。我相信一切真善…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从小在山里长大的女孩,18岁那年考上了大学,是村子里唯一一个走出大山的孩子。我的走出,也带走了家里这些年全部的积蓄。而这些积蓄中,除去一年的学费,只剩1000元多点,便是我一年的生活费了。  相似文献   

10.
潘海洁 《天风》2003,(4):24-24
“所谓朋友,是在全世界上的人都离你而去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你的那个人”。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定义来衡量谁是耶稣的朋友,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离开耶稣的时候,就是他最孤独的时候,就是他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的时候,就是他为全人类舍身流血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他的人。 圣经中清楚地记载,有几种曾与耶稣有关的人,在他上十字架之后的表现。从他们的态度,我们便可断定谁是耶稣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人是管理活动_的最重要的资源。正如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企业或事业唯一的真正资源是人,管理就是充分开发人力资源以做好工作。”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创建人沃特森也充满自信地说:“你可以接管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但只要留下我的那些人,我就可以重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相似文献   

12.
粒粒橘米香     
小时候家里穷,仿佛只有吃,才是唯一的慰藉。 而我的贪吃也是出了名的,胃口也很好,开饭时,母亲总是将家中最大的粗瓷大碗盛饭给我,我端起,呼噜噜,风卷残云,便来了个底朝天。  相似文献   

13.
唯一     
刘军星 《天风》2014,(8):28-28
我不是山顶的香柏树, 也不是幽谷的百合, 我只是满山野草中不起眼的一棵, 然而,却是你眼中的唯一。  相似文献   

14.
一位35岁的公司推销员说:“经过一天的奔波劳累回到家,我唯一的希望是家里有比较安谧的气氛。可是我摊上了一个好折磨人的妻子和索求无已的孩子。这种家庭压力是不可避免和无法消除的吗?”  相似文献   

15.
渊声 《天风》2012,(10):58
[问]我是一位中年女性,命运多舛。自幼母亲离世,三年前丈夫爱上别人离我而去,从此唯一的儿子成了我生活之希望。可上个月他因整日在网上玩游戏而被学校警告,我自己又患心脏病,所以,没日没夜睡不着,想想做人真的没意思,难免埋怨。请问,为何我的人生有那么多的苦难?这是我前世造了什么孽吗?  相似文献   

16.
一天我收到了一封署名杨姣的信,打开一看,上面写道:大夫,我现在正处于生与死的选择之中,在这最后时刻,渴望生活又厌恶生话的我急切地等待着您的答复。我是个文静的姑娘,平时工作之余唯一的嗜好就是看琼谣的言情小说。这一年来我几乎看  相似文献   

17.
一、自我成长分析 1968年的深秋季节,一声响亮的啼哭打破了医院的寂静。家族中,我是唯一的女孩。爷爷奶奶高兴的合不拢嘴,争先恐后地把我抱在怀里仔细端详。就这样,我在全家的呵护下渐渐长大。  相似文献   

18.
小学四年级时我参加全镇小学生书法比赛得了二等奖,因为这次成绩的激励,我爱上了书法。但那时还没有素质教育一说,考大学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所以后来在父亲的逼迫下,我把写一手好字的想法埋藏在心底,专心于做功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我初二就出国了,小学同桌是我唯一印象深刻的同桌。三年级的时候,我是班上考试第一、家境最好的小孩,老师就给了我一个倒数第一的同桌,美其名曰"帮扶配对"。不过我基本没帮过他什么。他的校服总是黑乎乎的,身上也有股陈旧的味道。他家住得很远、每天上学要坐半小时公交车。可他迟到的时  相似文献   

20.
我提出的义务理论我曾试图说明,功利原则作为我们在道德上的是非的唯一基本标准,不论是按照行为功利主义,普遍功利主义或是规则功利主义的形式来应用它,都不能令人感到满意。我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