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个心愿     
有个故事说,一个女人在海边得到一个瓶子,她技开瓶塞,一个妖怪随着浓烟而出。妖怪对她说:“你把我从牢狱中放出来了,为了报答你,准你实现三个心愿,不过按照规定,对于你许下的每一个心愿,你男人都会得到相当于你所得到的两倍。”这可难为了这个女人,因为她丈夫是个无赖,不道德地抛下她另寻新欢去了。女人考虑了一下,便向妖怪要100万元。只见电光一闪,100万.元便在她脚下出现了,而在那遥远的地方,她那无赖的丈夫脚边也出现了这个数目的两倍。妖怪要女人提出第二个要求,女人说:“我要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项链。”又是电光一闪…  相似文献   

2.
正我初二就出国了,小学同桌是我唯一印象深刻的同桌。三年级的时候,我是班上考试第一、家境最好的小孩,老师就给了我一个倒数第一的同桌,美其名曰"帮扶配对"。不过我基本没帮过他什么。他的校服总是黑乎乎的,身上也有股陈旧的味道。他家住得很远、每天上学要坐半小时公交车。可他迟到的时  相似文献   

3.
恩上加恩     
各位亲爱的弟兄姊妹平安: 请同读一节圣经,《新约》约翰福音1章16节,“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我们在圣灵的光照下,看到这节经文里面,有一个十分宝贵的题目——“恩上加恩”。有三个问题需要弄清楚:第一,丰满恩典从哪里来?第二,如何领受这个恩典?第三,怎样能得恩上加恩?  相似文献   

4.
分心对记忆影响的年龄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研究了分心对老年人和青年人的记忆影响的年龄差异。分心条件是在判断简单算术题正误的同时,识记指向记忆和故事。结果:1.在上述分心条件下,老年组记忆作业受损比青年人更为严重;分心扩大了记忆的年龄差异。2.相对分心消耗值显然受刺激条件的影响,属片断记忆的故事分节分,分心消耗最大,类似语义记忆的故事意义分,分心消耗最小,介乎两者之间的指向记忆分,分心消耗居中。3.分心对上述记忆的影响有适应现象,两组的第二次分心测试成绩均较第一次进步。  相似文献   

5.
为了下文说起来方便,我们先对存现句略作分类。存现句可分为两大类四小类:第一大类表示存在,可分两小类,第一小类是单纯表示存在的,第二小类是表示以什么样的方式、姿态存在的;第二大类表示出现、消失,也可分两小类,第三小类用表示出现、消失的动词,动词后头用动态助词“了”,第四小类用趋向动词,或者动词后头加趋向动词。存现句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变换形式。一、存现句(?)主+状+动第二、三、四小类都可作这种变换。例如: (1)A机场上停着一架绿色的军用飞机。 (方纪《挥手之间》(?)B一架绿色军用飞机在机场上停着。例(1)A是第二小类,可变换成B,B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有个故事。一次,老师出示了一幅画,画上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正对着一座孤坟默默地流着泪,坟前还有一朵凋零了的红玫瑰。然后老师对大家说:“请给这幅画加个题目,看谁加得最好。”  相似文献   

7.
人生写意     
有个白发苍苍的哲学家,有一天,他给他的三个弟子出了一个题目,让大家探讨一下人生的哲理。他是这么说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住着三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两个小和尚,两个小和尚性格各异,爱好各异,至于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请你们讲讲……”于是,三人想了想,又想了想,然后讲了三个不同的故事。第一个讲的故事有一天,老和尚对两个小和尚说:“今天准许你们下山,看看动物园,不  相似文献   

8.
“龟兔赛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翻新一下,就可以说明现代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道理:双赢。龟兔赛跑第一次,兔子输了,不服气.要求赛第二次。赛第二次的时候,兔子吸取经验.不睡觉,赢了。乌龟不服气了,咱们赛第三次吧,兔子说.反正我比你快,赛吧.乌龟说,前两次由你指定路线.这次由我来指定路线.兔子说好吧。第三次赛跑开始.兔子跑到前面,却被河挡住了去路.乌龟游过去了,兔子过不去了,所以第三次赛跑是乌龟赢了:于是它们就商量.再赛一次,后来感到,为什么赛个没完没了。  相似文献   

9.
黑色心情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心理效应,比如皮格马利翁是寄以希望,就像爹娘对我;霍布森选择效应是无法选择,就像我无法选择是不是参加考试,而是亲人、朋友、老师们强加给我的;又如马太效应是两极分化,就像班上有人考了731分,年级第一,也有人考了331分,年级倒数第一;南风效应是办事情要注意方法,就像我每天学习16个小时,仍然倒退,而有的同学每天只  相似文献   

10.
同一般复句比较,多重复句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分句数目在三个点三个以上;第二、结构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第二个特点是多重复句的本质特点,因为包含三个或三个以上分句的复句不一定是多重复句,而结构上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层次的复句,一定是多重复句。比较下列句子: (1)智慧在学习中, a才干在实践中,幸福在劳动b c中,快乐在创造中。d (2)中年人的数量比a老年人多得多,中年人一旦b作了人梯,带动的面就广c了。例(1)包含四个分句。例  相似文献   

11.
反常合道     
有这样一个传说:绍兴才子徐文长自幼聪明过人。一天,他和六位文人一起喝酒,这六个人事先商量好要捉弄他一下。桌上一共摆了六个菜,按年龄大小行酒令,酒令要说出一个典故,只要典故和桌上菜肴有关,就可以独享这盘菜,否则没菜吃。第一个人说:“姜太公钓鱼。”说罢就把桌上的一盘鱼端到自己面前。第二个人说:“时迁偷鸡。”于是将一盘鸡肉端走。第三个人说:“张飞卖肉。”话音刚落顺手将一碗猪肉拿去。第四个人说:“苏武牧羊。”把羊肉也拿走了。第五个人说:“朱元璋杀牛。”牛肉也就归了他。第六个人面对最后的一盘菜,说声“刘备…  相似文献   

12.
一、奎因奎因批评模态逻辑的武器是所谓的等词可替换性原则。根据他的表述,“这一原则规定:给定一个真等同陈述,可以用它的两个词项中的一个替换另一个出现在任一真陈述中的的词项,得到的陈述仍是真的。”(Quine,2004,p.360)显然,这一原则在模态语境下是失效的,因为将真等同陈述“行星的数目=9”中的一个词项“行星的数目”替换另一个出现在真陈述“9必然大于7”中的词项“9”,得到的陈述“行星的数目必然大于7”却是假的。照一般意见,“9大于7”是数学真理,是必然的,而“行星的数目大于7”是事实真理,不是必然的。(同上,pp.363-364)等词可…  相似文献   

13.
听说,美国人最爱说的一个单词是“try”、它的意思是“试”。孩子们从小就接受了关于“try”的教育,不仅挂在嘴上,更要表现在手上。这个“try”本来就是一个极普通的词语,可是在中国的学校里,怎么就不那么流行呢?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不能常常对孩子说一声“...  相似文献   

14.
校园开心豆     
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神笔马良的故事。当讲到马良那支神笔的妙处时,市长的儿子小虎不以为然地说道:“那算什么神奇,我爸爸手中那支笔更绝,只需画个圈圈,就能要什么有什么。”  相似文献   

15.
欧阳竟无在《唯识抉择谈·抉择体用谈用义》中给出三重四种体用观。第一重“粗言”体用,第二重“细别”体用,第三重“以相明体用”;其中第二重又区别“体中”与“用中”,提出两种体用观:这样就有四种体用观。其中,第一种照应了中国传统体用理论框架;第二种将“体用”与“唯识”联系起来;第三种“种子为体,现行为用”是欧阳的创见;但最能代表欧阳思想精神的是第三重也即第四种体用观,因为在这里欧阳其实已经扬弃了体用概念于“相”的思想中。正是出于对“相”的重视,欧阳不但越出,而且批判传统体用观,拒绝一往而谈“体用”。  相似文献   

16.
某中学的食堂容纳不了很多学生搭伙,于是总务处出了一张布告,规定“凡路程在三刻钟以下的不能搭伙”。这个规定是含混不清的。“路程在三刻钟以下”是个很不明确的概念。第一,是指步行三刻钟还是指骑自行车、乘坐公交车辆三刻钟?第二,是指来校单程三刻钟还是指来回三刻钟?第三,“三刻钟以下”是不是包括正好三刻钟?在这个规定里,这几个问题都是不清楚的。  相似文献   

17.
高牧 《天风》1994,(8):5-6
传道书5章1节至9节有五个方面的吩咐用了“你”字。 第一、“你到神的殿要谨慎脚步……”第二、“你在神面前不可冒失开口……”第三、“你向神许愿,偿还不可迟延……”第四、“你只要敬畏神。”第五、“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欺压……不要因此诧异。”  相似文献   

18.
李林 《四川心理科学》2014,(20):112-112
《红处方》是毕淑敏第一篇长篇小说,它从心灵层面叙述了吸毒人员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被称为“文学的白衣天使”的毕淑敏费尽心血将毒品串联成成一个血与泪的故事,该作品也被称作“中国第一部戒毒小说”。小说中三个女性人物和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有密切联系,体现出“三我”之间的冲突。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析小说,可以从新的视角来解释冲突及悲剧产生的原因,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及吸毒引发的悲剧。  相似文献   

19.
唯物史观第一要阐明唯物主义地解决社会生活领域哲学基本问题的特点;第二要确定社会现象物质性的范畴;第三要揭示人们的社会改造活动的作用。我们认为,这三个方面正是唯物史观的核心。同时应当指出,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如果不指明社会生活的物质因素对社会意识的第一性关系,那么就无法对历史作唯物主义理解,而且,如果不把实践当成理论和社会进程认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实际上也就谈不上唯物史观。一、唯物主义地解决社会领域的哲学基本问题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的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范畴,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关于这两个范畴的内容问题,在苏联哲学界中,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大的意见分歧。图加林诺夫把马克思关于“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一著名原理  相似文献   

20.
有两组幼儿画树,第一组幼儿画的非常整齐。第二组画的比较凌乱,有些在成人看来根本不像一棵树。第一组作品是孩子在教师示范下一步一步画的,它强调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人性”;第二组作品看似杂乱无章,却是孩子心中的树,每一幅画都有一个美丽的故事,都是孩子们真实的感受。然而,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追求更有把握的顺利开展活动,会因“求稳”而采用前一种教法,但这样处理后又常常会感到缺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