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殊菩萨     
相传,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为四大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其中,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的说法,是出自佛教经典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  相似文献   

2.
文殊殿     
文殊殿是菩萨顶南北中轴线上的第三进殿宇,专为供奉文殊菩萨而建,占地0.4亩,比第一进天王殿大,比第二进大佛殿还大。它所以有这样大的规模,传说是因为文殊菩萨在五台山具有特殊地位,并在菩萨顶显露过真容。文殊菩萨名叫文殊师利,佛经说他久已成佛,只是为利益众生而甘居菩萨地位。五台山是他的演教之区,又是他的居住处。他在五台山上随缘显化,办了许多  相似文献   

3.
五台山为金口玉言敕封的佛教圣地。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和《佛说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中,就说它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与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道场、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道场和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者,尤以山辟最早、境地最幽、灵贶最...  相似文献   

4.
文殊菩萨     
《五台山研究》2010,(4):F0004-F0004
文殊菩萨是印度佛教中的上首菩萨。位居一切菩萨之酋,佛经称之为“文殊师利法王子”。在大乘佛教中,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济世无穷。随着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大乘佛教的传入.文殊信仰日盛.并于唐代初期钦定山西五台山为文殊道场。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据《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载:东北方有山,名清凉山,佛祖释迦牟尼的左胁侍文殊菩萨及其眷属、诸菩萨众就住在这里,文殊于其中演说佛法。佛教传入中国后,中国人认为五台山即是清凉山,所以五台山古称清凉山。由于对文殊菩萨的崇奉,五台山很快成为著名的佛教圣地,历代前来观睹圣迹、礼谒文殊的人络绎不绝。唐代佛陀波利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一个,关于他朝圣五台山还有一段极其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庄严古刹普济有情——记五台山金阁寺住持广济法师白福生五台山是誉满寰宇的著名佛教圣地,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演法道场。自汉代迄今,古刹名蓝遍布于五峰万壑之间,但大都以崇奉文殊菩萨为主,唯有距台怀中心15公里处,海拔1900余米的金阁寺都是以观世音菩萨为信...  相似文献   

7.
一、归敬颂象其他经论一样,梵本《金刚针论》开章就有二首归敬颂。颂曰:南无妙德主身口意敬礼,妙音世之师。马鸣如理趣,阐述金刚针。文殊菩萨在大乘经论中最常见的称号是Manjusri。这个梵文称号在汉语中有不同的音泽,如文殊师利、满殊尸利、曼殊室利;或简缩为“文殊”二字。意译也有好几种,如妙首、濡首、妙德、妙吉祥。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6,(3)
正关于文殊师利的来历众说纷纭,不像佛经或印度教经文中许多其他人物一样有直接明确的答案。文殊师利的形象没有明显的发展轨迹,在上座部巴利文三藏或任何其他非大乘经文中都没有出现,而在大乘佛经中,文殊师利是一位成熟的十地菩萨。美国佛教学者安东尼·托拉巴(Anthony Tribe)所著《文殊:来历、角色与意义》(Mabjuwri:Origins,Role  相似文献   

9.
<正> 五台山相传是文殊菩萨居住的灵圣之地。从南北朝以后,这里逐渐成为佛教徒巡礼朝拜的文殊信仰中心。唐宋时期寺院林立,天台宗和华严宗等佛教宗派都很盛行。有关五台山的文殊信仰和佛教流行情况,以唐慧祥《古清凉传》、宋延一《广清凉传》、张商英《续清凉传》的记述最为有名。现以此三传为主要依据,并参考其它有关文献,着重对唐宋时代五台山的文殊菩萨信仰进行考察。一、清凉三传及有关资料唐慧祥撰《古清凉传》二卷。全书分五部分:(一)立名标化,引证《华严经》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住处,并引图书介绍此山名五台山和清凉山的原因;(二)封城里数,介绍五台山的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是世界上鲜有的灵山圣境。自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就被《杂华》唱为文殊大士的演教之区。文殊大士的般若之智为五台山佛教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高僧。当今圆照寺的高僧妙空就是五台山佛教的著名僧医,也是《五台山研究》编辑部的特邀研究员。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京都清凉寺释迦牟尼如来旃檀瑞像由日僧奝然于公元987年带回日本,瑞像胎内所藏《文殊菩萨骑狮像》版画佛经与黑水城TK289《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像供养文》版画佛经均为宋代遗存密教典籍,且内容相差甚微,均由版画与佛经两部分构成,版画为"文殊骑狮像",佛经部分以"文殊五字真言"为核心。除内容大致相同外,两部文献都与五台山有密切联系,通过对两部遗存文献的文本内容、背景进行考证,可究明文殊真言的功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京都清凉寺释迦牟尼如来旃檀瑞像由日僧奝然于公元987年带回日本,瑞像胎内所藏《文殊菩萨骑狮像》版画佛经与黑水城TK289《大圣文殊师利菩萨像供养文》版画佛经均为宋代遗存密教典籍,且内容相差甚微,均由版画与佛经两部分构成,版画为"文殊骑狮像",佛经部分以"文殊五字真言"为核心。除内容大致相同外,两部文献都与五台山有密切联系,通过对两部遗存文献的文本内容、背景进行考证,可究明文殊真言的功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举世瞩目的佛教圣地五台山,梵宇林立,僧尼云集,大德高僧辈出,自古就是海内外佛教信徒崇拜倾仰和竞相朝礼的灵山净土。尤其是地处五峰怀抱中的台怀镇,山环水绕,钟磐林幽,紫瑞呈祥,清凉宜人。因《华严经疏》说文殊菩萨及其万眷家属于此居住弘法,教化众生,从唐代起,便被佛门释子公认为文殊师利显灵说法的道场。难怪唐太宗也穿凿附会地说:“五台山者,文殊闷宅,万圣幽栖,境系太原,实我祖宗植德之所,尤当建寺度僧,切宜祗畏。”位于这个秀丽山镇的南侧,即花木繁茂的梵仙山  相似文献   

14.
公元1998年9月25日,佛历2542年八月初五日,星期五,三五汇聚,事当圆融,中国五台山五顶文殊菩萨圣像开光大法会按计划,如期在佛教圣地五台山清是室朝山拜佛时所建皇帝驻肿之所皇城故址召开。五台山是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乃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应化道场。以“大智”为德号的文殊菩萨所弘扬之法门谓“般若法门”,凡以开发大脑之聪明智慧而断灭因由成就佛陀正果者,必然修学文殊之法。有鉴于此,故《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菩提萨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三世请佛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1,(2)
一、文殊的事迹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音译,略称文殊。或译作“曼殊室利”,意为妙德、妙吉祥。他出生时,家里出现十大吉祥瑞兆:1.天降甘露,2.地涌七珍,3.仓变金粟。4.庭生莲花,5.光明满室,6.鸡生凤子,7.马产祥麟,8.牛生白犊,9.猪诞龙豚,10.六牙象现。公元前六世纪(与释迦同时代),生于舍卫国多罗聚落婆罗门族姓中,父名梵德。从母右胁而生,身紫金色,堕地能言,如童天子,有七宝盖,随覆其上。文殊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与佛相同。在《华严经·入法界品》里,弥勒菩萨对善财说:“文殊大愿,非馀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菩萨之所能有。其行广大,其愿无边,出生一切菩萨功德,无有休息。常为无量诸佛之母,常为无量菩萨之师,教化成就一切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因传为文殊化现道场成为佛教一大圣地,其中与密宗有很多重要的关系。在密宗还未成立之前,印度密教早已流传于唐,它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五台山与文殊信仰,本来并无联系,只因“一乘典语,兴在中华”(不空语)。新译《华严经》固然是五台山为文殊化宇的主要经典依据,但密教经典为此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菩提流志译的《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说:“尔时,世尊告金刚  相似文献   

17.
《赞文殊菩萨偈注释》一书是五台山圆照寺原住持清海法师的弟子、今广东潮阳峡山妙吉祥堂住持妙空法师弘传文殊思想的著述。全书内容依次为《金刚顶超胜三界经说文殊五字真言胜相》(佛经)及妙师所作《赞曼殊师利菩萨五字真言威德偈》、《曼殊室利十种无尽甚深大愿》(佛...  相似文献   

18.
俄藏黑水城文献TK75内含四种经文及一份"六十花甲"口诀,是一部以藏传佛教文殊信仰为主体内容的经文汇编。文献第二部分是德格版《藏文大藏经》中《至尊圣者文殊师利增上智略陀罗尼》的汉译,其中还抄录了北宋法贤译师翻译的《佛说妙吉祥菩萨陀罗尼》里的偈文,与第一部分"成就法"及第三部分"供养法"构成了完整的文殊菩萨修行仪轨。TK75不但证明了文殊信仰特别是"六字文殊"的传播超越了民族和地域的界限,更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西夏文殊信仰所具有的"汉、藏并传"、"形式多样"、"即世而离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贺词     
《世界宗教研究》编辑部五台山研究会:最热烈地祝贺《五台山研究》的创刊!五台山五台嵯峨,崇岩叠嶂,谷抱峦回,林木茂郁,独具风光,自古以来系我国佛教圣地,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这里传为文殊菩萨演教道场,相传东汉永平时即建有佛寺,至隋唐已寺庙林立,臻  相似文献   

20.
五台山是我国佛教圣地之首。“昔人颂字内灵奇之境,恒言五岳之外,复有三山。盖谓五台、峨嵋、普陀也。三山皆因佛迹显,而五台尤以山辟最早,境地最幽,灵贶最赫,故得名独盛。”(《敦煌石室遗书》)五台山在我国的佛教名山中之所以“得名独盛”,地位最高,其要者有三:第一,五台山传为文殊菩萨演教道场,而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乃并称佛教中的“三大士”,其中又以文殊菩萨的地位最高,因而五台山在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的声名也就最为显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