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成 《学海》2023,(1):117-127
英国工党原属于英国工人运动的政治翼,由于得到多数工人阶级选民的支持,工党才取代自由党,成为与保守党平分秋色的英国两大政党之一。然而,当工党发展为英国主要政党之后,面对大选和执政的压力,工党不可避免地要在阶级党与宪政党之间进行平衡,内部的争论和分歧也更加激烈,最后拉开与工会距离,背离原有阶级政党的根本属性。工党长期处于宪政党与阶级党的两难之中,政策发生“左”与“右”的反复交错。工党多重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及其不同影响,是工党经济、社会、外交政策以及组织结构变化的根本动因。工党的主流意识形态多为迎合社会、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不是引导社会潮流和实行根本性社会变革,因而工党只能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而不是坚守传统思想或所谓“工人阶级代言人”地位。“第三条道路”是工党遵循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必然结果,标志着工党摆脱了传统意识形态束缚,完全倒向政治实用主义。工党主流意识形态的演变和最终消失是工党遵守资本主义宪政制度的必然结果,是工党逐步抹去阶级色彩并成为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英国宪政党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刘成 《学海》2003,(4):97-101
198 3年以后 ,英国工党进行了内部的改革。工党改革的基础是在公有制与市场、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角色、工会与工业关系、福利政策等问题的思想认识上的统一 ,改革的关键是“一人一票制”的建立和党章公有制条款的修改 ,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提出是改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3.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坚持社会主义就必须坚持公有制。然而在1989年春夏发生的政治动乱前夕,却出现一股经济私有化思潮。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剖析这股思潮,无论对于正确认识这场动乱,还是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都是十分必要的。私有化思潮的泛滥 1988年5月,《世界经济导报》报道北京某高等学校,在“五·四”前夕举行报告会,会上有人提出“公有制有悖于它的理想”,并罗织了公有制四条罪名:(1)“公有制的内容空虚”;(2)在公有制下“劳动者永远成不了生产和社会的主人”;(3)“商品经济中公有制是低效率的”;(4)“公有制没有生长点”。同月,广州某刊物载文,提出“如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医学道德进步河南医科大学(450052)李中琳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由于市场机制和市场规范尚未完全形成,加之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人们的利益需求必然表现出多元态势,而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道德秩序和...  相似文献   

5.
传统观点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建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这种观点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恶劣影响。它片面地夸大了所有制的决定作用,导致盲目地变更所有制形式,追求“一大二公”而忽视了实现公有制后自觉地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实,依据马克思的一系列论述,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中结成的社会关系。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即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是人对物的占有关系。它决定了人与人的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前提和基础,但不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更不是其全部内容。生产关系的实质或核心是人们的物质利益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就经常把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并列使用或交替使用。所以  相似文献   

6.
“人权”,作为一个政治理论的出现,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人权问题一直是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焦点.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某些西方国家大造“人权国际保护”的舆论,将“人权攻势”作为其在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手段,动辄指责他国“侵  相似文献   

7.
倪学德 《学海》2008,(3):189-194
对于战后初期英国工党艾德礼政府外交政策的特点,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有的学者主张,1945-1951年工党政府实行的是自由主义外交,因为二战期间英国社会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自由主义思想对上台执政的工党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倡导国际合作和谋求世界和平的自由主义成为工党外交政策的指导思想.本文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战后初期工党政府的外交实践充分说明,其对外政策基本上沿袭了英国传统的现实主义风格,而较少受到自由主义理念的影响.通过借助美国的力量以实现英国的外交构想,顺应时代潮流开始非殖民化进程,从英国的利益出发及时调整对华政策,这一系列外交行动都是工党政府现实主义外交最好的例证.可以说,面对战后国际格局的巨大变迁,工党政府外交政策的出发点是大英帝国衰落的现实,落脚点则是国家和民族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8.
一九八四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宣布: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人们都很熟悉这个论断,却未必都充分意识到它的严肃含义。因为“经济”这个范畴不但包含了社会的生产与交换,而且包含了分配与消费,宣布一个经济形态具有“商品经济”的属性,就意味着不但在生产与交换领域,而且在社会的分配领域与消费领域,也都要遵循商品经济那些基本的规律。而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还必须坚持公有制、计划性、按劳分配等原则。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内容,正是要实现上述两个方面(即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包括三层含义,它们并非仅具否定性的内涵。虽然意识形态的虚假性根源于其阶级性,但是意识形态的阶级属性并不必然意味着意识形态是虚假的;只有当社会利益分化达到对立的程度、统治阶级需要利用意识形态掩盖真实的社会关系时,才会出现虚假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使其成为社会认同的文化基础,进而成为社会稳定团结的重要中介。辨析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有助于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伊始,毛泽东"以苏为鉴",结合实践经验,开始思考和探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中国路径,取得诸多具有奠基意义的思想成果。一是明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人民内部性、批判性和辩护性的鲜明特性,奠定了建设必要性的认识基础。二是提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能"一条腿走路",而要多方并举,夯实其政治、经济、理论、队伍和媒介等多维基础,打造了整体统筹的基本格局。三是强调打好急缓攻守名实策略之组合拳,以制度建设为有理有利有效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保驾护航,开创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方法。毛泽东的思考及相关成果在其后仍有借鉴意义,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11.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包含多方面内容,其核心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是决定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性质和正确方向的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刘佳 《现代哲学》2020,(1):41-48
工会是资本主义现代性范畴,标志工人阶级集体行动进入到"自为"阶段。马克思恩格斯所目睹的工会组织,是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体制下,工人阶级有组织地同资本斗争的共同体形式;但是资本主义体制下的工会必然出现内卷化、贵族化问题,使其倒退为狭隘的经济利益社团。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情境中对工会的政治形态、职能形态、文化形态和制度形态进行系统再造,领导工人阶级革命建国,使工人阶级上升为国家领导阶级,工会进入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成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常性、基础性工作。"工会再造"是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中国化的源头活水,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工会学说的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发展性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关系。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引进必定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强化其功能,改变其作用方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必须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提供价值导向、人文动力并克服消极的思想阻抗。  相似文献   

14.
简讯     
▲北京市社科院等单位于1987年6月初讨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质的规定性和基本特征问题。关于前者,认为是社会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不全善和不成熟,或不完善是指带有更多的旧社会痕迹。关于后者,说法有三:(1)公有制;(2)落后生产力;  相似文献   

15.
体制转型与“道德阵痛”王淑君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关系由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一体制转型,引起了道德观念的剧烈振荡,使道德问题成了人们空前关注和争论的热点。在争论中出现了“爬坡论”、“滑坡论”...  相似文献   

16.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宗教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隐含着人类历史的文化基因.男女两性共同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文化.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视角下社会性别研究的兴起,学术界对宗教的研究也开拓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学术旨趣,如女性与宗教这一新动向的出现.云南民族众多,由于其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的不均衡性,其宗教类型齐全,信仰内涵丰富.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对近些年来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宗教的相关研究情况,分别作一宗教人类学理论视角下的概述.  相似文献   

17.
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意识形态反映了社会群体的利益诉求,其核心就是社会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在促进社会群体的认同中起着主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在社会思潮多样性的背景下,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通过核心价值观认同,来促进社会认同.这就要求相关部门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公共政策来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大众文化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意识形态的工作不能淡化而必须加强。要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就必须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意识的特征、作用及其发展规律。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是由它内部予眉特殊性决定的,是区别与其他意识形态的根本特点。自有人类社会以来,意识形态主要经历了奴隶主意识形态,封建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上述种种意识形态在制度基础、阶级属性、指导思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超繁动态巨系统,是多方面本质规定的统一体,其多方面的本质是有深浅不等的层次的。就我国的社会主义而言:有政体方面的本质,如党领导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和多党合作制等;有国体方面的本质,如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等;有生产关系方面的本质,如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有社会目的方面的本质,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人民共同富裕等。笔者认为,社会主义还有一个更根本、更核心的本质,即“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上述本质规定只是它的辐射带。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述问题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讨,提出了多种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1.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生产之间的矛盾;2.社会化生产发展的水平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规模、程度、形式及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3.生产社会化的具体状况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具体形式之间的矛盾;4.落后的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即生产与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