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统编高中《语文》第一册在讲到《复合判断》时,出了这样一道练习:‘如果天上有黑云,今天就会下雨。’不少语文参考资料认为,那是一个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应改成‘有天上有黑云,今天才会下雨。’我不能苟同这种意见。我们不妨分析一下:‘只有天上有黑云(A),今天才会下雨(B)’这句话,是否符合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定义。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定义是:‘在有A未必有B,无  相似文献   

2.
在《形式逻辑原理》及一些文章中,诸葛殷同同志不同意我国一般逻辑著作给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下的定义,即不同意:有p就有q,无p则q不定(即可能有q,也可能无q),p就是q的充分条件;无p就无q,有p则q不定(即可能有q,也可能无q),p就是q的必要条件。其主要理由是:(1)如果p则q,只断定了有p会怎样,而没有断定无p时q怎么样;(2)如果用上述定义,那么,当把充分条件的定义与必要条件的定义合在一起作为充分必  相似文献   

3.
什么充分条件?有人认为:“如果有P必有q,无P不必无q,这样,P就是q的充分条件”。什么是必要条件?他们又认为:“如果无P必无q,有P不必有q,这样,P就是q的必要条件”。这种论点是对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一种误解。如果这种论点成立,那么充分必要条件就成为:“有P必有q,无P不必无q,并且,无P必无q,有P不必有q”。在此,显然包含如下两个逻辑矛盾: ①“有P必有q,并且,有P不必有q”。这是一个“A∧(?)”的逻辑矛  相似文献   

4.
“智”字在古汉语中与“知”字通假,也就是说在上古之时,知与智只用一个字.有知识者大约也就被看做有智慧。但后来发现不对头了,许多人虽然有如识,却不一定有智慧。他们只会复述一些前人留下的资料,却缺乏自己的理解.融汇和阐扬,特别是不能随机应对、具体运用。这就不能算是有智慧。我这段“说文解字”或许是想当然的,但道理恐怕不虚。禅宗对“知解宗徒”看不上眼,却尊重大智慧者,正是对“知”与“智”这两个字高下的区分。但知与智二者又并非隔裂的.它们还有紧密联系不可分离的一面。我们这个专栏称作“智慧法轮”,正是要从知致智。第一步是知,不掌握这些知识,就失去了思维的资料、交流的工具、深入的门径。第二步是智,要大彻大悟,还必须在知的基础上,随时随地,发现迈进新境界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在《泰阿泰德篇》中指出,知识是加上逻各斯的真信念。这个提法的当代表述为:知识是得到辩护的真信念。它满足以下三个条件:A知道P,当且仅当(1)P是真的,(2)A相信P,(3)A有充分的理由R相信P。就条件(3)而言,我们发现柏拉图对什么东西才能够作为理由R作出了很强的限制。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认为,抢劫案是“非目睹不能知的事实”,而审判官“凭耳闻而判决,判决虽确,毕竟非凭知识”。因此,在柏拉图看来,对于审判官而言,关于抢劫案的信念永远也不可能算作知识,知识只能是“仅能被目击证人所知道的事实”。在柏拉图这种出于清教徒式认识论…  相似文献   

6.
福音与文化     
孙天人 《天风》2003,(1):31-31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教育、文艺、科学等知识的总称。它对神学思想关系密切,我们应予重视。 一、文化的价值 圣经极重视文化知识。在“旧约”时代,圣贤与先知都指出:“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箴2:10);警告“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何4:6)。在“新约”时代,主耶稣首先肯定了文化知识的价值,对门徒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领出新旧的东西来。”(太13:52)使徒们不仅是饱学之士,保罗说:  相似文献   

7.
贺城先生说过这样的话:“知行合一与说王阳明的名字可以说是分不开的。王阳明之提出知行合一说,目的在为道德修养,或致良知的功夫,建立理论的基础。”(《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第130页,下引该书只注页码)贺先生并就“知”与“行”以及它们的“合一”关系作了独到的阐释,当然,这种阐释是一家之言。笔者以为,阳明代表东方人的形上智慧的思想方法集中体现在“知行合一”学说上。知与行是儒家道德实践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儒家哲学中,知行问题所讨论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实践的关系问题。一般说来,知是一个标志主观性的范畴,行则是主…  相似文献   

8.
追求知识 坚定信仰 追求知识 崇尚科学 追求知识 利人利己 一、追求知识坚定信仰   真主在《古兰经》中说:   “真主将你们中的信道者升级,并将你们中有学问的人们提升若干级,真主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 (58: 11)。   “你说,有知识与无知识的相等吗 ?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 (39: 9)。 “真主的仆人中,只有学者敬畏他” (35: 28)。   “在今世是盲人者,在后世仍是盲人,而且更加迷误” (17: 72)。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文明传承的工具。从上述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古兰经》十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信仰如果以知识…  相似文献   

9.
荀子是我国先秦时期的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他对中国古代哲学各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在认识论方面尤其具有丰富的思想和独到见解。本文就其“天官意物”、“心有征知”问题作初步分析,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人何以最为天下贵?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人有认识能力,明确地把这种认识能力当作人的本性。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荀子·解蔽》,下引只注篇名)意思是说,能够认识事物,这是人的本性,可以  相似文献   

10.
OECD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类型定义为知事知识、知因知识、知窍知识和知人知识。这是一种工具论的分类结果。如果从认识论角度考察 ,将会看到 ,作为知识经济基础的知识基元结构是三维的 ,即理性的、合理的和理想的。建立这样的知识分类学 ,对理解知识经济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理性的”,首先是一种认知能力的概念 ,即通过逻辑思维形式把握本质和普遍的能力 ,它与“感性的”一起 ,属于人类固有的禀赋 ,它们是人类的两种基本认知能力。在哲学史上 ,“理性的”还有另一重含义 ,那就是作为“非理性”的对立物。我们应当承认甚至有时还要特…  相似文献   

11.
后期墨家所著《墨经》蕴含着相当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成就可观,堪与《荀子》比美。它们是先秦心理学思想的两颗明珠,值得发掘、整理。本文引文据伍非百先生著《墨辩解故》一书,对原文的理解也多受启迪。现作如下简单评介.一、关于心理和意识生命活动,心理、意识活动的实质,这是心理学的最根本问题。后期墨家的解答是非常明确的:“生:形与知处也”。(《经上》)意谓形具而知附,然后有生命活动,心理活动。这个“知”字,包括认知活动和意识活动.人的本质,生命的实质即在于人能认知、有意识。认知是“以其知(即智力)遇物(即接触客观事物)而能貌之(即描摹事物形象)”的反映过程;而意识则是意识到“已有  相似文献   

12.
佛言祖语     
《法音》1988,(7)
(赵州从谂禅师)问南泉(普愿禅师):“如何是道?”南泉曰:“平常心是道!”师曰:“还可趣向否?”南泉曰:“拟向即乖。”师曰:“不拟时如何知是道?”南泉曰:“道不属知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  相似文献   

13.
唐君毅认为《大学》“格物致知”义的演进,即是把科学之知与中国传统德性之知相融合的尝试.以道德理性为根本,融合朱熹与王阳明对《大学》的解释,重订《大学》文本次序,彰显“本末”、“终始”在《大学》中的意义,并用“俱时而呈现之同一关系”、“更迭而呈现之相斥关系”、“目的与手段之相从之关系”、“交互并在之关系”揭示出知识之知和德性之知的内在关系,构造出一个立体上升的结构关联体系,是唐君毅重释“格致”理念以融通科学的内在理路.他强调科学与人文在具体情境中发用,成为化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冲突的有益尝试,也是唐君毅在诠释中华文化传统时表现出的时代意识.  相似文献   

14.
悟道诗     
一,唐·寒山《寒山诗》 水清澄澄莹,彻底自然见; 心中无一事,水清众兽现。 心若不妄起,永劫无改变; 若能如是知,是知无背面。 寒山,居浙江天台始丰县西四十公里的寒岩幽窟中,因不详其姓氏,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寒山常至国清寺,有僧名拾得,与寒山交友。传说其为文殊菩萨之化身,与丰干(弥陀化身)、拾得(普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指出:“无”乃是最广泛、最深刻、最原始的问题,是形而上学的基本问题。传统形而上学只知问“有”而不知问“无”,而海氏认为只有在“无”中,存在者之可敞开状态才是可能的。中国古代的老子对有与无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老子的学说对海德格尔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海氏关于“无”的论说是在老子学说的基础上形成的。  相似文献   

16.
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语法与逻辑是密切相关的。研究语法的专家有时考虑逻辑太少,有的语法著作存在不少逻辑缺陷。编在初中语文课本里的《汉语知识》就有这样的情况。下面着重就划分方面的问题试作商榷。一、“中心浯”能跟主语、谓语、宾语并列吗? 课本从开始讲实词就提到“中心语”,同定语并列(第二册第257页)。讲句子成分时,又说“句子的基本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和中心语”(第三册第301页)。且不谈“中心语”属于不属于基本成分,单说“中心语”能同什么并列,不能同什么并列。一个属概念包含若干种概念,各个种概念的总和等于属概念;属种关系不同的概念不能相加,也  相似文献   

17.
正"知"与"不知",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尽管,"常谈"未必有新意,但"常谈",却也未必无新意,所以,还是可以谈的。此一话题,最早,应该是由至圣先师孔子提出的,《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由,是指孔子的学生仲由,字子路,又称季路,属"四科十哲"之一,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朱熹,在此一节下注曰:"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  相似文献   

18.
<正> 甘泉学派系指以湛若水为代表的一派学者及其思想。他们上承陈献章之以“随处体认天理”为宗旨,在明中晚期的思想界、学术界,与王派心学并分秋色,有相当的势力。《明儒学案》说:“王湛两家,各立宗旨。湛氏门人,虽不及王氏之盛,然当时学于湛者或卒业于王,学于王者或卒业于湛,亦犹朱陆之门下,递相出入也。其后源远流长,王氏之外,名湛氏学者,至今不绝,即未必仍其宗旨,而渊源不可没也。”(《明儒学案》卷三七)王、湛二人生在同时,互相切磋,过从甚密,彼此思想都十分熟悉。王守仁曾指出湛派思想与自己不同。“近时同志,莫不知以良知为说,然亦未见有能实体认者,是以尚未免于疑惑。盖有谓良知不足以尽天下之理,而必假于穷索以增益之者,又以为徒致良知未必能合于天理,须以良知讲求其所谓天理者,而执之以为一定之则,然后可以率由而无弊,是其为  相似文献   

19.
同样的知识状态,在某个语境中可以认为“知”,而处在另一个语境中却有可能被视为“不知”。这就涉及所谓的知识归赋问题。这个问题虽曾引起过语言哲学的精神教父维特根斯坦和言语行为论的创始人奥斯汀的兴趣,但对知识归赋全面系统的广泛关注则始于21世纪初叶。目前,围绕知识归赋语句(下文简称“知识语句”),语境敏感性的探究方兴未艾,不仅吸引了语言哲学家的踊跃参与,而且激发了心理学家与知识论者高昂的研究热情,继而催生了(知识)语境论、恒定论、对照论(contrastivism)等不同理论,旨在解决所谓的“知识归赋难题”。  相似文献   

20.
从“四端之心”开始,以经验知识的解释进路来叩问良知之存在、表述良知之呈现,存在着一条值得被注意的哲学史发展脉络。通过简要梳理这一哲学史源流,并特别说明杜维明、黄勇在回应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分别提出的“体知”与“动力之知”理论,我们可以认为,以经验知识的进路解释良知如何呈现,需要以良知不学而能的先天性与其呈现于经验中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给予“经验知识如何触发良知”和“良知如何运用经验知识”两个核心问题以有效的解释。同时,认知能力的提高与经验知识的积累都影响了主体对当下道德场景的把握,从而也参与到良知直下的判断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