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主体与客体同思维与存在、意识与物质的关系问题,仍然是目前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有的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古代、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现代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的说,“在当代,思维和存在这个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我们认为,即使在当代,哲学的基本问题,仍然  相似文献   

2.
在1888年出版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恩格斯曾经这样写道:“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23页)恐怕连恩格斯本人也没有想到,他的这一论断对以后的哲学研究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奇怪的是,有兴趣探索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学者往往会忽略一个重要的事实,即马克思也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进行过深入的思索,并得出了思维与存在异质性的重要观点,正是以这一重要观点为核心,马克思形成了关于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现代哲学》1998年第4期发表了朱宝信先生的《论哲学基本问题及其诸形式》的文章(下称“朱文”),该文指出:“哲学改革近二十年来,在众多的研究成果中,值得一提的成果是: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传统提法牢固地位受到了动摇,哲学基本问题的可变易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论者赞同。”和“朱文”的这种看法截然相反,笔者认为,哲学改革近二十年中最大的失误,哲学的贫困、落后,就表现在哲学界不少人对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由原来的没有弄懂(突出的表现是不解释思维和存在在总体上是什么关系,并把思维与存在同…  相似文献   

4.
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偏重于本体论的研究,到偏重认识论的研究,再到本体论与认识论统一性的研究。目前,哲学不仅已从自然和历史中驱逐出去,而且已从思维的领域中被驱逐出去,剩下的只有一个纯粹的方法论领域。这个领域的核心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是对一切直接知识的反恩,即是对认识的认识,是探求认识发展道路的。因此,所谓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严格说来,应该是作为思维的思维与作为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5.
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既不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也不是关于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问题,而是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作为"问题"而予以批判地"反思"。哲学的"反思",并非一般意义的"对思想的思想",而是揭示隐匿于思想之中并强制性地规范人的思想活动的"不自觉的和无条件的前提",这就是"思想的前提批判"。哲学的基本问题与思想的前提批判是相互规定的: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构成"思想的前提批判";"思想的前提批判"就是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认识论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相互关系的哲学理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也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又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先谁后,谁产生谁;另一方面是思维是不是存在的反映,它和存在能不能一致。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的前三章中所讲的认识论,正是这个哲学基本问题。根据列宁对认识论所作的三个结论,认识论本身有这样三个最主要的问题,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当中,可以看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以及形而上学的根本不同。这三个问题是:  相似文献   

7.
读了于世诚同志的《关于德国古典哲学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理论的探讨》(发表于今年《哲学研究》第3期),有许多意见。我们不同意世诚同志这篇文章的基本论点。这里,只就两个问题提出一点看法,和同志们商讨。1960年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争论的关键是什么? 我们认为,当时争论的关键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不是对立的统一?即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否适用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当时我们是这样的看法(见拙作《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的实质》,载《哲学研究》1960年第3期),现在还是这样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从实体思维到实践思维--兼谈对存在的诠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哲学的发展和创新 ,通常伴随哲学思维的发展与创新 ;存在范式的转换 ,通常伴随存在的诠释方式的转换。 2 0世纪以来 ,人类思维 (包括哲学思维 )正发生静悄悄的但又是实质性的变革。反思并自觉地凸显这一变革 ,对把握当代哲学的特点与走向来说 ,是一个基础和前提性的工作。本文拟从诠释存在的思维前提入手 ,对这一变革做一粗浅探讨。我的基本观点是 :传统哲学思维是实体思维 ,现代哲学思维是关系思维和过程思维。对关系思维的进一步深化 ,客观上要求我们明确主体和实践视角 ,进到实践思维。当然 ,哲学思维方式的概括、表述可以是多角度的。我…  相似文献   

9.
论坛荟萃     
恩格斯把思维与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基本问题,并提出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在今天看来,这已经是不够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原理应当补充上第三个方面——思维反作用于存在,即怎样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地、有效地改造世界,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的合理进步。也就是说,哲学基本问题应当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第一是何者为第一性的;第二是认识被认识的关系;第三是改造被改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辩证唯物主义对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所作的规定,是在总结人类认识史上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革命变革。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是自然、历史和思维的统一,是自然观、历史观、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也就是说,思维与存在的关系是一个总体性的概念。  相似文献   

11.
论哲学对科学的反思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理论思维的两个基本维度哲学和科学是人类理论思维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分别集中地表现着人类理论思维的两个基本维度,即科学集中地表现着思维和存在高度统一的维度,哲学则集中地表现着反思思维和存在关系的维度;前者是“构成思想”的维度,后者则是“反思思想”的维度。因此,哲学对科学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中介所构成的反思关系。科学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思维方法去探索自然、社会和精神的奥秘,获得关于世界的规律性认识,并用以改造世界、造…  相似文献   

12.
哲学意义的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于"存在"、"本体"和"世界"的实证知识,而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实质内容的反思性的哲学理论。作为历史性的思想和思想性的历史,哲学的世界观是以理论形态所表征的人生在世和人在途中的人的目光。它既是反思存在的存在论,又是追问存在的根据的本体论,由此构成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否定性统一的辩证法。辩证法是以"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为"基本问题"的存在论、本体论和世界观"三者一致"的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哲学基本问题一向被认为是先于一切、高于一切的问题,但这些年来人们接触到了较多的西方现代哲学流派,发现他们并不怎么谈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于是就开始怀疑它是否依然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本文将就哲学基本问题的历史和当前的争论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4.
论坛荟萃     
第一,必须了解一般哲学的基本问题与个别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关系.一般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但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同时在不同的哲学家及其哲学学说中,其表现形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哲学是什么?胡塞尔认为哲学是反思,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舍斯托夫却认为哲学是一种斗争。实际上,这是理性哲学思维和圣经思维的对立。理性哲学思维基于人是“理性的人”的认识,通过“逻辑”的手段来寻找事物背后的根据,哲学是“爱智慧”。圣经思维却从人是“神性的人”出发,把“雷霆和闪电”作为自己的“逻辑”,把哲学当作“生死事业”,因而哲学是斗争。舍斯托夫对理性哲学思维进行了抨击,他对哲学定义的理解是基于俄罗斯宗教存在哲学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看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西方近代哲学核心问题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最初是由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提出来的,后来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神学证明中得到进一步讨论和深化,最后在近代哲学中才被自觉地确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经院哲学对此问题的思考典型地表现在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及其所引起的争论中,这个证明在近代的笛卡尔哲学中再一次得到重申,并且遭到了康德的致命批判。后来,当黑格尔对这一证明以及康德的批判进行再批判时,才揭示出它所包含的思维与存在相同一的深刻内容。一、本体论证明的提出及其思想实质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最初是由安瑟尔…  相似文献   

17.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象和出发点的讨论,在1990年继续进行,现将讨论情况概括如下。 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观点 有的同志认为,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只是全部旧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因为一种哲学的基本问题必须是揭示了这种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并能够体现其根本特征的问题。人和世界、人和环境的矛盾,或者说主体和客体的矛盾是马克  相似文献   

18.
哲学思想为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启思与导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创新能力与哲学素养直接相关,创新思维是哲学素养的运用和拓展。目前,医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极大限制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问题,一是受权威迷信的束缚,二是受传统思维框架的束缚。基于此现状,本研究探讨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体现了哲学思想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启思与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创新能力与哲学素养直接相关.创新思维是哲学素养的运用和拓展.目前,医学思维能力培养中存在极大限制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问题,一是受权威迷信的束缚,二是受传统思维框架的束缚.基于此现状,本研究探讨培养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体现了哲学思想对医学生创新思维的启思与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20.
青年马克思对实践理解的演化张阳升马克思一登上哲学舞台,就面对贯穿德国古典哲学的关于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问题。费尔巴哈以存在为主体、思维为宾词,克服了黑格尔用精神来统一存在的错误。但是他没有解决思维和存在如何统一的问题。马克思独具高见地提出了两者相统一的中介桥梁范畴即实践。一开始,马克思将实践仅仅理解为哲学的实践,并且“哲学上的实践本身就是理论的”。这种哲学实践是立足于自我意识立场上的理性批判活动。《德法年鉴》时期的青年马克思越出纯哲学的批判而达到政治性的实践理论,他认为实现人类解放的途径就是哲学与无产阶级的结合,无产阶级在哲学的统率下对现实进行武器的批判。由于从政治性实践角度对无产阶级及其阶级意识的关注,马克思思想的触角就不能不触动工人的工资、资本的利润,即政治经济学这块园地。((1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以异化劳动学说作为思想基础的。在这里,马克思是从人的本质出发去阐述生产劳动的,这是一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理想劳动。这种抽象的劳动实践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思维和存在统一的中介,以此即可消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绝对统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立足于“人的感性活动”,这标志着马克思对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