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安博  任真  陶晓春 《心理科学》2012,35(2):418-423
本研究探讨了依恋关系对员工工作绩效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性别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通过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关系问卷(RQ)和工作绩效问卷三个研究工具,对110名不同职业和岗位员工的依恋模式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 倾注型被试在情境绩效上的得分显著得低于安全型被试和害怕型被试。2.依恋焦虑与任务绩效和情境绩效均呈显著正相关。3.依恋焦虑可以正向预测情境绩效。4. 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男性和女性在情境绩效和任务绩效上有所不同,说明性别在依恋关系和工作绩效之间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点探测实验范式,考察不同心理弹性水平大学生在有或无应激情景下的注意偏向特点。采用中国版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从450名被试中筛选出19名高分组被试和20名低分组被试,将被试随机分入有应激情景或无应激情景两种实验情景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1)高心理弹性组被试的注意偏向分显著高于低心理弹性组;(2)高心理弹性组被试在无应激情景下对低应激词表现出注意警觉,低心理弹性组被试在无应激情景下对高应激词表现出注意回避。  相似文献   

3.
严文华 《心理科学》2007,30(4):1010-1012
本文旨在探讨在德国的中国学生/学者跨文化适应与应激源和应激之间的关系。其中,跨文化适应分为总体、人际及学习/工作适应三方面.应激源分为社会和学习/工作两方面,而应激则有文化、心理和生理三个层面。被试为99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及访同学者。研究结果表明:除工作/学习应激与总体适应没有显著负相关之外,应激源与三方面的跨文化适应均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了同样的趋势。在应激与跨文化适应的关系上,适应良好的被试应激水平较低。总体适应能够预测文化、生理及生理应激。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1996至2015年间85篇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测量我国老年人(共43302名被试)社会支持的研究报告进行了横断历史元分析,以考察老年人社会支持水平随年代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近20年,我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水平整体呈逐年下降趋势,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均与年代有显著负相关,主观支持因子与年代的相关不显著;(2)男性和女性老年人主观支持与年代均有显著正相关,其他因子均与年代没有显著相关,同时在社会支持水平上没有显著性别差异;(3)东部地区老年人主观支持与年代呈显著正相关,其他地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均与年代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验探究危机情境下组织回应策略对员工的负性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一采用被试间设计。探讨公众舆论危机情境下组织回应策略(机会解释,威胁解释)对员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影响。实验二采用2×2的被试间实验设计,探讨管理惩戒危机情境下利益相关性(主相关,他相关)和组织回应策略类型对员工情绪和行为倾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威胁解释下被试的负性情绪更高;机会解释下的被试发生负性网络行为可能性高于威胁解释,但现实行为倾向水平均较低;员工利益主相关情境下,被试负性行为倾向更高,危机情境类型和组织回应策略类型交互作用显著。研究表明:机会解释对抑制员工的负性情绪更有效;威胁解释对抑制员工的负性网络行为倾向更有效;员工利益主相关的危机情境会使员工的负性情绪和负性行为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监狱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的关系,为从希望入手对监狱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被试选自北京市某所监狱,共574名男性服刑人员,平均年龄38±11岁。结果:(1)不同的年龄、婚姻状况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有显著差异(P0.001);不同文化程度、捕前职业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抑郁(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犯罪类型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不同刑期的服刑人员希望水平(P0.001)、焦虑(P0.001)有显著差异;(2)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在与焦虑、抑郁呈显著负相关;(3)抑郁对希望水平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01),抑郁程度越高,希望水平得分越低。结论:本研究发现服刑人员的希望水平与焦虑、抑郁情绪相关,希望水平可能是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感觉寻求、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370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考察了中学生感觉寻求、亲子关系(家庭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是否单亲、年级和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影响。(2)去抑制感觉寻求因子和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显著:去抑制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去抑制与亲子关系呈显著负相关。(3)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之后,去抑制感觉寻求因子和消极拒绝型、积极拒绝型、不安型、矛盾型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良好预测能力。(4)去抑制感觉寻求因子在亲子关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上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组织文化的参与性与员工满意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成彦 《心理科学》2006,29(1):214-215,193
通过对各类企业188名员工和管理者的测试,探讨了组织文化的参与性及其各个因素与员工满意感之间的关系。同时,探讨了性别、职位等因素在员工满意感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组织文化的参与性及其各个因素与员工满意感相关显著,其中,能力发展与团队导向因素对员工满意感有很好的预测作用。性别、职位等因素在员工满意感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学业成就与非智力因素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0  
李洪玉  阴国恩 《心理科学》1997,20(5):423-427
本研究对1250名中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调查,共得到有效问卷1186份,目的在于了解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就的相关程度。结果表明:就全体被试而言,我们问卷中所涉及的11种非智力因素及总量表分数与被试的学习成绩存在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非智力因素与被试学习成绩的相关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年龄、学校类型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探讨救援决策者与被救援者的关系密切程度以及思维方式与决策风格对风险偏好的影响。研究方法:实验一采用3(关系密切程度:高、中、低)×2(思维方式:直觉性、分析性)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被试68名;实验二采用3(关系密切程度:高、中、低)×2(思维方式:直觉性、分析性)×2(决策风格:直觉型、分析型)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被试93名。研究结果:(1)救援决策者与被救援者的关系密切程度越高,风险偏好越高;(2)直觉性和分析性思维方式之间的风险偏好无显著差异;(3)直觉型决策风格的风险偏好显著高于分析型;(4)关系密切程度与思维方式的交互作用显著,具体而言,采用直觉性思维方式时,关系密切程度的效应显著,关系密切程度越高,风险偏好越高;采用分析性思维方式时,关系密切程度的效应不显著。结论:直觉与风险偏好的关系更密切。面对关系亲密的被救援者,决策者采用直觉性思维方式时的风险偏好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