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及其在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及其在中国的影响郭贵春(山西大学哲学系)自本世纪中叶以来,后现代主义思潮逐渐波及到整个西方哲学的各个领域。特别是以解构、消解、分离和非中心化为特征的“后现代性”,具有反基础主义、本质主义和表征主义的实质,因此,它冲击了以认识论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西方社会思潮,是指产生于西方社会、发生于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社会思潮。它派系庞杂、学说众多,但这些思潮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因而又有如下共同的特性。(一)非理性主义倾向。现代西方社会思潮的最早源头,可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哲学上的非理性主义流派——意志主义。叔本华、尼采的意志主义引发出以无意识、泛性论等非理性的“欲”为主要特征的弗洛依德主义,以及以个人的情绪体验为核心的存在主义,影响到以社会批判为核心,鼓吹“爱欲解放”论的法兰克福学派。这一影…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终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后现代哲学”的界定后现代主义是正在西方流行的纷坛繁杂的社会思潮和文化氛围,对它可作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如最新版《牛津英语词典》对“后现代”(post-modern)条目的定义:“一种艺术或建筑学思潮或作品,以背离或抛弃被认可的或传统的风格和价值为特征。”广义的理解把后现代主义当作一种广泛的社会思潮和文化现象,除后现代艺术、建筑之外,还包括后工业社会的社会学和后结构主义的哲学。我们认为,这两种理解都低估了后现代主义的哲学内涵及其在现代西方哲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狭义的理解根本否认后现代主义同…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潮李银河在女权主义三大主要派别(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社会主义女权主义、激进女权主义)长达百年的论争之后,随着西方国家进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出现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流派,这就是后现代女权主义流派,有的理论家甚至将这一新流派的出现称为妇女运动的“第三次浪潮”。(Coole,184)我想,其原因在于后现代女权主义颇具颠覆性,它不仅要颠覆男权主义秩序,而且要颠覆女权主义三大流派据以存在的基础。因此,严格地说,后现代女权主义并不能算是与上述三大流派并列的第四大流派。后现代女权主义者大多活跃于学…  相似文献   

5.
勿庸置疑,“后现代”一词已不再只是一个时髦的字眼,它俨然已成为一种思潮或主义的代称。虽然对于究竟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思潮这一问题,不同的人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但透过其产生形成过程中纷芜繁杂的表面现象,我们依然能看清其基本轮廓与主要特征。利奥塔《后现代状况》一书,作为后现代主义生成过程中一部经典性杰作,已经引起了学界的普遍关注,它对我们把握后现代主义生成的基本特征很有帮助。本文试图在解读这部著作的基础上,从动态的角度谈谈后现代主义生成的主要特征。一、从决定论走向游戏论从总体上看,后现代主义驳斥并否定了…  相似文献   

6.
2011年6月15日至16日,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办、南京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协办的“一神思想与后现代思潮研究”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Symposiumon Monotheismand Postmodernism)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位研究犹太教、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以及后现代思潮的专家学者齐集一堂,就一神思想的现代解释和处境化理解、后现代社会中对一神思想研究的新理论、新趋势以及一神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影响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7.
在明清之际涌现出的思想家群体中,黄宗羲(1610-1695年)是杰出的一位。黄始与李、孙奇并称“清初三大儒”,后又与王夫之、顾炎武并称“清初三大儒”。他是恩格斯所说的响应自己时代呼唤而诞生的“在思想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①他与同时代的思想家们相互呼应,从哲学、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多方面,向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主义、蒙昧主义、禁欲主义以及抑商思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掀动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批判思潮,具有早期启蒙主义的意义和品格。一、以心统理气的宇宙观理气关系以及心理关系…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后现代文化思潮的冲击,后现代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心理学思潮在西方心理学界逐渐兴起并传播开来。后现代心理咨询也以其认识论的改变和研究范式的转移成为后现代思潮的表现形式之一。尽管人们对后现代心理学和后现代心理咨询还有诸多争论,但这一思潮却能引发我们推进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扩大心理学的视野、深化心理学的实际应用,从而树立大心理学观。  相似文献   

9.
在教会的神学史上,“千禧年”又谓“千年王国”,或“千福年”,此三个词都是意译于外文的Millenium,是一个神学名词。“千禧年主义”(Millenarianism)又叫“千年国说”、“千禧年论”、“锡利亚主义”(Chiliasm,希腊文的“千禧年主义”)。这是在“千禧年”意思的基础上,于教会初期,发展出来的一种末世论思想。但无论是“千禧年”还是“千禧年主义”都与犹太教的启示文学和基督宗教的圣经中的“默示录”有关。 犹太民族的文化传统和信仰历程就是不断地朝向天主对他们所预许的以他们自己为中心的、天下太平和天下归顺的理想王国。…  相似文献   

10.
后现代主义与心理学中的社会治疗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对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掀起了一次社会科学的“后现代”转向。心理学中的社会心理治疗理论就是这种变化趋势的一个明显体现。以后现代的视角重塑了传统心理治疗理论 ,由以往对个体的过分关注转向了对广泛的文化、历史方面的关注。从而成为后现代思潮中影响重大的理论流派之一。1 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后现代思潮是对“现代”西方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一次重要变革 ,是对现代的主流科学认识观的怀疑 ,特别是对长期主导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实…  相似文献   

11.
一、后现代性与后现代主义 1、何谓“后现代” 当前欧洲思潮环绕着一个重要名辞讨论,就是所谓“后现代”的争论和界定,卡平灵(kaplam)在其书《后现代主义的“非内容”理论及实践》中指出,后现代的观念是从现代发展出来而对现代文明的“文化突破”(culture break或译作对现代文明的“文化中断”),也可说是对启蒙运动塑造的科学和理性文明加以全面反叛。  相似文献   

12.
国内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一直是我国科学哲学领域的一大亮点。本文将对国内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的现状作一简要概括和评述,以期对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在新世纪的广泛展开能有所助益。一 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概念国内的后现代科学哲学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伴随着科学实在论研究的深入而展开的。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后现代科学哲学(postmodernphilosophyofscience)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理解和界定。一种观点认为,后现代科学哲学是20世纪中叶以后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后现代性”向科学哲学渗入的结果;后现代科学哲学…  相似文献   

13.
李勉 《美与时代》2006,(8):60-61
当今音乐的发展已经超出“现代”的概念,经过后现代思潮的洗礼,东西方音乐创作的思维导向已经逐渐脱出“先锋意识”的局限,但从音乐自律理论的讨论到后现代思潮的冲击,之间的20世纪音乐创作仍然闪耀着耀眼的光芒。典型的是约翰·凯奇的特调钢琴作品,它不仅将音乐自律理论走向极致,也是后现代音乐思潮的先锋,同时也使自律与后现代达到碰撞。  相似文献   

14.
《世界哲学》2006,(3):F0003-F0003
过程哲学与后现代哲学是当今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哲学化思潮。为使国内中青年哲学工作较系统地了解当代西方过程哲学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理论、研究状况和发展动向,由广西师范大学、美国过程研究中心、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未来哲学与发展战略专业委员会主办,美国中美后现代发展研究院协办的“中美过程(后现代)哲学暑期高级研讨班”,将于今年7月18日在桂林举办。  相似文献   

15.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有句名言 :“提出一种世界观 ,也就提出了一种宗教。”这句话也同样适合于当代美国著名后现代思想家J B 科布 (Jr JohnB Cobb ,1 92 5— )。事实上 ,怀特海的哲学正是科布思想的源泉。科布的世界观是一种后现代的生态世界观 ,他的宗教神学是一种后现代的过程神学。科布的后现代思想以其建设性的旨归独树一帜 ,区别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主流话语 ,为后现代思潮的研究吹来一股清新的风 ,在当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是一股仍在发展中的文化思潮,本文从后现代心理学产生的起源、主要观点作了详细的阐述,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对许多领域产生了影响,本文重点针对后现代心理学对教育的影响作了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17.
物理主义的新形式——伴随物理主义和构成物理主义唐热风(中国社科院哲学所100732)简单地说;心的哲学中的物理主义(phyisicalism)就是这样一种观点;所有的存在和特性都是物理的存在和特性。物理主义观点自出现于50年代初以来,经历了十分复杂的...  相似文献   

18.
反本质主义美学并不是一个美学流派,而是一个边界模糊、理论旨归多样的美学思潮,它更多地指涉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思维态度。它在理论的最根本处对传统美学的最核心问题,即"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发问并进行彻底清算。它是在哲学和艺术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后现代语境中进行着的一种美学思维和观念上的革命。反本质主义美学以后现代境域中的审美现实和艺术实践的变化作为问题的起点,以变化了的后现代哲学思维模式为理论的方法论武器,对传统美学基于其上的元问题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和立场。这是反本质主义美学的理论可能的基础,也是反本质主义美学的理论使命。  相似文献   

19.
非理性主义思潮崇尚直觉、贬抑理性;追寻自我、鄙弃社会和传统。以生物学观点说明社会、人生、认识和道德,是这一思潮的显著特征;而幻灭、悲观、恨世和虚无主义的情调则充斥于这一思潮多数学派的著作中。这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的深刻危机的思想表现,它既象是一种恓恓惶惶、无可奈何的预言,又象是一曲悲凉的挽歌;它以其浪漫主义的气质和精彩的表现形式而有力地渗透于整个西方社会之中,从而深刻地影响了现代西方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透视庄子的批判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树人 《哲学动态》2001,(11):19-20
从哲学的角度考察《庄子》 ,那么这部书表明 ,庄子是极富批判精神的。联系到后现代主义思潮 ,似乎可以说 ,庄子的批判 ,在总体上具有通过“解构”而导致虚无的“后现代性”。但是 ,庄子的批判最终又不可归结为“后现代性” ,而有其崇高的目标和追求。这是因为 ,其一 ,庄子的批判 ,主要指向以儒家为代表的“礼乐文化”所造成的异化。其二 ,庄子“解构”“礼乐文化” ,是为了追求和展现一种理想的境界。这里所说的批判“礼乐文化”的异化 ,集中体现为庄子对于“待”的揭露和消解。在庄子那里 ,“待”的基本内涵 ,就是有所依赖。由于有所依赖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