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丙泊酚或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维持,对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 手术)患者机体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影响。选择40例将要行 Miles 手术的患者,年龄25岁~65岁,ASA Ⅰ级~Ⅱ级,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维持(P 组,n=20);另一组接受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全麻维持(S 组,n=20)。尿标本自手术开始切皮(0h)每小时收集一次,检测尿液中3-甲基组氨酸(3-M H)与肌酐(Cr)的比值(3-M H/Cr)。呼吸商(RQ)从手术切皮(0h)以后每小时检测一次。结果 P 组与 S 组 T2(1h ~2h)、T3(2h ~3h)的3-M H /Cr 值与 T0(0h)、T1(0h ~1h)相比,明显升高,且 P 组 T2和 T3的3-M H/Cr 值和 RQ 均比 S 组低。丙泊酚脂肪乳中的甘油三酯可能会作为供能物质被机体分解利用,从而减少体内蛋白质的分解。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2013年1月~2013年8月广东省韶关市铁路医院收治的轻度心力衰竭(左室射血分数〈40%,NYHAⅡ级)患者共6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之上加用螺内酯(20rag、Qd),B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于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3个月抽血行EI。IsA法检测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以及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低密度脂蛋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LVEDd均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血清骨桥蛋白、NT—proBNP水平下降更明显,两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高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骨桥蛋白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235,P〈0.05),与LVEDd呈正相关(r=0.432,P〈0.05)。提示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加用螺内酯可以改善轻度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构及骨桥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探讨脑钠肽、内皮素测定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动脉高压、病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评估的意义.观察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经治疗转为稳定期的患者,以30例健康者作对照.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肺动脉压力分为肺动脉高压组(A组)30例、肺动脉压力正常组(B组)30例,根据病情分为轻度组21例、中度组23例、重度组16例.用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脑钠肽、内皮素浓度.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组脑钠肽、内皮素浓度明显升高,稳定期组明显下降(P<0.001),但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A组明显高于B组(P<0.05);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说明脑钠肽、内皮素浓度可反映COPD患者肺动脉压力情况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其疗效及近期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4.
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选取108例冠心痛患者随机分为依叶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1片,每日1次)和依苏组(口服依那普利片1片,每日1次),疗程6个月,另选取冠状动脉造影为非冠心病患者40例作对照。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及PWV,并进行比较。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较非冠t心病患者明显升高(P〈o.01),治疗6个月后,两组冠心病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均较治疗前降低(P〈o.05,P〈o.01),而依叶组血清Hcy水平及PWV较依苏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P〈0.01)。冠心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叶酸可进一步降低患者血清Hcy水平及PWV,从而改善患者内皮功能及动脉硬化。  相似文献   

5.
研究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OBI)在 HBsAg阴性、抗 HBcAb阳性持续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阳性率及相关因素探讨,随机抽取我院220例经化学发光法检测的符合血清标记物 HBsAg阴性、抗HBcAb阳性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检测血清 HBV DNA含量,比较 HBV DNA阳性组(观察...  相似文献   

6.
探讨 Rho 激酶(ROCK)活性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的关系。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住院的129例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对照(CON )组31例。Western Blot 检测血液白细胞中 ROCK 、ROCK1、ROCK2活性,同时根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及是否发生心血管意外分组再次比较。 AMI 组和 UA 组 ROCK 、ROCK1、ROCK2活性均增高;且 AMI 组高于 UA 组;三支、双支、单支病变组活性依次减低,Gensini 评分≥20分组及发生心血管意外组均高于 Gensini 评分<20分组及未发生心血管意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ROCK 活性可能对 ACS 患者预后观察、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探讨珂立苏、西地那非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临床效果。本研究将47例重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常频机械通气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再加用珂立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和有效率。结果表明,两组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91.67%,对照组有效率73.91%。因此,珂立苏、西地那非联合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8.
西地那非研制成功20余年,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isorder,ED)。而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西地那非可以明显降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西地那非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再次引起了人们对西地那非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西地那非的研究历程给人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探讨分析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在肾移植术后患者肾功能监测中的应用价值.对25例肾移植成功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3、5、7、10天的血清Cys C、Scr、β2-MG、BUN水平进行动态监测,同时随机抽取健康体检者中的20例作为对照组.发现移植组的Cys C、Scr、β2-MG、BUN水平在术前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这四项指标在手术后第一天都有所下降,且术后第1、3、5、7、10天的水平都比术前低(P<0.01).四项指标与GFR的关系均为显著性负相关(P<0.01),其中血清Cys C与GFR的相关性最好.Cys C、Scr、β2-MG、BUN检测后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937、0.838、0.798、0.772,其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优于Scr、β2-MG、BUN,在肾移植患者术后的动态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和血液透析滤过(OL-HDF)两种血液净化模式对尿毒症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钙(Ca)、磷(P)、胎球蛋白A(Fetuin-A)水平的影响,旨在求其相关性.按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将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HFHD组(A组)30例,OL-HDF组(B组)30例,健康对照组(C组)16例,通过测定A组、B组、C组透析前、A组、B组透析6个月后各项化验指标,经过统计学分析比对发现A组、B组血清Fetuin-A与IL-1β、hs-CRP、P、Ca×P呈负相关.本研究证明,MHD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其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较正常人明显降低,长期OL-HDF治疗(治疗大于6个月)对于改善MHD患者微炎症状态及升高钙化抑制因子Fetuin-A效果均明显优于HFHD.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血清唾液酸(SA)测定在新生儿及幼儿细菌性肺炎的意义,我们测定了72例新生儿及98例幼儿细菌性肺炎患者血清SA水平。结果显示幼儿肺炎组SA水平在1天~3天内增加到(782.1±16.5),与幼儿非肺炎对照组(591.9±1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生儿非肺炎组SA水平保持在(357.8±9.1),明显低于幼儿对照组(P〈0.001)。而新生儿肺炎组在起病1天~3天内增加到(604.1±15.4),明显高于新生儿非肺炎组(P〈0.001),但与幼儿对照组没有差异。因此,血清SA水平在幼儿时期即已达到成人水平,而新生儿细菌性肺炎患者虽然SA在正常成人标准范围内,但明显高于非肺炎新生儿水平。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不同透析类型对尿毒症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对我院肾脏内科2009年10月~2011年6月的尿毒症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20例血液透析(HD)患者为HD治疗组,20例腹膜透析(PD)患者为PD治疗组,2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各组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游离T3(FT3)、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含量等指标,分析各组间hsCRP有无差异性,同时分析hsCRP与FT3、FT4、TSH之间有无相关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D组和PD组FT3、FT4显著降低(P<0.05),hsCRP显著升高(P<0.05).FT3和FT4在HD组中和PD组中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中,TSH水平显著高于HD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HD组中,hsCRP与FT3存在着负相关,但在PD组中没有发现此相关性.血液透析患者炎症反应与低FT3综合征有关,腹膜透析患者无此关联性,hsCRP及甲状腺功能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尿毒症透析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3.
研究心脏手术中的血小板(PLT)计数与肝素耐药的相关性。随机将120例行心脏手术患者根据PLT计数分成仍血小板组(PLT〈150×10^9·L^-1)和高血小板组(PLT〉250×10^9·L^-1),每组各60例。麻醉后抽取中心静脉血监测浏活凝血时间(ACT)基础值,肝素化后ACT值,肝素总用量和鱼精蛋白用量,并计算鱼精蛋白/肝素用量。首次肝素化石静脉血ACT值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ACT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小板组肝素抗凝并足者有26例(43.3%),低血小板组仅4例(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素及鱼精蛋白用量均有朔计学意义,前者用量较大(P〈O.01)而后者用量较少(P〈O.05)。心脏手术时血小板计数高者易出现肝素抗凝不足。肝素需要量较大而鱼精蛋白用量较少。高血小板组以先心病患儿为多。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乙脑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乙脑组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均〈0.01),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P〈0.01)。因此,血清NSE、S-100、MBP含量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右美托咪定辅助甲亢患者麻醉诱导时血流动力学的改变。40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 n=20)与对照组(n=20)。记录术前与麻醉诱导后的血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抽取静脉血进行儿茶酚胺检测。结果右美托咪定组诱导后、插管后即刻、1分钟、2分钟、3分钟,血压、心率、心率收缩压乘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组儿茶酚胺在插管后1分钟、插管后2分钟、插管后3分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维持甲亢患者麻醉诱导中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探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和围术期的治疗策略。11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给予吸氧、前列腺素E1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结果11例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随访肺动脉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手术指征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其中肺血管纹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7.
探讨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标准和围术期的治疗策略.11例室间隔缺损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围术期给予吸氧、前列腺素E1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综合治疗.结果11例手术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经随访肺动脉压力有着不同程度的下降.术前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手术指征是室间隔缺损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的根本,其中肺血管纹理是一个最重要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心肌NF-κB转录活性的影响,选取择期瓣膜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盐酸戊乙奎醚组1(P1)、盐酸戊乙奎醚组2(P2),每组20例。结果心肌缺血再灌注后,P1、P2组NF-κB的转录活性明显下降,可见盐酸戊乙奎醚可以抑制心肌NF-κB的激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测老年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血浆N末端血清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探讨其早期监测意义。共77例观察对象,其中12例血糖正常的健康老人为对照组,65例老年糖代谢异常组患者根据空腹血糖(FBG)和糖耐量2小时(0GTT2h)血糖水平分为空腹血糖受损组(IFG)14例、糖耐量受损组(IGT)23例和2型糖尿病组(DM)28例。各组均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和无创超声监测FMD。随着血糖代谢异常程度加重,比较正常组,糖代谢异常组的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P〈0.01),FMD调节下降(P〈0.01);糖代谢异常发展过程中,IFG阶段FMD即出现舒张失调(P〈0.05);IGT阶段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有意义并达到无症状心衰诊断标准(P〈0.01),且FMD出现舒张过度调节,提示收缩和舒张功能双向调节不良。空腹血糖升高增加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损害,当FBG合并(或)餐后血糖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可以成为早期预测慢性无症状心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因此,关注老年糖代谢异常早期阶段进程,并联合血浆NT—proBNP水平和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监测,不仅对靶器官保护具有早期预警意义,而且是临床控制血糖管理的重要而简易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探讨冠状动脉内支架再狭窄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关系及其机制.选择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72例,其中43例确诊患OSAHS者为研究组,129例无OSAHS的患者为对照组.支架术后第3年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同时检测患者静脉血中TNF-α、IL-6、IL-4、IL-5、IL-10水平.OSAHS患者7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比率16.26%,明显高于对照组6例,比率5.67%(P〈0.01);OSAHS患者血清中TNF-α、IL-6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IL-4、IL-5、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合并OSAHS的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非OSAHS患者,而OSAHS引发的炎症介质水平改变及炎症反应失衡可能与支架再狭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