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有关材料进行考察和分析,认为清代南昌青云谱道院住持朱道朗实际上就是明皇室后裔"八大山人"朱耷,其所开创的"青云派"乃是净明道的一个支派,而该派的活动中心--青云谱道院的兴建和发展乃是依赖道教自己的财力、通过买卖的经济手段来实现,这一方面说明了清代以后的道教已失去封建统治者的扶持,另方面也体现了这一时期的道教在民间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郭武 《中国道教》2009,(4):40-41
"八大山人"是清代著名的艺术家,擅长绘画与书法.他的本名为朱耷,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十世孙,因见证明王朝灭亡,故曾看破红尘而出家隐居;其书画中"八大山人"的落款,既似"哭之",又似"笑之",由此而得称绝笔.本人近读民国延寿居士编<青云谱志>,从中得知"八大山人"实际上就是净明道(又称"净明忠孝道")之青云谱(又作"青云圃")道院的兴建者朱道朗,且此人还开创了净明道的一个支派--青云派①,详如下.  相似文献   

3.
南昌大学江右哲学中心成立了"江西道教史"课题组,笔者有幸参加.因课题研究需要,本人于2007年8月1日至19日在江西各地考察道教宫观,先后考察了南昌青云谱、太平山佑圣宫、景德镇斗姥宫、贵溪鬼谷洞道院、萍乡横龙洞道院、武功山紫极宫和白鹤峰道观、会昌翠竹祠、赣州玉虚观、宁都翠微峰的金精洞碧虚宫、云台峰云台宫、普道岩紫微宫.其中太平山佑圣宫由于供奉有南宋道士章哲的肉身,是最引人注目的一处宫观.  相似文献   

4.
青云亭为明清之际马六甲华人领袖“甲必丹”所创建,兼具华人神庙与治理华人事务官署的双重功能;而《六十甲子灵签》是青云亭用以供华人信众进行签占活动的签谱,因与该亭所祀主神“观音菩萨”相配合,又名《观音灵签》.这部签谱传自中国沿海闽南地区,随着移民的步伐传入东南亚以后,为适应海外华人的信仰需求与生存需要,被赋予了具有海外华人宗教文化特征的“神性”解读与丰富内涵,起到了凝聚人心、团结族群、施行教育、传播文化等多种作用,长期以来对该地区华人族群的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道院是民国新兴的统合性教门宗教。本文首先分析道院扶乩文中多次出现的耶稣临坛降训内容,指出其用意乃以基督教教主之名确认道院教义的真理性,并由此敦促参与道院活动的基督徒改教。继而通过基督徒侯雪舫皈依道院的个案,分析"高知型"基督教人士从道德伦理的正确性和灵异功用对扶乩活动作出价值判定,将扶乩之劝善与基督教追求之社会伦理相等同,并由此接纳和支持道院。  相似文献   

6.
1993年12月4日至10日中国道协组成的闵智亭副会长、李文成秘书长、黄信阳副秘书长、教务处袁志鸿主任四人参访团,应香港青松观侯宝垣观长邀请,在香港地区对道教宫观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参观访问。还拜访了紫阙玄观、信善玄宫、圆玄学院、蓬瀛仙馆、啬色园、竹林仙馆、青云道院、。  相似文献   

7.
被誉为人间仙境的杭州抱朴道院,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二十一座重点道教宫观之一。它坐落在风景秀丽的杭州西湖北侧、保塔畔山中。东接亭亭玉立的保?塔,西临烟霞霭霭的紫云洞;背倚黄龙洞,面对西子湖。抱朴道院雄踞在山色葱笼,湖光映照的苍松翠柏之间。因依山傍水,景色绝佳,晋代著名道学家、化学家、医药学家葛洪(280—364年)在此结庐炼丹并著有《抱朴子》一书,故山曰葛岭,庙曰抱朴庐(抱朴道院)。抱朴道院大殿和经坛里,供奉着葛洪祖师和道教诸神的塑像,庄严肃穆,栩栩如生,受到十方善男信女虔诚崇拜。抱朴道院古今闻名,还因为院内有红梅阁、半闲…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中国道教》2007,(2):63-63
2007年3月29日上午9点半,上海市道教协会举行了《道德经》征文颁奖交流会。会议由丁常云副会长主持,华师大刘仲宇教授介绍了此次评比的详细过程并公布了获奖人员名单。崇福道院张开华代表获奖人员作了交流发言。  相似文献   

9.
2008年10月6日至8日,以"梦与中西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在有着"中华梦乡"之称的福清市石竹山隆重举行.该次会议由石竹山道院以及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联合发起主办,福建省易学研究会,福建省老子研究会协办,并于学术会议开幕当天隆重举行了<百年道学研究精华集成>和<石竹山道院文丛>首发式.  相似文献   

10.
正由江苏省道教协会主办,无锡市道教协会、太湖三山道院承办,无锡市白云观、无锡市水仙道院、赵志东紫砂艺术馆协办的第三届"太湖论道"学术研讨会于 2020年12月2至3日在江苏无锡顺利举行。围绕着"道教与江南文脉"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学者以及江苏省内外道教界人士进行了研讨,涉及道教人物、地域、雷法、道艺、思想等历史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同异与变容、生活与风物等论域。综合来看,主要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2007年4月30日上午,在春雨绵绵中,崇福道院传统庙会拉开了帷幕。庙会是崇福道院的传统活动,为期三天,本地百姓叫"三月半场"。今年的庙会上表演了道教音乐、道教  相似文献   

12.
受妙 《中国道教》2000,(5):26-26
7月 10日 ,台湾台南县道教会林庆全一行2 2人专程来镇江市润洲道院参访 ,受到了镇江市润洲道院全体同仁的热情接待和盛情款待。镇江市道教协会副会长、镇江市润洲道院住持孙敏才道长向客人们介绍了润洲道院的历史以及道院修缮管理方面的情况 ,林庆全一行对道院的变化发展规模赞叹不已。次日在孙敏才道长的陪同下 ,客人们还参观了镇江的金山、焦山及句容茅山道院等兄弟道观 ,台湾客人欢迎润洲道院的道长们在适当的时候去台湾作客。双方互赠了纪念品台湾台南县道教会参访镇江润洲道院@受妙  相似文献   

13.
张瑞涛 《中国哲学史》2013,(1):87-93,71
"过(恶)"思想是刘宗周《人谱》核心话题之一。《人谱》将人的"过(恶)"划分为"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和"恶"诸形态,并深刻阐发它们的产生缘由及思想实质。从现象言,《人谱》关注人生存世界中具体的"过(恶)"的形成与危害;而其实质,则是探索意义世界中"本心"的客观性和常在性,是对人性本质的理性把握。  相似文献   

14.
"过(恶)"思想是刘宗周《人谱》核心话题之一。《人谱》将人的"过(恶)"划分为"微过"、"隐过"、"显过"、"大过"、"丛过"和"恶"诸形态,并深刻阐发它们的产生缘由及思想实质。从现象言,《人谱》关注人生存世界中具体的"过(恶)"的形成与危害;而其实质,则是探索意义世界中"本心"的客观性和常在性,是对人性本质的理性把握。  相似文献   

15.
红卍字会是民国时期的一个著名慈善团体,与道院是合二为一的表里组织,院为主,会为辅;道院重内修,红卍字会着重推展慈业(最著名的是南京大屠杀期间的大规模掩埋尸骸)。作为一个由社会精英为主体构成的民间慈善团体,红卍字会的行为实际上起到了自然清洁剂、社会减压阀的作用,在中国慈善事业史上影响非凡,应予以积极评价;红卍字会的发展经验为今天的民间组织与社会救济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其"维系社会而非变革社会的属性"值得大力倡导。  相似文献   

16.
一片春晖洒道院──南雁三台道院陈光静道长等抚养弃婴记庄千慧那是1993年农历10月25日,一向安宁静谧的浙江平阳县南雁景区内的三台道院隐约出现忙乱现象。道院住持陈光静道长和徒弟蒋信容、谢信义、冯信臻四人围着一个满脸乌青、骨瘦如柴、气息奄奄的四五岁左右...  相似文献   

17.
经过近一年重修,面貌焕然一新的浙江杭州葛岭抱朴道院于2003年元月11日举行了道院及圣像开光庆典。来自新加坡和香港、北京、陕西、江苏、上海、苏州、温州等地的道教组织和各地善信参加了庆典活动。杭州市道协会长、抱朴道院住持高信一道长主持开光活……  相似文献   

18.
重阳阁位于土地洞的山崖之上,坐落于一个八米见方的石砌高台上,站立台上,可俯视陇县城区全貌,领略千川风光。由重阳阁再上一个台阶,还有一排洞府,据说是王重阳弟子当年隐居辟谷之所。陇县药王洞近临县城,依山傍水,整个道院由数层台地组成,苍柏葱茏,翠竹嫩龙翔道院位于浙江省椒江市白云山上,风景秀丽,环境幽雅,为台州地区著名的道教胜地。龙翔道院初名龙翔庙,原建于海门凤凰山北面,到请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建于海门十字马路东首江边,故旧时亦称“江  相似文献   

19.
古人《道院诗》说:“白日人稀到,帘垂道院深。”可深秋的武当山,全然不是这番景象。紫霄宫枫红竹翠,乌鸦岭车辆如梭,庄严的紫霄道院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丹江口市政协副主席、湖北省政协委员王光德道长,一会儿忙着接待旅游团体,一会儿给游客讲解紫霄宫建筑,若不是那一身藏青色道服装束,你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出家”之人。忙里偷闲,我们边走边看聊了起来。“能问道长年若几何?”王道长沉默少许说:“道不言寿啊!”我自觉冒昧,便转换了话题。交谈中得知,王道长1966年高中毕业,他自幼失去母亲,和父亲一直在寺庙生活,连小学、初中都是在武当山下的遇真宫等宫观就读。六十年代中期,他  相似文献   

20.
杭州抱朴道院近几年来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受到杭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的表彰。 1989年浙江发生水灾时,抱朴道院将一万元捐款交给灾区,道院的道友们在生活费不多的情况下,也积极捐款达二千元。道院得知桐庐学校修建时,主动捐款一万元。1990年春季又为残疾人捐款等。抱朴道院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精神,受到市政府及街道办事处的嘉奖。朱师民副会长说:“我们的资金来之于民,将用之于民。”这种“上德不德”的精神,正体现了道教的优良传统。此外,盛理旺、高信一、包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