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荀况与韩非都是战国末期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韩非是公认的集法家思想之大成者。他吸收了前期法家商鞅任法、申不害用术和慎到重势的思想,建立了以法治为主体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体系,成为法家理论的著名代表人物。对此,学术界的意见向来是没有分歧的。至于荀况所属学派的性质问题,至今尚无统一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在  相似文献   

2.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是六十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新学派。这一学派强调,心理学应着重研究人的本性或价值,反对贬低人性的生物还原论和机械决定论。在美国,由于他们的观点同近代心理学两大传统流派——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有分歧,现已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种力量”。美国人本心理学的兴盛和发展正值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内对于这一学派的情况及理论观点尚无系统介绍,这里是一个初步的概述。  相似文献   

3.
武伯钦   《心理科学进展》1987,5(4):27-33
犯罪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值得认真、深入地研究探讨。近年较多的同志都已采用狭义的犯罪心理学体系。在已公开出版的《犯罪心理学》书中,存在着一些薄弱和不足之处。如犯罪心理学的对象,笔者认为不能只研究严格法学意义上的“犯罪主体的心理”,还包括在年龄、精神、健康状况方面无责任能力的实施了刑法所禁止的行为的人的心理,即泛指有危害社会行为的人的心理。又如犯罪心理学的“原因论”,笔者认为不应简单照搬犯罪学,犯罪社会学的犯罪原因论,应当采用心理学研究方法,确定影响犯罪心理产生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再如“犯罪心理结构”这一概念,存在主要的十方面缺陷,本文重点进行了剖析,提出“不良的心理个性倾向→动力定型”的心理学科学概念。  相似文献   

4.
我国在校青少年逻辑推理能力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尽管心理学家们早就“以为逻辑的法则就是思想的法则,思想的历程也象三段论法的历程那么明朗。”然而,长期来终因研究方法上的推论多于实验、瞑想代替观察、而使其在心理学的大殿中徘徊不前。直到本世纪的六十年代,日内瓦学派针对符茨堡学派“思维是逻辑的一面镜子”的论点,在其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了“逻辑是思维的一面镜子”的观点以后,从逻辑思维的发展,进行青少年思维能力变化的研究,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5.
自卑(inferiority)心理学上自卑指一个的自我评价偏低一按照个体心理学派阿德勒(A.Adler)的理论,自卑感在一个人心理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有先天的生理或心理缺欠,这就决定了人们的潜意识中都有自卑感存在。每个人解决其自卑感的方式影响他的行为模式。许多精神病理现象的发生与对自卑感处理不当有关。按照精神动力学派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1岁是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倾向是勤奋向上还是自卑、自暴自弃的关键阶段:自卑感也是阿德勒的《个人心理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他认为人对“优越性”的渴望是起源于人的“自卑感”,而人的自卑感是肇端于在.幼年时的无能。儿童对自卑感的对抗叫“补偿作用”。补偿作用是推动一个人去追求卓越目标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法治”思想源远流长,始于先秦法家,从春秋时期的管仲提出“以法治国”的主张,到战国时期的商鞅治国重“法”,再到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的构建,先秦法家的法治思想经历了一个从萌芽到发展再到成熟的衍变过程,但法家的法治思想始终没有脱出君主专制下“以法治国”的巢臼。  相似文献   

7.
《管子》既非一人一时所作,也非一家一派之言,它是兼有战国及其后文字的一部论文集。在学术思想上,它冶先秦法家、儒家、道家等诸子于一炉。它的犯罪心理学思想,充分表明了其学术思想的这一特点。所以,它和《商君书》、《韩非子》既有共同的观点,又存在着许多相异之处。为了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管子》书中的犯罪心理学思想,我们这里以它的全部篇章作为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8.
皮亚杰理论近期的若干发展──差别观点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是从智力发展的认识论过渡到智力发展的心理学,差别心理学的近期实验研究为这一过渡提供了方法。后皮亚杰学派理论对差别心理的强调在教育学和临床心理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傅绍梅 《心理学报》1994,27(2):161-168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趋势是从智力发展的认识论过渡到智力发展的心理学,差别心理学的近期实验研究为这一过渡提供了方法。后皮亚杰学派理论对差别心理的强调在教育学和临床心理学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发展的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们暂且把19世纪末叶冯特的心理学看作是近代心理学的开始。冯特的“新心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是当时唯一的心理学体系。冯特好比登上新大陆的第一个探险者,从局部地貌就作出关于整个新大陆的概括。但是不久以后就暴露出这个体系的弱点,它远不能解决心理学的全部问题。本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许多新的学派相继问世,向冯特的心理学提出挑战,而每一个学派都自称是心理学的主流,找到了心理学问题的科学答案。从此,心理学  相似文献   

11.
郭店楚简的出土,为研究子思及其学派的思想提供了新资料。子思的修身思想上承孔子、曾子,下启孟子,是先秦儒家修身思想发展的重要阶段。简文对统治者修身与治国安民关系的论述透露出修身的重要性;心性论是其修身哲学的理论基础;“思”是修身理论的途径。修身理论为整个儒家思想体系的建构指明了方向,证明子思学派是孔子以后儒家最重要的学派,思孟学术传承更加明朗。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犯罪心理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分支学科,在我国有了较快的发展,这是十分可喜的。同时,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又有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所谓犯罪心理结构问题。在我国的犯罪心理学教材和研究论文中,“犯罪心理结构”这个词时有出现。最初,它只是作为犯罪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其含义也比较模糊。近来发现“犯罪心理结构”已经被提高到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了。如有的同志说,“犯罪心理学就是研究犯罪心理结构的科学,也就是研究行为人的犯罪心理结构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有的同志甚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有关犯罪心理的见解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心理学是研究犯罪行为的心理实质及犯罪心理的形成,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和心理学一样,它也是一门古老而年轻的科学。古代中国和西方的许多思想家已对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作了一些探讨。尤其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他们“从生活实践的经验中总结出很多心理学的理论,并积累了大量资料。他们对犯罪心理学也作了朴素的探  相似文献   

14.
<正> 韩非子是战国时代新崛起的法家学派中最有代表性的大思想家。但是他却与法家学派的历史命运同样不幸,当其竭智输诚为新兴地主阶级贡献出一套颇为实用的政治文化模式不久,随着秦代短命的法家文化的破产,以及黄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相继登场,他们的学说便被汉王朝以后的统治者无情地抛弃了,并似乎有意被冷落近二千余年。不过,一部中国文化史证明,令人敬而远之的法家学派那冷峻的理性精神却始终透过历史的尘封,对传统文化发  相似文献   

15.
先秦道家是一个相当庞杂的学派。据《庄子·天下篇》载,就有宋尹、彭田慎、关老和庄周四个流派。他们的学术思想(包括心理学思想)既有其共同的、统一的一面,也有其不同的、分歧的一面。因此,要全面考察他们的心理学思想是相当困难的。从现有的一些资料看,宋钘与尹文、关尹与老聃、庄周等三个流派都对心理学中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提出他们的看法,在先秦心理学思想史中占有值得注意的一页。尽管存在着困难,也应对它们作一番初步的整理。所以本文试图对这三个道家学派心理学思想作  相似文献   

16.
沈德灿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出版全书分为4编12章。第1编“精神分析学派的创立”依次为:精神分析心理学概述,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形成历史,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评价;第2编“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依次为: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法”是黄老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文子》则是黄老学派的重要代表著作之一,因此研究《文子》中“法”的思想,有利于加深对黄老,尤其是《文子》思想的认识。我们认为《文子》中的“法”与以商鞅、韩非子为代表传统的法家中的“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文子》中的“法”不仅具备了“法与时变”、“一断于法”等法家的共性特点,而且还具有“自正”、法宽刑缓等个性特征。《文子》中的“法”具有的法家的共性特征是因为它吸收了传统法家的部分思想,它具有“自正”及法宽刑缓等个性特征则是由于《文子》中的“法”是建立在“人性平”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心理学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含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易经》中卦辞和爻辞所运用的象征或比喻与无意识所表达的原始认知是相通的,《易经》中的心理学思想具有改变思维方式和心灵暗示功能。道家的“无为”和“自然”思想对于矫正人的认知方式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禅宗有关人心本体和现象的认识对于人类心灵的净化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根据。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可在现代的心理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颜李学派是十七世纪在我国北方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唯物主义学派。这个学派以对程朱唯心主义理学的着力抨击和重“习行”、倡“实学”而著称,它是十七世纪我国思想界中的对传统思想文化有所突破的一个新的学术流派。颜李学派的思想基石是唯物主义理气一元论。颜李继承了古代唯物主义传统,提出了  相似文献   

20.
理论应当是任何学科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学科的基础。相应的,理论心理学也应当是心理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下,心理学对于理论心理学缺乏重视,在这其中既有来自外部的原因也有来自理论心理学本身的问题。但总而言之,无论具体是何种原因,实际上都对理论心理学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要求,即着眼当下,放眼未来。理论心理学对于当下的介入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实时接收当代各思想话语的影响,用以武装整个心理学科并回应各思想话语提出的问题; 二是对当下心理学中的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层面的讨论,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理论心理学要想在未来心理学的发展中大放异彩首先应当保持对当下的介入,只有这样才能凸显自身的价值与意义,并且为整个心理学的发展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