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滩头因产木版年画而闻名,滩头年画带有地域特色的造型、色彩、构图和图形的祥瑞象征意义展现了湘西南传统民间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这对现代设计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间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的反映。清代为民间木版年画的鼎盛期,形成了天津杨柳青、山东杨家埠、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等几个大的年画产地。这些民间木版年画均构图饱满、形象夸张、色彩鲜艳、线条粗犷流畅、乡士气息浓郁、生动拙朴,特色十分鲜明。民间木版年画艺术风格的形成是由两大因素造成的:一是受中国传统绘画以及文人绘画的影响;二是由于民间艺人自身的因素造成的造型设色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桃花坞木板年画是中国江南主要的民间木板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矗时期。桃花坞年画的印刷兼用着色和彩套版,构图对称、丰满,色彩  相似文献   

4.
姚敬旭 《美与时代》2007,(10):59-61
木版年画就是我们俗称的"门神".其中,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艺术是我国最著名的民间版画艺术之一.本文首先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目前状况和前景几个问题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对民间木版年画与平面设计进行类比来论述它们的共性,以探索如何让木版年画这种传统的手工艺术在现代化社会中生存与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木板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历史悠久,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其背后包含的传统文化值得我们深思。文章将从凤翔木板年画的题材内容、构图思考、设色观念三方面探求其生命观的体现。同时关注到木板年画的生存现状,提出如何继承发扬这一民间传统文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年画之鼻祖,民俗文化之精髓,是对大众生活最朴素、最原始的展现。它色彩艳丽古朴,却不失活泼灵动;构图对称饱满,形象夸张,线条粗犷有力;制作工艺细致繁琐,层层深入。虽经岁月洗礼,朱仙镇木版年画仍保留着它独特的艺术价值。同大多数民间工艺美术一样,朱仙镇木版年画如今正面临着手艺失传的危机,必须利用新型传播媒介、创新发展模式,采取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其的保护和抢救,以更好地传承朱仙镇木版年画。  相似文献   

7.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它以饱满的构图、夸张的造型、古朴的色彩、粗犷的线条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堪称"中国木版年画的鼻祖"。朱仙镇木版年画门神众多,有将军型门神、武财神型门神、招财型门神、钟馗型门神等。过去的老百姓在过年时常常会在门上张贴年画以祈求家人平安幸福,而不同题材内容的年画有着不同的张贴方式。  相似文献   

8.
构图,就是经营位置、章法,是对整个画面的宏观把控,它对一幅好的作品的形成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画面中一切的笔墨、色彩、造型等都要服从整个画面构图的安排。中国画讲究画面的章法布局,年画也同样如此。而风俗题材年画的构图对内容的概括性要求更高,讲究虚实相呼应,年画艺人们通过高超娴熟的技法从不同的构图视角和观为我们呈现出一幅幅精致的画面效果和完美和谐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一团和气年画是桃花坞木版年画中最具特色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在图式上借鉴了明成化帝所创的<一团和气图>.与之相比,一团和气年画显示出民间美术特有的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体现出民间百姓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  相似文献   

10.
正武强年画是流行于华北一带的民间木版年画,因其产地在河北武强县而得名。据现存资料记载,武强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500多年。年画用直观的艺术形式,生动地、多层次地再现了民俗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符号艺术、宗教、文学等方面体现了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民俗现象与时代流变,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百姓的精神信仰和文化心理,可谓是各地民风民俗的"图画记录"。  相似文献   

11.
民间美术是高校美术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基础课,另一类是专业技法课,这类课时较集中,有利于展开创作训练实践。在民间美术课程中融入木版年画知识,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推动传统木版年画传承与发展。基于此,从分析木版年画艺术特色出发,探索民俗文化视域下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木版年画在高校民间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丰富学生的民间美术课程知识,培养学生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推动当代木版年画发展。  相似文献   

12.
侯先芝 《美与时代》2016,(9):106-107
年画作为中国画的一种,始于古代"门神画",是我国汉族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具有十足的汉族特色,多用于新年时张贴,因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的寓意而得名。年画不仅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更是汉族民间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具有中国传统艺术的特点,也对中国画创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作为祭神辟邪的物品,年画从诞生之际就与民间信仰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而小校场年画也以其浓厚的地域特色,反映出近代上海的都市民间信仰习俗。年画是中国独有的民间艺术形式,春节之际张贴于家户的内外,具有驱灾避邪、祈福迎祥的作用。各种题材的年画应节使用,逐渐发展成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居家装饰画。  相似文献   

14.
作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一大瑰宝,桃花坞木版年画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除此之外,桃花坞木版年画还深深地影响到了日本浮世绘艺术的方方面面。试从题材、构图色彩、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苏州桃花坞对日本浮世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滑县木版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它在豫北农村劳动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中国传统年画家族中独特的一枝。本文从滑县木版年画的色彩、造型、构图、题材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对这一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起到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融 《美与时代》2013,(1):50-51
朱仙镇木板年画人物造型充满了原始质朴的力量之美,构图则彰显饱满厚重之感。这些独特而又鲜明的艺术语言相加,构成了朱仙镇木板年画的气韵生动之美。朱仙镇年画不仅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块瑰宝,也是我们今后进行艺术创作与研究所根植一片肥沃的土壤。朱仙镇隶属河南省开封县,与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广东佛山镇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镇",明清时称为"天下四大镇"。相传其为战国朱亥故里,亥居仙人庄,故名朱仙镇。关于朱仙  相似文献   

17.
年画作为中国独有的传统民间美术的形式之一,具有深厚的艺术价值与文化价值。随着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越发重视,年画也受到各界的重视与支持。文章通过对年画的题材、技法等方面的简要分析来深入对年画的理解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杨家埠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绘画,其艳丽的色彩搭配和程式化的造型始终蕴含着老百姓的审美情趣,与文人绘画的风雅意韵相比,总处于低调的语境之下,究其原因是农民绘画的局限性和年画精神诉求的实用性相汇而成的结果。同样,年画的土气和对功用性诉求的倚重造成了人们对年画艺术特征的漠视。年画作为民间原发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绘画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显著差别,虽同属精神产品,但两者截然不同的创作动因与创作需求使年画成为了实用性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宋代绘画的历史悠久,其中包含民间绘画、宫廷绘画、士大夫绘画等,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其中山水画是宋代名家辈出的绘画种类,并对后世的绘画影响极大。宋代山水画以前的构图布局都是传统式的全景构图,在此之后出现的"一角式""半边式"构图正是一种不同以往的创新。以现代的"陌生化"眼光反观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发展规律,现代主义的艺术理论与传统创作方式之间竟不谋而合,这种不谋而合是巧合还是必然?文章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探寻宋代山水画构图的发展规律,诠释宋代山水画中"陌生化"意蕴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朱仙镇木版年画历经800多年的兴衰,到今天已失去它原有的实用价值和大众市场。同大多数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一样,它正遭遇发展、传承与创新的艰难抉择。时代变革下,朱仙镇木版年画势必顺应形势,在传承的基础上探寻创新和发展的模式,拓宽年画的内容和应用途径,才能使这一民间工艺美术奇葩的生命得到延续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