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玮 《现代哲学》2001,1(2):15-19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当前的全球化浪潮正是由生产方式的变革所引起的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互动。在这股浪潮中,各个民族、国家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之处:既分享着科技进步、文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也同样都面临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种种问题。人们开始清醒地认识到,只有适应新的生产方式,首先保证整个地球的协调发展,才能保证各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为了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所有的地球人都必须创造和接受一种共同的观念——我们称之为世界性社会理念——来自觉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社会稳定和建设大局的重大问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没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是人组成的,人是分属不同民族的。如果搞不好民族团结,就不可能有国家的安宁和社会的和谐。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人民幸福;国家分裂、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法,对2157名中学生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从初中到高中,中学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出现下降的趋势;男生在计划制定上显著高于女生,在人际沟通、支持寻求上显著低于女生;班干部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显著高于非班干部;(2)中学生的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可分为建设型、一般型和不良型,所占比例分别为22.9%、42.8%、34.4%,建设型中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显著好于一般型和不良型;(3)社会问题解决能力与社会适应状况显著相关,其对积极的社会适应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对消极的社会适应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在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各维度中,问题趋近和问题回避的预测作用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民族冲突是影响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大现实问题, 其社会心理机制是尚未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项目拟以我国西部地区藏族为例, 纳入社会威胁情境因素, 并整合社会认同理论和社会类别的心理本质论框架下的群际冲突研究。其基本理论命题是:民族冲突形成并不是单一因素所致, 而是基于个体层面、群体层面和社会情境层面的多水平变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本项目拟通过既相对独立又彼此关联的三个实证研究, 旨在考察少数民族关于“民族”的心理本质论对民族冲突的预测和影响作用, 探索民族身份延伸和社会威胁情境在其中的影响作用, 从而揭示民族冲突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 旨在为构建民族冲突的预警机制模型奠定基础, 为跨越民族界限、实现多民族和谐共处和完善民族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复兴与奔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别等多个方面,较之其他民族或地区的现代化显得更为艰巨。因此,解决好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而又非常迫切的。本文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基础教育与人才基础和政治基础等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唐兴霖  周幼平 《学海》2011,(5):135-141
社会政策是人类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理性认知和操作规则的集合。对社会政策的理性认识关系到社会公共问题和社会公共福利的有效解决和顺利实现。上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为我们加深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早期的社会政策理论将经济和社会对立起来。针对这一缺陷,发展型社会政策理念有效协调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关系,从而为我们正确认识社会问题,进而制定行之有效的社会政策提供了新的思路。但另一方面,社会政策的"情境性",则要求我们理性分析西方发展型社会政策选择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历史条件,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真正适合的社会政策理念。因此,本文在深入把握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问题背景及其进步意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问题的独特背景,提出继续发展发展型社会政策的中国形态———整体型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正值心理问题高发期,抑郁症已经成为困扰中国的一大社会问题。社会因素与抑郁症的患病率上升有直接关系。社会因素有:社会大环境与中国的经济转型,东西方民族心理文化的差异以及对健康的不同认知,计划生育政策的消极效应等。社会应根据其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杨颖  程玉洁  邹泓  王莉 《心理科学》2012,35(6):1376-1382
采用问卷法,对2157名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的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社会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学业压力与人际冲突是中学生所遇到的最主要的日常生活事件,低年级经历的事件显著少于高年级,女生经历的事件显著少于男生;(2)中学生日常生活事件显著负向预测积极适应,显著正向预测消极适应;(3)社会问题解决能力在日常生活事件和社会适应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其中问题趋近、问题回避的作用尤其突出。  相似文献   

9.
自1652年登陆好望角到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土地问题一直是南非历史的焦点,阿非利卡人最终成为南非土地的主人,但他们不同于一般的殖民者.南非土地问题的成因不能全部用一般的殖民主义理论来解释,而有其历史的特殊性和内在的逻辑性,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阿非利卡人独特的人口和社会阶级结构对土地需求造成的持续压力.为了在经济和政治上永远占有对当地民族的绝对优势,他们极力将内部分化减少到最低程度,试图保持民族和阶级的合一;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使原住民与生产资料分离,剥夺其赖以生存的土地,同时将这种最重要的资源转到自己的手里.由此,阿非利卡人的人口和社会阶级结构与南非的土地问题之间形成直接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897名流动儿童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自尊、公正世界信念和问题行为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和社会自尊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社会自尊、公正世界信念呈显著正相关,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社会自尊、公正世界信念与问题行为呈显著负相关。(2)公正世界信念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与问题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社会自尊调节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通过公正世界信念影响问题行为的中介路径。社会自尊水平较高时,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作用显著; 社会自尊水平较低时,公正世界信念的中介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能否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始终坚持民族平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严格执行民族政策,关系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为保障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党和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许多特殊的扶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当今中国社会心态的研究,因缺乏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而难以深入。为此,该研究在参考已有研究基础上,确定了生活满意感、社会压力感、政府信任感、社会公平感、社会安全感和社会问题感六个方面的测量指标,选取较大样本经过预测和正式施测,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量表结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且结构与数据拟合较好,可以作为对中国人社会心态进行量化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3.
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关系到宗教工作的全局,关系到各个民族,各宗教的信徒同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它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教》1994,(1):3-4
江泽民说,民族、宗教无小事。全党都要充分认识民族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对于民族、宗教方面出现的矛盾和问题,要及时地妥善解决,不可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5.
1.问题的提出自古生息在我国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地区和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少数民族彝族,约有人口700万,它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民族文化的古老民族。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与生产实践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彝族人民不仅在科学技术、文化事业上飞跃的发展,还创造和发展了丰富多彩,具有浓郁山地文化气息的民族传统体育,体现了彝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和风格在我国民族体坛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鲍威尔、马克思和赫斯都试图将犹太人问题与现代社会的普遍问题相关联,诊断犹太人问题的现代病根,但三者做出了不同的诊断。鲍威尔认为是宗教本质的局限性与特权的效力,马克思却认为是市民社会的利己主义冲突,赫斯则认为是种族-民族冲突。虽然现实中的犹太人问题糅合了宗教、特权、市民社会利己主义、种族、民族等多种因素,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鲍威尔、马克思和赫斯都切中了犹太人问题的现实。但是,三者的诊断并不能等量齐观,因为三者分歧的焦点不在于犹太人问题是什么,而在于现代意义上的犹太人问题是什么。综合考虑三者的理论眼光和现代社会的总体图景变迁,本文认为,相比于鲍威尔和赫斯,马克思的诊断更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穆斯林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复兴与奔向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扯到中国穆斯林社会的各个层面,包括经济的、政治的、民族的、宗教的,以及不同地区的差别等多个方面,较之其他民族或地区的现代化显得更为艰巨。因此,解决好伊斯兰教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是十分必要而又非常迫切的。本文从中国穆斯林社会现代化的历史基础,思想理论基础、基础教育与人才基础和政治基础等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早期问题行为发现量表、社会技能测量量表对 12 0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进行测量 ,其中学习困难儿童和非学习困难儿童各 6 0名。结果发现 :1.学习困难儿童与非学习困难儿童相比存在明显的问题行为 ;2 .学习困难儿童相对于其非学习困难同伴社会技能低下 ;3.学习困难儿童问题行为与社会技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提要:基督教传入山西后,不少山西民众加入了基督教.其入教原因与近代山西社会状况、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如血缘、地缘关系的重要性;社会教育、医疗、赈济功能低下;自然灾害频繁;毒品泛滥;民众物质生活贫穷;精神生活贫乏;统治者腐败、扰民虐民等.传教士抓住这些社会问题,运用各种手段传教,使基督教在山西立足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社会文化因素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力图从人生命的生成性及其表现形式即社会文化视域研究心理健康问题,把心理健康问题看成是个体实现自身生命本质、占有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而必要的环节。人的生命的生成性决定了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文化性。一般从广义的角度说,社会文化是人特有的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和结果。不同的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界定不同,形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规则不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方式亦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