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39) 10 6 0页 :“宋末失淮北 ,侨立兖州 ,寄治淮阴。”按 :宋末兖州寄治淮阴的具体年份 ,《南齐志》北兖州 :“宋泰始二年失淮北 ,于此立州镇” ;又《宋书·恩·阮佃夫传》 :泰始“六年 ,出为辅师将军、兖州刺史 ,戍淮阴 ,立北兖州 ,自此始也。”疑作泰始六年是。(40 ) 10 6  相似文献   

2.
七丝弦上寄深意隐峦.《琴》一度林前见远公白·《寄南山景弹师》性背时入高且逸皎然·《送顾处士》路入松声远更奇皎然·《法华专题江上禅堂》堪嗟世事如流水一·《武昌怀古》应共桃华说旧心齐己·《早莺》白雪只今凝不散护国·《题王乔观傅道士居》湖水秋来空自乎清塞·《晚秋江馆寄姚郎中》遥想孤舟青渭上白·《赠识古禅师》恐妨莺啼画楼前韬光·《刺史白乐天以诗见招》无限幽芳徒欲奇皎然·《春日杼山寄赠李员外》千尺丝纶直下垂德诚·《船居寓意》全觉此身离俗境皎然·《晚春寻桃源规》不妨金地利青莲贯休·《张相公见访》三星五帝是何…  相似文献   

3.
胡阿祥 《学海》2005,(3):191
(78)1100页:“乐陵太守,晋武帝分平原立。旧属青州,今来属。”按:《晋志》序云魏武置郡十二,其中有乐陵;又《晋志》冀州乐陵国:“汉置”。如此,则乐陵郡当置于东汉建安年间。吴增仅《三国郡县表附考证》推测乐陵郡或置于建安十八年五月魏国初建时。又《宋志》有关乐陵郡的叙述,本身就存在着矛盾,此既云“乐陵太守,晋武帝分平原立”,南徐州刺史南平昌太守新乐令条又云:“魏分平原为乐陵郡,属冀州。”当以南徐州刺史南平昌太守新乐令条为是,且魏、西晋乐陵当属冀州。(79)1100页:“沃令,前汉属千乘,后汉无。何云魏立,当是魏复立也。《晋太康…  相似文献   

4.
胡阿祥 《学海》2005,(4):80
(83)1104页:“河内寄治河南,领温、野王、轵、河阳、沁水、山阳、怀、平皋、并汉旧名。朝歌二汉属河内,《晋太康地志》属汲郡。晋武太康元年始立。凡十县。”又1114页校勘记:“领温野王轵河阳沁水山阳怀平皋朝歌凡十县《廿二史考异》云:‘今数之只九县。’”按:“晋武太康元年始立”者,指汲郡,《水经·清水注》“又东过汲县北”云:“县故汲郡治,晋太康中立。”而《晋志》司州汲郡注“泰始二年立”,与此异。又河内郡侨治河南,即侨治今河南洛阳市一带,所领十县,数之只九县,当有脱漏,对照《晋志》司州河内郡,疑脱“州”一县。(84)1105页:“孝武…  相似文献   

5.
益都地处泰沂山系北侧、弥河冲积平原前缘,土地肥沃、气候宜人。远古时期,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居民在这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早期文明,商周时期为纪国故地,春秋战国时期属齐国疆域,汉代为益都侯国、北海郡治,曹魏时期于此首置益都县,现为青州市府所在地。据传,青州之名始于夏禹。《尚书·禹贡》:“禹别九州,随山濬川,任土作贡。……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潍淄其道”。此为青州得名的最早记录。那  相似文献   

6.
一郭沫若同志在《宋钘尹文遗著考》(收入《青铜时代》)和《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收入《十批判书》)中,对《管子》书的《心术》上下、《白心》、《内心》等四篇进行了考证,认为它们是宋钘、尹文的著作。近年来一些学者指出《管子》四篇与《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文献所述宋钘、尹文的思想虽有相似之词句,但意义并不符合。笔者不揣浅陋,于此再列《管子》四篇与宋尹思想不合之处有二:其一,《荀子·非十  相似文献   

7.
51) 10 77页 :“临汝令 ,汉旧名。”按 :临汝 ,《续汉志》扬州豫章郡领县 ,“永元八年置” ,与此泰始失淮北后侨置的汝南郡所领者别。所注“汉旧名”不确 ,当是“新立”。本志司州刺史南汝南太守 :“临汝令 ,新立。”(5 2 ) 10 78页 :“陈郡太守 ,别见。《永初郡国》无苌平、谷阳而有扶沟 ,别见。何无阳夏、扶沟 ,徐无阳夏。”按 :此陈郡系宋明帝泰始年间失淮北后始置于淮南的侨郡 ,注“别见”可矣 ,而历述《永初郡国》、何、徐领县云云 ,则似宋武帝永初时已有此侨郡县 ,非是。《宋志》乃误将豫州刺史陈郡太守领县沿革情况在此重述 ,实当移…  相似文献   

8.
“清真寺”,阿拉伯语音译“买斯吉德”,意为叩拜“安拉”之处,也称“白易屯拉黑”(安拉的宅第)。在中国之所以叫“清真寺”,是中国穆斯林对伊斯兰教寺院的称谓。 “清真”一词在汉语中原为普通名词,作纯洁质朴解,用于多种场合,尤其是在不少文人墨客笔下用来赞美品格高尚的人物或描写清雅优美的环境。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中说:“山公〈涛〉举阮咸为吏部郎,目曰‘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著名诗人李白诗曰:“韩生信英彦,裴子含清真。”“右军本清真,垂衣贵清真。”唐代姚合《寄石书院僧》诗中有“不行门外…  相似文献   

9.
胡阿祥 《学海》2005,(4):42
(81)1103页:“荥阳、晋武帝泰始元年,分河南立。”按:《晋志》司州荥阳郡“泰始二年置”。考《三国志·魏书·傅嘏传》,魏正始年间,傅嘏“起家拜荥阳太守”,则荥阳郡魏时已置。又《水经·济水注》:“魏正始三年,岁在甲子,被癸丑诏书,割河南郡自巩、阙以东,创建荥阳郡,并户二万五千。”杨守敬《水经注疏》云:“《晋志》、《宋志》皆言晋泰始初置荥阳郡,《寰宇记》同。盖魏建郡旋废而晋复置也。《魏志·傅嘏传》,为荥阳太守,在正始末年。又《晋书·魏舒传》,迁宜阳、荥阳二郡太守,在晋文王时。”然则荥阳郡初置于魏正始三年,魏末暂废,而晋泰始…  相似文献   

10.
李九龄,洛阳(今河南)人。唐末进士,后入宋,又于乾德二年(964)中进士第三人。曾为蓬州蓬池县县令。宋太祖开宝六年(968)四月参与修《五代史》,担任笔削(从事编辑工作),开宝七年(969)闰十月甲子日书成。其人颇具历史学养,有历史洞见;曾久居山中,交游不广,性情淡泊高洁;受儒道释三家影响皆深,经历国破家亡而入宋,空怀抱负;博学有诗才,著《李九龄诗集》一卷,已佚。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伊斯兰教第五次代表会议于2005年8月22日至23日在自治州首府昌吉市召开。来自全州五县三市的回、哈萨克、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东乡等六个民族的161名穆斯林代表出席会议。自治州党委常委塔里哈提·吾逊出席会议并讲了话,州人大副主任张秀珍,州政府副州长哈布勒·木夏义,州政协、州委统战部、州民宗委的领导出席了会议。新疆自治区伊协副会长特来提·吐尔逊、乌鲁木齐市伊协、克拉玛依市伊协、石河子市伊协的领导到会祝贺。大会听取、审议并通过《州伊协第四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审议通过《州伊协章程》和《会议…  相似文献   

12.
(作者后面括号内,圆点前是总 期数,圆点后是页码)·管子研究·论法家先驱者管仲的出现徐喜辰强权政治家管仲宣兆琦管仲学派伦理思想的特色及其成因 陈升《管子》书作者〔台湾〕徐汉昌《管子》“乘马”释义李学勤《乘马》篇考证李曦谈《管子·八观》有感夏普论《管子》的重数思想周瀚光《管子》的军事思想初探哀德金论《管子》的富国富民思想 曹旭华《内业》等四篇的精气思想探微 李存山《轻重》篇重农抑商思想的体现 周乾滞《管子》的本末观胡显中“相地而衰征”考辨李衡梅《管子》人才思想笔谈李德明 宋锦秀张雅琴《管子》的君主人格思想探…  相似文献   

13.
《管子》是管仲及其学派的作品。早在二千余年前,司马迁就根据《管子》之书指出过,管仲“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史记·管晏列传》)这段话含义有二,一是认为《管子》书中蕴藏了丰富的辩证法,二是这种辩证法与治政活动紧密相联。可以说,司马迁的以上评论较为准确地把握了《管子》辩证法的特征。本文试图对《管子》的辩证法(包括思想与方法二方面)作具体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日本《唯物论研究》杂志1963年夏季号刊载了题为《苏联的康德研究现状》的文章,作者是泽村武生。摘录如下: 关于苏联研究康德的书,暂且不提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我们只见过阿·德波林的《康德的辩证法》(1924年)和维·阿斯姆斯的《康德的辩证法》(1929年)两书。此外,戈·维·普列汉诺夫在与康拉德·斯密特进行争  相似文献   

15.
孟子周游列国年代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战国史料缺乏,《史记》的有关记载多有舛误,《孟子》又不记岁月,故孟子周游列国年代长期争论不休。《竹书纪年》于晋代出土,为订正战国史提供了依据,惜亡佚于宋。本文依据《孟子》记述的人物事件,参照《史记·集解》与《史记·索隐》中引证的《竹书纪年》,并参考《战国策》、《史记》等,去伪存真,相互印证,认定孟子游梁约在梁惠王后元十六年(前319年)至梁襄王元年(前318年);游齐约在齐宣王二年(前318年)至齐宣王八年(前312年)。并推测了游宋、滕、鲁的年代。总的游历顺序为梁、齐、宋、滕、鲁。  相似文献   

16.
齐国的盐业     
齐国的盐业吕世忠研究齐国史,盐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然而以往论者较少。现对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请学界同仁指正。一、西周时期齐国的盐业齐地在夏、商二代属青州。《史记·夏本纪》称:“海岱维青州,夷既略,潍、淄其道。……厥贡盐纟希,海物维错。”明文规定...  相似文献   

17.
汉、鹤鸣山,属益州蜀郡江原县地(今四川省大邑县境)。始建鹤鸣化治馆。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23《郡国志》:“蜀郡,秦置。有江原县。” 后晋刘煦监修《唐书·地理志》:“武德元年,改诸郡为州。贞观元年,以益州置剑南道。剑南道领成都府及彭、蜀、眉、邛等三十八州。邛州、临邛郡,武德元年析雅州置,显庆二年徙治临邛郡,领县七临邛、依政、安仁、大邑(注云,唐咸亨二年析益州之晋原置)、蒲江、临溪、火井”。  相似文献   

18.
<正>陶弘景是丹阳秣陵(今属南京)人,生于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456),卒于梁武帝大同二年(536),享年81岁。陶弘景一生交友无数,著名王公贵族、名人文士都争相拜他为师,当时的大文豪沈约就是其一。沈约(441—513),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是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他出生于江东沈氏高门,他的祖父沈林子,做过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做过宋淮南太守。沈约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  相似文献   

19.
(68 ) 1 0 89页 :“庐陵太守 ,庐陵本县名 ,属豫章 ,汉献帝兴平元年 ,孙策分豫章立。”按 :《续汉志》扬州豫章郡庐陵刘昭注亦云“兴平元年 ,孙策分立庐陵郡” ;又《水经·赣水注》 :“汉献帝初平二年 ,吴长沙桓王立庐陵郡” ,“初平”一作“兴平” ;又《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四吉州 :“献帝兴平二年 ,分豫章于此置庐陵郡。”考《三国志·吴书·孙策传》、《周瑜传》及裴注 ,孙策以兴平二年 (1 95年 )渡江。按庐陵置郡当在孙策渡江以后 ,如此 ,庐陵置郡不应在初平二年 (1 91年 )或兴平元年 ,因那时孙策尚未得豫章。郭黎安《读史札记三则》(…  相似文献   

20.
一、成书 晏子,名婴,谥平仲,春秋齐国贤相,事齐灵公、庄公及景公三代,《汉书·艺文志》著录有书八篇,在儒家类. 今传《晏子》书八卷,分《内》、《外》两部分.《内》有《谏》、《问》及《杂》三篇,各分上、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