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作为教会使命的福传就是天主子民的集合过程根据梵二大公会议的教导,教会是以基督为首召集起来,由各族人民所组成的新天主子民的集体(教会宪章9)。基督以其圣死将他们集合起来,成为一个民族,一个团体(教会牧灵宪章78)。这一集合过程是通过福传来实现的。福传就是将这个子民集合起来,使各个成员得蒙圣神圣化而奉献于天主(司锋职务与生活法令2)。因而教会作为“普世得救的圣事”(教会宪章48),其实际使命也就是普施天主的救恩。于是教会的福传使命,就是要发动广大教友群众,在各个民族的各个阶层,在他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以基督徒的…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人的悲剧与天主子民的责任黄志芳以色列民族是天主特选的民族,天主曾与她多次订立盟约,并向她的古圣祖们预许种种恩赐。(创17:6,35:11,49:10)以色列以其独特的身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整部“旧约”圣经包括了以色列民族的历史。以色列民族的...  相似文献   

3.
4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教会在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上,在适应全新的社会主义社会的问题上进行了长期的、反复的思考和探索,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践福音找出一条根本的出路。我们深刻地感到,爱教是当然的职责,爱国也是天经地义的天主的诫命,中国天主教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教会用新的神学观点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牧灵工作加以新的阐释和发挥,将遵守天主的诫命与爱国爱教有机地结合,把基督的爱与荣主牧灵联系在一起,将鼓励教友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作光作盐、修德立功视为教…  相似文献   

4.
爱的盟约     
《圣经》是天主的圣言,也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生活的源泉与力量。它记载了天主透过以色列民族,向全人类传递爱与救恩计划,最后在独子耶稣身上完成的启示。如果将圣经按时期大体分类的话,那么天主与以色列民族在西乃山上所立的约,称为"旧约";耶稣基督以自己的圣血和圣死为全人类所立的约,称为"新约"。  相似文献   

5.
以色列因着天主的拣选而成为一个民族──一个神圣的民族。在《旧约》里面,神圣一词的意思就是被献给天主,并且只属于雅威上主。就如以色列人所意识到的,天主拣选他们的目的,就是要他们呼求并宣扬他的名;只有他们认识到了唯一真天主的存在,而且最终要担负起在普世万民前为他作见证的神圣使命。由此,他们便得出一个相当符合逻辑的结论:以纯洁事奉雅威上主的以色列持续的物质生存,从根本上合乎雅威上主的意图。这就是以色列如此深信他们的民族或国家永存不败的根据;这就是以色列的诗词《圣咏集》念念不忘天主一定会为了他自己的名的…  相似文献   

6.
第八章以色列和犹太诸先知在上一章里面,我们通过旧约列王的荣辱盛衰注意到他们的命运。同时看出以色列人最初对于国王的观念,我们也看到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尝试。现在,我们将注意力转向存在于以色列之中的另一种不同的制度,它也属于天主的计划,那就是先知预言。以色列人并未主动要求有先知也未指派先知。先知们是天主从以色列人中间召叫出来的,而且他们是一群在以色列和犹大王国摇摇欲坠之时大放光芒的伟大人物。但是,先共。们的出现实为天主的计约]与安排的结果,绝非以色列人的愿望所致。其他国家和民族把他们的国…  相似文献   

7.
“墓中已空,救主已起,耶稣基督已复生”。在普天同庆耶稣复活的时刻,久为神长教友所盼望的青岛圣弥厄尔大堂隆重地开放了。四月十一日,天刚蒙蒙发亮的时刻,穿着节日新装的教友们,迈着轻盈的脚步,陆续来到修葺一新的圣堂。跪在新绘成的天主圣三圣像壁画前面,大家仰望着耶稣慈祥的面容,颂经祈祷,感念天主眷顾之恩。  相似文献   

8.
感谢仁慈天主的恩佑!我国天主教爱国运动现已进行了四十年,江苏的神长教友都怀着极其喜悦的心情在纪念这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日子。这四十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我国圣教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已成为符合天主圣意和宗徒传教传统精神,由神长教友自办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独立自主的教会。我们深深感到,这是仰赖仁慈天主和中国在天之后圣母玛利亚的眷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党和政府亲切关怀、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以及广大神长教友共同努力奋斗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她大长了全国神长教友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忱,大灭了国外宗教敌对势力的嚣张气焰,赢得了国际天主教界朋友们的赞誉。这些有目共睹的胜利成果是来之不易的。四十年的历程尽管曲折艰辛,但愈显天主荣光。  相似文献   

9.
十诫条解     
《中国天主教》2002,(2):37-41
第一诫:钦崇一天主万有之上这一诫是命我们钦崇一个天主,而且除了天主以外,我们不能把任何一种受造的人或物当神(天主)来恭敬,也就是禁止我们崇拜偶像。(它本非天主,而假若我们把它当作天主来对待,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理所不许的)。钦崇二字是对天主敬礼的专用词。其含义是指我们衷心承认天主是无限尊高、宇宙万物唯一的真主宰和人类的最高裁判者。在他无限的尊威前,天堂上的天使和圣人都俯伏朝拜,高呼:圣、圣、圣”。(默,四、8),承认天主的无限伟大和自己渺小卑微,因此我们也应该敬畏,孝爱天主在万有之上,并时时感谢…  相似文献   

10.
谈到创建和谐教堂这个话题,我要从创世之初说起,在创世之初,天主为人所造的第一个家园是一个充满和谐的乐园。“天主看了他造的一切,认为样样都很好。”(创1:31)在那里,人不仅可以直接与天主交流,而且满怀爱心地将自己的同伴视为“这才是我的亲骨肉”(创2:23)。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天主教》2002,(6):6-6
“圣经是天主的话,受圣神默感而写成。”(启示9节)全部圣经都是天主的话,“由天主所派遣的圣人,在圣神推动之下说出来的。”(伯后一21)“天主藉着圣神将这一切启示给我们了……除了天主圣神外,谁也不能明了天主的事。”(格前二10——11)  相似文献   

12.
“认上主为天主的人民,真是有福。”(咏144:15)我们蒙天主召选,认识天主,信仰天主,是非常幸福的。围着信仰,“我们是天主的子女,是天主的继承者,是基督的同继承去,”(罗8:15-17)不过在全世界五十多亿人中,恭敬真天主的人还是少数,约占三分之一,尤其在我国,更是少得可怜,还不及总人口的百分之一。很多人没有认识天主,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人虽有意寻求天主,也学习过一些教理常识,但终为世俗所累,或为家族所不容,而未能领洗;有些人不接受天主教的道理,并非由于哲学上的原因,实在是因为他们的生活不符合天主的…  相似文献   

13.
教会所信仰的天主是三位一体的天主,即第一位天主圣父,第二位天主圣子,第三位天主圣神。三位一体的天主不是三个天主,而是一个天主有三位。三位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就是说:父、子、圣神享有同一的天主性,即本性上是同一的天主;但位格却彼此独立,即父不是子,子不是父.圣神不是父或子。天主三位之间的关系是爱的共融关系。由于爱,父生了子,子又将这种爱反馈给父,父与子之间的互爱共发了圣神,所以,天主的本质就是爱。  相似文献   

14.
“天主的子民”及其教会学在“梵二”会议之后一时曾传遍普世。这一概念的提出,使许多国家天主教会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教会一改过去古老的面容,焕发出了勃勃生机。实际上,“子民”在旧约圣经中用得很多,以色列民族曾以“天主的子民”自傲。在新约中,关于教会的论述有一百多个,其中相当普遍与重要的一个便是“天主的子民”。因为基督通过死亡与复活,在圣神降临之后建立了新约教会,所以当时的基督徒们便以“新天主子民”自居,并赋予它新的意义。“天主的子民”及其教会学,显示了教会是在基督圣爱中的一个共融体,在这个共融体中体现了所有基督信徒各自应有的圣召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效法圣母     
圣母玛利亚是天主之母,也是我们的母亲。她的圣德超群出众、诸德全备,是我们生活的光辉典范。我们当恭敬、爱慕圣母,效法、学习圣母,做圣母的孝子孝女。也许我们已把圣母看成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自然而然的圣者。是的,圣母是天主特选之人,自有天主所赏种种特恩,这是我们所不能比拟的。但圣母也如同我们一样是一个人,,她在世时曾过着平凡的、甚至是痛苦的生活;她之所以成为至大的圣者,也是通过努力修德而成  相似文献   

16.
耶稣割损     
割损是古教的礼仪。天主特选了犹太民族奉行袍启示的真理。远在天主于西奈山给梅瑟颁赐法律几百年前,亚巴郎的子孙——犹太民族就遵循割损的礼仪。割损礼具有两种作用:(一)标志犹太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二)作为天主与亚巴郎签订的圣约的钤印。根据这一圣约:一方面,天主特别祝亚巴郎和他的后裔;另一方面,犹太人承诺严守天主的诫命,尽天主子民的义务。  相似文献   

17.
以色列民族是一个特别蒙天主拣选的民族,因此,他们也是一个善于歌颂与赞美天主恩典的民族。在《圣经》中所记载的众多优美的诗篇里,有四位以色列女诗人的诗歌,她们是米黎盎、德波辣、亚纳、玛利亚的诗。  相似文献   

18.
一、溯源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天主的启示常走在人类认识的前方,一如以色列民族出离埃及时,天主在白昼以云柱、在黑夜以火柱的形象来引领他们前进。藉此,旧约时代的犹太民族不断地亲身经验天主(更好说是天主不断地自我启示与自我给予),慢  相似文献   

19.
奉献的美德     
教友们自愿奉献的行为是教会的古老传统,也是教友们表达爱心的美德。这种奉献的善行从旧约时期天主的选民——以色列民族就已开始,他们将自己的各项收入奉献十分之一。他们奉献的目的有三:第一是奉献给圣殿以维持圣殿所需的费用。圣  相似文献   

20.
梵二大公会议召开至今已过了五十年。在这五十年中,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人类不爱惜天主的创造使大自然失去了平衡。由于人类没有真正懂得爱的真谛,因此造成国与国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乃至家庭之间和个人之间发生了战争、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