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严锡禹 《天风》2017,(11):31-31
16世纪来华耶稣会士不仅用"天主"一词翻译Deus,还经常使用"天"、"上帝"和"天神"等词。利玛窦担任在华耶稣会士负责人期间,这些称号都是允许的,奉教的中国士大夫更习惯用"天"和"上帝"的称号。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逻辑也是研究推理和论证的。推理和论证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一个命题为真的原因或理由。推理关系是一种 "必然地得出" 的关系。墨子提出了四种推理模式:"辟"、"侔"、"援"、"推",而且把 "推" 又分为两种 "止",即归纳"止" 式推论和演绎 "止" 式推论。特别地,墨家提出了 "效" 作为判定推理是否有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精英带领村民致富既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农村经济精英带领村民致富受到意愿和能力的限制,因而有"有心有力型"、"有力无心型"、"有心无力型"和"无力无心型"四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村经济精英应该有不同的态度,支持"有心有力型",提高"有心无力"者的能力,让"有力无心"者变得"有心",淘汰"无心无力型"。  相似文献   

4.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日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5.
王春华 《天风》2013,(5):32-33
"阿们",又译"阿门"(天主教昔译亚孟,今译阿们);希伯来语是Amen,意思是"但愿如此,实实在在的";是犹太教、基督宗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用语。"阿们"一词的使用,可见于圣经。"阿们"最初用于犹太教,后来为基督教所采纳。基督徒常在祷告或赞美时,运用"阿们"作为总结和肯定。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逻辑和墨家逻辑是基于非常不同的本体论思想的。这可以从比较亚里士多德的"类"(genus)概念和墨家的"类"概念得到解释。传统的翻译把中文词"同"和"异"分别解释为"相似"和"不同",以掩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据此,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理论意图是完全不同于具有实际意图的、作为论证指导的墨家逻辑。  相似文献   

7.
再释“齐”     
古文字的"齐"字多写作"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笔者认为迄今为止的训释均未探寻到"齐"字的本源。本文据甲骨文和金文字形以及文献资料,探求和证明"齐"字的本源和本义。齐地"五泉并出,有异于常",泉眼中间高四周低写作矢镞之形,"品"字形排列的三个矢镞之形实为多个上部平齐泉眼的象形,故"齐"字的本义为平齐、整齐。"齐"字象泉水之形,故可以看作"泉"字的异构字。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了解维尔伯超个人心理学及其理论渊源,本文将维尔伯超个人心理学理论中的"宇宙意识"、"沉思"和"道德指南针"与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此在"、"去蔽"和"思"进行比较,结果发现,三者之间具有明显的相似性,同时又有所区别。相似性充分表明维尔伯超个人心理学理论在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观三个方面具有明显的海德格尔哲学特征;不同之处说明,维尔伯对海德格尔哲学思想进行了心理学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只有确证和阐明中国无神论思想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表征,才能使中国无神论彰显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中国传统文化重"明心性"的价值取向和主"一天人"的思维方式皆是以"无神"为其本质特征的。"无神"是符合人性地对待且是幸福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欲共同昭示的精神。无神论最终指向的乃是——"真善美"。  相似文献   

10.
达尔文(1809—1882)"一生中的主要享受和唯一职业就是科学工作"。独立的思考和研究实践使他相信:科学同基督没有任何关系,也未曾有过"什么神的启示";"神创论"是"怪异的理论"、"超自然的东西",是"不能同意"的。因而,他放弃了普通的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1.
"因"是道家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因者,君之纲"。道家"因"论包含有因循、因仍、因应和因凭四重内涵,其价值功用是"因则无敌"。道家"因"论作为一种"君术",强调"因臣之为"和"因民之性"两个基本面,其总的原则是"曲因其当",而核心本质则凸显为"舍己而以物为法"。  相似文献   

12.
吕茂东 《管子学刊》2011,(4):110-118
高青陈庄西周遗址是200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铜器铭文所载的"豐",是殷末东扩建立的子姓"豐国","文祖甲齐公"是周初僭号称王的"豐王",城址、祭坛是其天坛。豐王被周公征伐,从而臣服于齐,称为"齐公"。卜骨的数字符号是《周易》六十四卦中的《艮》和《噬嗑》,是"豐"归齐所遵的天意。两座甲子形的大墓,是齐国公族的墓葬。引簋铭文中的"幽公"名"庮",食采于薄姑,是乙公得之子,胡公静之父,作器者引之祖父,哀公不辰之叔父。周夷王"烹哀立胡"是"夺位"之争,与纪侯的策动和豐族的"天坛"有关。引簋与史密簋可谓是"姊妹篇",记载的都是周夷王"烹哀立胡"、平齐内乱的重大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13.
一、"一带一路"的多重内涵与多种合作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是东西方商业、文化与宗教交往的大动脉,凸现出中国作为陆上和海上大国对外开放的历史传统。"丝绸之路"的当代价值主要体现在"共需互利"、"平等包容"、"和平精神"和"互学互鉴"。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扎尔巴耶夫大学演讲时提出,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宗教相分离是政教关系中的重要内容,因教会介入公共教育而带来的争议贯穿现当代政教关系史。中西方因历史文化和宗教传统不同,政教关系大不同。历史上的中国,"亚细亚生产模式"培育出"大一统"中央集权型体制,形塑为国人"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敬天法祖"的"家天下"宗法制度和政治伦理格局,配以"敬鬼神而远之"、"重今生轻来世"的现实功用型人本主义理念,使得儒释道信仰成为维护皇权的教化手段;虽有多神崇拜和泛神化信仰形态的长期浸润,但屡遭"毁佛灭道"、"灭洋"、"非基"和"破除迷信"运动的冲击,从根本上堵塞了宗教发展为中华文化主体的历史路径。这既使泱泱中华难以熔铸出"一教独大"的宗教情怀,也使中国免于陷入西方式的宗教狂热。中国秉承史上"政主教从"、"教用于政"的政府管控宗教模式,日趋多元的文化生态及政教关系诸问题正冲击国人的理念,考验执政者的智慧。  相似文献   

15.
本刊在2008年第6期和2009年第1期曾登载《〈我为什么是无神论者〉一书述评》,对作者及其创建的美国无神论者协会有所介绍,引起许多读者的兴趣和感叹,很想了解更详细的情况。我们在网上搜寻了一些,又将她的原著重新翻译,拟分期发表,共分四部分:"美国无神论者简史"、"奥海尔简介"、"我为什么是个无神论者"、"唯物主义的历史",与大家共享。美国无神论经过的艰难苦难的历程,使我们震惊:对于我国无神论的处境,感到无比幸运。美国是个"民主自由"的国家,为什么无神论和唯物主义哲学会受到那么大的压力,遇到那么多的阻力?可能有两个原因:第一,美国日益向宗教国家迈进,甚至宣称美国是以"宗教自由"建国和立宪有关,至少在对外宣传上,宗教自由是不包含不信教自由的,而蒙受中世纪传统,视无神论为"邪恶",形成压倒性社会舆论。第二,美国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是实用主义,"有用即真理",根深蒂固,所以极度短缺客观真理。人类的劳动生产——包括人自身生产的实践,以及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无不证明神、鬼和大堂地狱的虚无荒谬,支持否定鬼神存在的无神论是客观真理。这些事实和道理对美国的上层,完全无用。所以在美国语言系统中,"价值"是第一位的,以示美国利益第一;对外宣教中,"自由"是第一位的,因为宗教自由是首要自由。现在"人权"的声音转高,因为人权"天赋","天"的涵义在一神教语境中就是"上帝"。——为什么拒绝使用"人性"、"人本"、甚或"人道"?因为在他们鼓吹的宗教教义里"人"是罪恶的产物,除了上帝的"救赎",人的未来只有地狱。"人"除了"原罪",不能别有人性。世界和人的本原只能是上帝,人的命运也只能由上帝左右;人只有作为羔羊和奴婢的身份存活,不能像人样地为自己做主。而"人道"有与"神道"对立的嫌疑,所以也越来越淡出西方的话语体系。我们从美国的无神论者那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相似文献   

16.
江西鹰潭龙虎山,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嗣汉天师府,亦名"大真人府",四进前宫后府式古徽派风格建筑群,重檐丹楹,彤壁朱扉,至今已有900余年历史,是历代张天师起居和祀神之所,又是中国道教正一派祖庭和历代天师曾经掌管天下道教事的办公衙门,故有"南张北孔"和"百神受职之所"的称誉,屡次获得"五好宫观"、"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7.
卓新平 《天风》2018,(9):57-57
基督教神学思想建设在当代中国尝试的"对话"和"沟通"带来了积极响应,产生出深远影响。由此,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对其态度不再限于"和而不同""求同存异"之层面,而更追求达到一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之境界。其传统意义上的"统战"工作亦不再停留于社会、政治表层上的"和平共处"或"统一共存",而是深入到思想、心理、价值、意义层面上的理解和沟通,旨在一种"心"的统战,促进双方的"同心""同德",以使这种"统一战线"能真正具有双方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精神认同、思想信任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程祺  李孝明 《心理学探新》2011,31(3):234-238
目的探讨马基雅弗利主义者是否存在"冷"、"热"执行功能分离现象。方法选取178位高中学生,用马氏量表筛选出45人,分为马氏高分组(n=20)和马氏低分组(n=25),分别对两组的"冷"、"热"执行功能进行测量。结果在"冷"执行功能方面,马氏高分组(62.3±3.0)和马氏低分组(44.2±2.4)没有显著差异;在"热"执行功能方面,两组被试有显著差异。结论马氏主义者存在"冷热"执行功能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9.
汪维藩 《天风》2011,(2):30-31
(六十九)保养、顾惜 圣经经文里,被译为"身子"、"身体"、"肉身"、"肉体"的希腊字,有好几个。被用得最多的,是soma和Sarx。soma与灵魂相对而言,且与灵魂合而成为"一个活人","一个有生命的存在物"(a living being)。  相似文献   

20.
邪教滋生是因为传统宗教受到制约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历史和现实的情况难以支持"传统宗教受到制约才使邪教乘虚而入"的判断。传统宗教与邪教更多地表现为某种形式的"并生共存",邪教甚至尤其需要盗用传统宗教的无形资产来妆扮和壮大自己。传统多神观念被广泛激活后,在当年的"宗教热"和"气功热"中都可以找到随之而来的习惯性"寻神""造神"需求和适应此种需求的潜流。产生邪教组织的首要条件——对在世教主的"人神"崇拜趁势蔓延。传统宗教的有识之士对提高信徒信仰素质充满急切感和责任意识,从根本上说,这要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生活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