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气"是中国古人由来久远的呼吸操练活动。由此活动衍生出道家著名的"养生"主题,这构成了道家哲学重要的思想基础。"养生"主题不但一直影响道家思想的发展进程和面貌,并且,又最终成为道教内修方术的思想资源,从而实现"道家"与"道教"的思想"对接"。  相似文献   

2.
天人统一于一心——论邵雍儒道兼综的境界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北宋五子中 ,邵雍较为独特 ,他儒道兼综 ,学际天人 ,建构易学思想体系 ,利用易之体用关系将儒道两家思想涵摄其中 ,在人性问题上也力图融合儒道两家 ,并提出观物思想将儒家的人学与道家的天学融为一体。在天人关系问题上 ,他找到一个联结天与人的可靠纽带 :心。天人统一于一心 ,从而成功地把儒家的性命之学与道家的天道问题贯通起来 ,完成儒家的人学本体论与道家宇宙本体论的统一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境界哲学。即通过个体之心的自我超越 ,实现宇宙本体与道德本体的统一 ,进入形而上的本体境界 ,又通过推“诚”落实于现实人生层面 ,体现为身心和谐的“安乐境界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哲学的主题和本质是什么?如何恰如其分地阐释和说明它?前人已经见仁见智,为我们作了许多富有成果的探索。然而,笔者认为,根据马克思的对象化理论,从人与世界整体性关系出发,将为中国古代哲学主题的重新审视和系统分析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道论”为戴震哲学核心。前期 ,他所说的“道”更多的偏重于伦理学 ,中后期 ,他所说的“道”遍赅天人 ,具有指示“实体实事”和人伦的“仁义礼”等价值内容在其中。成熟时期的戴震哲学 ,以“道”为核心概念 ,以气、理 (分理 )、性、诚、才、仁义礼、善、权、自然与必然等概念、范畴为具体内容 ,构筑了一个自然法则与人伦规则为一体 ,同时又十分重视人类有别于自然特性一面的新哲学体系。因此 ,日本学者村濑浴也将戴震哲学后期“道论”看作是纯粹论述实体实事 ,而与价值无关的观点 ,是缺乏文本根据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关于“家”的哲学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西方传统哲学的“无家性”(homelessness)杨效斯博士的《家的哲学纲要》一文(以下简称杨文)引起了笔者极大的兴趣。(见牟博编)之所以如此,是由于杨文以一种引人注目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西方传统哲学对人类生活极其重要的领域——家的轻蔑和无视。在该文的第一部分,作者就罗  相似文献   

6.
叶险明 《哲学研究》2012,(12):3-10,123
<正>自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强烈地意识到当代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迫切需要进行一场学术话语革命,从近百年中国学术话语变迁的轨迹和规律、西方学术话语向东方国家渗透的过程以及现代西方学术话语变迁的轨迹和规律等视域,探讨了当代中国学术话语危机的原因以及走出这种危机的路径问题,但由于缺乏对当代中国学术话语危机的实质的分析,这些探讨往往囿于对其技术层  相似文献   

7.
8.
一、从实体理性到程序理性:哲学主题的历史变迁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其主题变迁总是折射出时代精神的走向。 古希腊自然哲学的诞生,标志着人类心智首次从对自然现象的神话解释中解放出来,寻求对自然的理性解释,哲学也因此从原始宗教的胚胎中诞生出来。然而自然哲学只是拉开了哲学的帷幕,其主题尚未确定。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哲学进入了更深层次:不仅探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哲学本体论的特色 ,可以“通以显体”一语来概括 ,老庄的道论集中体现了这一特色。道是“一” ,或超越的本体 ;但它是在事物个体实存的“通”性中显现出来的超越性 ,而非形式实体性之“一”。“通以显体” ,强调事物自然差异的肯定性意义。因任事物自然性命差异性以实现其在价值上的平等性或齐一性 ,则万物“道通为一”。“道通为一”的境界 ,要在人文义的“有名”上开显 ,并通过“日损”去蔽的修为功夫或生命实现的历程来达成。道家对道的证显 ,采取的是一条存有实现论或人学的进路  相似文献   

10.
希腊哲学致力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希腊化哲学则视终末论为美好生活操练的本体功夫。终末论是希腊化哲学的根本特征,它以此为出发点越过古典希腊哲学,重新探寻伦理与自我关系的哲学语法,克服生活中为死亡所掌握的诸种激情形式,阐释美好生活的自然维度,充分呈现个体伦理生活的自由纯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梳理了中国哲学的“成功论”,阐述了“唯非常之人,才立非常之功”、“有志者事竟成”、“见天下之势以成其功”以及“人谋居半、天意居半”等有关成功的理论,以期引起同好的关注,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伊斯兰哲学是以《古兰经》和圣训为思想渊源,阐述伊斯兰教义及有关对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学说或世界观体系,是伊斯兰文化的精华,也是世界哲学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给哲学赋予了伊斯兰特色并确立了东方自然哲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在没有经过发达的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是早产,但决不能由此认为,在这样的国家不能搞社会主义。应辩证地理解和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批判庸俗生产力论。在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人在选择建立何种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时起决定的作用。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必须大胆吸收资本主义的一切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4.
《学海》2017,(3):23-29
受到晚清时局的影响,被引介入中国的西方政体学说很快蜕变为政体简化论,其古史叙事将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制概括为专制政体,这极大简化了传统秩序的复杂性。此后,中国古代与西式现代在政道上更被视作截然对立。然而政治权力公共性是传统中国政道与西方政体理论的共同探求,传统政道注重分析文治政府的分工、制度之外的立意和个人对于秩序的能动作用等。因此,当代政体论需要克服简化倾向,并参照中国传统政道以完成重构。  相似文献   

15.
“独”观念是道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老子》《庄子》中蕴含着丰富的“独”观念,尤其是在境界论方面,“独”可谓是老庄生命、精神境界的另一种概括,这主要体现在老子的“我独”,庄子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见独”等内容上,老庄的“独”之境界论始终蕴含着人“法”道的思想理路.境界论又与践行密切相关,老子的“隐”是对精神境界较为彻底的践行,庄子则更为复杂,他面向的是世俗生活,在从至高精神境界向世俗生活践行的过程中一方面“不谴是非”,在另一方面又“谴是非”.  相似文献   

16.
赵灿 《哲学动态》2015,(4):42-49
古代哲学的修习(askesis),既不是抽象的哲学概念,也不是禁欲主义的苦行,而是主体通过一系列针对自身的实践,赋予自己一种由真实的逻各斯构成的装备,以应对不可预见的事件。修习分两步:第一步是主体占有真实的逻各斯,手段包括听、读写、说;第二步是主体把占有的逻各斯变为品质,手段包括实际工夫、思想工夫。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什么类型的思维,其思维运行机制如何?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哲学思维是一种情感思维,它既不同于以概念为中介的逻辑抽象思维,也不同于以表象为中介的形象思维。情感思维是以主体心理情感为反思对象的内向性思维,它是对主体心理和情感倾向的自我体验,是一种价值认识。我们考察中国古代哲学史,可以看出,情感不只是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18.
人性论是孔子人生哲学的逻辑起点,相近之性与不移之性的设置使其人性观出现分裂并为其人生哲学体系的自相矛盾埋下伏笔.人性学说中的对立致使孔子对现实生活的看法与态度出现两重倾向,他有时肯定利欲,认为利欲合于礼义,有时又割裂利欲与礼义.当肯定两者的统一时,他便主张通过学、习消解矛盾,使其统一;当割裂两者时,学、习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学、习的目标是理想境界.境界是自我人性的充分展开的理想状态,当承认统一性时,孔子认为境界体现了自我理性的自明与情感上的自得,体现了理性与欲望的统一,体现了真、善、美的统一.当割裂两者时,境界只是一个抽象的理性假说而已.  相似文献   

19.
高秀昌 《孔子研究》2018,(6):117-121
蒙培元先生作为冯友兰先生的弟子,他是自觉地传承"冯学"并期望对之加以发扬光大的知名学者。冯先生创立了以"境界说"为"灵魂"的新理学哲学体系,蒙先生则接着冯先生的"境界说"讲出了自己的"新境界说",并创立了"情感哲学"的哲学体系。冯先生把"境界说"理性化,蒙先生则把"境界说"情感化。因此可以说,两位先生的"境界说"有着实质的不同:蒙先生将"境界"问题归结为情感问题、精神生活问题、心灵问题而不是概念问题,表明他在纠偏的同时,又偏离了冯先生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