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童沁 《美与时代》2013,(12):31-31
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它必然就是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公共艺术的“公共性”与它的自身文化也决定了它必然受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思维模式的影响,相反,它的出现也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空间环境。在城市环境艺术设计领域里,公共艺术承担着各种角色,比如城市雕塑、壁画、建筑、园林景观小品、公共设施、大地艺术、装饰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等,这些角色在城市环境设计领域里也承担着自己的职责与责任,但是都离不开对城市空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实意义和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2.
再利用本土化的人格工具CPAI,对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时间进程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差异与中国人群体人格特征模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的群体人格特征正在随着社会发展而成现出相应的变化,表现为更为多元化、个性张扬、人际关系的束缚在减弱。当然,现代化进程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对人格变化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性。因此,在研究社会发展与人格间关系时,应该同时关注社会变迁的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研究显示,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开放性、多样性人格特征的新一代中国人正在形成过程中,他们反过来也会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社会空间问题在哲学和社会科学研究中受到重视。相对于自然空间而言,社会空间是指人们的活动创造的生活和生产空间,这些空间与一定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城市社会空间外延很丰富,有城市的各种生活和生产的设施和建筑,其中有公共的、也有私人的。城市社会空间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空间中居住隔离、公共场所拥挤、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形成了不同社会阶层、阶级、人群之间在空间上的矛盾、对立甚至冲突。这些问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幸福指数的要求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人们对所生存的环境要求也逐渐提高,并且对环境产生了忧患意识与不断思考。景观空间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被人们重视起来,同时也成为人们工作之余舒缓身心、减轻压力,与人交流必不可少的公共空间。这对于景观空间的完整度、体验度以及配套设施就提出了更高的需要和追求。长春市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其景观空间改造不仅关系到城市形象的塑造,还影响到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长春市冬季漫长严寒,降雪量大,夏季短暂而凉爽,这种气候特点对城市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出特殊要求。因此,探究长春市的景观空间改造,不仅有助于提升长春市的城市环境质量,而且能为其他寒地城市提供宝贵的参考和经验。  相似文献   

5.
现代城市开放空间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届国际城市景观奖的获奖作品——德国慕尼黑的Riemer公园的设计,由建筑师、景观建筑师、规划师、社会学者和技术专家一起共同努力把幸福与和谐的生活重新带回了城市,并表现出了其个性与创造力,对城市的和谐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吴克领 《学海》2013,(4):115-119
城市新型贫困是一种结构性贫困,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调整和改革的社会转型期。这种新型贫困的出现,与单位制社会向社区制的转变、住房市场化导致的城市居住空间阶层化以及城市化导致的新贫困群体等因素密切相关。城市新型贫困除了表现为大量城市贫困群体的出现外,目前已经显现空间聚集化的趋势,即贫困社区开始出现。城市新型贫困现象的消除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需要从多方面多层次设计并实施与现实条件相契合的反贫困对策,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促进城市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杨震 《美与时代》2024,(2):55-57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同时,人们对于工作、生活所需的空间环境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城市公共空间是为人们提供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所需的公共使用空间,具有公共性和开放性,其与所处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自然生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设计成为人们在新时代追求幸福生活和高质量生活的载体,同时也是吸收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文化载体,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幸福指数的关键点。为了改善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效果,加大对城市文化的建设,深入分析传统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设计的结合,希望能够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文化性和艺术性,将传统文化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帮助居民提高文化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8.
方海清 《美与时代》2014,(11):57-57
随着社会的发展,曾经固定的、相对简单的城市生活变得越来越充实和丰富多彩,人们的城市生活也有了更加多样性的选择。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过渡性的时代,原来不受关注的城市开放空间也将会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就要求设计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城市开放空间,而不仅仅是令人愉悦的物质环境。  相似文献   

9.
城市共享单车作为新时代共享经济下的产物,其发展步伐紧随时代变迁,既给大众的社会生活带来便捷,也面临诸多问题。文章关注的核心便是城市共享单车的停放设施布局问题。文章总结了我国城市共享单车停放设施布局现存的矛盾,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并建议从公共环境入手,创建和谐一体的共享单车停放设施布局,同时也提出,城市共享单车企业要承担起相应社会职责,辅助城市公共设施发展,创建城市文明形象,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实现我国城市共享单车设施布局的多元更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环境的文化理念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更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非物质文化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和意义亟待拓展。当今世界的变化速度和中国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瞬息万变,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给城市发展、环境艺术、环境理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激励人们努力发挥创造力。通过对蔚县非物质文化的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以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为背景,围绕四个功能对非物质文化的应用进行论述,探索非物质文化艺术与现代公共艺术融合的策略。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应把非物质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中去,从而使整座城市更加宜居。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9,(5)
城市化进程是城市空间的塑造过程。中国城市建设不是单独的、碎片化的过程,而是在整体性的空间体系中展开。城市空间由政府通过宏观制度政策、城市规划设计、行政区划调整、公共服务而塑造,并形成分等级、有层次、次序和功能区分的"差序空间"。这一空间格局不仅将所有城市囊括其中,还深入到城市内部,构成了一个非水平的、纵横交错的空间结构。"差序空间"下的城市建设表现出"先后主次",也影响着城市社会和政府治理。  相似文献   

12.
李田 《美与时代》2023,(8):54-56
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艺术是一种将人类生活空间完全包围起来的艺术形态。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对城市开展全面规划,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功能,实现更好的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既是关键又是难点。当前在城市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人们要么注重空间的可利用性而忽视了环境的特定需求,要么将注意力集中在了环境状态上,从而产生了空间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不管是哪一种设计,都会对城市的整体布局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必须进行设计的调整和优化。对地铁这一公共空间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展开论述,具体介绍艺术表现方式、艺术设计要点、陶瓷艺术的运用,以期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3.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审美需求越来越高,对能够提高城市公共空间审美的事物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公共空间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景观不仅能够给市民提供休憩的场所,也能够通过景观的营造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精神进行很好的诠释。但是,当前大部分城市滨水景观均存在同质化严重、景观特色不明确的普遍性问题,无法唤起人们对滨水空间环境的记忆。而地域文化对彰显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提升民众对场所的归属感、传承与延续地方历史文化能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因此,如何将地域文化转化为景观元素呈现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是景观设计师们要解决的难题。论述城市滨水景观中地域文化缺失的普遍现象,对比分析地域文化融入城市滨水景观的优秀案例,探索地域文化在兰州水车博览园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为城市历史文脉的传承与延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陈鹏 《美与时代》2020,(2):41-4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社区化的进程也不断加快,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城市社区的规划,力求构建和谐有序的城市社区生活状态。与此同时,人们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质,对于城市社区规划工作的要求更为严格。为应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不断提高和改进城市社区环境规划工作,使之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结合。文章以城市社区公共空间设计为主要研究论点,结合GIS空间分析法和智慧社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宗教场所是穆斯林宗教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公共空间,宗教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共通性为流动穆斯林的社会关系建构与维护提供了网络平台与支持,对他们适应城市社会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从实践的方面来看,城市社区及社会组织、包括宗教组织,应该有构建"社区社会资本"的意识,将社区居民与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纳入到"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体系中,主动为他们的交往互动提供空间,通过支持他们的城市社会适应来增加和优化"社区社会资本"的储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6.
杨琛 《美与时代》2023,(8):108-112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不断扩大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布局的加快,国际化发展为城市和城市群、城市圈突破发展瓶颈,面向新时代探索新发展的新维度提供了历史机遇。以中原城市群为例,试分析探索文化国际传播软实力对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提出通过实施中原文化、黄河文明国际传播系统工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建设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东西方的城市建设中,我们总能或多或少地找到一些宗教建筑和历史建筑的影子,但现代建筑在材质,外观、空间、装饰等方面与宗教建筑、历史建筑还是存在许多显著不同。时代在发展,建筑也在材质选择、外观、空间处理和装饰上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王洋 《美与时代》2014,(3):19-19
滨水城市依水域而生,水域亦依滨水城市而有“情”,情景交融形成了得天独厚的滨水环境。近年来,随着国家各行各业的快速前进,城市建设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滨水空间的建设成为当代城市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处理好滨水城市空间的规划工作是当代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滨水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中的重要区域,不仅承载着人们基本生活需求,也是展示地域文脉特色的场所,其空间设计品质与城市文化发展和居民归属感紧密联系。从城市家具对地域文化传达的意义入手,结合相关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滨水公共空间为例,结合空间现状,提取地域文化特性应用在具体设计中,并提炼出一套针对城市家具的设计流程,从而通过应用设计提升人们对城市文化特色建设及滨水空间的认同感,提升城市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20.
城市广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要素,往往是一个城市的象征。西方城市广场的发展,走过了数千年的漫漫路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广场也开始在各地城市建设中蓬勃兴起。城市广场的设计在功能使用和景观观赏等方面,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向多职能、多单元、多级别、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