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父子二人看到一辆十分豪华的进口轿车。儿子不屑地对他的父亲说:“坐这种车的人,肚子里一定没有学问!”父亲则轻描淡写地回答:“说这种话的人,口袋里一定没有钱!”——你对事情的看法,是不是也反映出你内心真正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已经好一会了。售票员连喊了好几遍:“月票请出示!”“买票不要忘记!”售票员走到一个老妇人面前说:“请把月票拿出来看看!”那老妇人回答说:“我现在买票,一张五分。”“要罚两张全程票,总共四角。”“罚什么票?我只乘了两站!”“你为什么乘车不买票?”“你别凶!你这个售票员是啥态度?”“我怎么凶啦?你乘车不买票就应该照章罚票!”“你在家里对待父母亲也是这种态度  相似文献   

3.
神秘的字条     
王蕾不知怎地,这一刻任凭张老师嘴巴一张一合,她就是听不进去一个字。“王蕾!”“王——蕾——!”张老师声音很大,周围同学都回过了头,同桌捅了她一下,王蕾才如梦方醒,傻里傻气地站起来:“怎么了老师?”“轰”地一下全班都笑了,张老师也笑了。“干什么哪,这么聚精会神?我是问你这道题怎么算?”噢,原来是老师提问问题。王蕾造了个大红脸。这是王蕾从小到现在第一次上课溜号,她感到难为情。下课,王蕾还坐在那发  相似文献   

4.
弟:在《中学生与逻辑》里,我看到一篇“半费之讼”的小故事,很有意思。文中说那是用的二难推理,故事中的师生两个人都错了。哥哥,什么叫二难推理?怎么才能正确地运用这种推理形式呢?你能给我讲讲吗? 兄:好!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们中学里讲过什么叫充分条件,什么叫必要条件吗? 弟:讲过,这都指的假言判断。充分条件指的是:有了前件就一定有后件,没有前件不一定就没有后件;必要条件却正好相反。  相似文献   

5.
耶和华以勒     
邓艳英 《天风》2004,(2):44-44
“咦!奇怪!我圣经里怎么夹着一封信呢?”同桌王大姐小声地对我说。 “大概是你以前的信,夹在圣经里的吧!”我漫不经心地回答她。“一封普通的书信怎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和兴趣呢?用不着那么大惊小怪的!”我暗暗地忍着笑。 “奇怪!信封没有贴邮票也没写发信人的地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王大姐自言自语地在那儿唠叨着。  相似文献   

6.
今年四月二十一、二日两天,上海某报广告栏上刊登了几个高校的招生广告,标题分别是:《上海师范学院艺术系招生通告》、《北京舞蹈学院招生启事》、《上海市体育院校(专业)联合招生通知》。在这种情况下,“通告”、“启事"、“通知”三个概念究竟应该用哪一个? 通告这个概念,通常是在向社会公众或向本单位所属人员发布有关事项并要求遵守时使用的,它和布告、公告是并列的概念,性质相同。向社会公众发布通告的,一般是政权机构或行政部门。一个基层单位,怎么能向非所属人员、向广大人民群众在报纸上公开发出“通告”呢?  相似文献   

7.
进窄门     
路加福音中记载:耶稣经过城市乡村,随处施教,朝着耶路撒冷走去,一个人问他说“:主,得救的人果然不多吗?”耶稣回答他说“:你们竭力由窄门而入吧!”(路13:22)那个人怎么会问这样一个问题呢?因为当时犹太人的观念以为天国只有犹太民族的份,而外人只能留在外面,然而耶稣坚定而清晰的回答无疑的对他们是一个惊醒,一个打击,耶稣的答案是“:你们应由窄门进去!”在这里,耶稣同时也给了一个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直接重要关系的答案,那就是:一,他愿意所有人都得救(弟前2:4)。二,而且给出了得救的条件就“是进窄门”且“是竭力进窄门”。进窄门:就是天主…  相似文献   

8.
男人皆有花心,您信不信?请听一个故事。有个画家携友散步,两人正向前走,画家突然对友人说:“我们身后有个美女,你信不信?”友人反问:“你又没有向后看,你怎么能知道?”画家回答:“我们的确没有向后看,但我们可以向前看,我是从对面走来的小伙的眼神中发现这个秘密的。”友人回头,后边果然有一美女!绝了!不回头也能发现身后有美女!这全是对面走来的小伙子提供的信息!那么,他究竟有没有错?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一个约四岁的幼儿在地板上玩球,妈妈坐在屋内另一端,球滚开不见了。小孩问:“我的球到哪儿去了”?妈妈说:“球在这儿”,孩子就在自己的周围仔细寻找。找不到,就大嚷:“这儿没有!怎么这儿没有”?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因为“这”、“那”、“这边”、“那边”等指示代词的指称对象是不固定的,需随语言环境的变化而转变的。同一个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诡辩     
什么是诡辩?凡论及诡辩的形式逻辑教材和专著都作了回答,但回答得都不准确。这里,我们不妨先看几家定义: ①“诡辩就是有意识地为某种谬论论证。”(《普通逻辑》,上海82年5月版) ②“诡辩是一种故意违反逻辑的规律或规则,为谬论所进行的似是而非的论证。”(《形式逻辑》,人民大学84年7月版) ③“有意识地用错误的证明来为谬论辩  相似文献   

11.
他考几分?     
考试刚过,卷子改好发还,大家都很关心考分的高低。甲对乙说:“我这次考试得了个100分,你呢?”乙没有直接回答甲,而是说“啊!你也是100分!”乙虽然没有直接回答甲的问话,但是甲已经得到了想要知道的答案:乙也是考100分。这是怎么知道的呢?这是乙的说话中那个“也”字透露出的信息。“也”这个副词在这里表示一种特定的关系:二者相同。乙如果自己不考100分,是不能对甲说“你也是100分”的。所以,在  相似文献   

12.
概念“■■P”是否是“P”?回答应该是肯定的。邢运中撰文对此提出了“二难”。(《概念“■■P”是否是“P”(我讲<形式逻辑>的二难之二)》,《逻辑与语言学习》1991年第4期)我认为,邢的第二个“二难”是其第一个“二难”的孪生兄弟,两个“二难”形式不同,实质  相似文献   

13.
吴言生 《法音》2007,(4):57-64
僧问百丈大师:“如何是奇特事?”——什么是禅修中的独特体验与受用?百丈大师回答:“独坐大雄峰。”(《古尊宿语录》卷一)“独坐大雄峰”这句禅语,蕴含着无穷的意味。其一,“大雄峰”喻圣境或本体界,以“独坐大雄峰”喻居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月6日《大河报》题为《真奇怪——身份证人像采集系统在舞钢一农民身上“失灵”》的报道引发了众多媒体和世人关注。一个正常人的影像怎么可能在照片中显示不出来?难道真的见鬼了?究竟是特异功能还是灵异照片,或者根本就是一场假把戏?为此,《北京科技报》记者亲自赶往“照相”事发地河南进行调查。然而,调查过程中,“隐身人”被无一例外地拍入到记者的相机里。同时,当记者重新与最早报道此事的《大河报》记者接触后,确定灵异照片现象纯属骗局,“河南隐身人”根本不存在。的确,事实胜于雄辩,所有稀奇古怪,看似非常惊人的事情,如果经过…  相似文献   

15.
孟德尔(C.W.K.Mundle)在“‘私人语言’和维特根斯坦的那种行为主义”中把维修根斯坦的观点称之为“语言的行为主义”(linguistic behaviourism),他通过对于这种语言行为主义的批判确定一个与维特根斯坦相反的论点:一个人可以谈论他的私人经验.他说,维特根斯坦的论点——一个人甚至不能够对自己谈论他的私人经验(这是维特根斯坦在关于日记的论述中力图证明的)——与其他问题混淆起来了.这是因为维特根斯坦把问题表达成:“能有私人语言吗?”这种表述混淆了以下问题之间的区别:一、人能有意义地对他自己谈论他个人的私人经验吗?二、人能告诉其他人关于他的私人经验的情况吗?  相似文献   

16.
甲、乙两人赶着去看电影。甲是个长腿,乙是个矮子。乙好不容易才能跟上甲,没有拉下距离。甲发现乙已是气喘吁吁、汗流满面,就赶快打招呼,抱歉地说:“对不起,我走得太快了!”不料乙却风趣地回答甲说:“不,是我走得太快了!”甲很纳闷,没有听懂乙的话是什么意思。一位在场的第三者丙,听了他们的对话不禁哈哈大笑,插上去说:“别客气了,你们二位走得一样快!”——亲爱的读者,你能从逻辑与语言的结合上分析一下,甲、乙两人究竟谁走  相似文献   

17.
《经上》曰:“且,言然也”。《经说上》曰:“且,自前曰且,自后曰且,方然亦且”。这说明墨家在研究思维中的逻辑问题时,敏锐地发现同“名”异“实”(即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的现象,并对这种“一词多义”的问题做了细致的概括分析。墨辩逻辑在对同名异实的多义词进行研究时有何独到之处?它与当代语言逻辑理论对多  相似文献   

18.
理诤  后素 《佛教文化》1994,(4):36-37
:日蠢萎 前 桌 见三 、瘦和尚问 :你是什么人 {■@六、将军听到这话怒火陡起@一手摸到剑把上。巳七、胖和尚说:“这样的剑拔出来又有什么用?”午八、将军抽出剑准备刺向胖和尚。未九、小和尚说:“地狱之门开了!”申十、将军猛然省悟@收剑向三个和尚鞠躬。酉十一、小和尚说:“天堂的门开了!”戌《佛教文化》1992年第1、2期合刊上@“三个和尚新传”中@小和尚曾用一则天堂、地狱的故事启发大家@明白了天堂、地狱只在一念之间@三个和尚便有水吃了。这一次三个和尚又用简单的道理@点悟了一位将军@参看本期发表的“司马光解禅偈”@读者或可有所得…  相似文献   

19.
正月十五那天,我带着留恋离开了自己的家乡,踏上了返校的路途。几经周折我又来到了我那再熟悉不过的宿舍。习惯地打开门,才发现室友一个也没有来。顿时一种失落感涌上心头。恰在此时电话“叮、叮、叮——”响了,我心想一定是室友打过来的,那种迫不及待的心情让我立即拿起了电话:“Hello!This is Miss yang, Who is that?”我笑着等待对方的回答。渐渐地我的笑容消失了,为什么对方不说话呀?我又问了一句:“你好,请问你找谁?”这时传来“我就找你”——个男孩的声音,稍微有点憨。从他的语气中  相似文献   

20.
美国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青年社交宴会上,见一个青年人的《自传》上只有3个标点符号。一个破折号“——”,一个惊叹号“!”,一个句号“。”,他解释说:“一阵子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有完蛋。”巴尔肯见他如此消沉,立即拿起笔在他的自传上加了3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省略号“……”,一个问号“?”巴尔肯鼓励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