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方富熹   《心理科学进展》1984,2(4):21-28
众所周知,皮亚杰的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在西方心理学界中一直享有盛誉,故人们每当谈论起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别是认知发展时,不能不首先提到皮亚杰的名字。皮亚杰总结自己的实验研究成果,提出了儿童智力发展的阶段理论: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  相似文献   

2.
儿童经济学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的新领域。章主要介绍了发展心理学家在皮亚杰“阶段论”和目前新兴的“朴素理论”两大埋论阵营中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开展儿童经济学认知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儿童经济学认知发展的研究是儿童认知发展研究中的新领域。文章主要介绍了发展心理学家在皮亚杰“阶段论”和目前新兴的“朴素理论”两大理论阵营中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阐述了开展儿童经济学认知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新皮亚杰学派的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这一理论在继承皮亚杰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发展和开拓了皮亚杰理论未研究的领域。新皮亚杰学派在许多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本文就新皮亚杰学派在儿童认知发展方面的研究作一介绍。新皮亚杰学派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分为二个方面:一是关于儿童思维如何发展变化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关于思维发展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儿童心理是如何发展的,在理论上存在一些争论。发展的连续性和间断性就是一个迄今争论未解决的问题。有些发展心理学家认为发展是连续的直线的增长,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发展的进程经历了一系列的突变,可分为若干个阶段。皮亚杰毕生从事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他认为儿童从初生到成人的认知、智力或思维的发展不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的简单过程,而是自然地可划分为几个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性质的差异的确定时期或阶段。每一阶段出现了和前面阶段不同的认知能力,表明了儿童适应环境的一种新方式。发展阶段论在皮亚杰的学说中占有重要位置,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完整的心理学体系的核心。这一理论对当代发展心理学有很大影响,许多学者还根据这一理论进行了一系列教改实验。我们国家也有儿童年龄阶段如何划分的问题。因此,探讨这一问题有着理论的和实践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道德教育学家。他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心理学以及认知道德判断力作为其理论的渗透点,通过对儿童道德发展的实验分析,创立了他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在欧美各国的教育心理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和激烈的争论。 道德判断力图式是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核心。科尔伯格首先从认知发展心理学角度去描述他的理论。他认为,人的道德判断发展是认知心理发展的一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道德判断力发展的不可少的条件,同时,人的道德发展与社会环境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前者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受后者的支配。因此,科尔伯格断言,人的  相似文献   

7.
自60年代以来,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影响了整个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不仅是在欧美各国,就是在中国,这一理论也早已成了心理系、教育系大学生、研究生必学的内容;其作用之大,用斯帕达(Spada)的话来说,就是“几乎没有一个关于认知发展的研究不是以皮亚杰理论为基础或为参考的,它是迄今为止唯一宣称能完整解释认知发展的理  相似文献   

8.
一、目的儿童知觉—运动协调发展的问题是儿童心理学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问题之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特别重视知觉和运动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皮亚杰认为儿童通过感知—运动的协调活动所逐渐建构起来的最初的感知—运动水平的认知结构,是儿童日后认知发展的基础。皮亚杰肯定了感知觉—运动协调活动在儿童最初的心理发展阶段即感知—运动阶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主张儿童从发生到成人的认知发展经历了人人共同的、按不变顺序相继出现的、有着质的差异的几个阶段。近十年来,有些心理学家发现问题比皮亚杰想像的要复杂得多,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挑战。有人怀疑认知发展是否真正有明确的阶段,人类的思维活动是否真正有普遍性。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也受到批评。在中国,人们还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评价了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阶段论是一个还待继续争论下去的问题。而且皮亚杰的贡献不限于阶段论。我们应继续研究皮亚杰。  相似文献   

10.
杨旻   《心理科学进展》1984,2(3):16-29
美国心理学家盖尔曼(Rochel Gelman)等人在1983年出版的《认知发展》一书中,发表一组论文,依据最近关于认知发展的研究成果,对皮亚杰的理论概念进行评论,反映出美国当前儿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动向,值得注意。盖尔曼的论文(与R.Baillargeon合作)篇幅很长。此处拟作一译述性的介绍,力求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传达原作的基本内容。文章先考察皮亚杰关于前运算思维和具体运算思维的实质的观点,然后考察若干具体  相似文献   

11.
研究儿童的认知结构、揭示儿童的智慧发展规律,一直是心理学孜孜不懈地追求。在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研究的早期和中期,心理学占主导地位的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和弗洛伊德主义心理学,尽管皮亚杰受格式塔心理学的影响,更加关注认知结构在认知中的主导作用,但他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刺激一反应”(S—R)的单向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2.
国智丹 《心理学探新》2005,25(3):3-5,45
目前对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比较研究多采用比较差异性和寻找相似点的方法,而该文试图在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学理论的分歧点中探寻两者的互补性:从儿童自我中心言语的理论分歧中看人类发展方向的互补性;从对发展过程本质的不同理解看互补性;从理解成人和同伴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中看互补性;从理解发展阶段普遍性的分歧看互补性:从心理调节观的分歧看互补性。  相似文献   

13.
态射的建构与发展:发生认识论的一种动态形式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志凤  林敏 《心理科学》2006,29(2):499-501,495
发生认识论主要研究认识的心理发生及其形式化。对于后者的研究,上个世纪30年代皮亚杰建构了“群集”结构来解释儿童前运算阶段的思维方式,70年代又引入了数学范畴论来解释形式运算阶段的认知发展,再一次对儿童思维的发展与科学发展两者间的连续性给出了明证。数学范畴论是对数学对象的结构间变换进行形式化的一个数学分支,建构的思想以及对所建构结构进行转换是范畴论的本质,而其中作为范畴对象的态射与态射组合体现了其建构本质,且能最为妥贴地描述认识的动态发生与发展。新的理论建模将对应与转换揉合在一起更好地阐释认知发展过程中每一转换过程的机制与结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介绍认识发生过程中对应、转换的发展,以及所引入数学范畴论中态射的概念,来阐释认识发生中认知生成工具———态射———的建构与发展,以及认知结构的系统发展,从而对皮亚杰晚年这一形式化工作予以简单说明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发生认识论者自称的皮亚杰不仅把人类认识的发展过程推向了一个新水平,而且给心理学的发展引进了一场范式的革命。皮亚杰认知发展心理学理论的最大优势在于:它能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共性本质提供一个简洁而一致的解释,而且,以此理论为基础而设计的许多实验得到了大量有关数据,其中大部分支持皮亚杰的理论假设。然而,皮亚杰以结构建构论为基础的能力阶段模式本身,也是发展心理学建构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它本身也是处于不断的同化和顺应、不断的平衡化过程之中的。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研究说明,道德认识在人的品德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人正是在头脑中“内隐”的道德认识的作用下,表现出相应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并逐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正象列宁同志所说:“只有用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财富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①本文,想从西方“道德发展阶段论”以及人们对它的评论和研究中,探讨中国儿童道德认识形成的一些规律性趋势,以便为道德教育提供一点心理学依据。“道德发展阶段论”本世纪三十年代就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在欧洲腹地日内瓦提出。可惜,反映他的研究成果和观点的《儿童的道德判断》一书在当时并未引起任何反响,直到五十年代后期,人们才回过头来对皮亚杰的早期研究给予极大的重视和应有的评价。目前在西方循着这  相似文献   

16.
对皮亚杰理论忽视社会因素作用的不同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亚杰关于社会因素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作用问题,长期受到一些心理学家的批评。针对这些批评,本文首先简要叙述了批评者批评皮亚杰忽视社会因素作用的理论依据。接着,对皮亚杰有关社会因素的主要论述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社会因素在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中的作用作出了与批评者不同的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杰出的瑞士学者让·皮亚杰(Jean Piaget),一生致力于儿童智慧发展的研究。他所创立的发生认识论体系深受国际学术界的推崇,已成为当代儿童智慧发展理论中的主要学派。本文试对皮亚杰的结构论思想作一概略的评述。一、结构论是一种研究方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从一般方法论的角度分析,乃是一种发展的结构论。儿童智慧(思维)的发展是通过儿童主体的认知结构(从低级的不完善的行动格式到高级完善的形式运算结构)与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经验之间的同化和顺化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因此,皮亚  相似文献   

18.
近十几年来,皮亚杰理论主要有三个方面受到挑战。(1) 阶段论方面。人们发现问题比皮亚杰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怀疑认知发展真有明确的阶段。心理学家要求弄清从一阶段是怎样转变到另一个阶段的。有人认为阶段只是表面的,若深入分析则实际上  相似文献   

19.
蒋柯  李其维 《心理学报》2020,52(8):1017-1030
皮亚杰从生物学的适应性和平衡化概念出发, 论证了有机体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进一步通过认知过程与生物学过程的“同构”, 建立了一种结构论的发生认识论。发生认识论的主要论题包括:主客体相互作用论、认知结构的建构论, 以及心理逻辑论等。皮亚杰的理论建构方法有两个重要特征:第一, 皮亚杰强调功能相对于结构的逻辑先在意义。功能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与平衡化。因此, 皮亚杰的方法论是一种功能论。第二, 皮亚杰方法论的思想基础是辩证法。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一方面批判唯理论, 另一方面批判经验论, 最终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认识论体系。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对当今心理学和心灵哲学研究中诸多“难问题”, 诸如“他心问题”、“归纳问题”等, 可能提供了元理论层面和方法层面的引领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邓小凤  袁颖  李富洪  李红 《心理科学》2013,36(3):571-575
陈霖的拓扑知觉理论运用几何性质解释知觉组织,并强调拓扑性质的优先性——拓扑知觉是其他几何知觉的基础,拓扑知觉先于其他几何知觉发生。皮亚杰的拓扑首位理论认为儿童的空间概念发展顺序为先发展拓扑几何概念,之后再发展射影与欧式几何概念。两大理论都运用拓扑性质来解释心理现象,其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存在很大不同,但它们在理论结构上具有高度一致性,对几何学在心理学上的运用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