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些弟兄姊妹,有时经常谈论的话题是读经读不懂,记也记不住。如何面对这个难题呢? 我想谈一点个人读经的体会,供弟兄姊妹参考。除其它因素之外,选择读经的时机是比较重要的。最好选择在夜里或凌晨,往往是最佳时机。因为在半夜里邻居和家人大都在睡觉,周围环境很安静,  相似文献   

2.
康先生信箱     
康先生:你好!我最近谈了一个朋友,相处有半年了,我很喜欢他,可我一直不敢确定他是否喜欢我。有时和他在一起很幸福,可有时我却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有时一吵架,我就觉得他不爱我了。我真得很困惑:不知道什么是爱情,是他真的不爱我,还是自己太多疑了。康先生,你说我的问题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3.
从1985年我在北大中文系进修文艺理论和美学,第一次拜望季羡林先生到2002年2月,最后一次见先生,期间17年中,我几乎每年都讨扰过先生。有时是专程请安,有时是替别人办事,有时带朋友探望,有时是先生有事找我。每次去北大看望先生,老人家总是和蔼招待,有时聊的长,有时聊的短。先生正襟危坐,有问必答,聊到高兴时,他泯然一笑,对于每一个提出的问题,他的解答也是一板一眼,简明扼要,给我的感觉是,和蔼长辈,大家风范。  相似文献   

4.
正书法创作于我而言,就是我心里追求的一场恋爱。我自幼受祖父的影响,喜欢上了书法,直至今日已三十余年了。在这三十余年里有喜,有忧。喜的是,每当自己临帖与创作能找到感觉时,心里就有一种喜悦涌上心头;忧的是,每当临帖不进步或创作找不到极佳状态时,就茶饭不香,甚至有时会怀疑自己是不是这块料,想把毛笔摔掉,自暴自弃。但为了自己对书法的这份爱,始终不死心,依然继续读帖,研究有成就  相似文献   

5.
大学里两次坠胎从小我就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女孩,虽然也像所有的学生一样,经历了小学、中学、大学,除中学时代竞争激烈,压力较大以外,人生旅途也算是一帆风顺的。事情发生在1996年夏天,我读大二那年,刚20岁。从小就文静漂亮的我出落得越发的婷婷玉立,真可谓女人十八变,越变越好看了,这一点从班上追求我的男生众多可以看得出来。因为从小听话、文静,一直以来,我都是严格要求自己,将大部分的时间均花在了学习上,没有花心思去想要不要谈恋爱的事,我从来没有想到我会做出令自己也无法想象的事情。人生有时真是很难说,有些事情往往是无意之中的。那…  相似文献   

6.
一位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少女,在听了我的广西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每周星期四晚上的《今夜不寂寞——心理咨询热线节目》之后,给我写了一封心情复杂的求助信。她在信中说:“我是一个生长在农村的女孩子,小时候由于我们那里的风气不是很好,而父母对我的管教也很少,于是我和村里的其他几个女孩子,在玩耍、游戏之时,渐渐地喜欢上了偷盗这项既刺激又冒险的活动。我们经常偷别人的红薯、芋头、鸡蛋等等。当时我们偷得这些东西之后,我们就聚在一起分享我们的‘成果’,以及冒险之后的快乐。慢慢地,我们开始回家去偷钱买零食吃,虽然有时也难免被父母…  相似文献   

7.
正你牵着那些日子:有时是蔚蓝天空中棉花糖一样的云朵,有时是蹊径晚风中摇曳多姿的花儿;有时是黎明,鸟儿在窗前的婉转轻啼,有时是黄昏,软软地披着金色薄纱的暮霭;有时也是大雨滂沱,像莫名的伤悲忽然泛滥,把我彻头彻尾地吞没,有时也是阴霾与惊雷,像曾经的告诫掷地有声,在我的耳畔不断响亮地重复,让我惊恐不安,不知所措……那是堆叠在我们之间的日子!一个一个,蜂拥般挤进来,那么任性、野蛮,那么躁动、迅猛,那  相似文献   

8.
天主与命运     
《训导篇》中这样说:“事事都有时节,天下任何事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除栽种有时;……撕裂有时,缝缀有时;缄默有时,言谈有时;爱慕有时,憎恨有时;作战有时,和睦有时”(训3:1-8)“我观察天主交于人类所应从事的事物,得知,天主所行的一切事宜都很适时”。“我知道凡天主所行的事,永恒不变,无一可增,无一可减”(训3:10-14)。  相似文献   

9.
上月在风人松书店喜购您的第一本书《联想为什么》,我用了近一个月时间来读这本书,读你的直率、读你的锐利、读你的焦虑也读你的内疚和辛酸.如果让我用最简洁的词语来给这本书做个评价的话,我想没有任何词语能比这样两个字更来得贴切,那就是:“中肯”!  相似文献   

10.
燕子的舞蹈     
今年的秋天,我在郊外的一个小园,独对一潭秋水,看燕子跳舞。一连十几天的时间我都会在风和日丽的下午准时抵达。燕子有时很多,有时很少。它们从来不曾注意到我的存在。  相似文献   

11.
《天风》2020,(4)
正站在讲台上讲道,对于已在教会里服侍多年的我来说,原本并没有什么困难。可是,当学习了释经学这门课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不会讲道了……我读了一些释经方面的参考书,但是只读了绪论和导论部分,是的,这些书很难读,是我从未涉猎过的领域,很多名词都是第一次看见,我要花很多时间读顺它,试着理解它。我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空,熟悉又  相似文献   

12.
谦虚是美德,然而,何为谦虚呢?胸无大志的人,即使极诚恳地说:“我这人没什么志向。”这也不叫谦虚,只能叫坦率,这种坦率有时让人觉着是在叹息,有时又让人觉着是在穷横。毫无才学的人,即使极认真地说:“我这人没什么本事。”这也不叫谦虚,只能叫实在,这种实在有时让人觉着是在自责,有时又让人觉着是在自虐。  相似文献   

13.
人活着,或追求荣光、或追求腾达、或追求权势、或追求艺术。我身为乡野凡夫,志不求荣,满架图书成小瘾;身虽近俗,一庭风月伴孤吟。在城市我读杂书、读专业书,而回到村庄,我就阅读村庄这本书。读它的真、善、美,读它的苦、痛、累。  相似文献   

14.
正一我十几岁时,因父母要工作,假期里便由我负责在家做饭。有时母亲会帮我把炉子生好,有时则需要我自己生炉子。那时,生炉子对我来说一直是件很困难的事,往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把炉子生好。炉火在母亲手中总是燃烧得很旺,可我用得远没有母亲那样得心应手。尽管知道母亲常念叨的"人心要实,火心要虚"的道理,可依然常常出状况,有时父母回来,不仅饭还没做好,炉火也快被我弄灭了,而我则是  相似文献   

15.
大度读人     
一个人就是一本书。读人,比读其他文字写就的书更难。我认认真真地读,读了大半辈子,至今还没有读懂这本“人之书“。有的人,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愿意把伞借给你,而下雨的时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采访了一位刚从法国回来的朋友,闲聊之中,他兴致勃勃地从公文包里抽出一张纸给我,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首题为《微笑》的诗。于是,我信口读了起来,越读越觉有味,越读越连声道好。他告诉我,这首题为《微笑》的诗,在法国许多商店、饭店、  相似文献   

17.
本测验有50个形容词,请从头到尾读两遍。读第一遍时,如果碰到的形容词适合自己的个性或形象,就在“我正是”栏的方格内画一个“×”。 读第二遍时,不要管你在前述栏内画了多少“×”,这次是在“我想要成为”栏画“○”,一路读下去,碰到自己将来想具备的形象特质形容词,就域个“○”。 当然,有些形容词在两栏中都  相似文献   

18.
谢谢你,爸爸     
余方伟 《天风》2007,(12):41
每年6月份的第3周为“父亲节”,甚愿天下各位劳碌奔波的父亲们在主里节日快乐!读神学已经两年了,在父亲节来临之际,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谢谢你,爸爸!”两年前的今天,我还是一名高三的学生,带着美好的理想和盼望正预备着高考,那时候的我虽然知道耶稣,但并不了解他。随着高考的来临,爸爸却向我提出:“读神学吧!”我非常诧异,因为按着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最大的心愿,可爸爸居然让我读神学,我不知会有何出息。  相似文献   

19.
大义生死     
读屈原和司马迁的故事,是在儿时.儿时读历史,"史是史,我是我",总将自己比将进去:遇此情境我当如何?但正是这种类比,却凝睇着一种世界观的奠基.这种思考,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它令我出入古今,给我一生的精神滋养.  相似文献   

20.
心路历程     
对生活在修院中每一个修士来说,灵修旅程是他成长的故事。而这些故事都蕴藏着不同层次的复杂线路,在这里我试从个人经验及灵修角度作一个反省和思考。自从我因着天主的召叫进入了修院,并且藉着天主的召叫在修院内度过4年的修道生活。我总是觉得修道其实是一种生活检练。因为它使我们想起人生如同朝圣之旅,也使我们想起修道历史。然而,在这整个修道历史当中我们会有不少的改变,有时快,有时慢。有时我们在改变过程中的步伐轻快而明确,有时则缓慢而沉重。在这个时候倘若藉着彼此的鼓励,彼此的芳表,彼此真诚的相爱,那么,我们的脚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