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民族的每个传统节日,几乎都存在着禁忌事象.禁忌,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特有民俗.节日禁忌民俗除了有避免招致不幸的缘由之外,更多的则是提示人们注意气候变化,维护节日气氛,传播文化理念等诸种功能.  相似文献   

2.
乡村民俗和都市民俗是民俗的两个重要方面,都市民俗由乡村民俗演化而来,在成型之后又有自己的特点。乡村民俗和都市民俗不仅在制作业和商业方面存在差异,在休闲娱乐方面也有差异。对比乡村民俗和都市民俗,可以了解乡村民俗的演进过程、都市民俗的形成发展,也可以由此把握当代民俗的变迁规律,从发展的角度深入了解我国的民俗。  相似文献   

3.
杨朝晖 《美与时代》2006,(11):25-27
民俗心理,是指一定人类群体中蕴含的一种较稳定的习俗意识定势。它是民俗生活相在人们头脑中循环往复潜留下来的心理意识,经过历史的传承而逐步形成的。所谓民俗心理结构,就是这种心智的构成。人类可以在民俗心理结构的影响下,有意识地对艺术思维进行规范、导向和控制,对民俗意象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4.
川剧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艺术历史上的一个瑰宝,是我国戏曲艺术中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川剧有自己很多的特色,为别的剧种所无.单说"变脸",适应民俗娱乐审美需要而产生,经历代艺人创造,结合川剧不同剧目剧情、塑造人物的需要,就有丰富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民俗活动     
正上海城隍庙举行城隍华诞庆典活动3月18-24日,甲午年城隍华诞庆典之祭城隍大典在上海城隍庙举行,各界人士10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第四届广府庙会举行城隍爷巡游活动近日,广州市越秀区第四届"广府庙会、幸福相约"民俗文化大巡游活动在广州市城隍庙前忠佑广  相似文献   

6.
民俗就是民间的风俗习惯,是社会上长期形成并广泛流行的风尚、礼节、习俗的总和。它既是一定民族、地区的文化现象,也反映一定时代的观念形态。民俗的形成和演化受地域、时代的影响,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反映一定社会阶级、阶层的意识,和宗教信仰的关系更为密切。不过在流行的过程中,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淡化了阶级意识的差异性,形成本民族、本地区共同特有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7.
民俗,包括的范围应该是非常广泛的。它表现为风俗、习惯、心理、观念等,具体说,有服饰、食品、住宅、游戏、礼节、姓名、迷信、丧葬、节日、婚仪、民间文学、民风、结社、谣谚、俗语、艺术、技艺、以至骂詈和自杀的方式等等。下面例举一些常见的民俗现象,来分析和说明民俗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我的家乡南山上,有一座俗称南庙的观音堂。在那业已烟消云散的半个世纪之前,她曾象高高挂在天空中的一颗星,成了方圆百里苦难者心上的一盏明灯。 一、二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的生日。这一天是南庙观音堂一年之中最红火的日子。为了在这天赴南庙送“枷”还愿,从十六集日开始,全家人,特别是母亲就开始忙碌了,吩咐父亲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民俗符号是历史、文化和民俗事项相融合的产物,储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和民俗事项信息,蕴含丰富民俗文化内涵,体现着鲜明的艺术个性,是研究中国民俗史、文化史、传播史和艺术史的直观图示资料。  相似文献   

10.
从东晋十六国时起,佛教传入北京地区,并逐渐向广大的下层民众传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随着佛教与北京传统文化的不断融合,一些佛教的节日或纪念日,逐渐越出了佛教寺庙高高的院墙,悄然走进世俗生活,与民俗相结合,成为老北京积久成习的岁时风俗。一、佛诞日——舍缘豆(农历四月初八)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降生的日子,称为佛诞日,是佛教最大的节日。传说释迦牟尼降生之时,有九条龙口吐香水为他浴身。为了纪念这个日子,佛教寺院每年在佛诞日都要举行浴佛法会,故又将这一天叫作“浴佛节”。浴佛节的仪式是将佛像置于香…  相似文献   

11.
春宵过了春灯灭,剩有燕京烟九节。才走星桥又步云,真仙不遇心如结。这是《桃花扇》作者孔尚任作的《燕九竹枝词》中的绝句。旧时北京有每年正月十九日来白云观会神仙的传说。邱处机生于宋代绍兴戊辰年正月十九日,传说十八晚天仙真人下降,来为邱长春祝嘏。仙真幻化无定,或为乞丐,或为羽客,善男信女有缘可以见到,获福无量。故十八、十九两日,都人云集,以冀会仙,名曰“燕九节”或“筵九”“宴九”“烟九”“淹九”“宴邱”等。《万历野获编》淹九条载:“京师正月灯,例以十八日收灯。城中七女,倾国出城西郊所谓白云观者,联袂嬉游,席地布饮,都人名为耍淹九。……取淹留之意,似亦近之”。在“燕九节”即将到来之际,北京西城区文化、文物局和白云观,依照北京市人民  相似文献   

12.
回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也是居住最不集中,分布最广的一个民族,现全国回族人口有2100万人,主要聚居在西北地区及河南、云南等省区,其它各地也均有分布。其中宁夏作为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回族分布尤为集中,所表现出来的回族文化也最为突出。提到回族文化自然与回族的形成密不可分。早在隋唐时期,已经有了沿丝绸之路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大陆经商的中亚细亚各民族商人——“蕃客”、“胡商”,在广东、浙江、福建沿海一带出现了许多乘商船来华经商和传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其中一些在中国定居,娶妻生子,成了中国大陆上的…  相似文献   

13.
正润物无声,源远流长,道教文化丰富了春节民俗的内涵,使得春节不仅意味着团圆与温暖,更象征着告别与出发,处寄托着人们对亲朋的挂念与对未来的祈愿。它以完美的包容性,成就了中国的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4.
时值盛夏的六月初六,民间以不同方式度过这古老的节日。“六月六,请姑姑”,每逢农历六月初六,村民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这个风俗是从春秋战国时兴起的。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宰相狐偃,是保护晋文公的功臣,举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他过  相似文献   

15.
正道教对中国社会民俗影响是深刻的,由此也不难看出,生长于中国文化土壤的道教与中国社会的亲密关系及本身具有的适应性。在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众多传统节日中,最被中国人乃至全世界华人看重,庆祝活动也最为盛大的要数春节。这一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与我国的本土宗教道教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在春节的一系列民俗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6.
巫风兴盛是汉代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本文以宗教学、民俗学有关论著为依据,搜集了散见于各种典籍中的相关材料,对汉代民俗中的巫风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汉代巫师活跃的经济诱因;并以巫医盛行、淫祀泛滥、解除与厌胜、数术为世人所崇信等方面,概括了汉代巫风的主要表现形式;还对汉代的各种禁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从民俗学角度来透视孔子——一个新的视点迄今为止,对于孔子的认识,还留存着很多没有引起人们足够重视的视界上的死角。例如,孔子的民俗思想就一直无人问津。从现代民俗学的角度来阐述孔子的民俗思想,就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的建立来看,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无法迥避的课题。几十年来,尽管人们翻来复去地争论孔子的时代及社会  相似文献   

18.
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题材内容包罗万象,它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不仅能照出这片地区普通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也以独创的艺术特点反映黄河三角洲地区人们的审美追求与情感诉求。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的艺术特点表现为图形简约不简单、追求线条美的传达、明艳绚丽的配色、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四个方面。耿延祯的《水浒人物》、李莲秀的《农家乐》、兰福梅的《捉迷藏》是比较典型的代表作品,通过对它们的分析,旨在论证黄河三角洲民俗剪纸是中国剪纸文化的重要一支,对其进行研究为我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地域文化、民俗风情、宗教信仰、审美习惯等有着重要的意义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俗中的狮子具有避邪御凶、预告灾难、决断是非、招财纳福、掌管生育等神性,是力量、权势、祥瑞和民族文化的象征。舞狮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且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民间传统娱乐活动。它集武术、舞蹈、编织、刺绣、绘画和音乐等多种艺术于一身,与中国的宗教文化、地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马嵬驿民俗文化村位于陕西咸阳兴平马嵬街道办事处李家坡村,自古以来,马嵬驿都是信息传递、商贸活动的重要驿站,有着"古丝绸之路第一驿站"的称号;是唐代"马嵬兵变"的发生地,距杨贵妃墓——黄山宫景区仅一公里;还是唐中宗送金城公主入蕃和亲的设宴地。这些历史文化与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构成了马嵬驿民俗文化村独特的文化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