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典型自立者人格特征初探   总被引:30,自引:4,他引:26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4,27(5):1065-1068
用包含 2个问题的开放式问卷对 2 1 5名被试进行了调查 ,结果如下 :①共获得 1 0 6位自立者 ,被试最认同的典型自立者是郝思嘉、简·爱、孙少平和保尔·柯察金 4人 ;②被试更喜欢选择与自己同性别的自立者 ;③坚韧性、独立性、成熟性、主动性、道德性和开放性是被试最看重的自立者人格特征。最后 ,还对自立与自强的关系以及自立者人格特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认为 :①独立性、主动性、责任性、开放性与灵活性大致是自立者的 5种基本人格特征 ;②从自立到自强是一个连续体 ,但他们有不同的人格特征 ;③自立可以区分为特质自立和情境自立。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的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自立人格能否影响其现实问题解决的质量,对个人/人际高低分组的共30名大学生进行了现实问题解决访谈,结果发现:个人/人际自立高分组被试在访谈中解决个人/人际问题的质量显著高于低分组。为了探索自立人格与现实问题解决能力的关系,使用《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和《大学生日常问题解决能力调查问卷》对101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自立人格的多个维度都与日常问题解决能力的维度有显著相关,自立人格的多个相关维度是日常问题解决相关能力的有效预测变量。两个研究的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设:自立人格利于个体对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自立人格包含或涉及个体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素。此外,自立人格影响现实生活问题解决的具体特点和机制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自立意识的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40,自引:6,他引:34  
黄希庭  李嫒 《心理科学》2001,24(4):389-392
本文由两项研究组成。研究一对132名大学生的开放式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们回忆其自立意识的发生主要在中学时期并延续至大学阶段,自立意识发生的心理背景往往与个人欲摆脱挫折和战胜困难有关。研究二用自编问卷对1533名大学生的测试结果的因素分析表明,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包含四个因素:抽象自立、经济自立、心理自立和社会自立。大学生最看重的是经济自立、其次是心理自立和社会自立,最不看重的抽象自立。  相似文献   

4.
运用问卷法和测验法探讨了大学生自立人格、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的关系,研究一以143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显示:高自立组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显著高于低自立组。研究二以169名大学生为被试,结果显示:(1)高外显自尊组自立得分显著高于低外显自尊组的自立得分;(2)在自立上,高低自尊都有异质性。两个研究结果可以证实外显自尊与内隐自尊是独立的心理结构,自立可以预测外显自尊和内隐自尊,外显自尊也可以预测自立。高低自尊组在自立上都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5.
当代学者对自立认识的概念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6,29(4):861-867
在对有关自立的文献进行广泛检索的基础上,根据有关标准纳入了136项进行概念分析。从自立的特性、结构、条件与影响因素、结果与意义、相关概念、表现与指标等方面,对当前学者关于个体自立的认识进行了梳理。发现:①学者们的论述反映出的自立特性主要包括模糊性、独立性、主动性、道德性、辩证性、过程性和心理内容丰富性7个。②自立的条件与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内在因素、外在环境因素以及个人修行因素三种。③不少学者强调自立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和结果。④文献中与自立关系最混乱的概念依次是自强、独立、自主、自尊、自信。⑤目前还没有学者给出有效的自立评价方法与指标。最后,对自立的实质、自立人格的结构、自立研究的现状与发展以及自立研究的意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夏凌翔  万黎  宋艳  杨翼龙 《心理学报》2011,43(10):1175-1184
前期研究显示人际自立与抑郁负相关, 本研究用两个调查来进一步探索人际自立与抑郁关系的价值与特点。研究一使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社会依赖量表中文修订版和自评抑郁量表对471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 结果发现:①人际主动、人际灵活与社会依赖无关; ②在控制了社会依赖后, 人际自立对抑郁仍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研究二使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中的抑郁分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87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 调节模型不被支持, 社会支持在人际独立、人际开放、人际主动与抑郁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综上所述可以认为:人际自立负向预测抑郁的能力很可能不会受其他抑郁相关人格的明显影响, 很可能是新的抑郁的保护性人格因素; 人际因素很可能在人际自立与抑郁的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自立、自主、独立特征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7,30(2):328-331,307
用22对人格形容词制成的7级评定的语义分析量表对171名被试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在5对人格形容词上自立与自主的评分有显著差异,在ll对人格形容词上自立与独立的评分有显著差异。最后对自立与自主、独立的关系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①自立是与自主、独立不同的人格构念,差异的关键在于自立是一种辩证性的人格特征。这种差异可能主要源于我国的传统文化;②与独立人格、自主人格相比,自立人格才是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需的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③我国公众对自主、独立的认识很可能与西方国家的公众不一样。  相似文献   

8.
自强意识的初步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郑剑虹  黄希庭 《心理科学》2004,27(3):528-530
采用录音访谈和开放式问卷要求200名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的成人对“自强”的含义以及在什么时候、什么心理背景下想到“自强”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1)公众的自强观主要是指持久的意志力;(2)自强可分为顺境自强、逆境自强、竞争性自强、成长性自强和他向性自强.逆境自强更为公众所赞同;(3)人们回忆起自强意识产生的时间主要在参加工作以后。  相似文献   

9.
小学儿童欺负行为与个性特点和心理问题倾向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采用问卷的方式测量了儿童欺负行为与个性及心理问题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欺负组被试在个性特征上以高精神质和相对外倾型为典型特征;受害组被试以高神经质和内倾型为典型特征。在心理问题倾向上欺负组被试更多地表现出冲动倾向、学习问题和师生关系紧张等问题倾向;受害组被试更多地表现出孤独倾向、缺乏自信、学习问题和同伴关系紧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人际自立与抑郁关系的系列研究显示,人际自立特质可以抵御抑郁。本次研究进一步假设人际自立特质可以通过人际应对的中介作用来抵御作为人际应激反应的抑郁。为了检验这一假设,采用青少年学生人际自立量表、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重庆、甘肃三所大学362名有效被试进行了调查,相关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性别、年龄、专业后:(1)人际自立的5个特质与积极应对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和抑郁显著负相关;(2)人际独立、人际主动和人际责任能直接负向预测抑郁;(3)消极应对在人际开放和人际责任与抑郁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结果部分支持了研究假设,提示人际自立特质可以通过人际应对的中介作用来影响抑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化中自信人格的内涵和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信人格研究的旨趣是通过概念建构和实证研究,实现对自信心理状态与行为模式的刻画与理解。本文综述了最近国内人格心理学在语用、公众观层面对自信的关注,自信研究在人格心理学中的地位,自信在自我中的地位,并进一步归纳了自信人格的界定。文章还讨论了当前研究中所关注的自信的自我调控和心理健康功能。最后,针对当前自信人格结构研究和功能研究中的挑战,提出以自信结构探讨和机制整合来深入推进自信人格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经济自立词汇内隐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祚山  王丽平  刘晶 《心理科学》2007,30(4):865-868
本研究以人格词汇学研究和内隐观人格假设为方法学基础,旨在研究大学生经济自立词汇内隐观的结构和特征。在对127名大学生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出形容词调查表,之后对414名大学生正式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描述经济自立重要特征的词前十项主要以积极意志品质的词为主,符合度前十项则以描述伦理和目标的词为主;(2)大学生经济自立的结构可以包含五个因子:成就能动性、社交性、独立性、个人中心性、俭朴性;(3)性别、年级、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二者之间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效应在各因子上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采用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问卷、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量表对986名师范生进行调查,考察自我概念、自立人格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成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师范生的自我概念与其自立人格、教师职业成熟度及其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师范生的自立人格与其教师职业成熟度、职业态度和职业能力也存在显著正相关;(2)师范生的自我概念主要通过影响其自立人格间接地正向预测教师职业能力;自我概念不仅可以直接显著地正向预测教师职业成熟度和职业态度,还可以通过影响个体的自立人格进而间接地正向预测教师职业成熟度和教师职业态度。这一结果表明自立人格在自我概念影响教师职业能力的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在自我概念影响教师职业成熟度和教师职业态度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论儒家的自强人格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学角度看,儒学主要体现了一种自强的人格心理学思想。仁爱人格、弘毅人格和革新人格是儒家自强人格的主要内容,其终极目标则是养成健全人格。儒家的自强人格既具有个人取向,也具有社会取向。它以个人取向为基础和出发点,以社会取向为最终目标,从个人取向逐渐扩展至社会取向。实践学习、克服偏私、正确处理理情关系和人际关系是培养儒家自强人格的4个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学生的自立人格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夏凌翔  黄希庭 《心理学报》2006,38(3):382-391
经过5个步骤编制出了人格特质词的《大学生问卷》、《高中生问卷》、《初中生问卷》和《青少年学生问卷》,分别对大学生、高中生和初中生进行调查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发现:①《大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性、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和独立性五个维度;②《高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人际开放与责任性、灵活与独立性、主动性和行为责任四个维度;③《初中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主动与行为责任、开放性、人际责任、积极性、灵活与独立性五个维度;④《青少年学生问卷》显示的自立人格包括灵活与独立性、责任性、主动性、人际开放四个维度。最后,对自立人格构念的合理性、自立人格中“开放性”与“责任性”维度的特点、青少年学生自立人格结构的一致性程度以及本研究在探索自立人格结构方面的优劣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个人自立对注意偏向影响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使用基于眼动的罗夏墨迹测验图观察任务与新异/自我观点观察任务来探究个人自立对注意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1)除了第四张图片以外,个人自立高分组在观察其他9张罗夏墨迹测验图时的眨眼率都显著或边缘显著的高于低分组;(2)个人自立高分组在观察两张新异/自我语句图片时进行新异/自我观点回视的次数都要显著多于低分组;(3)在观察第1张新异/自我语句图时,个人自立低分组对自我观点的注意明显多于新异观点。  相似文献   

17.
18.
心理差异量对儿童青少年分类活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选择自制的、被试从前未看过的墨渍图为实验材料,探讨心理差异量对分类活动的影响。以40名11-20岁儿童青少年为被试,一方面使用速示仪测量墨渍图之间的心理差异量,一方面要求被试对墨渍图进行自由分类,并说明理由。结果发现:①心理差异量直接影响分类结果。②心理差异量在11岁、14岁与17岁、20岁之间存在着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③分类标准的选择的年龄差异主要表现在分类标准的复杂性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