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东方闪电”已在全国各地像瘟疫一样流行传染。从其暴露的现象看,不仅是个异端邪教,很像反动道会门和黑帮。 关于“东方闪电” 的反教内容,早在1997年11期的《天风》就已有3篇文章作了揭发批判,今天我在这里只就其不法行动,加以揭露示众。1997年冬,这个反动的邪教组织传至我地区,仅  相似文献   

2.
前一段时间,跟一位牧师交通,他很难过地告诉我:现在教会情况不很妙,有好多异端出现,特别是近两年出现的“东方闪电”,已把我们的教会拉去一半……听到这些情况,我心里十分难受,心里不免又产生莫大的困惑和疑问:教会不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吗(参提前3:15)?异端不是违背圣经真理的邪魔歪道吗?为什么常常听到有异端泛滥的呐喊?为什么教会竟被“东方  相似文献   

3.
京族自十五世纪以后陆续从越南涂山等地迁到中国,发展至今,人口已达11995人(1982年),主要分布在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江平区的(氵万)尾、山心、巫头、潭吉、竹山等地。历史上,京族大多信仰佛、道等教,也有少数人信仰天主教。天主教是怎样传入京族地区的呢?据防城县恒望村天主教会负责人黎永佑教友说,京族的祖先曾信奉过多种宗教。十九世纪中叶以后,法国神父进入京族地区传教,据说当时发生了“异端教”的师父与法  相似文献   

4.
威泽 《天风》2002,(8):43-43
“东方闪电”又名“女耶稣派”,是近几年我国出现的又一典型邪教。其主要特点是信奉女耶稣,认为耶稣已经第二次道成肉身在中国,他们曲解圣经说“闪电从东边发出,直照到西边”(太24:27),“谁从东方兴起一人……”(赛41:2)其中“东边”和“东方”都是指中国,“一人”是指女耶稣(其实是指波斯王古列)。  相似文献   

5.
方孝孺恒以"明王道、辟异端"为己任。明王道是方孝孺政治思想的最终归旨。结合明初具体的时代环境,他对圣贤之道做出新的诠释,即是明王道的具体途径。儒家之外的百家杂流以及儒家内部偏离修身之法的异端分子都与实现王道理想背道而驰。方孝孺所谓的圣贤之道是他辟异端思想的理论基础,决定了他对异端分子的驱斥态度。本文对方孝孺站在道统立场的辟异端思想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6.
论陆王心学中可能诱发“异端”思想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曾严厉指责“陆氏之学”“断然是异端 ,断然是曲学 ,断然非圣人之道” (《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在晚明 ,一些程朱派学者也曾指责王学为“异端”、“异学”。到清初 ,又流行一种王学亡明论。程朱派大儒陆陇其说 :“明之中叶 ,自阳明倡为良知之说……其弊也至于疡轶礼法 ,蔑视伦常 ,天下之人恣睢横肆 ,不复自安于规矩绳墨之内而百病交作……愚以为明之天下不亡于寇盗 ,不亡于朋党 ,而亡于学术。” (《学术辨》上 ,见《三鱼堂文集》卷二 )何谓“异端” ?在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中曾有过一个颇为简括的定义 :“异端 ,非圣人之道 ,而别为…  相似文献   

7.
东方哲学与宗教丰富多彩,儒佛道三教则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而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印度佛教进入中国及其与儒、道教形成的三教关系,以及儒佛道三教进入东亚的历史,可见东方文化有其独特的思想底蕴和文化精神,在世界人类文明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新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东方哲学与宗教给人类带来的东方智慧可以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发挥更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个曾被东方闪电异端所迷惑了一个多月的年轻弟兄,在我受迷惑的期间,为他们效了不少力,曾为这异端而与牧养我们的老牧人为敌,陪同异端的假师傅在各教会攻击、抵毁其他从其中醒悟过来的弟兄姊妹,也曾陪同他们到各教会做拆毁的工作,下入各教会传讲这异端,使许多弟兄姊妹受害被  相似文献   

9.
岳清华 《天风》2017,(9):32-33
当前中国教会面临异端邪教之冲击和危害令人触目惊心,除了本土的异端东方闪电、三班仆人等,还有欧美、韩国、东南亚、我国港台地区等的异端邪教大肆侵袭,其渗透性很强,邪教、异端、极端的思想侵袭,给教会带来无法估量的破坏及扰乱,给社会带来诸多的负能量及不安定因素,甚至是从农村到城市、从知识分子到未受教育者无所不及。所以,剖析当前异端新情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佛教禅宗一派,由菩提达摩,递传到第六代慧能,分南岳、青原两系,先后又有五个支派即所谓五家宗派的成立。最先建立沩仰宗,其后曹洞、临济、云门、法眼四宗相继成立。位于潭州沩山(今湖南省宁乡县西)密印寺和袁州仰山(今江西省宜春县南),就是沩仰宗的发源地。其传承关系是:慧能——怀让——道一——怀海——灵祐,灵祐传慧寂和智闲。慧寂传光穆和光涌,光涌传如宝,如宝传贞邃,贞邃后法系不明。光涌也只传慧清,慧清传继  相似文献   

11.
贾玉铭的灵命神学是神学"中国化"实践的产物,它立足于信仰根基,实践于中国环境,以灵命、灵程、灵交三个环节涵盖西学传统中"皈信"的本质,又适应中国宗教中"修炼"的形式。灵命中"基督人"观念暗合中国心性玄学的"真人"追求;灵程中的"重生、灵洗、道化"也隐含道家"天人合一"影像;灵交中的"静思、退修"也颇有中国传统宗教"感通、修悟"等形式。但是这些"中国化"策略是以"信仰忠诚"为基础前提,实践态度也能接受"多元共和"的文化位置。  相似文献   

12.
正要高度重视基督教教义研究,积极推进神学思想建设,把健康的"纯净灵奶"供应给广大信徒。把一些中国基层信徒中业已存在的糟粕部分加以调整和消除,有效地铲除邪教滋生的土壤,遏制极端、异端、邪教在基督教群体中产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13.
要高度重视基督教教义研究,积极推进神学思想建设,把健康的“纯净灵奶”供应给广大信徒。把一些中国基层信徒中业已存在的糟粕部分加以调整和消除,有效地铲除邪教滋生的土壤,遏制极端、异端、邪教在基督教群体中产生与蔓延。  相似文献   

14.
《法音》2015,(10)
<正>对于东方文明之象征——儒、释、道的精髓,有人概括为"生命之学",有人概括为"和文化",有人概括为"包容精神",有人概括为"内求修身、克己谦让"之理念,如此等等,都有启人哲思之益。比丘本性今拟以"大善"来统合东方文明,尤其东方文明中的伦理与道德,即东方文明是教人舍恶从善之道,是关于善的追求与实践之道。在东方文明中,善,是天地宇宙之理,是人性人心之本,是一切人生存生活的立身处世之基。善,是东方文明的核心精华,是东方伦理道德的制  相似文献   

15.
雪峰 《天风》2023,(2):36-37
<正>道成肉身的耶稣既有完全的神性,又有完全的人性,耶稣的神性和人性互不混淆、互不割裂、互不分开,这是基督教教义的奥秘、基督教神学的精髓。然而,历史上的基督教会却一直很难将“神人二性”的教义理解得“合乎中道”。纵观教会历史,我们会看到形形色色的关于基督论的异端,这些异端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耶稣的神子身份和人子身份的理解犯了厚此薄彼或顾此失彼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正>灵恩意为圣灵的恩赐,是一个既好又受欢迎的词。"你们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属灵的恩赐,就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林前14:12),"所以我弟兄们,你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林前14:39)。然而,灵恩派却是一个令人惶恐不安甚至反感的词,因为此派往往与极端、异端有所牵扯,甚至本身就是这两者。本文要从  相似文献   

17.
在教会漫长的近2000年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属灵伟人,尽管他们已经息下自己的劳苦,离世与主同在,但他们的事迹却广为人们传颂,他们留下的又字著作则影响和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是为世界各地的教会所共享的珍贵属灵遗产。但因条件所限,许多弟兄姊妹目前尚不可能读到这些灵修珍品。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根据美国《灵修日程》(The Upper Room)选录出版的灵修经典名著小丛书,吸收了教会历代伟人名著精华,使我们可以一览历代属灵伟人的风采,进入属灵生命之奥秘与深度。本刊征得香港循道卫理联合教会的同意,将在《天风》陆续选载这套小丛书的内容,计划每期能刊登一位先贤的著作精粹,配以生平和背景简介。相信这些文字必能帮助读者更好与神相交,建立更敬虔的灵修生活。  相似文献   

18.
江西樟树市是驰名中外的“药都”,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在这个城市里,有一座曾焕发出耀眼光辉的道教宫观——三皇宫。该宫是樟树药都的纪念碑,是樟树药文化和道教文化的载体,也是医道同源、药道同源的最好见证。此宫坐落在樟树市密如蛛网的街巷深处,它既有道观的庄严,又带有世俗的繁华。它曾经是樟  相似文献   

19.
当今中国教会重视救赎论而轻忽创造论,以致于信徒在"属灵"与"属世"两个极端之间摇摆的现状,与初期教会受希腊哲学中"二元论"思想影响后的状况极为相似。故而,溯本求源——基督教与希腊文化相碰撞,古教父在希腊哲学体系的基础上,建构了基督教"上帝从无中创造了万物"的教义,抵御了"灵肉分离"思想对教会的冲击。中国文化(狭义上的以儒、道为填充的本土文化)的宇宙观不是"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等神话,而是"天道演运生万物"。当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相碰撞,基督教的"造"与中国文化的"生"既存在相通之处——具有"创生力"、"从无而有"、"赋予人主观能动性";又存在相异之别——"外在他生力与内在自生力"、"有、无目的性"、"与人同在、天人合一"。故此,建构在"造"与"生"两者异同的基础上,以老一辈神学家为代表形成了两条中国处境中的基督教创世观进路:一条是自上而下的,强调上帝意志;一条是自下而上的,强调群体行为,两者又同时落地于"补足'天道'位格化施动者——人格化的创生"。解读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基督教创造论是在"唯靠圣经"基础上"构建中国自己的诠释学"的必经之路。也只有构建了中国自己的诠释学,才能使基督教中国化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0.
王秉圣 《天风》1995,(6):26-27
方言是圣灵赐给教会中信徒的其中一种属灵恩赐,为要造就教会中各人。在属灵生命上长进,首先自己先受造就。方言又是圣灵所运行随己意分给各人的(林前14:11)。 方言可分两类。一是五旬节圣灵降临(徒2:1—6),门徒聚集时被圣灵浇灌说起的方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