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颜色科学是本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它与近代物理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都有着密切关系。从五十年代开始,由于彩色电视、电影、商业化工及纺织行业以及建筑和照明技术方面的发展和需要,颜色科学得到较快的发展。这门科学应用范围很广,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作者介绍了近年来他们在颜色标准化应用研究方面的一些工作,内容包括:我国电视彩色肤色测试卡的研制,我国电视彩条测试卡的研制,我国摄影用标准灰板、色板的研制,我国摄影用常见景物色模拟色板的研制,我国灯光信号颜色标准的制定以及我国视觉信号表面色标准的制定等,其中有六项已正式被定为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2.
用涂料研制成一套摄影用标准灰板和色板。色板共六块,包括红、绿、蓝、黄、品、青六种颜色。灰板共七块,其中包括六级灰板,其光谱反射率分别为91.8,44.6,23.4,12.8,6.0,3.8及一块反射率为18.0的中性灰板。灰板和色板经国内七家电影制片厂试用和评定,效果良好,符合实际使用要求,可作为彩色还原评价的标准器件。此标准灰板和色板已通过技术鉴定被定为国家标准[GB3356—83]。  相似文献   

3.
一、前 言 在彩电的色再现中,有关肤色宽容度的问题,早在五十年代初就被人们注意了。观众对再现的肤色的评价是凭他们的记忆或印象来评定的。人们对一些常见物体的颜色特别是肤色的记忆,又往往带有一定的倾向性。因此,所谓记忆肤色往往也就是优选肤色或喜  相似文献   

4.
前言 在室外的景物中,最常见的颜色是人类肤色、树叶、绿草、蓝天和土这几种颜色,人们对这些常见色的评价往往是依据他们的记忆或印象去衡量的。当被还原的颜色与人们记忆中的相匹配时,人们才感到满意,因此,所谓记忆色也往往就是优选色或喜爱色。伊斯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面部自然肤色色域范围及典型肤色色样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林仲贤  孙秀如 《心理学报》1997,30(4):337-344
分别采用一自Au-CH-1型自动测色仪及一台302D型自动测色仪对中国人的面部自然肤色,从新生婴儿直至老年人的色度特性进行了广泛取样的测定。测定人数共1668人,其中新生婴儿至2岁幼儿508人:3-17岁的儿童及青少年548人;18-78岁的成年人及老年人612人。被测者的籍贯包括26个省市,除汉族外,还包括蒙、臧、维,壮等17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的被测人数约占总被测人数的6%。首次确定了我国人的面部自然肤色的色域范围及皮肤反射率的分布范围。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功具有我国人典型自然肤色色样一套。所得结果已被应用于电视、电影、摄影及照明等部门。  相似文献   

6.
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肤色色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色差测色计对548名3—17岁的中国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脸颊部肤色色度测定,分别测出X、Y、Z三刺激值及x、y色度坐标。结果表明: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平均肤色色度值为x=0,3828,y=0.3454;反射率为26.02%;主波长为590.2nm;刺激纯度(Pe)为27.4%。女性的反射率略高于男性,反射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趋势。男性的肤色刺激纯度则略高于女性,饱和度随着年龄增长而有逐步增大的趋势。中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结果和成年人的比较,反射率较之成年人高3%左右,饱和度则低4%左右,主波长则较长约0.9nm。  相似文献   

7.
以中西医肤色"黑色"词群为例,比较词汇量、构词方法和语义场等差异,找到中医"黑色"肤色词16个,喻体7种,相关病名8个;找到西医"黑色"肤色词5个,词汇词组21个;中医肤色词常为独立词,而西医除了3个正常肤色词外,其余均为词根构成的派生词或复合词;中医学建构了观察个体肤色时空和明度变化等多维度诊断体系和五色主病的病理模型,而西医只涉及局部单色病理现象。中西医在肤色观察内容、经验等方面的差异与人种、民族、认知方法和语言系统等有关。  相似文献   

8.
采用18幅同一老年男性而脸部色度有所不同的照片作为实验样品.130名被试采用等级判别法对实验样品进行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中国老年男性的着色照片的喜爱肤色色度值为x=0.4309,y=0.3744;反射率为25.2%,主波长为587.7nm,色纯度为48%.和真实自然肤色比较,主波长没有变化,但反射率和纯度高于真实自然肤色.通过实验还得出了老年男性着色照片的可接受的色度范围.此基本参数可作为老年男性肤色再现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采用24幅同一青年中国女性而脸部色度有所不同的照片作为实验样品.80名被试用等级判别法对实验样品进行主观质量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女性的照片的喜爱肤色色度为x=0.405,y=0.354,反射率(Y)=34.1%,主波长为590nm,刺激纯度为35.7.和真实肤色的结果比较,主波长没有变化,但反射率和纯度较之真实肤色的为高。  相似文献   

10.
王艳晖 《美与时代》2007,(12):89-91
在服装设计三大要素中,色彩是应该考虑的第一要素.设计师要设计出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感,并能创造可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时装,一要把握和感知各种色彩的特性及其固有的魅力,二要熟悉和了解服装色彩对着装者的体态、肤色、发型、发色的衬托作用,三要准确地预测流行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