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物”和“关系”的范疇以及它們之間的联系問題,是一个需要从馬克思主义辯証邏輯的立場来加以詳細研究的問題。这个問題在現代科学(現代科学的概念和方法正經历着革命的变革)中的意义是十分巨大的。只要指出这样一点就够了,即关系范疇是物理学的相对論和現代数学若干部門的邏輯中心。近二、三十年来,由于人們要求理解关系范疇而产生了一些專門的邏輯理論:“关系邏  相似文献   

2.
赵紀彬同志在“哲学研究”1956年第三期所提出的“哲学提綱”無疑的是当前馬克思主义哲学学習和哲学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急待要求解决的問題。因此,我很希望“哲学研究”編輯部能够重視这个問題,組织大家进行研究和討論。这样做是有很大的現实意义的。作为一个哲学的新学生,我試图对赵紀彬同志的“提綱”及其說明提出一些粗淺的意見与同志們共同商榷。一提綱的基本体系結構我認为是合理的,即以辯証唯物主义原理,規律,范畴为排列順序。同时从教学上的要求上說,导言部分也是必要  相似文献   

3.
这篇文章是民主德国《德国哲学杂志》編委克萊茵为第十三届国际哲学大会而写的。作者散布核恐怖,认为:人的問題在現时代具有特殊的意义,現在帝国主义正在准备毁灭人类生命和文化的核战爭。一旦战爭爆发,人类就要几乎死光,倖存的人也要“倒退几百年”。作者宣揚資产阶級人道主义。他說:社会主义实現了人們千百年来进步的、人道主义的理想。馬克思列宁主义本身吸取了一切进步的人道主义的傳统,它是人类人道主义思想两千多年来发展的延續。馬克思把人道主义的思想財富与工人阶级結合起来。社会主义实現了人道主义的理想。現时代人的使命只能是积极地支持为维护和平、为禁止核試驗、为禁止和銷毁核武器、为全面彻底裁軍以及为实現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間和平共处原則的斗爭。  相似文献   

4.
当单一或多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呈現时,甚么因素使一些刺激此另一些刺激更易引起人們的注意是一个有实际意义的問題。心理学者很早就注意到刺激物所处的位置是影响人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資本主义国家一些心理学者进行过对这一問題的研究。1923年达林巴赫(Dallenbach)曾研究过刺激物的位置与強度問題,发現位于注视点上方或左方的刺激物容易引起优势注意。布朗特(Brandt,1940)的看画实驗,也发現人們对上方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的任务,在于試圖考察人类思維中所經常遇到的矛盾的某些类型,闡明它們的本性及其在認識中的作用。在哲学上关于这一問題有兩种观点,形而上学的观点和辯証法的观点,曾經进行过并且現在仍在进行着斗爭。形而上学者認为,矛盾仅存在于思維之中,它們在思維中是不正常的現象,人們应当为“思想的一致性”来和这种現象进行斗爭。而辯証法家則在矛盾及其斗爭中看到了自然界和社会的运动和發展的源泉。只有馬克思主义的辯証法或辯証邏輯,才給矛盾問題作出了真正科学的解釋。列宁在这一問題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劳动人民真正的、实际解放的生动过程,必然提高人們对道德現象的基础进行理論研究的兴趣。人們越来越經常地爭論什么才是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問题的对象。在有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爭論和文章中,可以看出,有两种相反的方法、态度:一种是从我国社会人們直接現有的、具体的社会經济生活条件出发,并在其中寻找道德价值以及不十分遵守某些道德規則底現象的緣因和基础;另一种却純粹从理論土来考察  相似文献   

7.
一毛澤东同志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巳發表一周年了。这一年来,全国人民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反右斗爭和整風运动,然后又以排山倒海、无限猛烈的声势,在各方面工作中掀起了一个大跃进的高潮,首先是生产大跃进的高潮,随着生产的大跃进,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巳开始了。社会变化之激烈,进步之迅速,真到了馬克思所说的一天等于二十年的程度。六亿人民中蘊藏着的无限丰富的智慧和創造力,得到了普遍的解放,到处涌現出敢说、敢做、敢想,勇于革新的人物,人們充滿高度的希望和决心,相信在較短的时期內,經过辛勤劳动,就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把我們的国家建設成为一个最先进的、具有高度現代化工业、农业和高度文化的国家。人民这样歌颂自己的光明前途:“几年辛苦,万年幸福!”  相似文献   

8.
(一)从历史上看回汉通婚問題回汉通婚不是一个新的問题,而是一个历史問題。馬家琪同志不承认回族是在中国經过长期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是没有根据的。民族間的融合,使他们在語言文字、风俗习慣、文化生活等方面互相影响;没有这个过程,回族就不可能发展成为現代化的民族。反对回汉通婚的人必然会反对或不承认民族間的融合,他认为回汉通婚就会使回族减少甚至不存在  相似文献   

9.
我們西吉县在自治区南部山区,全县回、汉族等人民共約17万人,其中回族占一半多。过去,在极右分子馬震武的封建专横统治下,这个地方的人民,特别是回族人民所遭受的压榨和剝削十分残酷,妇女們所受的凌辱、迫害尤其厉害。因此,对于彻底揭露批判馬震武,她們无不衷心拥护。并且,在党和政府的耐心教育、启发下,她們的认识逐步得到提高,看清了馬震武利用宗教进行非法活动,殘害人民的罪恶猙狞面貌。她們貼大字报,开控訴会。积极参加了批判马震武及其走卒的斗爭。由于揭开了馬震武这个铁盖子,粉碎他用以束缚群众的铁锁链,妇女們真是人人扬眉吐气,个个心情舒暢,参加生产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劲头就更足了。  相似文献   

10.
顾尔維奇一直根据他的辯证的超經驗主义观点宣傳資产阶級的社会学。在最近出版的《辯证法与社会学》一书中,他再次鼓吹他的辯证法才是研究社会現象的真正分析方法。这本书共分两部分,在第一部分里,他从哲学史角度指責柏拉图、普罗提諾、康德、費希特、黑格尔、蒲魯东、馬克思以及最近的薩特尔等人,說他們都是形而上学地利用和糟蹋辯证法;在第二部分里,他分析辯证法的几种辯证方法以及如何把辯证法应用于人文科学、特別是社会学的問題。顾尔維奇說,辯证法首先应当破除一切已得的概念,而与經驗結合起来。它不是一种方法或一种現实运动。唯有作为人类現实运动的辯证法与研究这种运动的方法之間的一些关系,才是辯证的,而且必須加以辯证化。他又說,这些关系可以归納为五种,或者說归納为五种辯证化的方法:互相依賴、互相联系、互相轉化、两面性和两极分化。其实,他列举的这些辯证方法并沒有客观地涉及現实运动和反映社会变化,只是主观地想借以宣傳他的把客观現实矛盾归結为概念的互相依賴这一基本观点。一句話,他是想借以調和阶級矛盾,而达到为資本主义社会辯护和反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目的。 現在我們摘譯的是本书第一部分的第八章。在这章里,他对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横加歪曲与誣蔑。他首先大量引证馬克思的早期著作,并說馬克思注意到了社会現实中的七种辯证运动,即各种革命綜合的辯证法、社会現实各层关系的辯证法、社会阶級及其斗爭的辯证法、異化的辯证法、經济矛盾的辯证法、社会現实和經济現实之間的辯证法、以及历史运动的辯证法。接着,他說,馬克思的辯证法有三个收获:一、提出辯证現实主义而反对教条主义;二、认識到社会中、历史上和人身上的現实运动的辯证法;三、发現了現实辯证运动中的各种可能的动向。最后,顾尔維奇得出結論說,由于馬克思沒有充分区別各种辯证法,并且又过分强調历史辯证法,因而馬克思的辯证法犯了三个“錯誤”:一、沒有研究現实运动的辯证法和用以研究它們的辯证方法之間的关系;二、把辯证法看成是上升的辯证法;三、把辯证法当作卫道的辯证法。因此,馬克思主义的辯证法依然表現出形而上学、唯心主义、教条主义以及最終目的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苏联《哲学科学》杂志从1961年起組織了一次关于现代資产阶級哲学批判的方法論問題的討論,先后发表了六篇文章,它們是:A.波利卡罗夫(保加利亚)的《現代唯心主义的一般特点和对它进行批判的方針》(1961年第3期);斯克沃尔佐夫的《列宁的党性原則和現代唯心主义哲学的批判問題》(1962年第6期);捷洛格拉馬吉克的《多元論的方法論与对現代資产阶級社会理論的批判》(1963年第2期);留布丁的《十九至二十世紀德国唯心主义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則》(1963年第5期);阿謝耶夫的《現代唯心主义的若干特点和对它进行批判的方法論問題》(1963年第5期);別吉阿什维里的《是否需要对現代資产阶级哲学作內部的批判》(1963年第6期)。最后发表了这里譯出的这篇文章,作为这次討論的总結。在这次討論中,特別在对現代資产阶级哲学的所謂“內部批判”問題上发生了爭論。波利卡罗夫、別吉阿什维里等人提出要采用通过揭露有关观点的內在矛盾来使其自我駁斥的“內部批判”方法,幷认为这种方法是一个尖銳武器,因为現代資产阶级哲学中充满着內在的矛盾。阿謝耶夫則认为所謂內部批判不是馬克思主义理論所特有的,更不可能是同現代資产阶级作斗爭的主要方針。在納尔斯基等人的这篇总結文章中,对这次討論作了評价,幷着重对“內部批判”問題发表了他們的意見。他們认为首先应当拋棄“內部批判”这个不确切的术語,馬克思列宁主义不是对被批判的学說采取“內部批判”的方法,而是要揭露这些学說的內在的根据不足。而且,这种批判方法还要以社会經济分析、阶级分析、共产主义党性原則等等作为自己的前提、必要条件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回民过去在文化娛乐活动方面很受束縛,如阿訇、掌教不許看戏,看电影和唱戏,唱歌等,說蹦蹦跳跳是“伊布利斯”行为,登台演戏伤“依瑪尼”,使回民在开展文化娛乐活动上受到很大限制ü缭硕?沈阳市的广大穆斯林,特别是阿訇、掌教们在这方面思想解放了,打破了过去长期束縛人們思想的清規戒律。現在由各寺阿訇、掌教、乡老們组织了一个老大爷合唱团,六十多岁的南寺赵銘周阿訇不  相似文献   

13.
普列汉諾夫是在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留下深刻痕跡的傑出人物之一。恩格斯逝世后,普列汉諾夫作为一个优秀的馬克思主义理論家、一个对哲学修正主义大胆的批評家而出現在国际舞台上。在馬克思主义者中問,他首先尖銳地批判了新康德主义对馬克思主义的修正。关于普列汉諾夫的这一功繽,列宁在“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4.
一毛澤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这一伟大著作,在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取得基本胜利之后,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学說,科学地闡明了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論,并且坚持了馬克思主义哲学辯証法,用它来分析新的历史时期中的矛盾問題,对馬列主义理論的發展,作了伟大的、創造性的貢献。实践是检驗真理最可靠的标准。毛澤东同志这部著作的伟大意义,在它發表一年以后的今天,人們就看得更加清楚了。这一年当中,我国的国內形势有了极其重要的發展,  相似文献   

15.
馬利坦不止一次地早已在其仅仅是些随笔的著作中把自己的思考轉向道德了。現在他决定向我們介紹道德的真实論述,他按照托馬斯主义的道德神学闡发道德哲学,因而或多或少会接触到現今的傳統教育,对于这种傳統教育,他也注釋得十分恰当。这是一項細致而同时又重要的工作,因此对于天使博士的原著馬利坦不应当沒有深刻的认識的。但是,本书还不是馬利坦目前要向我們解釋的一种論述,而是他的准备工作,例如他对几大道德学說——苏格技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伊壁鳩魯、康德、黑格尔、馬克  相似文献   

16.
一、問題的提出科学认識的任务,在于透过事物的現象揭示其本质和規律性,要解决这一任务,就必須判明現象间的因果联系。只有在真正地认識事物的原因之后:人們对事物的了解,才可能不局限于对外部特征的描述,而作出深入的理論說明。科学认識的过程,就是人們不断探求事物的原因,不断深入把握事物本质的过程。在刻卜勒发現太阳系行星运动  相似文献   

17.
黄忠队     
黄忠队这个称号是群众送的,实际上这是曹县清真寺阿洪的一个生产組織和学习組織。这个组由28人組成,他們大多数是上了年紀的人。其中年紀最大的有82岁,平均年龄也高达65岁。别看这班人都上了年紀,干起活来的勁头可真不小谝辉碌饺碌孜沟娜鲈轮?光肥料一項就积了80多万斤,而且其中还有一半是細肥呢。在2月11日——这个全省积肥运动的突击日,学习组中16人就积运了10万9千多斤肥。沙朋云、沙仔健、曹存健、馬西荣、馬富聚、沙孝增等阿洪在生产中表現得非常突出,他們无論是深翻土地和积肥,都能做到不畏难,不怕苦。由于这班老人的干勁很足,他們不断受到周圍群众和整社工作組的表揚,下面就是表揚他們的一張  相似文献   

18.
M.馬尔科維奇的《今日的辯证法》一文,是南斯拉夫杂志《我們的主题》一九六三年第九期(辯证法問題专号)的第一篇文章。作者强調指出,辯证法作为普遍的哲学方法,不仅是获得知識的方法,而且是研究和解决人道主义問题、确定人們活动的目的和手段的方法。作者认为当代大多数論述辯证法的著作的“根本缺点”在于:对辯征法范疇缺乏确切的說明,把辯证法原則解釋成絕对的教条,辯证法的論证和运用有很大局限性。而那些反对所謂教条主义的“馬克思主义者”,也极不关心辯证法问題。作者认为,辯证法就是普遍的哲学的方法論、方法、理論、实踐和事物本身的辯证法。作者认为辯证的原則和非辯证的原则在实踐經驗上都有一定根据,辯证法原則不能完全駁倒非辯证的原則。作者在談到自然辯证法时,肯定自然辯证法的存在。但认为自然辯证法和人的辯证法是不可分的。作者在强調人是自然的人,自然是人的自然,主体和客体密切联系时,否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原則,攻击了恩格斯坚持的辯证唯物主义反映論。作者认为,革命就是促进人的解放,辯证法就是促进自然人化,实現人的自然(本性)的革命的方法。作者把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說成是一般人道主义的共产主义.作者认为,进步的最高标准是人的全面解放,在現有历史条件下实現最大限度的人性自由;辯证法就是实現进步的理論和方法。总之,作者力图用資产阶級的人性論、人道主义来曲解辯证法,修正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9.
几点原則上的意見我們研究十八世紀的唯物主义时应該考虑几个原則。誠然,这种研究將在保衛我們的民族遺产中和列宁所指出的事实中得到証明。“馬克思、恩格斯……出現在哲学舞台上,正是当唯物主义一般地在前进知識阶層中間、特別在工人阶級圈子中間已經估統治地位的时候。……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关心小贩們在几十种出版物中所叫卖的唯物主义的初步真理,他們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不讓这些初  相似文献   

20.
人們在生产劳动、阶級斗爭及科学活动中認識着周围的世界。認識是对客观物質世界的反映过程,是由事物的現象进到本質、由比較不深刻的本質进到更加深刻的本質的过程。现象和本質的特点如何呢?现象如何表现着本質,本質又为什么这样地表現为现象呢?人能否認識事物的現象并透过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呢?这种認識的途徑和方法是什么呢?——这些都是認識论应当回答的重要問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