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成立几年来,在五一同志率领下,南三位新毕业的博士负责生产出来的第一个产品,令人高兴.令人欣慰。科学无神论是启明的事业,前途无量.因为它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适应科教兴国的迫切需要,要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艰难而坚实地一步步开路. 相似文献
2.
3.
[本刊讯]2010年11月6日,中国无神论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就"教育与宗教相分离"问题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小型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2011年9月13日,由中国无神论学会、《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组织,自然科技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和部分媒体记者自愿参与的"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座谈会,在北京圆山酒店举行。与会人员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科普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民主与科学》杂志社、《牛顿科学世界》杂志社、《五柳村》网站。 相似文献
5.
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是新时期宗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是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必然要求,、坚持宗教与教育相分离,要求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对人民群众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对宗教界人士加强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育界坚持宗教不得干预教育的基本要求.以及加强宗教问题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了贯彻落实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有必要将其细化为学校教育中应当遵循的规范性要求。宗教教义宣传不得进入校园,应是其中一项基本要求。为了应对当前一些高校出现的文化宣教现象,明确提出宗教教义宣传不得进校园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结合具体案例,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探讨与此相关的教育与宗教的关系以及教育、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中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7.
8.
高校大学生群体中有一部分人信仰宗教,宗教在高校的蔓延和渗透有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在高校中禁止宗教的传播和影响,当务之急是要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但是教育应遵循反复性、协调性、实效性的原则,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唯有如此,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才能得以真正落实,马克思主义科学无神论思想才能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9.
同志们,朋友们:请让我介绍一下有关"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立法和当前实行的情况。分四点:一、立法文件1995年全国人大通过并经国家主席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其第八条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这个规定的依据是《宪法》“第三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内容大家可以自行参见。 相似文献
10.
最近,一些专家学者注意到,当前有种种迹象表明,基督教渗入我国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已经产生相当的影响。在海外某些组织出资支持的研究与出版物中,以扭曲历史事实而为基督教说好话、寻找理论根据居多。其显著特点之一是将科学与宗教拉上特殊关系,从学术上为基督教的扩张制造舆论,进而影响青年学子。搅乱视听。较为典型的观点是“宗教是科学之母”;“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近代科学”;还有试图在神学与科学之间架起桥梁的,如“智能设计论”;更理论性一点的观点是认为“西方对神(真理)信仰与追求的土壤使得古希腊哲学中逻各斯(Logos)精神得以自由展现,从而形成了西方所特有的反思精神,成为中世纪西方科学发展的动力”等等,不一而足。现在我国正在高举科学发展观的旗帜,“科教兴国”成为基本国策之一,崇尚科学成为社会共识.广大民众对科学充满了信任。因此,现代西方某些基督教势力颠倒科学与宗教的正确关系,混淆是非,特别需要澄清。到底科学与宗教之间是什么关系,宗教在科学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确实需要在事实上和理论上加以讨论。为此,中国无神论学会继2006年年会后再次召开了“科学与宗教”关系问题的小型研讨会。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充分的事实,揭穿了“法轮功”的邪教本质,把宗教与邪教分开,以利于依法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坚决打击邪教。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命题,主要是针对西方来华传教势力兴办的基督教大学。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世俗化的因素,更多地来自社会变革运动的冲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基督教教会大学的办学宗旨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的现代教育法规,国立大学的竞争,特别是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推动了中国基督教大学的世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源于七世纪阿拉伯半岛的伊斯兰教,经五代、北宋时期传入我国新疆。从最初的教育与宗教交融,历经时代变迁,社会发展,逐渐实现了教育与宗教的分离。在当代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时代背景下,新疆场域中,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原则,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抵御与防范宗教向学校渗透,清醒客观地认识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历史必然趋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
<正>郑筱筠:今天很荣幸地请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高师宁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魏德东教授、北京大学卢云峰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向平教授来"学术空间"做客,这次讨论的话题是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现状。很多人认为当代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存在"聚"与"散"的现象。所谓 相似文献
15.
在近代中国,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命题,主要是针对西方来华传教势力兴办的基督教大学。近代中国基督教大学世俗化的因素,更多地来自社会变革运动的冲击。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基督教教会大学的办学宗旨受到日益严峻的挑战。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的现代教育法规,国立大学的竞争,特别是非基督教运动和收回教育权运动,推动了中国基督教大学的世俗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29日至31日.中国无神论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由中国无神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与无神论研究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联合主办.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约50余人及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师生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发展与无神论学科建设”。与会学者围绕教育与宗教相分离、大学校园宗教传播的现状与对策、科学无神论的学科建设以及国外宗教渗透的新动向等多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7.
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上海宗教工作,对于上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要做好上海宗教工作,就必须正确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宗教问题的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以此来准确把握上海宗教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科学规划发展方向和目标任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上海宗教工作取得新进展。而正确认识宗教问题的“三性”的关键,就是要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各位专家学者,各位宗教界同仁:能够有机会和在座的各位硕学鸿儒、饱学之士,共同探讨“科学发展观与宗教研究”这一主题,深感荣幸。首先,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中国宗教学会第六次全国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中国宗教学会的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校学生向宗教寻求精神慰籍的现象有所发展,但这些学生并不是宗教信徒,这种对宗教模糊暧昧的态度被称为“宗教暧昧”。对此,通过对武汉地区22所高校发放2000份问卷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宗教暧昧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学生们对宗教处于似信非信的矛盾之中,信教学生对自己的动机也并不十分清楚,信教学生的选择具有多元性,他们了解宗教的途径具有多样性。分析显示,大学生宗教暧昧现象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建议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即丰富“两课”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开设宗教理论课,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宗教;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寻找信仰”;完善心理疏导机制,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运用“软”“硬”两手,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20.
以传播宗教价值为主要目的的宗教教育在英国教育发展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宗教教育在英国经历了从垄断学校教育到成为学校道德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演变,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宗教教育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方法一直积极地改变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当代英国宗教教育在世俗化、多元化及公民教育兴起的背景下,依然对英国社会发挥着导向、凝聚、整合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