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主持编写的《谈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一书,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着重论述了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劳动者这个问题,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理论读物。全书分为四  相似文献   

2.
医学伦理学是伦理学的分支吗?是理论医学的分支吗?是医学与伦理学交叉的边缘科学吗?这些问题,就是医学伦理学的定位问题或者称归属问题。这个定位问题能定下来吗?本文对此作一探讨。1医学伦理学是个模糊的概念,已不能笼统地谈定位问题了医学伦理学(Medical...  相似文献   

3.
恩惠 《天风》2012,(10):46-47
不少新人在婚前协谈时会问这个问题,故有必要从婚姻誓约的角度来谈一下。  相似文献   

4.
甲乙二人见面,讨论哲学工作者下去蹲点的问题。他们即兴而谈,想到什么问题就谈什么问题,所以没有什么系统性、连贯性。现在把他们讨论的内容如实记下。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史(以下简称“中心史”)的研究对象问题,我在拙著《先秦心理思想研究》和《汉魏六朝心理思想研究》两书中,曾以“一谈”、“再谈”的形式探讨过。在这方面,自觉已再也没有多少话好说的了。但近来读到曾立格同志《关于中国心理学史的对象问题》(载《心理学探新》1984年第2期。以下简称“曾文”)的大作后,颇受启发;特别是“曾文”中涉及到我的观点处,使我更受教益。于是我又拟以“三谈”的形式,就“中心史”的对象问题,再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与曾立格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谈儿童说话时运动方面的问题,而不谈语言学方面的问题,即主要谈他们调节言语而用的感觉和知觉的信息,而不谈言语所指的意思。幼小儿童学习说话总要置身于他要学习的这种语言的环境里,听到他周围的人发出来的这种语音。他也要听到他自己把舌头伸向口腔的各个方面和位置以及运用其它发音  相似文献   

7.
共谈七个问题。有无方法论的意义,未敢自必;因其不成条贯,故名“断想”。凡所不敢苟同的论点和方法,择要提出,附以已见,借便讨论,共定是非。其有称引时论,远失原意,以及持论错误等事,统希指正。  相似文献   

8.
关于细胞凋亡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细胞凋亡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医科大学(100083)谢蜀生近几年对细胞凋亡(apoptosis)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国内外对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已有大量报道,但对凋亡的意义目前还缺乏有深度的探讨。本文从三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一、细胞...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个已咨询3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一个新手,她向督导汇报了自己最近一次咨询的经过。怎样回应来访者转移话题?督导:"你提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当来访者想要转移话题时该怎么办?你能说一下具体的情况吗?"被督:"我们在第二次咨询中谈及来访者为人际关系而苦恼,但没有谈完,当时约定第三次咨询接着谈。  相似文献   

10.
《哲学研究》1980年第9期刊登了吴江同志《再谈哲学上两条战线的斗争》(以下简称《再谈》)一文,对我们的《论哲学中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文进行答辩。虽然我们不同意吴江同志《再谈》中的基本观点,但对他的答辩本身是欢迎的,因为我们讨论的这个问题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个问题的讨论是关系到如何从哲学上总结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和建国以来哲学领域斗争的历史经验的大问题。这对于我们坚定地  相似文献   

11.
一点感想     
<正> 近来社会上,讨论中西文化问题的人越来越多了,这个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注意和兴趣,很有点象“五四”时期。但这个“象”是表面上的。“五四”时期谈中西文化,其重点是针对中国文化的消极方面进行批判。现在谈中西文化,其重点是要发现中国  相似文献   

12.
也谈医学庸俗化现象沈阳炮兵学院(110162)刁秀展近读1995年第3期《医学与哲学》杂志刊登马伯英教授的文章《对于当前医学庸俗化现象的反思》,历数当前医学庸俗化的现象并进行了一些分析。文中所谈问题可以说是当前医学界的“焦点问题”。文章切中时弊,但感...  相似文献   

13.
《五台山研究》2013,(4):2-2
<正>加强宗教问题的研究①这个文件②很好,但未提及宗教研究。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刊物。《现代佛学》不是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文章的水平也很低。其他刊物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已如凤毛麟角.谈耶稣教、回教的没有见过。不批判神学就不  相似文献   

14.
王新民 《天风》1995,(8):23-24
民主办教会是近年来人们常谈论的,看起来在教会内发扬民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本人也想在《天风》上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读了宗桂同志所撰书稿《中国文化概论》,欣喜之余,禁不住要写几句话,既祝贺它出而问世,也谈谈当前“文化研究热”的一些问题,由于没有深入研究,谈的恐怕只能是即兴式的借题发挥。中断了近40年之后,文化学老专家或早已改行,或已谢世,可说凋零殆尽。可喜的是,有志于文化学研究的中、青年学者们,正以充沛的理论勇气,冲破了以为历史唯物主义包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人学”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常用的哲学范畴,究竟应该如何理解人学范畴?人学能否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理论学科而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人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性质的学科?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些问题,才能确立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内容,从而建立起它的理论体系。本文拟就上述问题的研究谈一点看法,以期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建立与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9月21日,《文学评论》和《哲学研究》编辑部联合邀请文学所和哲学所部分研究人员举行座谈会,就哲学和文学研究中共同面临的理论问题和如何加强双方的合作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哲学研究》主编陈筠泉同志首先谈了举行这样的联合座谈会的意义。他说,文学与哲学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现在更应该加强相互间的联系。从世界哲学发展的趋向来看,许多东西方哲学家已把研究的重心从科学哲学移向文化哲学,哲学家开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今天谈“三自”这个问题时,恐怕要明确两点:一是要注意已经不仅仅是五十年代、“三自”运动之初那样一个单纯的政治表态问题了。从“三自”到“三好”已提出好几年了,丁主教也讲过“三自”已完成了她第一阶段的历史任务。爱国爱教、独立自主的精神仍当坚持,现在的重点是落实“自好”。在纪念“三自”运动成立五十周年之际,意在强化独立自主的办教方针,也重在看我们办好了多少;二是基于第一点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王锐生同志的《再谈社会主义的价值和价值观》一文(载《哲学研究》1991年第9期,以下简称《再谈》),对我的商榷文章做了答辩和反批评,读后颇受启发和教益。承认社会主义有价值,承认社硷主义价值观是在与资本主义剥黼对立的意义上的价值取向,这是我和王锐生同志一致的认识。但在如何考察社会主义价值、如何把握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等问题上,我对《再谈》进一步论述的诸多方面,仍然不敢苟同。而且我发现,分歧的存在与研究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18日,新一届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邀请我国宗教研究领域知名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卓新平研究员和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就"当代世界宗教和加强我国宗教工作"问题进行了讲解,并谈了对做好新形势下宗教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本期,我们约请到两位专家学者,谈了各自的感受与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