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9月18日—20日,由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和台湾佛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所联合举办的海峡两岸西方哲学东渐百年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珞珈山庄举行。这是国内首次对西方哲学东渐刚刚过去的百年行程进行回顾、反思和展望的学术会议,也是海峡两岸西方哲学界学者的首次聚谈。...  相似文献   

2.
《世界哲学》2002年增刊,即《激荡与反思:海峡两岸西方哲学东渐百年学术研讨会专集》业已出版。本增刊所收集的文章,是海峡两岸及国外共30位学者向2002年9月18~20日在武汉大学举办的“海峡两岸西方哲学东渐学术研讨会”提交的论文的汇编。其内容分为  相似文献   

3.
评《西方哲学东渐史》郭齐勇当进一步开放的改革巨浪叩击21世纪的门媚之际。回溯鸦片战争以来西学东渐的历史,科学地总结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经验教训,并不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尤其是近世以降西方哲学的东渐史,它本身即是中国近现代哲学的重建史,是西方哲学中国化的肇始期,这一历史过程到今天远未结束,因而这一研究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是无需赘言的。由黄见德同志主编并与王炯华等同志合著的《西方哲学东渐史》(武汉出版社1991年版),是目前国内此项研究的唯一硕果。本书全面系统翔实地钩沉、考察、分析了西方古今主要哲学流派、主要代表人物在中国近现代的哲学舞台乃至社会舞台上所扮演的种种角色,被重新诠解、阐释、甚至附会或再创造的过程,揭示了西方哲学传入中国的不同阶段的不同特点,并在鸟瞰式的宏观分析的基础上相当具体细微地评述了传播对象、传播过程和译介者的“情节”,作了艰巨的、不可多得的文献学与史料学的爬罗剔抉的工作。著者的这一踏实学风是值得提倡的。本书的第一个特点是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从林则徐、魏源,洋务派、早期改良派,从近世最早的译书机构、译书活动、报刊传媒、新学堂和留学风潮兴起,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的过程中,70年代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以来的20多年,无疑是西方哲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一个时期。一般说来,可以把这一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是拨乱反正,西方哲学东渐得到恢复并走上正轨的阶段;80年代后期开始,是深入发展,西方哲学东渐取得重要成果的阶段。前一阶段中有“萨特热”、“弗洛伊德热”与“尼采热”的出现,在后一阶段中,胡塞尔现象学受到热情传播则是西方哲学东渐走向深入发展的集中体现。上述变化以及前后两个阶段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鲜明地体现了这一时…  相似文献   

5.
一、百年以前西方哲学理论翻译大潮初起.1.严复——西方哲学翻译的伟大先行者.19世纪末,以严复为代表的一批哲学社会科学翻译家第一次把科学方法论和西方社会科学理论介绍到中国来,推动了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在中国近代翻译史上开创了新纪元。  相似文献   

6.
20 0 2年 9月 2 3日 ,历时三天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傅伟勋、韦政通与当代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研讨会在武汉大学落下帷幕。这次研讨会由台湾佛光大学和武汉大学联合举办 ,海峡两岸 50多位专家学者与会 ,其中大多数是中青年学者。本次会议以傅、韦两位先生的学术为例 ,试图从新的侧面推进当代中国哲学与思想研究的学术事业 ,从而构成与当代新儒家、自由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等相呼应的学术研究主题 ,也是对林毓生等学者在 1 970年代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命题的跨世纪回应。会议围绕以下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 :一、中国传统哲学的创造…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1月15日-16日,由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台湾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办,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协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台湾中央大学成功召开。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文智教授率中心硕博士研究生6人参加会议,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特聘教授林安梧先生受邀作  相似文献   

8.
张任之 《现代哲学》2007,(4):120-122
“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成立大会暨‘西方哲学东渐与中国现代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2月1—2日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和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共同发起,由中山大学西学东渐文献馆和汕头大学新国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共有来自瑞士、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香港、  相似文献   

9.
2000年 11月 30日至 12月 4日,“第二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人文学院主办。台湾方面有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等14所大专院校与研究团体二十余人与会;大陆方面有中国周易学会、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等19所大专院校与研究团体五十余人与会。 会议的主体是青年易学学者,大会所要检验的与青年易学学者所以展示自己的,正是他们所提交的论文。从这方面来说会议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与成效: 第一,大会共收到易学论文38篇。提交论文者有年轻的教授,…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5月24日到2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台湾佛光大学共同主办、鉴真佛教学院协办的"人间佛教的当今态势与未来走向"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春意盎然的文化古城扬州举行.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卓新平致开幕词.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武汉大学哲学系、台湾孙文学术思想研究交流基金会以及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孙逸仙思想与伦理社会之重构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2月25日至27日在武汉举行。海峡两岸共63位学者与会,收到论文40余篇。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汝信研究员,武汉大学校长陶德麟教授,台湾孙文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主流话语和思想理论权威的。尽管理论界对西方哲学在中国的上百年历史采取"西学东渐"的方式予以研究,但建国以来西方哲学在中国的研究尚未形成"中国化"的研究态势。西方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可以让我们重新审视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和现实,发现新问题、新领域而形成哲学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7月14日至15日,"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中国周易学会及《周易研究》编辑部主办,台湾中华易经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协办,来自台湾大学、辅仁大学、高雄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海峡两岸16所高等  相似文献   

14.
作为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两岸学术交流论坛之一的“宗教文化与社会发展”海峡两岸研讨会,于7月5日至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友谊宫宾馆召开。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和台湾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联合主办。世界宗教研究所、黑龙江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的30余位大陆学者与来自中兴大学、台北大学、辅仁大学、佛光大学、中国文化大学、东海大学、新竹清华大学、玄奘大学、铭传大学、大叶大学、逢甲大学、东京大学以及中华宗教哲学研究社的20多位台湾学…  相似文献   

15.
晓岚  随照 《法音》2014,(10)
正本刊讯9月20日,第三届中国弥勒文化暨太虚大师思想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在浙江奉化举行。奉化市委副书记卓厚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海国、副市长何黎斌、市政协副主席俞伦,浙江省佛教协会会长怡藏法师,台湾佛光大学校长杨朝祥,浙江大学董平教授等,来自海峡两岸及美、韩、马来西亚等国的40多位专家学者和宗教界人士围绕"雪窦名山"、太虚大师及其人间佛教思想、雪窦山与  相似文献   

16.
由台湾中华易经学会及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主办 ,台湾正先书院、华梵大学哲学系、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台北县社区教育发展协会协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 ,于 2 0 0 3年 11月 6日— 12日在台北市台湾师范大学顺利召开。台湾师范大学、华梵大学、台湾大学、辅仁大学、东吴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海峡两岸的 19所高等学府、38位青年易学论文发表者及 2 6位点评教师、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大会得到了各方的重视与支持。原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先生…  相似文献   

17.
第三届海峡两岸青年易学论文发表会在山东大学邵逸夫科学馆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办,台湾中华易经学会、武汉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协办,来自海峡彼岸的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中央大学、东吴大学、台北师院及大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福建师大、厦门大学、新疆大学等海峡两岸20多所高校及学术团体的40多位易学专家学者和37位以博士生、硕士生为主体的青年论文发表者参加了会议。刘大钧教授致开幕辞,山东大学副校长张体勤教授到会祝贺…  相似文献   

18.
2002年9月21-23日,由武汉大学哲学系和台湾宜兰哲学学会共同举办的“第一届海峡两岸傅伟勋、韦政通与中国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两岸近二十所大学的3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武汉大学萧(?)父教授、刘纲纪教授出席了开幕式,他们高度评价了傅、韦二人的思想建树并深情回忆了与他们的真诚交往。与会学者围绕傅伟勋、韦政通的学术思想及其对中国哲学创造性转化所作出的贡献等相关主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君扬 《法音》2010,(1):62-64
<正>本刊讯2009年12月19日至20日,由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台湾佛光大学生命与宗教学系、澳门大学社  相似文献   

20.
2005年9月9~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14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一、牟宗三哲学牟宗三思想是本次会议讨论最为集中的子题。郭齐勇从牟宗三以西学改造中学,凸显知性与制度,与现代化相调适;借取西方哲学的智慧阐发中国哲学,使传统哲学转化为现代哲学;批评反省西方哲学(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